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荣的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了,可也就只能成功一半了。
因为向荣想错了一个方面,那就是计划再好,也要人来执行。
他想错了守城的人!
城内兵力单薄,战斗力不强,这是事实!
但更重要的事实是常大淳和双福胆小!
他们认为城内人心不稳,如果打开城门,会动摇军民的意志,就有人出城投降,对城下的呼唤置之不理。
润元和常禄等人跪请出兵,嚎啕大哭!
常大淳太过于谨慎,还是不敢出兵。
兵贵神速,稍纵即逝。这两句话他都不懂。
可罗大纲很懂,他重新布置了阵营,指挥部队从两侧围攻向荣。
向荣大败而归。
常大淳、双福失去了最后一次的解围机会!
武昌已经没有机会了!
太平军土营将士在城外开掘地道,准备穴地攻城。
不少勇敢的清军士兵沿绳滑城而下,破坏地道,袭击太平军士兵。
双福的“谨慎”再次生效,严令全军,不得有一将一兵下城,违者军法从事。
他是怕有人出城投降或者逃跑!
自己不职业,反而总是怀疑别人的职业性,…这是不职业人的通病。
太平军得双福的“帮助”,地道挖掘更为顺利,到干脆直接在清军眼皮底下开工,与清军城里城外互相对视,偶尔还笑上几声。
他们笑的是清军死到临头了!
笑的是守将的愚蠢和无知!
1月12日,农历腊月初四;黎明,大雾。
土营士兵将地道挖到武昌文昌门下,掘大洞三个,埋好炸药进行引爆,墙根被炸塌二十余丈。林凤祥亲自挑选的童子兵五十人冲进武昌,将大旗插上了城楼,林凤祥率太平军蜂拥而入,攻下武昌。
将大旗插上了城楼的少年名叫陈玉成,就是后来的英王。
武汉是太平军相聚攻打的第三座省城,也是攻下的第一座省城!
十 城里城外
太平军入城了。
发号施令的依然是东王。
大家已经习惯了。
杨秀清颁布诏令:“官兵不留,百姓不伤”。
不但拒绝接受守军投降,而且打开监狱释放囚犯。
这些囚犯毫无疑问是清军抓起来的。
这些囚犯毫无以为 大部分人是确实应该抓的。
这些囚犯毫无以为的跟从太平军对清军官员士兵进行了复仇。
武昌百姓极恨常大淳,自发的冲向巡抚衙门。
可是晚了。
60岁的巡抚常大淳自杀了。
但他的家人没有逃脱。
城内原清廷官员一百余人,除常大淳等人自杀外,包括双福在内,布政使梁星垣和按察使瑞元等高层官员全部战死。
清算得差不多后,杨秀清下了止杀令,宣布即使官兵也可以投降,这叫“先兵后礼”,但是一定注意…本政策解释权归杨秀清所有。
他的解释和补充很简单:唯满人不赦。
“不赦”就是不放过,在太平军眼中“不放过”只有一种处置方式:杀。
太平军的旗帜在武昌上空迎风飘扬,大旗下耀眼是满城的鲜红。
武昌虽然攻破,向荣的援军却没有走,还有数万人屯于城外,并且占领了城外的高地,每天向城内张望,让杨秀清时时感到不安。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丢过自行车、摩托车的朋友都知道。
往往只是上楼5分钟的时间,下楼后车就丢了。
事后才知道有双眼晶在时刻盯着你得一举一动,已经好几天了;不禁的冒冷汗。
冒完冷汗后,愤怒就来了!
就像《三国演义》中“定军山'的故事。
黄忠和严颜在海拔更高的山顶上,看着下面小山头上夏侯渊的一举一动,包括吃穿住行,甚至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军营食堂做的什么饭都一清二楚。
而且还时不时表情严肃、一本正经的对夏侯渊的军营指手画脚,做个评论,比方说“今天他喝多了,酒量真差劲”或者“夏侯渊他天气色不好”“军营驻扎的地方风水不好,夏侯渊要倒霉了”等等。
看到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夏侯渊会气急败坏、失去理智了,最后兵败身亡了。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真理。
守城比攻城更辛苦;要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 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二 还的心理素质过硬。
中国足球队之所以总是输球,甚至还被逆转,就是不具备以上两条。
杨秀清深知向荣难缠,就派他的克星石达开出城驻扎,构建外围屏障,保卫天王安全,当然东王也就安全了。
石达开在城外修建了土墙,搭建好炮台,一旦来犯,炮击清军。
向荣是勇敢的,果然来了。
向荣兵分三路发动进攻,正面由于有土墙阻挡,又有炮火的威胁,难以前进。和春一路人马绕过石达开的火力,从后掩杀太平军伤亡千余人,迫使石达开率部冲出土城,攻击和春,两军在寒风之中中大战几百回合,胜负难分。
向荣的目的不是打败石达开,他知道这太难了。
他就是要和春缠住石达开,使得火炮不能发挥作用 。
秦定三则趁机攻击土城,进行偷袭。
翼王称号不是白封的。
城内早有准备,一时间万箭齐发,使得清军难以靠近。
天气确实很冷,既然都无法获胜,就休战吧。
太平军需要休整补充军需和士兵,向荣则想困住洪秀全,待援军到来,一举消灭。
进行对峙是双赢的选择。
有时侯,敌对双方也是可以产生微妙默契的。
十一、历史和英雄
历史是偶然和必然的统一。
当时清政府腐朽,民不聊生,决定了必然有一场大的农民起义发生,即使没有洪秀全,也会有李秀全,王秀全,甚至王秀才来组织起义。
而受限于阶级特性,决定了农民阶级领导的旧*革命起义不可能成功。
而清政府也必然会派出新的阶级力量代表来*太平军起义,即使没有曾国藩,也会有赵国藩;没有李鸿章,也会有张红章,没有左宗棠,也会有右宗棠登上舞台。
即是湖南被太平军占领,没有“湘军”,也会有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充当这一角色来抵抗太平军,肯定会出现“鲁军、“豫军””晋军”等地方军阀,所以“大清国一日不可无湖南”有些言过其实。
!!!!在历史的大潮之中,规律之下;个人的能力、素养再高再强,也终究是渺小的和无力的!
当然,在偶然和必然交叉在湖南和湘军身上,由曾、左、李、胡来充当这一角色时,他们和湖南、湘军是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的;
这更说明是时势造英雄,
而不是英雄改变时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