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的结果是,北洋水师10艘战舰5沉、2重伤,3轻伤,日本海军12艘战舰无一被击沉。许多历史学家很困惑,为什么北洋水师会打败仗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军队素质不高,嫖娼好赌,这是世界海军的通病,全世界都治理不好,因为海军有它的特殊性,它一出海就好几个月。清朝水师把这个海军恶习发扬光大,不仅嫖娼好赌,还要抽大烟。
二、装备落后,1875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准备创建北洋水师,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 从1888年开始到1894年的6年间,北洋水师没有买过新的战舰,旧的战舰维修跟不上、航速和射程也落伍了,而且战舰上的炮弹也极其缺乏。旗舰定远年久失修的舰桥被本舰火炮的后坐力震坍。
三、士气低落。济远、广甲、扬威三舰惊恐万状,仓皇逃窜,济远还可耻地挂起白旗。
四、指挥不当,本来预定的迎战队形是双列纵队,但逼近敌舰时成了散漫的雁形横列队。海军提督(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从舰桥上跌落负伤,不能继续指挥战斗,而他事先又没有指定代理指挥者,这个致命的疏漏使中国舰队一开始就失去统一指挥。紧接着信号旗也被击毁,旗舰与舰队的联系中断,各舰只能各自为战,陷于混乱。
五、官兵技术水平不高,北洋舰队的一艘鱼雷快艇在距离敌舰西京丸号40米处发射鱼雷,竟然未能命中(鱼雷从舰底一米处划过),使敌舰逃逸,而日本海军部长桦山资杞正在此船上督战,失去了绝好的歼敌机会。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
10月24日,日军进军鸭绿江防线。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八十二营,约两万八千人。日军进攻部队是山县有朋大将统率的第一军,包括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共三万人。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不到三天内,清朝重兵近三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竟全线崩溃。
10月24日,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
11月6日,日军进占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7日,不战而得大连湾。日军在大连湾休整十天后,开始向旅顺进逼。当时旅顺地区清军有七统领,道员龚照玙为前敌营务处总办,有“隐帅”之称,共辖三十三营,约一万三千人。22日占领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从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进行,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
清廷对日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以为日军将攻取奉天;以主力打通锦州走廊,进逼山海关,然后与从渤海湾登陆之部队会攻北京。因此以重兵驻守奉天、辽阳及天津至山海关一线,关内外总兵力达10万以上,而于日军的主攻方向山东半岛则仅部署官兵3万余人。至于北洋舰队,则根据李鸿章";水陆相依";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
当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26艘。
1月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仅六营三千人。营官周家恩守卫摩天岭阵地,英勇抵御,壮烈牺牲。日军也死伤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纯少将中弹毙命。由于敌我兵力众寡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
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威海陆地悉被敌人占据,“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连日来,日军水陆两路配合,先后向刘公岛和威海港内北洋舰队发动八次进攻,均被击退。在此期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曾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昌拒绝。5日凌晨,旗舰定远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继续搏战。
2月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下令将舰炸沉,以免资敌,并毅然自杀与舰共亡。
11日,丁汝昌在洋员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暤戎鹘到斓男财认拢芙底陨薄Q笤焙团j茣等又推署镇远管带杨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杨用霖拒不从命,自杀殉国。
12日,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伪托丁汝昌的名义,派广丙管带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舰。
14日牛昶曈胍炼雍嗲┒读豕航翟肌罚娑ńN栏勰诮⒅弧⒘豕号谔ḿ暗荷纤芯滴镒剩な桓站�
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应该说,北洋舰队虽然打了败仗,但也出现了一批英勇就义或者自杀的民族英雄,如丁汝昌等。
辽东之战持续的时间很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连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调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授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从1895年1月17日,清军先后四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皆遭挫败。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分路进犯,3月4日攻占牛庄,7日不战而取营口,9日又攻陷田庄台。仅十天时间,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结束。
《马关条约》共11款,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1、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依附了中国2000多年的朝鲜就这样落入日本人手中;
2、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日本有了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亿两,相当于人民币500亿;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
5、日本臣民在中国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
6、日本军队占领威海卫;
7、中国政府立即释放并不得处分降敌分子、汉奸、间谍,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大量汉奸。
甲午战后短短17年,清王朝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政权,没有理由长期存在下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百战中国之93_民*国_淞沪会战
百战中国之93_民*国_淞沪会战
得分项 得分 权重
战略意义 27 30
战争规模 19 20
伤亡规模 17 20
战争知名度 15 15
将领知名度 15 15
总分 93 100
兵将 日本 *
双方兵力 27万余人 70万余人
伤亡兵力 9万余人 25万余人
将领 松井石根 蒋介石
战略意义
淞沪会战使日军被迫改变由北向南占领中国的战略部署;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其对中国后来的抗战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战争规模
中国
中国先后投入6个集团军70多个师,共计70万余人。
日本
日军也空前规模地投入了9个师团、2个舰队、400多架飞机,总兵力共计27万余人。
伤亡人数
中国
25万余人。伤亡比:1,这个比例有点偏大,这里面的原因有武器差距,也有指挥不利。
日本
9万余人。
将领
日本
松井石根。
中国
蒋介石。
战争进程
上海旧事
1932年1月28日;日军先后投入10万兵力、数百架飞机,更换了4名指挥官;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一。二八";事变爆发,中国守军第19路军坚决抵抗。
在国民党内部,以总统蒋中正为首的主战派由于蒋中正迫于东北丢失已经下野,在政府中影响力有限,而以副总统汪精卫为首的主降派此时实际控制着政府,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上海失守。
1932年5月中日双方在英、美等国调停下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协定规定:日本政府可以在上海派驻一定数量的海军舰只和海军陆战队,中国政府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不得驻扎军队,只允许由保安团队和警察来维持秩序。
上海是通向华中的门户和南京的屏障,而南京是中国政府的首都,一旦攻下上海、南京,其意味着什么已是不言而喻。
1932年5月以后,中国在上海不能进驻正规军队,偌大的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担任守备的仅仅为上海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总队的两个团,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既没有永备工事,也无野战工事,甚至连最简易的哨兵岗棚都没有,可以说,上海简直等于是座不设防的城市。
1932年5月以后,日本一直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驻扎着3000兵力左右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也设在这里。
战略部署
日本
1933年春,日军进占热河和长城各关口,5月,入侵河北省,占领滦东,威逼北平、天津。
1937年,几近疯狂的日本在经过数年准备之后,终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把战火烧向全中国。7月7日,卢沟桥事变打响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
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平津。
之后,日本暗中调兵遣将。7月24日以来,驻沪军队连日在江湾作军事演习。7月28日,日本下令撤退长江沿岸的日侨。8月4日,第3舰队要求海军中央统帅部秘密向上海派遣特别陆战队。日本还在侨民中招募了所谓";义勇团";(敢死队),进行编组训练。
中国
蒋介石重新出山之后,在1936年2月任命张治中为京沪警备司令,秘密主持制定未来中日战争开始时期对上海入侵之敌的作战计划。1934至1936年间,国民政府已经在上海至南京之间、上海至杭州之间构筑了大量的国防工事,最主要的有吴福线(苏州……福州)、锡澄线(无锡……澄江)、乍嘉线(乍浦……嘉善)和海嘉线(海盐……嘉兴),以这些主线阵地为依托,分设后方阵地和前进阵地。在南京外围也构筑了两道防御工事。工事多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辅以天然湖泊和人工障碍物掩护。
张治中担任京沪警备司令之后,为了加强上海附近的戍守力量,调来了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包括宋希濂的第36师(从西安辗转至战争爆发后方才抵达前线)、王敬久的第87师和孙元良的第88师。此外,还有炮兵第8团、炮兵第10团等部队,这些军队都秘密部署在吴福线和锡澄线附近。
张治中将第2师补充旅1团的官兵化装成上海保安团,进入上海虹桥和龙华机场,以期万一战事突起,可以于最快时间内占据主动。
可见,中日双方都已经意识到迟早要在上海开仗,都事先做好了部署和准备,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