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也说不准,毕竟袁大总统也是汉人,如果他自立为帝呢?他自立这大清不是没戏了吗?就算他不自立,那二位又能够保证袁大总统会恢复原来的银俸?您二位呀,还是不要想美梦了。”一个身着西洋装的男人来到他们身边道。
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话在被记下来之后就悄悄的送出去了——
紫禁城
养心殿
自从溥仪退位之后,这里就没有怎么热闹过,大家都去管自己的小日子了,但是这一次在宋教仁遇刺之后,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们都开始聚集了。他们也听到了由于袁世凯杀宋教仁的事情,为此他们很高兴,因为这个国家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退位耳边的平静,现在反而更加的有精力了。
裕隆太后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就将那些满清的遗老们着急了起来。
“我听说南边选的那个总理被杀了?好像变成内阁制之后总理应该就是最大的了吧?”
“回禀太后,这个是真的,死的是原来**党里面的大人物,这下子袁世凯和**党算是闹掰了。而袁世凯在和**党闹翻之后说不定还会重新恢复大清的江山。”一个王公mō样的人说道。
载涛说道:“我早说过,那个优待条件里的‘辞位’的‘辞”字有意思。为什么不用退位、逊位,袁宫保单写成个辞位呢?‘辞’者,暂别之意也。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很可能会再回复大清的江山,这个天下都过了几千年了也没听说不要皇帝的。”
另一位说:“大总统常说‘办共和’办的怎样。既然是‘办’,就是试行的意思。”
载涛道:“铁良也从日本回来了,日本人也愿意为我们恢复祖业出力,不过,我对日本人,不是太放心。”
“铁良回来了”人们齐声地在养心殿里小声地重复着。
听了这些,小溥仪不是太懂,铁良回来了为什么会在这些人中间引起震动,他更是不甚明了。但有一点他是非常明白的:这些人都是为了他,为了他的地位,为了他权威。只不过他不知道这些人维护他的权威的目的就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权利。
世续又道:“咱们想想看,项城的‘政非旧不举,人非旧不用’是啥意思?他的‘优容前清耆旧’是啥意思?他亲自打电报邀请大清老臣来北京委以重任是什么意思?这都说明项城要还政于清。”
博伦是国务员,是袁世凯身边的红人,他见世续——袁世凯的义兄——滔滔说个不停,不愿落后,也道:“前些天,咱大清的东三省总督赵尔类应大总统邀请之京,做参政,又做清史馆馆长,袁世凯对他说:‘此日所为,皆所以维护皇室,曾商之于世续,谋yù卸肩。世续言无接手之人,故不得不忍辱负重,蹈此浊流。”
袁世凯给博仪的报告迅速传开。劳乃宣便写了《共和正解》、《续共和正解》、《君主民主平议》三篇文章,并把它们印刷成册,发行各处。劳乃宣把这小册子送给徐世昌两套,托徐世昌把其中的一套转呈袁世凯。袁世凯见上面写道:“项城之心实未尝忘大清”,“实有不可告人之苦心也”。又写道:“转圆之法,唯有还政于清室,定国名为‘中华国’,以‘共和’纪年,大清皇帝封项城为王爵,世袭罔替,所以报项城之勋劳,亦以保项城之身家也。”
袁世凯测览了一下小册子,摇头大笑:“唉呀,真有这样的读书人,可爱,可爱”想想也是可笑,自己的这些动作竟然让他们觉得自己会去恢复清室,真实愚不可及呀。
王公旧成可是笑逐颜开,情不自禁。皇宫里,人人欢喜,都以为皇上很快就会复辟,很快就会日月重光。王爷载沣、皇叔载涛等往养心殿来的次数越来越多,王公们到养心殿觐见皇上和太妃的人也越来越多。就连太监宫女们也是个个喜上眉梢。
宫中最高兴的人是张谦和,隆裕大后殡天后,张兰德便携亿万家财到天津租界去过逍遥日子去了,这宫中的权威,也就数张谦和最高,若皇帝复辟,身为万岁爷宫中的总管、万岁爷的启门g罕达,其地位之尊崇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张谦和的脸上总是挂着笑,有时在睡梦中,还能把自己笑醒。他瞅皇上的时候,能盯着看一个时辰都不眨眼,目光中溢满了快意。
博仪当然也万分高兴,自从人宫,他从没有见宫里人这样快乐过——从没有见宫里人因自己、因他皇上受到大总统的尊宠而这样快乐过。
陈宝琛依旧是笑眯眯的,仍然是那句说了无数遍的话:
“优待条件载在盟约,为各国所公认,连他总统也不能等闲视之。”
待袁世凯向博仪写了报告,陈师傅本该更是满心欢喜,可是脸上却显出凝重的神sè。溥仪在毓庆宫见师傅这样,问道:
“陈师傅,这两天王爷和世续为什么这样高兴?”
陈宝琛道:“就老臣所知,世续去问了袁世凯,问了他恢复旧业的事,袁世凯说:‘大哥你还不明白,那些条件不是应付南边的吗?太庙在城里,皇上在紫禁城怎好搬进颐和园?再说皇宫除了皇上,还能叫谁住?’世续把袁世凯的这些话和王爷说了,所以王爷这些天也非常高兴,督促皇上的学业更紧了。”
是的,载沣这些天对儿子的复辟虽有怀疑,并不像其他人那样高兴的昏了头,但是他对袁世凯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幻想。
溥仪却很郑重地问道:“怎么我见师傅的脸sè却凝重起来?”
“这个……”
“师傅还是觉得我年纪小,不该和我讲政务吗?”
“皇上虽年在幼冲,但英明过人啊……”
皇上见陈宝琛又想回避话题,道:“陈师傅有什话就直说,忠君直谏么。”
“皇上英明。”陈宝琛道。“明天我拿来几份报纸给皇上看看再说吧。”
第二天,陈师傅给皇上带来几份报纸,这在宫中可是禁物。
“皇上,老臣只是想让皇上明白些时局,别无他意。”
“陈师傅就放心说吧。”
“皇上,这份《时报》这样写道:大总统令梁士治、曾彝进转告国民党中的一些人说:‘现在看透孙、黄除捣luàn外别无本领。左又是捣luàn,右又是捣luàn,我受四万万人民托付之重,不能以四万万人之财产生命,叫人捣luàn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若彼等能力能代我,我亦未尝不愿,然今日诚未敢多让。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fǔ,我即敢举兵伐之国民党诚非尽是美人,然其美者,吾力未尝不能平之’”陈师傅停了一下望着溥仪扑闪着的眼睛,又说道:“此次袁世凯谋杀宋教仁的目的很简单,老臣以为,却是为了他自己的**,皇上,你看这份《大陆报》——”
皇上接过报纸,陈师傅指给他看的是袁世凯接见上海《大陆报》记者弥勒的谈话——
“弥勒问:主张何种政体?
袁:自以共和政体为主张盖共和既已告成,而又yù适用他种政体,其愚孰甚
弥勒:近有人评论总统并不实心赞成共和,拟复君主制,有是事乎?
袁:予知此种谣传自不能免;然既为公仆,岂能逃诽谤乎此种问题当留之以待后人之解决。余既为民国办事,必当尽余之能力,以求民国之成功倘有破坏之危险,决非自余而生,必由于一般暴徒以破坏国家为主义者也。
弥勒:有人谓总统yù仿效拿破仑,信乎?
袁(笑):余yù为华盛顿,非拿破仑也。华盛顿为历史中最有名人物,建造自由国,余何故yù为拿破仑而不为华盛顿乎
弥勒:现在中国最要之事为何?
袁:对内外均以和平。此为最重要之事。”
陈宝琛道:“由此看来,袁世凯对我们好讲自己是大清旧臣的话,而对外,却总是拥护共和的。
“只有陈师傅和我讲一些事,太后、太妃、王爷是从来不讲这些事的。”
“皇上也应该知道一些这样的事。前些日,陈师傅又拿出几份报纸,指着一个照片说:‘这个人就是宋教仁,是他提出把同盟会改为国民党的。这是他被暗杀的照片,暗杀的人,现在整个事情都是这个宋教仁的死引起的,宋教仁的目的是为了当上内阁总理,也就是国家权力最大的人物,因为现在的政体是内阁制,也就是说没有总理的附署,就连大总统的话都没有用,所以袁世凯才要杀掉这个人,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
“你们觉得这次的行刺时间到底是谁安排的?”一个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的老人向身边几个同样打扮的人问道。不过他们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都留着辫子。
“别人我不知道,大事绝对不是袁世凯,袁世凯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虽然有些狼心狗肺,但是这件事情这么明显他是不会做的。毕竟这个宋教仁死了,他是第一个顶上去的。”另一人道。
“依老夫看来说不定这个问题出自**党内部,这些**党假惺惺的觉得以救天下为己任,但是自从广西**开始,什么时候不是在争权夺利,听说西南四省那里就有这个问题。
而且我们的人在西南四省损失的很严重,现在几乎没有多少情报渠道了。当年康熙爷建立我们这支龙脉就是为了寻找情报,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情报都已经没用了。”
“嗨,我们现在虽然手中有一些势力,但毕竟不能够和军队相比,而且天子困于皇城,我们也无法完成复清大业呀”最早说话的那个老人感叹了一句。
“要我说都是那个老巫婆搞的鬼,这国家都是他们给毁的,现在的皇室已经不行了,当年康熙爷怕大清亡国建立了九条龙脉,我们这一条是不是该发动一下了,到时候手不定会有人来呼应一下。”
“九条龙脉?现在还能够剩几条都不一定了,康熙爷过世之后,雍正爷太厉害了,清洗的势力太大,不知道能够剩几支呀。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坐以待呀,应该趁着这次机会给他们煽风点火,让他们闹起来,而且越大越好。”
“我看行,不如我派人鼓动一下**党内部,到时候就算不是袁世凯,我们也给冤枉成袁世凯,这样孙大炮和袁大头一定会开战,只要天下一luàn,我们龙脉就可以则一天子而辅之。”
其余众人听到这话也都暗自点了点头,这些人是当年康熙皇帝在平三番之后为了能够保证大清江山在危急时刻能够再次复起,huā了大量的财富培养的组织,这些人在暗处观察着朝廷,不过由于当年康熙帝死的太突然没有来得及说这些事情,所以除了这九龙脉的直系,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
………【第九章组建空军】………
第九章组建空军
在宋教仁遇刺之后,北方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宣布实行巡阅使制度,为了方便两省或者三省监管交流,北京政fǔ正式宣布成立巡阅使制度,任命谭人凤为长江巡阅使、任命刘冠雄为南洋巡阅使,任命陆荣廷为西南巡阅使。
其实这些巡阅使都是人家已经控制了的地盘,他们有的是全面控制了这几个省份,像陆荣廷这样的,有的是地盘处于好几个省之间,就行长江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