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这话,他披上盔甲,率军出城。将士们受到鼓舞,果真喊杀连天,勇敢冲锋。素延带来的军队本想仗着人多到棘城抢劫,大捞一把。他们分属各部,调度困难,遭遇慕容廆突击,没法迅速组织对抗,被杀得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这一次棘城保卫战是慕容廆的成名战,它不仅解了棘城的包围,杀死和俘虏了敌军一万有余,也打出了慕容部的信心和威望,宇文部从此不敢小看慕容部,随意向他们勒索。
有了信心和威望,慕容廆接着就发起了一场主动进击战,因为他有更高的追求。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统一北国 三
战争的起因是慕容廆听到了一个消息:鲜卑族中的两个恶棍素连、木津再次攻陷并且掠夺辽东几个县城。晋国辽东太守袁谦接连失败,他害怕再战,派人求和,素连、木津就是不肯答应。这两人的口号喊得山响:一定要给东夷校尉李臻报仇!前辽东太守庞本泄私愤错杀李臻,“这冤屈深过大海!”
“爸,素连和木津表面上说给李臻报仇,实际上前太守庞本早已下台,现任太守表示愿意杀死庞本来讲和,素木两个依旧不肯罢休,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是什么报仇,他们是在纠集人作乱。孩儿觉得要做诸侯,捷径就是勤王,帮朝廷除乱立功,朝廷肯定会给封侯。只要爸您下令,孩儿一定争先杀敌,除掉素连木津两个,那样,爸您忠义的名声会轰动满朝,一切战利全归咱自己,没有比这更合算的事了。”
说话的是慕容廆庶生儿子慕容翰,一个高大威猛的年轻人,他猿臂善射,武艺高强,极会用兵,很得慕容廆的喜爱。
慕容廆同意儿子这条意见,当即以勤王的名义发兵。于是,儿子冲锋,父亲督战,战旗直指素连和木津两个刁徒,很快就取得全胜,杀死了素连和木津,收编了他们的人马。 结果不消说,正如慕容翰所言,一切战利全归慕容廆,他的英名轰动了西晋朝廷。
当时西晋朝廷已经衰落不堪,中原已经大乱,大批士人和平民变成流民四出寻找安身处所。处在慕容部更靠西的鲜卑段氏部本来最先接触从中原东逃的流民,但段氏部对逃难的汉族士大夫不感兴趣,不愿接纳,觉得那简直是些窝囊废。因此,大批跟着士大夫他们一同逃难的人被段氏部拒绝。
——这也不能全怪段氏部领导缺乏眼光。西晋时期的士大夫们确实堕落得可以了,他们以擅长扯谈来标榜自己的才识,悠哉游哉任什么不干,轻视礼法,毫无社会责任心,认为*才叫高明。
晋惠帝时的司徒王戎可算其中冒尖人物之一,那王戎平日做什么呢?主要是计算他遍布天下的田产收入,再就是轻装游逛打猎。他身为高官,却不理朝廷的事,不提任何有关朝政的建议,一切政务交给下属。有次,名人阮咸的儿子阮瞻求见,目的当然是希望他抬举推荐为官。
他无可推脱,临时想了个问题:“孔圣人注意名和实的一致,反对作君王的不像个君王,作官的不像个官;老子庄子两位强调任凭自然,反对仁义礼法。这两者相同还是不同?”
阮瞻想了一会,回答出三个字:“将无同”,意思是“莫非相同”。
王戎把“将无同”三个字念了又念,非常赞赏,当即任用阮瞻做了属官,阮瞻因此被人称作“三字掾”(掾就是属官)。
应该说,王戎的问题虽是临时想出的,还算有点知识含量,阮瞻的回答实在糊涂得很。拿到今天的高考考场,阅卷老师保管不给及格。因为那三个字能正反两面来理解,“莫非相同”包含着“可能不同”。如果你的意思真是正面的,是相同,那你该作必要的论述说明,仅仅三个字太没有确定性了,怎么值得赞赏?王戎竟然据此选拔了一名“三字掾”,这不过表明了他的价值取向,他欣赏模糊提的答案,内心里就希望两方面一致,为他作官不办事,享乐过日子做借口。
王戎这么行事为人,“三字掾”阮瞻肯定也这么行事为人,大批士大夫都这么鬼混。突出的*人士甚至趁夜晚到邻家偷酒喝,或者*,*见客,炫耀自己的坦率真实,那实际上可说是形成了一个“垮掉了”的群体,谁见那丑态恐怕就作呕。有人说,西晋的灭亡,就亡在这批人身上,他们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需要经常农牧作战的段氏部对他们的看法如何能好?
慕容廆不像段氏部那么讨厌西晋士大夫,他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来者不拒,并能根据来人的地区、具体情况分区分部门安置生活。比如冀州人在冀阳郡,并州人在唐国郡,等等。平民耕种,士人呢,他选拔贤才,能教书的当“祭酒”(注意,这是学官的称呼,请不要误会成别的意思),能谋划的做幕僚谋士,才能突出的裴嶷和鲁昌两个汉族士人因此进入了慕容廆的核心集团。
这样,慕容廆的辖区流民大批涌入,人口大量增加。士大夫们在中原所炫耀的*,顶不住此时肚子挨饿的压力,不得不放弃*,用他们的知识做点实事,为慕容部效劳。慕容部经济、文化水平迅速提高,部族力量更加壮大。
这造就了慕容廆步步走高更坚实的基础,也越来越让周边的野心家们眼红,应证了我们常说的“机遇与危机同步增长”这句话。
统一北国 四
东晋元帝司马睿刚到建康当琅琊王,就曾经给慕容廆送去很多官衔,慕容廆却推辞不受。
谋士鲁昌对他说:“您雄踞一方,可别的部族近邻依旧抗拒您不肯服从您,您知道原因吗?”
慕容廆摇头。
鲁昌说:“原因就在您的官职并非朝廷任命,缺乏足够的号召力。现在,中原乱了,维系人们对晋朝廷希望的只有建康的琅琊王。您最好派人和建康联络,劝琅琊王称帝。然后,您用帝王之命作号召,*捣乱的人,谁还敢不听您的?”
一贯自信的慕容廆茅塞顿开,当即派人上表建康,要求司马睿登基当皇帝。司马睿当皇帝以后,没有忘记这个远方的捧场忠臣,重申前命,授予慕容廆将军、单于、昌黎公等等官爵。这次慕容廆除了表示谦虚,不肯接受公爷爵位外,其余一概笑呵呵接纳。以后他再办事,动辄打出皇帝的招牌,号召力果然大增。
他的近邻平州刺史崔毖是个志大才疏的家伙。说他志大,是因为他自以为名望高,有广招流民,创立霸业的野心;说他才疏,是因为他招来流民以后,不会安抚。人家看到你乱糟糟一团,来了又走了,甚至根本不来了。崔毖不作自我反省,却怀疑到慕容廆身上,以为慕容廆挡住了自己的人路,暗暗和高句丽(生活在辽东的少数民族)、鲜卑宇文部、段氏部策划,怂恿他们灭掉慕容廆,瓜分慕容廆的地盘。
慕容廆起初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晋元帝大兴初年(319年),宇文、段氏、高句丽三方联合进攻棘城,棘城再次受到包围。
慕容廆带人绕城巡视了一周,对将领们分析说:“除了宇文部,高句丽、段氏两家,并没有和我结仇,估计他们不过听信崔毖的煽动,趁火打劫。只需稍稍施展计谋,就能拆垮这三家的联盟。”
于是下令部属坚守不战,让驻扎在城外的敌军逐渐疲劳下去。时间一长,三部驻军之间慢慢闹出了纠纷,各部为驻扎地盘分配不公互相扯皮,有的兵卒竟打架斗殴,不可开交。这时候,慕容廆派遣使者前呼后拥抬着牛肉美酒出城慰劳宇文部。
“请宇文大人打开营门,平州崔刺史崔毖昨天来信了!”“宇文大人请开门啦!”送礼的人一路高喊。
用酒肉慰问三个敌人中的一个——慕容廆玩的这一手看来简单,好像小孩子游戏,容易被识破。可你别小看这游戏,在各方紧张较劲的情况下,它能发挥作用——打篮球来个假动作不就有大作用吗?段氏和高句丽的人眼见这种情境,大为疑惑,以为宇文部一定跟慕容廆背后有约,宇文部为头带自己来这里并不是真让分肥,而是老狐狸在玩给虎口送狼肉的把戏,十分担心被人出卖,赶紧撤兵。
一下子,慕容廆面前的敌人就只剩了孤立的宇文部。孙子兵法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慕容廆成功运用“伐交”策略,动手以前先胜了一局。
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却并不在乎高句丽和段氏部的退兵,他放大话说:“什么不得了,你们走吧,我不会担心一个人吞不下慕容部的。”
他这话有一定依据,因为他的兵力的确强大,他调集全部人马包围棘城,军营连接就宽达三十里。
现在,慕容廆没有“交”可伐了,形势依旧严峻,他只能“伐兵”,打硬仗。
当时,勇敢善战的儿子慕容翰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徒河(故址在今锦州市),慕容廆发出通知,征召慕容翰带兵赶回棘城,以便集中兵力发起攻击。
慕容翰却不听父亲的话,不接受征召。
统一北国 五
慕容翰对来人说:“请转告我将爷父亲,徒河驻军恰好是一支奇兵,我要从侧翼攻击宇文部,打一个漂亮仗再回棘城。”
在这点上,儿子的见解超过了老子,宇文部很快就感到了慕容翰的威胁,紧急挑选精锐进攻慕容翰。慕容翰等待的正是这个机会。他派人假扮段氏部使者,热心替宇文部进攻军做向导。
“咱段氏部已经作了充分准备,你们的军队一到,正好两家同时发起攻击,消灭慕容翰。”那使者说。
“有这等好事么!”宇文部的人利令智昏,满心欢喜跟着假使者走进了慕容翰布下的伏击圈。这时,喊杀声陡地从四面响起,宇文部进攻军像进入了五里雾阵,分不清东西南北,眨眼功夫糊里糊涂全当了俘虏。
慕容翰迅速将胜利的喜讯派飞马报告棘城慕容廆,同时立即整队驰援棘城。棘城守军士气大振。慕容廆抓住战机,命令他的世子慕容皝(音晃)把战士排成方阵擂鼓出击,冲进敌营还顺势放火。凶猛的冲击交织着烈火焚烧,势不可挡。宇文悉独官又自大,反应又慢,没有作好抗击准备。加上慕容翰的军队已经从徒河赶来夹击,一阵下来,除宇文悉独官单骑逃脱,所有人众像他们派往徒河的战友一样都当了俘虏。
这真是慕容廆空前的胜利,从此以后,宇文部一蹶不振,慕容部成了鲜卑诸部中最强的一支。
慕容廆还有两件事要办,第一是处理挑起事端的崔毖。
崔毖此时急得要命,他派出侄子崔焘作代表跪在慕容廆面前致贺:“大将军、大单于慕容大人老爷,我叔父崔毖恭祝您大捷!”
“嗬,你叔父祝我大捷?”慕容廆冷笑了一声,他一指站在旁边的几个人,“他们是失败三方的使者,他们都说是你叔父挑动他们来灭我,你叔父能躲开责任?”
“……是,是。”崔焘背上直冒冷汗,大气不敢出。
“回去告诉你叔父,投降是上策,逃跑是下策,由他选!”慕容廆大声宣布。
崔毖听到回音,赶忙和几个亲信逃往高句丽,妻室儿女一概没顾。——本身没能耐,又要出头耍点花招惹事,大祸来临,就只顾自己逃命,这种人顶没出息。女孩子出嫁千万不要找这种人。
慕容廆要办的第二件事是派裴嶷给东晋送玉玺。送去的玉玺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