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这种巨大代价,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在苏联和美国的压力下,1946年的国民党政府承认外**立。
1949年10月,中国的解放战争胜利震惊了世界,国民党的军队被赶到台湾,中国**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在退到台湾后,害怕被后世唾骂成卖国,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当时虽然大陆已经易手,但在联合国,“中华民国”仍然拥有中国的合法代表权,并且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这就是后来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版图上还包括外蒙古的法律依据。
对于陆裕光来说,这种国家式的承诺根本就是一个玩笑,在陆裕光看来苏联之所以向蒋介石做出那个保证也只是因为苏联想要保证自己的中立地位,从而在国共双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想到这里陆裕光对于以后处理蒙古的方式也开始有了打算,对于陆裕光来说他马上就要入主国家政权,不过在掌控政权之后怎么解决现在中国的一些问题成为了陆裕光心中的一个矛盾,虽然他对于主要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思想,那就是和日本之间必然有一场战争,但是怎么解决其他地方的问题也成为了陆裕光必然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个外蒙古的问题就是首要问题。
虽然陆裕光对于外蒙古并没有什么感觉,对于外蒙古的得失也不是特别的重视,毕竟外蒙古对于陆裕光来说是一块鸡肋,虽然有一些资源,但是也经常出问题,在归顺满清的时候他们就没有断过事情,这其实在陆裕光的心中是一个矛盾。但是如果不能够紧紧地控制住蒙古,那么陆裕光又会失去国民的支持,所以陆裕光必然要控制住这个地方的。
不过当陆裕光开始想怎么控制外蒙古的时候,突然他想到了俄国内部巨变的事情,虽然现在一战还没有爆发,但是陆裕光知道用不了几年俄国内部将会迎来一场巨变,如果陆裕光能够通过这一场巨变对这个北极熊进行一次突袭,然后顺着外蒙古向北攻占这个北极熊的亚洲领土那么外蒙古对于中国来说就不是一块鸡肋了,毕竟有了北方的领土对于陆裕光来说他就可是通过外蒙古来连接这些地方。
“季宽,发电报给第二军黄培桂,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把这股蒙古来的部队给消灭在山西,听说其中还有一条大鱼,告诉他可以先派部队去占领大同,估计他们回去的时候要从大同过,另外催促一下韩林,让他进兵快一点,现在将蒙古给拿下了,以后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另外你让他注意一下东北方向的军队,这一次虽然不是张锡銮领兵,但是这个人要比张锡銮更加的难缠。”陆裕光对着自己的副官黄绍竑命令道,他相信阎锡山也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这个消息,他要看一看阎锡山是怎么对待这个事情,如果阎锡山还是以他利益为重,只是防守阳曲和太原这一片地方,那么他以后也就对阎锡山放弃不用了,毕竟不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再怎么样也只是一个自私鬼,当然前提陆裕光也准备好了,陆裕光可以在他进攻蒙古军队的时候不对山西的腹地进行攻击。否则阎锡山绝对不会冒着被消灭的风险去攻击蒙古军队的。
毕竟陆裕光知道当年日本侵华的时候,阎锡山运用“中的哲学”研究他同日本、国民党和**的关系。他认为大敌当前,蒋无暇整治他,毋须顾虑;**和八路军日益强大,群众十分拥护,已不再是可以被利用的力量了,而且会同牺盟会和新军联合起来反对他,是威胁他存在的主要敌人;日本侵略军仍是难以战胜的,抗战前途非常渺茫:于是产生了玩勾结日本这张牌以对付**和八路军的念头。日本帝国主义也有诱阎投降以便把军队转用于其他战场的想法。双方勾结的条件逐渐成熟。
1940年夏,阎锡山开始同日军代表接触。11月,阎令其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根据“亚洲同盟,共同防共,外交一致,内政自理”的原则,与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楠山秀吉谈判,达成双方合作、日方为阎装备30个团的口头协议。1941年6月,日军将孝县城让给阎军接管。8月11日,赵承绶代表阎锡山与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田边盛武以及楠山秀吉等在敌占区汾阳县城内签订了《日阎停战基本协定条款》(俗称《汾阳协定》),商定双方停止敌对行动,阎通电脱离重庆国民政府,日将山西政权交阎并为阎军提供武器装备等。会后,阎在敌占区太原、汾阳、临汾等地设立了办事处。至此,阎锡山已由联共抗日转变到联日**的危险境地。
与此同时,阎锡山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在驻地吉县克难坡由“民族**同志会”对其军政人员进行“洪炉训练”,提出“存在即是真理,需要即是合法”的谬论。《洪炉歌》词则强调“精神整体,合作分工,组织领导,决议是从”,为集体降日进行思想和组织准备。为了扫除降日障碍,阎强化“同志会”的组织领导,命令所有军政经人员及中学以上学生,都须参加“同志会”,开会必呼“会长万岁”等口号,以树立绝对权威;还令其特务组织“政卫组”和“隰汾区战工团”(后改组为“同志会流动作队”)“肃清伪装分子”,大肆逮捕和杀害**员、牺盟会员、决死队官兵和进步人士。
对阎锡山与日军秘密勾结的行径,中国**曾多次提出警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大举侵略东南亚地区,迫切希望阎锡山履行(汾阳协定)的各项条款。1942年5月6日,阎锡山在日方一再要求下,与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山西派遣军司令官岩松义雄等在吉县安平村举行了所谓的“安平会议”。日本侵略军头目要求阎立即宣布脱离重庆政府;阎由于受到八路军驻第二战区办事处处长王世英的规劝与警告,又见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日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同时觉得当汉奸将遗臭万年,乃采取应付态度,提出由日方先行交付答应给他的武器装备。双方各持己见,未能达成协议。阎恐被劫持,在午休时刻乘机逃走。会后,日军进行报复,击溃阎部第三十四军并俘虏骑兵军两个师。不久,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双方互相利用,又行勾结。这时的阎锡山一变依靠日军而为利用日军。除了交流物资外,他派干部到敌区担任县长等伪职,并对其他伪县长发给山西省政府的委任状,以便在抗战胜利后迅速摘取胜利果实。至此,阎锡山运用“中的哲学”又为自己营造了新窟:蒋介石怕阎投降,增加了对他的支援;**为了使阎继续留在抗日营垒,减少了对他的压力;日军为了诱阎就范,停止了对阎的进攻,并进一步勾结。阎锡山营造的新的三窟已就,乃得苟安于晋西南一隅之地。由此可见在威胁到他的时候,他一般都是选择自保,所以陆裕光决定对阎锡山做出承诺,看看阎锡山还能不能使用。
这一章很水,但是由于内容的需要,我许多问题解释不清楚,所以就边水了。
………【第七十四章蒙古军队的战斗力】………
蒙古军队南下的消息阎锡山在两天之后也得知了,不过在发怒之后反而冷静了下来,对于他来说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守住山西,虽然他也恼怒蒙古人的行径,但是他并没有一气之下就决定蒙古人开战,那样虽然解气,但终究不是枭雄所为,毕竟他现在是山西的一省之主。
“报告”正当阎锡山考虑怎么解决眼前困境的时候,门外有通讯兵喊道。
“进来”阎锡山说了一句,他知道通讯兵进来肯定是有事情,难道山西又出现了什么变故?想到这里阎锡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毕竟之前的情况已经够糟糕了,如果再出现更加糟糕的事情,恐怕是神仙也没救了。
“出了什么事情?”阎锡山没有等通讯兵说话就直接问道,他现在对于时局的变化是真的有些心力不足了,如果说西南军进入山西是对阎锡山的一个沉重打击,那么蒙古军队南下则是对阎锡山的致命一击,毕竟相对于西南的军队,蒙古军队的破坏性更大,西南军队对于地盘最多是占领,而蒙古军队对于地盘则是劫掠,这是在损害阎锡山的根基,毕竟阎锡山和其他的人不一样,他是靠着山西才站稳脚跟的,而且他的人则是靠着袁世凯的支持才站稳的,这其中的差别很大,所以当阎锡山听到大同被蒙古军队劫掠之后才会着急上火。
“报告将军,刚才西南军那边发来电报,他们希望我们在阳曲太原一带的守军能够主动对蒙古军队进行攻击,他们可以保证在这一段时间不再进攻我们山西任何地方,只维持现在占领的地方,另外他们的计划是要将这一股蒙古军队消灭在山西大地上,希望我们能够给予支持,而且他们还说这里面的蒙古人有哲布丹尊巴八世活佛,如果我们能够一举将他们消灭,那么**立的事情就会被扼杀在萌芽里,他们希望我们以国家利益为重。”通讯兵对阎锡山说道。
听了通讯兵的话阎锡山开始考虑这件事情的得失了,不用说这件事情如果真的这样僵持下去,那么损失最大的就是他阎锡山,毕竟山西是他的根基,如果这样一直僵持下去,那么首先被打烂的就是山西阎锡山的额根基,当然对于西南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西南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将整个山西全部占领,现在破坏山西也就是破坏西南以后的地方。
“你立刻给他们回电,告诉他们我同意他们的意见,不过我要求正在我对面作战的第三军也要停下来。”阎锡山说道,对于第三军的厉害他已经见识到了,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阎锡山的山西军主动打第三军的话,那么现在就是第三军主动打阎锡山的山西军,对于西南的军的厉害阎锡山是见识到了。所以他才想要通过这个事情将西南和自己的关系缓和一下。
原来没有见识过西南军战斗力的时候阎锡山还想过北洋军能够顺利的统一全国,但是当他真正的和西南的交手感觉到西南军厉害的时候,他才开始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毕竟对于北洋的军队阎锡山的心里也是有几分估计的,但是可以说绝对达不到第三军这样的,而且由于王士珍现在带的兵都是新兵,所以战斗力更是差,否则也不会攻打一个安阳和洛阳就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这还是对方的主力进入山西之后的结果。
这样怎么能让阎锡山不伤心呢,不过还好阎锡山的部队虽然和西南开始交锋了,但是总的来说伤亡还不是很大,毕竟他们之间都没有想要真的进攻对方,但是就是这样阎锡山的损失也相对不小,再加上阎锡山见识到了西南强大的火力,他对于西南的战斗力就再也没有什么怀疑了。
其实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来说,决定他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精神力量。个人认为精神力量是最为重要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对敌主攻方向判断错误,数量敌是我6~7倍,火炮、飞机、补给等各方面都是美占优势,甚至开始时连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