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即将见到蔡文姬,这会儿蔡吉的心情显得相当不错。就见她饶有性质地朝麴演反问道,“汝可知华夏历经千年凭何传承?”
“子嗣。”麴演不假思索道。
“还有呢?”蔡吉不置可否地继续问道。
“还有?!”
麴演挠着脑袋想了半天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旁的曹丕见状,当即替其作答道,“还有礼。”
蔡吉回头看了一眼曹丕。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礼”对华夏来说,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礼仪,更是用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标准。在蔡吉看来,如果说“道”是华夏文明的根,那“礼”便是华夏文明枝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华夏历代的社会结构皆由“礼”衍生而出。所以曹丕的答案虽不算准确却也差不离。华夏一族在后世最引以为傲的特性便是延续数千年无断代的文明。而承载文明的载体正是无数浩瀚如星的典籍。历史上蔡文姬替曹操默写了四百篇典籍,且文无遗误。光是这一点就足以令蔡吉将其奉为国宝。
想到这里蔡吉不由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传承子嗣者,血统也,传承德礼者,典籍也。昔年始皇帝焚书坑儒,幸得秦博士伏生于壁中藏《尚书》,吾等今日方可一睹上古之书。而蔡昭姬便是当世伏生。”
听罢蔡吉一番解释麴演依旧一副似懂非懂的模样。而站在他身旁的曹丕与孙权则不约而同地低头陷入了沉思之中。特别是孙权本就对蔡吉立尊经阁颇感兴趣。如今更是对蔡吉的所作所为又有了一番更深的理解。不过就众人各怀心事之时,忽见一员小校疾驰来报道,“禀主上,蔡夫人车驾已过一里亭。”
蔡吉等人闻声抬头,果见远方冒出了一串蠕动的黑点。于是众人当即收敛起了心中的思绪,一个个打起精神,或是兴奋,或是好奇地等待一睹蔡昭姬的真容。
另一头蔡琰显然没料到蔡吉会亲自出城迎接她这个未亡人。在得知守在城门口的年轻女子正是令匈奴人都胆颤的齐侯之后。蔡琰赶紧下车向蔡吉恭恭敬敬地俯身叩拜道,“昭姬叩见齐侯。”
“夫人不必多礼。”蔡吉信步上前亲手扶起了蔡琰。待见对方不过二十六七岁的年纪,虽身着胡服,却依旧气质高雅、温婉如玉 。再联想到蔡文姬在历史上所经历的种种不幸,蔡吉便忍不住拉住蔡琰的手唏嘘道,“夫人这些年受苦也。不知夫人可还有亲人?孤可派人护送夫人还乡。”
耳听“还乡”一词蔡琰不由双眼微微一红。茫然摇头道,“妾身已无处栖身。”
蔡吉早料到蔡琰会如此回答,却并没有急着提尊经阁一事,而是柔声向蔡琰劝慰道,“夫人若不嫌弃可前往东莱龙口暂住。”
蔡琰没想到被王翰那等蛮夷称之为王的女诸侯,竟会是如此温柔的一个女子,原本惴惴不安的心绪顿时就安定了下来。但见她欠身回应道,“一切单凭齐侯做主。”
眼见蔡琰答应在龙口住下,蔡吉欣喜之余,当即拉着蔡琰走上马车,在一干文武的簇拥之下浩浩荡荡地打道回府。由于蔡琰在胡地受苦多年,加之旅途劳顿,蔡吉当天并没有设宴叨扰于她。而是将作为匈奴使者的王翰招到府中单独谈话。
对于王翰花费美姬、黄金、白玉赎回蔡琰的壮举,蔡吉在平城亦是早有耳闻。所以一见王翰,蔡吉便向其拱手致谢道,“此番多亏王郎君仗义相助,蔡夫人方能脱险归汉。”
“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王翰见状赶紧推脱道,“能为齐侯效劳,乃小人之荣幸。小人又岂敢受齐侯大礼。”
蔡吉却直起身严肃地说道,“公是公,私是似,不可混淆。”
“齐侯太过见外也。”王翰尴尬地讪讪笑道。
蔡吉却像是直接揭过了蔡琰归汉一事,话锋一转便向王翰开门见山地问道,“王郎君此番以匈奴使节之身入城,不知贵主有何见教?”
王翰见蔡吉此刻将他当做匈奴使节来问话,便借势作答道,“吾家单于有心与齐侯交好。还望齐侯看在单于送还蔡夫人的诚意上,与南匈奴边民互市。”
哪知蔡吉却避而不谈互市之事,转而提起了另一个条件,“贵主送还蔡夫人确实诚意十足,只是不知贵主打算如何处置步度根?”
王翰两手一摊诉苦道,“步度根已遁入大漠,吾家单于也寻不着其踪迹。”
“无妨!”蔡吉抬手打断了王翰的辩解,以颇为强硬的口吻宣布道,“孤会派兵深入大漠追击步度根,届时还是需贵主从旁协助。”
其实王翰一早便从呼厨泉口中探知,呼厨泉不打算介入蔡吉与鲜卑人的争斗之中。所以南匈奴方面既不会出兵助攻,也不会向齐军提供情报。此刻听闻蔡吉打算派兵深入大漠追击鲜卑人,王翰不由皱起了眉头向蔡吉坦言道,“不瞒齐侯,吾家单于无心协助齐军征讨步度根。”
“哦?竟有此事?”蔡吉意味深长地扫了王翰一眼道,“汝这使节倒是口直心快。”
王翰却是大言不惭地拱手应答道,“齐侯明鉴,小人身为使节,当以两家交好为重,又岂敢蒙骗齐侯。”
眼瞅着王翰脸不红心不跳地将呼厨泉的底线和盘托出,蔡吉不禁饶有兴致地向其问道,“王郎君,汝究竟是匈奴人?还是汉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七十节 荆州乱
“回齐侯,小人母亲乃汉女,故随母姓。”王翰竭力套近乎道。
蔡吉知道王翰并没有说谎,匈奴人中除了王族贵族有姓氏之外,绝大多数的牧民都没有姓氏,所以一些出身低微的匈汉混血儿会像王翰一样随母姓。不过这并不代表蔡吉就会相信对方的花言巧语。 匈奴固然是与汉人通婚较为频繁的一个民族,但在五胡乱华时匈奴同样也是最早起兵自立的异族。历史上重建匈奴政权的刘渊少时便随上党人崔游学习儒家经典,“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纵览。”然而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一半的汉家血统,都没能阻止刘渊替匈奴兴邦复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仅仅是一句民族主义口号,更是汉人千百年来凝结的血泪教训。
在蔡吉看来华夏至少要花费两三百年方能彻底融合周遭的一些民族,而这还得建立在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民族不信奉天启宗教的基础上。此刻王翰垂涎互市暴利,蔡吉有心控制幽并诸部。于是本着在商言商的态度,蔡吉当即敛起笑容,略带倨傲地向王翰宣布道,“汝去转告贵主,南匈奴若肯归附于孤,孤便在雁门设榷场与南匈奴互市。”
耳听蔡吉如此发话,王翰心中顿时一喜。“归附”这等事对南匈奴各部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早前他们曾归附公孙瓒,稍后又转投袁绍,至于现在嘛,为了自己的钱途王翰自然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劝服呼厨泉归附眼前这个女子。皆时还不财源滚滚?
想到这里,王翰连忙谄媚着朝蔡吉俯首一拜道,“齐侯放心,吾家单于必会归顺齐侯。”
“若是如此皆大欢喜。”蔡吉说到这里,突然话锋一转冲着王翰嫣然一笑道。“王郎君与孤相识多年,想必知孤素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故还请郎君提醒贵主,莫忘替孤打听步度根下落。”
面对蔡吉笑里藏刀的警告,王翰只觉背脊一阵发凉。王翰不敢肯定蔡吉是否真的“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但毫无疑问近些年来与蔡吉作对的人没几个会有好下场。倘若呼厨泉敢耍对面的女子,王翰必然也会一起跟着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莫说是发财。便是他的身家性命也可能一朝尽毁。不过王翰并没有就此被吓得退缩。有道是富贵险中求,高利润总是伴随着高风险。他王翰若没这点觉悟,又岂能在胡汉两地游走至今。所以王翰赶紧收敛起了轻佻的情绪,转而唯诺着拱手道。“那是,那是。”
蔡吉同样也不指望王翰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呼厨泉臣服于自己。毕竟西北边陲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不像中原已经形成一套严谨的官僚体系。在中原哪怕是像蔡吉这等弱女子只要有本事稳坐官僚上层,便能控制整个体系。而同样的事情在游牧部族中却是不可想像的。南匈奴在归附汉朝后一再发生单于被杀被换事件,这其中固然有汉朝官吏从中作梗的缘故,但从另一角度上来说也是匈奴的政治体制太过简陋才会让人有可趁之机。所以此番能借灭高干之势压制南匈奴,进而为齐军争取休整时间,对蔡吉来说也算是达到了目的。更毋庸说对方还送还了蔡文姬。
事实上就在文姬归汉的同时,蔡吉真正的远亲南阳蔡氏这会儿正在襄阳城内呼风唤雨。话说自打那日在新野惨败之后。逃回襄阳的刘表便就此一病不起。刘表之妻蔡夫人乘机与其兄长蔡瑁勾结把持襄阳,并假借刘表之名拒绝驻扎在樊城的刘琦入城探病。刘琦虽是又气又急,但仅凭他手中的那点人马还无法同执掌水师手握重兵的蔡瑁相抗衡。于是乎,刘琦只得天天来到襄阳城下请求蔡夫人放其入城探望父亲。
刘琦的孝道无疑感动了襄阳城内的军民,而蔡夫人则成了众人诟病的对象。然而就算是被人戳着脊梁骨骂,蔡夫人依旧不肯放刘琦入城。究其原因还是刘表自病倒那日起就一直处在昏迷之中,根本无法指定继承人。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嫡长子的刘琦本因顺理成章地继承刘氏家业。可是蔡夫人却认为刘表平日最喜欢她儿子刘琮,如果刘表此刻还清醒着必然会指定刘琮为继承人。只要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为荆州之主,蔡夫人又岂会在意外界的那些个流言蜚语。这一日蔡夫人又像往常一样守在刘表的病榻旁期待她的夫君能醒过来。在她的身后三个巫觋依依呀呀地在跳驱鬼舞。另一边刘府的医师正紧皱眉头替刘表把脉。可无论是驱鬼的巫觋,还是医师配下的汤药都没能令刘表醒来。此时此刻这位荆州之主面如金纸地躺在病榻上,非但毫无反应,反倒是愈发地气若游丝起来。
连续数日皆守在刘表身旁的蔡夫人当然也感受到了丈夫的生命正在快速流逝。想到刘表可能在下一刻就撒手而去,蔡夫人只觉手脚发凉,眼前更是一阵晕眩。几欲瘫倒。有道是夫为妻纲,蔡夫人固然刚愎自用,却终究还是和这个时代的贵妇一样将丈夫当做顶梁柱。倘若刘表过世,而刘琮又没能继承家主之位,蔡夫人的地位无疑会随之一落千丈。
且就在蔡夫人心神不宁之时,忽听屋外有侍女通报道。“夫人,蔡将军求见。”
耳听兄长来访蔡夫人纷乱的心绪顿时平复了不少。无论如何蔡夫人的背后至少还有整个南阳蔡氏做后盾。反观刘琦虽享有嫡长子之名,其母系一族却不是荆州本地人士。所以就算外界再怎么同情刘琦,荆州本地的大族乃至刘表手下的文武家臣依旧偏向于蔡夫人和刘琮。而这也正是蔡夫人胆敢将刘琦一次又一次挡在襄阳城外的底气。
蔡瑁眼见二妹两眼通红地走出房间,连忙快步上前向其打探道,“主公可安好?”
蔡夫人泪眼婆裟地摇了摇头,继而又深吸一口气问道,“兄长寻妹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