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管密布,呈现一种充血的红色,古人因用以比喻赤色的东西,如三国时曹丕曾在一封给钟繇的信中就把鸡冠比作赤色的宝玉。此外再有一个例子,这就是基于色、形俱肖的联想和比喻,苋科的一种花似鸡冠的植物被古人赋予了一个生动而贴切的名称……鸡冠花。
鸡冠花原产于亚洲印度一带,今世界广泛栽培。中国人是从佛教的传入中见识到此花最初的名称的。在佛书中,此花叫波罗奢花,是印度古代书面语即梵文的音译。鸡冠花系苋科一年生草本,夏秋季节开花,花色以红、紫为多见。最奇特的是,顶生的花看似只有一朵,实则由众多的小花组成,其下部是许多集生的被膜质小花,上部的花退化,密被羽状片,它们全体构成了一个屈曲折叠的穗状花序,酷肖雄鸡头顶上的扁平肉冠,显得峨峨挺立,气宇轩昂。鸡冠花自古就有许多品种,名目有扇面鸡冠、扫帚鸡冠、缨络鸡冠、鸳鸯鸡冠、寿星鸡冠、凤尾鸡冠等,是园林中夏秋时节重要的观赏花卉。
古代,文人最喜从肖形的角度对鸡冠花进行描画。如明人仲弘道《鸡冠花赋》曰:“有一花在栏之下,鸂鶒为群,鸭凫作亚;丹同鹤顶,冠非鹖野;状毰毸而不飞,类翰音而实哑……。”“毰毸”意为鸟羽张开的样子,“翰”专指雉类中的一种赤羽山鸡,“翰音”即山鸡的啼鸣之声。赋中的渲染、比况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写得甚为耐人寻味。至于历代的诗人,更以肖形作为点睛之笔,语设双关,妙譬迭出:
出墙哪得丈高鸡?只露红冠隔锦衣。
却是吴儿工料事。会稽真个不能啼。(宋·杨万里《宿化斜桥见鸡冠花》)
何处一声天下白?霜华晚拂绛云冠。
五陵斗罢归来后,独立秋亭血未干。(元·姚文奂《题画鸡冠花》)
曾听鸡人报晓筹,数声喔喔午门楼。
而今只有闲庭草,绛帻空垂对素秋。(明·钱士升《鸡冠花》)
红、紫是鸡冠花的常见色,除此之外尚有其他颜色。《花史》曾记下一个与白色鸡冠花有关的趣闻:明代翰林学士解缙,一天在皇帝左右侍奉,皇帝命他赋鸡冠花诗,他刚吟出“鸡冠本是胭脂染”一句,皇帝把早在袖中藏着的一朵白色鸡冠花亮了出来,提醒说“这是白的”,想一下子难倒解缙。没料到解缙词锋一转应声续道:“今日如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这里,皇帝正是利用这一“常识”设下圈套:瞧,我手中的花乃白色者,看你再怎么往“鸡”上靠?然而解学士机敏得很,巧妙地答说:“那是因为雄鸡五更贪功报晓,致使满头染上了一层白霜”,旋即摆脱了困境。看来,白鸡冠花在那时并不多见。此外,花还有黄、橙以及红黄相间、紫黄相间、紫白红相间直至五色者。
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下载:“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汴中即今开封市,自战国时期魏国在该地建都大梁后,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皆相继定为都城。为何起名洗手花,不得而知。宋代,汴中多栽鸡冠花,每至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百姓有购买鸡冠花奉祀祖先的习俗。这一天,只见儿童提着放有鸡冠花束的篮子,沿街唱卖,煞是热闹。
这样一种气宇轩昂的花朵,却又和亡国扯上了联系。
南朝末代帝王陈后主奢侈荒淫无度,常与文臣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自夕达旦。欢愉之时,写下了著名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国家终为北朝的隋文帝杨坚所灭。
唐代诗人杜牧在秦淮河夜泊时,听到对岸酒家的歌声,不由得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在讽刺隋炀帝时也写下“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的名句。至此,后庭花成了亡国之音的代名词。有人认为,诗中“后庭花”指的便是鸡冠花。
北宋时,苏辙在《寓居六咏》中写下“后庭花草盛,怜汝计(通‘系’)兴亡”。句后自注:“或言矮鸡冠即玉树后庭花。”这是具体指出“后庭花”的花名的最早记载。稍后的玉灼在《碧鸡漫志》中叙述后庭花的源流时也提到:“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尺(尺,一作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人曰后庭花。”明末陈仁锡说得更具体:“寿星鸡冠即矮脚鸡冠,有浅、白二色,即后庭花也。”
又有议者因此将陈后主奉为鸡冠花神。亡国罪人竟能成为“花神”,这反映出古人在重视道德礼教的同时,也相当有人情味儿呢。
。。
二十二、桂花吹断月中香……唐·李商隐(1)
八月十五的桂花树下,遥望明月,幽香里浮起的是那些美丽的神话……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早在屈原的作品《远游》中已有了对桂花的赞颂。桂花原产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时,四个瓣的小花数朵(三至九朵)组成一丛丛花序,簇生于苍劲的树枝上梢的叶根旁,在满树蓊郁的密叶中散发出阵阵浓烈的香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的观赏树种。
桂花又名木犀、岩桂、九里香、金粟,而以其中的木犀一名最有讲究。宋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卷八中说:“木而花大,香尤烈;一种色白,浅而花小者,香短。清晓朔风,香来鼻观,真天芬仙馥也。湖南呼九里香,江东曰岩桂,浙人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然古人殊无题咏,不知旧何名。故张芸叟诗云:‘策马欲寻无路入,问僧曾折不知名。’盖谓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木犀原是浙地俗称,尚未与桂花之名对上号,后来人们才知道当地人说的木犀就是桂花。而到张邦基时代,木犀已是桂花的通用别名了。今天,我们是以桂花为正名的,而在古代,桂花多简称为桂,这就易与另一植物“肉桂”相混淆了。原来,“桂”一指肉桂,此用法最古,肉桂又称菌桂、牡桂、玉桂、筒桂、管桂、椒桂,夏季开小白花,树皮、树枝可入药,在现代植物学上属樟科常绿乔木;一指本题所说的也是人们较熟悉的桂花,秋季开花,花黄者称金桂,白者称银桂,红者称丹桂,还有一年中数次开花的,称四季桂,月月桂等,系木犀科木犀属常绿阔叶乔木,二者非一科属,完全是两类不同植物。因此古人以木犀之名称呼桂花,其好处是以示区别;从吟咏桂花的诗文上看,宋人常常以“木犀”为题,可见此名已发展成一个常用名了。这大约就是为什么现代植物分类学采纳它为分科学名的主要依据吧。
不过,桂的这个区别,在古代常常弄不太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将桂花(岩桂)隶于樟科的菌桂之下,这就错了,但他正确地仅把它别称为木犀。稍后的王象晋《群芳谱》亦将它们混为一谈,且以“木犀”作为所有这些不同科属的“桂”的别名,益发乱了套。直到清初编纂的《广群芳谱》方有准确的分辨。该书在注释中说:“按牡桂、菌桂入药,岩桂不入药,原(按指《群芳谱》)合为一载入药谱。今分岩桂入花谱,牡桂、菌桂别见药谱。”
桂花,尤其是金桂和银桂中的许多品种,在轻风的吹拂下,可以传得很远,据说九里以外尚可袭人,故有“九里香”之称。其香特异,历来为人所称道。宋人邓肃曾有《木犀》诗,将它同名贵的龙涎香作比:“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古人因此用它来合香,其方法在明周嘉胄《香乘》中有较集中的记载。桂花按中医药理而言,辛温无毒,能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食之有益于健康。但后世越来越将这一用法加以神化,如《谈苑》曾称,用桂花酿酒,饮之能长命千岁。这就属于我国长期以来流行的关于桂花的仙话神话了。
汉武帝时,重建上林苑,苑中种有进献的桂花树十株,此为庭园栽培之始。汉武帝喜欢桂树是出了名的。他在太初四年建了一座宫殿,起名为桂宫;此外建有迎神的桂馆、桂台;在甘泉宫南的昆明池内,更是直接用桂木为柱筑了一座水上宫室灵波殿。这一切大概同武帝好神仙有关系。《汉书郊祀志下》载:“公孙卿曰:‘仙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令长安则作飞廉、桂馆,甘泉则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可见,汉武帝造桂馆之类,是听信了当时神仙家的鬼话。后来“桂馆”还成了道观的泛称。桂与神仙被牵扯在一起,是因为神仙家认为以桂为食,能够轻身飞升,进而他们就把桂当作了神仙爱吃的一种食物。西汉刘向《列仙传》提到传说中的象林人桂父,就是一个常常食桂的仙人。这类异谈有很多。(见插图19)
随着神话传说的不断演化,桂花最后升格为一株长在月中的长生不老的仙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个极为著名的故事是据“异书”即神仙志怪类的书中录下来的,说明早有流传。按唐冯贽《南部烟花记·桂宫》看,南朝人已熟悉此故事,只有这样,南陈后主叔宝才有可能“为张贵妃丽华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洞无他物,惟植一株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我们还可在更早的文献中追寻这一故事的蛛丝马迹。梁文学家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有句云:“桂宫袅袅落桂枝”,再有北周瘐信《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这“桂宫”“桂花”皆代指月,这就透露了南北朝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至少月中生桂的传说已是尽人皆知了。
二十二、桂花吹断月中香……唐·李商隐(2)
在南方,桂树长得高大壮实,每逢秋节花期,满树盛开的花朵散发出悠远浓郁的香味,在人们的头顶上飘荡开来,一些花朵随着阵阵金风坠落在地面上,特别是在八月十五明月高悬的中秋之夜,那香好似从云外飘来,那花好似月中落下,其情景往往令人联想起关于桂宫的美丽神话故事――这不,唐代诗人宋之问在一首题为《灵隐寺》的五律中吟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正是借用了这个故事,对现实中的桂花作了夸张而传神的写照,成为诗史上公认的咏桂名句。而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更是将那虚无缥缈的故事给坐实了:“秋花之香,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还有诗人这样赞道:
未植银宫里,宁移玉殿幽。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玉作舟。
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唐·李峤《桂》)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宋·朱淑真《木犀》)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桔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