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的蔡吉觉得有必要让眼前两个少年了解一下天朝以外的世界,于是又跟着解说道,"据西域商贾所言,贵霜国据地千里,丁口百万,带甲十万。乃西域大国。贵霜国历代国主皆信佛。传其国主迦腻色伽曾于国都富楼沙(巴基斯坦白沙瓦)请五百高僧举佛典。其国内更是庙塔林立,甚至有浮屠像高十丈有余,金面蓝衫身,慈眉善目。栩栩如生。"
蔡吉一席有关贵霜国的介绍,令曹丕和孙权听得津津有味。以贵霜国据地千里带甲十万的国力虽远不如鼎盛时期的大汉,但放在现下的中原倒也算得上一方大诸侯。而那高达十余丈的大佛更是令两人瞠目结舌。这也难怪,毕竟那怕是在一千八百年后,巴米扬"东大佛"依旧是世界级的奇观,是希腊式佛教的代表作品。只可惜在蔡吉穿越到东汉之前,这一奇观已被塔利班炸毁。
不过眼前的两个少年并不知晓大佛会在千年之后遭难。就见孙权以心驰神往地口吻感叹道,"贵霜国为浮屠如此大兴土木,必能引得西域佛国万邦来朝。"
此时的曹丕也回过味来。喃喃自语道,"难道贵霜国欲以浮屠染指中原?"
蔡吉听罢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两汉三国时,中原的外国僧人半数以上来自贵霜领地,而此时又恰恰是贵霜帝国的鼎盛时期。若说两者没关系,实在让人难以信服。正如后世的大航海时代,欧洲诸强每每都以传教士为先锋开辟新疆域。大约这就是所谓的"软实力"。
只是历史证明再绚烂的软实力终究还是需要有过硬的硬实力来支撑才行。想到贵霜帝国最后的下场,蔡吉嘲讽地摇头道。"贵霜国主迦腻色伽或有此心,然其国力有限,怕是撑不起此等大场面。"
"齐侯何出此言?"孙权好奇地追问道。
蔡吉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地头思考的曹丕,一字一顿道,"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
曹丕猛然抬起头,"盛极而衰。"
"正是如此。"蔡吉满意地点了下头。就像曹丕说的那样贵霜帝国在迦腻色伽一世手中达到顶峰,同时也在他手中走向衰落。无论迦腻色伽一世是真痴迷佛教。还是想利用佛教助贵霜帝国向外扩张。迦腻色伽一世对佛教的付出都已超过了贵霜帝国的极限。更毋庸说其还地处被后世称为"帝国坟场"的阿富汗地区,一旦国力显出疲态,周遭的游牧部族必会趁虚而入。
事实上就在蔡吉穿越到东汉之前的两年间,贵霜帝国的末代君主韦苏提婆已然登基。倘若历史没有发生变化的话,贵霜帝国将在此君手中分裂成若干个小国。所以蔡吉并不担心会有外国势力借佛教染指中原。相反她还大有借贵霜国动乱之际,从中亚收集古印度以及古希腊文献的想法。甚至学后世的唐朝以佛教控制西域千里佛国也是未尝不可。
那曾想还未等蔡吉将心中想法说出口。孙权已抢先一步拍腿叫道,"贵霜能以佛号令诸胡,大汉也可借佛统辖西域。"
"贵霜之鉴由在眼前,汉家岂可重蹈覆辙。"曹丕辩驳道。不过他这并不是为了同孙权较真,而是真心觉得用打肿脸充胖子的手段来诱使万邦来朝,实在是得不偿失。
孙权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吴地此时偶尔也会异国僧人现身,但孙氏兄弟一直都将这些僧侣当做异域来的方士未加重视。当然这也与吴地僧侣皮肤漆黑容貌怪异有关。相比之下与中原渊源颇深的月氏人在品貌上更符合汉人的审美观,也就更容易被汉朝贵戚所接受。不过此刻听罢蔡吉一番介绍,孙权惊觉茅塞顿开,心中对佛教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至少孙权在东吴曾听往来商贾说过,海外的林邑(今越南中南部),扶南(今柬埔寨)诸国皆信佛,若是能以佛教引来海外小国归附,那岂不是美事一桩。诚然孙权眼下还不是东吴之主,但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以至于自信地大手一挥道,"量力而为便可。"
"如何量力而为?列代亡主,莫不肆奢丽以丧国!"曹丕嗤之以鼻道。在他看来眼前的孙权的想法实在是有些想当然了。
曹丕的固执当即惹得孙权冷哼了一句,"因循守旧!"
曹丕亦不甘示弱地回敬道,"刚愎自用!"
蔡吉看着曹丕与孙亚夫为了如何利用佛教,像两只小公鸡一般争论得面红耳赤,脸上不禁洋溢起了欣慰的笑容。在她看来引入外来学说宗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刚愎自用,但今日能让眼前两个少年开拓一下眼界便已不虚此行。
相比在蔡吉的引导下已然将目光投向国境之外的曹丕和孙权,同一时代中原大多数诸侯的眼界还仅限于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之上。这不,就在蔡吉指导曹丕与孙权之时。关中诸侯忙着互斗却又忌惮邺城的曹操;邺城的曹操正在密切关注着许都的刘协;许都的刘协兴致勃勃地接见来自荆州的使者;荆州的刘表烦心于窥视长沙的刘备和孙策;已经逼近长沙的刘备与孙策则互相指责对方趁人之危。蔡吉在此笑看中亚即将四分五裂,可建安六年的中原又何尝不是如此。
————————————————
注:关于孙权碧眼紫髯的形容貌似只在演义里出现过,所以还是让权仔以正常面目见人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三十二节 游说辽东
腊月的辽东冰封千里,湛蓝色的苍穹之下一只海东青张开巨大的翅膀,俯览着身下一队人马穿过茂密的针叶林。绣有"公孙"二字的大旗迎风招展,就像它们的主人坚毅、果敢绝不向逆风低头。
"禀主公,大公子猎得鹿三头,獐十只,兔四十只。"一骑斥候为领队的幽州牧公孙度带来了另一队人马狩猎的收获。
公孙度听罢仅是点了点头,并没对儿子的战果加以评价。在他身后的一匹战马上挂着一头死透了的老虎。虽然老虎身中多支箭矢,但最致命的一击莫过于其左眼的那一箭。整支箭矢自虎眼贯穿脑髓,仅留一截白羽箭尾露在外面,而上面还赫然刻着一个"度"字的标记。
没错这是公孙度的战利品。诚然已年过五旬,公孙度依旧骑得了烈马,杀得了豹子,他的背坚挺如松柏,他的手稳健如磐石。任谁见了都不会质疑眼前这位"辽东王"的武勇。
然而就在两年前,公孙度兵败锦西城下的消息几乎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辽东。其所在的幕府候城甚至还一度传出公孙度因兵败吐血猝死的流言,令治下军民惶惶不安,令依附他的一些胡人心猿意马。公孙度当然没有猝死,不过锦西一战也确实让他在病榻上躺了数月。
数万兵马围攻锦西,仅余八千残兵退回玄菟,锦西惨败令公孙度至今回想起来嘴里都会泛起苦涩的血腥味。而当他在病榻上得知东莱的蔡吉与曹操联手剿灭袁绍之后,这份苦涩渐渐酝酿成了延绵的恨意。
不过公孙度并没有完全被恨意冲昏头脑。他在病愈下床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点齐兵马找锦西寻仇,而是着手清理候城城内的宵小之徒。在蔡吉与曹操忙着瓜分河北的时候,公孙度也没急着出兵南下染指关内,而是调集兵马诛灭了辽东境内两个听封不听调的乌桓部落。身为辽东的土皇帝,公孙度十分清楚想要在这片弱肉强食的黑土地上称王称霸,就必须让自己的爪牙时刻保持锋利。一旦流露衰弱的疲态,那怕你曾经是头猛虎。也照样会有贪婪的狼群一拥而上分而食之。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整顿与清洗,公孙度已经成功震慑住了其治下的大小部落。甚至不少部落对公孙家的态度要比锦西之战前还要恭敬上几分。可公孙度却知胡人的这种恭敬仅是表面功夫。锦西之败在实质上已经影响到了公孙度在辽东各部落中的威信。须知胡人历来是畏威不怀德,能让他们臣服的东西只有力量。除非公孙度能打败锦西打败蔡吉,再次证明自己是辽东这块土地上的最强者,否则辽东各胡部就不会真心诚意地效忠于他。
所以在向锦西复仇雪耻之前,公孙度不会向外界露出一丝疲态,那怕是他个人也一样。抱着这一想法,公孙度一夹马肚。领着一干兵马骑下山脊,沿着山谷一路向东。不多时众人便在一条冻结的河床边看到了他们的休憩营地。
虽然仅是出巡狩猎,休憩营地的规模却并不小。这其中既有灰白色的行军帐,也有用兽皮、羊毡匆匆搭起的帐篷。但见这一头一队手持长矛的兵卒巡逻而过。那一边几个蛮兵坐在篝火旁正淬着一堆箭矢。当公孙度一马当先领着马队跃入营地之时,无论是汉卒还是蛮兵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起身向自家主公致敬。
早一步到达营地的公孙康眼见父亲已然归营,赶紧上前躬身行礼,"孩儿见过父亲。"
公孙度看了眼一身戎装的儿子,随口问道,"听说汝今日颇有斩获。"
"鹿三头,獐十只,兔四十只。孩儿已让庖厨烤鹿脯。稍后就请父亲品尝。"公孙康洋洋自得地再次将他的狩猎成果报了一遍。公孙度并没有嫡子,庶出的长子公孙康便成了公孙家公认的继承人。平日里家臣前呼后拥令其难免有些骄纵。不过骄纵归骄纵,公孙康倒也并不是愚笨之徒。下一刻他很快就注意到了公孙度身后的虎尸。欣喜之下,公孙康当即灵机一动,故意大声宣扬道,"恭喜父亲猎得猛虎!"
原本就对公孙度敬畏有加的将士乍一听自家主公猎得猛虎,雷鸣般的喝彩声顿时响彻了云霄。
公孙康见沐浴在欢呼声中的父亲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笑意。心中不由一喜。可还未等他说出更多溢美之词,公孙度俨然已收敛起笑容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侧。
顺着父亲的视线,公孙康看到治中阳仪正领着一个青衣老者信步朝他们这边走来。阳仪乃是公孙度身边的亲信谋士,他带来的人自然不会是等闲之辈。抱着这一想法公孙康忍不住好奇地打量了一番来者。但见那老者年约五旬,发须灰白,其身量虽不高挑,举手投足却是甚有威仪。
就在公孙康暗自感叹辽东何时有如此人物之时,阳仪已然领着青衣老者向公孙度躬身施礼道。"见过主公。"
马背上的公孙度横扫了一眼青衣老者,转而向阳仪问道,"子羽,这位是?"
"禀主公,此乃尚书令郭公则,郭令君。"
"郭令君?孤只听过许都有个荀令君。不知何时又冒出个郭令君。"公孙度冷笑着扯了扯嘴角。阳仪带来的老者正是袁谭的谋主郭图。由于他在伪陈政权中的担任尚书令一职,故阳仪尊称其为郭令君。而公孙度所指荀令君则是正宗的大汉尚书令荀彧。
公孙度在马上趾高气昂的问话,又用荀彧来羞辱郭图,分明是在给人下马威。不过郭图却并没有被激怒,更没有就此气馁。只见他长袖一甩,朝公孙度拱手一拜道,"郭图见过王上。图只知有辽东王,不知有永宁乡侯。"
公孙度盯着郭图瞧了片刻,忽然哈哈大笑着翻身下马,伸手牵起郭图道,"先生这边请。"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曹操刚以天子的名义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并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