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10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源家茂,借累世之威,借阖族之强,妄贼害忠良,数弃绝王命,遂矫诏而不惧,跻万民于沟壑而不顾,罪恶所至,神州将倾覆焉。朕今为民父母,是贼而不讨,何以上对祖宗之灵,下报万民之深雔哉?此朕之忧愤之所在,谅阖而不顾者,万不可已也。汝等宜体朕之意,殄戮贼臣家茂,以速奏回天之伟勋,而措生灵于山岳之安。此朕之愿,无敢或懈。”

    德川家康出于松平氏,后奉敕改姓德川。松平氏自称家系源自皇族的“源氏”,所以正式的文告中,是以“源氏”称呼德川氏的。

    全篇都是汉文,这不是徐四霖翻译过来的,当时日本的正式的文书,用的都是汉文。

    关卓凡轻轻“哼”了一声,说道:“这就是一份伪诏嘛。”

    徐四霖见关卓凡轻描淡写,一点也不紧张,不仅有些意外,同时心中也佩服贝子爷“临大事有静气”,说道:“是,贝子爷明鉴,卑职也是这么认为。不过,这份东西很有蛊惑人心的效用,咱们也不能太大意了。”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这份东西都颁给了谁啊?”

    徐四霖说道:“土佐藩山内容堂,萨摩藩岛津久光,越前藩松平春岳,宇和岛藩伊达宗成……”

    关卓凡又是微微一笑,说道:“好嘛,所谓‘四大贤侯’嘛。”

    徐四霖咽了一口唾沫,说道:“还有……长州藩毛利敬亲。”

    (这两天诸事繁乱,更新的字数少了一点,请书友们见谅,迟一点狮子会补回来)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京都惊变
    关卓凡又是微微一笑,说道:“好嘛,现在顺逆之分,倒了个个儿啦。”

    徐四霖又咽了一口唾沫,嚅嗫了两下,没敢接声。

    关卓凡的右手放在栏杆上,食指轻轻敲动,沉吟片刻,说道:“此诏和今上天皇素来的性情、行事大谬,系伪诏无疑。反正御印又不捏在天皇自个手里,这份东西不论是谁拟的,写完了偷偷盖个章送出皇宫就是诏书了,天皇完全可以被蒙在鼓里。这种事,日本人以前又不是没干过。”

    “八一八政变”之前,发生了尊攘派公卿姊小路公知被刺杀事件。尊攘派同声指责凶手为萨摩藩士田中新兵卫。其时,尊攘派气焰嚣张,而萨摩藩力主“公武合体”,于是尊攘派借此事逼迫朝廷下令,解除了萨摩藩守卫皇宫乾门之职。

    但诏书刚刚颁行,孝明天皇就表示,“此乃伪敕所下之令”。

    未几,朝廷又向京都守护职、会津藩主松平容保下令,命他“出京视察关东形势”——尊攘派要借此将铁杆佐幕的松平容保赶出京都。

    然而朝廷的敕命墨迹未干,天皇给松平容保的私信就到了:“此非实敕。”

    在确认尊攘派接连干了两单矫诏的事之后,萨摩、会津二藩联手,发动“八一八政变”,将尊攘派和长州藩的势力赶出了京都。三条实美、泽嘉宣等“七卿落难”,便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不过,“矫诏”这种在中国足以灭族的大逆事件。在“下克上”传统悠久的日本。并不太算一回事。“八一八政变”之后。没有人因此受到更进一步的追究。

    当然,孝明天皇虽然更喜欢“公武合体”,讨厌被激进的尊攘派挟持,但皇室、公卿毕竟一体,他也不会支持幕府和佐幕派对矫诏的公卿斩尽杀绝。

    徐四霖说道:“贝子爷所见极是。不过,现在的京都,幕府和佐幕诸藩重兵把守,德川庆喜亲自坐镇。并无倒幕的一兵一卒在,却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是否意味着京都的朝廷已生大变?”

    关卓凡说道:“不是‘已生大变’,是‘将生大变’。还有,京都并非‘无倒幕的一兵一卒在’——萨摩藩在京都可是有兵的。”

    徐四霖一惊,说道:“贝子爷是说,萨摩藩可能……举兵叛乱?

    关卓凡说道:“萨摩藩在京都的兵力有限,明刀明枪地作乱,可能性不大,但在底下搞搞鬼。是完全可能的。”

    徐四霖神情紧张,说道:“那。咱们该怎么应对呢?”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咱们来日本,又不是给天皇看家护院的,操这个心干嘛?叫日本人自个先闹一闹吧。至于这道诏书,大名们也不傻,谁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么?哼哼,如果一张纸就管用,要刺刀和大炮干什么?”

    徐四霖隐约摸到了关卓凡的心思,深深点头,说道:“贝子爷洞见万里!这么说,咱们‘以不变应万变’?”

    关卓凡微笑着说道:“是。不过,咱们也‘不变’不了多久了。前有长州藩‘奉献版籍’,现在又出了这么道伪诏,我估计,幕府很快就会派人过来找咱们了。”

    关卓凡的估计非常准确,三天之后,幕府的使者到了。

    使者有两位,一位是新任老中首座板仓胜静,一位是新任老中小栗忠顺。

    原来的老中首座小笠原长行,因为小仓口兵败,被解除了职务。几位老中里面,排名紧随小笠原长行的板仓胜静,顺势上升为首座;空缺的老中的位子,由托了轩军之福、“先败后胜”的原军舰奉行小栗忠顺补上。

    使者刚到,关卓凡还没来得及接见他们,徐四霖的情报网络,便由京都送来了一条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

    关卓凡和板仓胜静、小栗忠顺一见面,看见他们两个脸上努力堆出的笑容,便晓得,这两位幕府的老中,还不知道这条消息。

    板仓胜静、小栗忠顺见关卓凡的礼节,已经不是外交人员那一套了,而完全是见将军家茂的礼节:跪倒,双手抚地;俯身,额头触手背。

    这个应该不是他们自个多礼,又或者膝盖发软,而是幕府的最高层,即德川家茂、德川庆喜哥俩的意思,是幕府的既定政策了。

    关卓凡没跟他们客气,安坐受礼。当然,行完礼了,关贝子也是要叫人给两位老中“看坐”的。

    小郡战役长州藩全军覆没,中国大军进占山口城,之后长州“奉献版籍”的消息传了出去。眼见长州藩已成俎上鱼肉,关贝子却按兵不动,幕府方面自然以为关贝子为之心动,上上下下不由大为紧张。

    事实上,即便仿法国觊觎北海道例,将周、长二国的“五十年开发权”交给中国,幕府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这个交易,得幕府和关贝子来做,不能由毛利敬亲和关贝子来做——毛利氏和他的一班死党家臣,是必须斩草除根的呀。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此行,便是要探明关贝子的真意,说服他“追灭穷寇”,幕府愿意以周防、长门二国的相关权益相酬。

    另外,也要申明,讨伐幕府的诏书乃系伪造,朝廷正在严查,一旦查明,必对相关人等严惩不贷,请贝子爷不必过虑。

    板仓胜静的汉语,说得比他的前任好得太多,气度从容地恭维关贝子“武勋盖世”,“群丑辟易”。小栗忠顺则在一边锦上添花,说小仓口“后勤基地”一役,长逆虽然凶恶,但他亲眼所见,“撼山易,撼天朝将士难”;之后,大军开到,兵锋东指,雷霆之威施于周、长二国,势如破竹,原在意料之中。

    不过,关贝子一直面色凝重,并未对两位老中的满口锦绣,给予微笑、点头这类“鼓励性”的表示。二人讲着讲着,不由心中惴惴起来。

    正待将话头转入正题,关贝子开口了:“我刚刚接到一条消息,是从京都传过来的,两位可能还不知晓。”

    两位老中都是一愣,板仓胜静微微欠身,说道:“请贝子爷见示。”

    关卓凡缓缓说道:“天皇陛下已经驾崩了。”

    *(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人人过关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两个,一下子都睁大了眼睛,嘴巴也微微张开,想说什么,却一时什么也说不出来。

    相比满面惊骇的板仓胜静,小栗忠顺先回过神来,喘了口气,艰难地说道:“请问贝子爷,这个消息……呃,可靠吗?”

    关卓凡点点头,说道:“相当可靠。我估计,过个一天两天,京都方面,就会给两位老中大人送来确信。”

    板仓胜静颤声说道:“天皇陛下身子一向康健……”

    话一出口,自知失言,立即打住。

    关卓凡却毫不避忌,说道:“不错,正是暴崩。而且,大行皇帝崩逝后,出自宫中、流传于京都的,还有另外一条消息。”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对视一眼,小栗忠顺说道:“请贝子爷明示。”

    关卓凡缓缓说道:“说是因为大行皇帝颁下了讨幕密诏,德川将军恼羞成怒,乃下令庆喜大人毒弑大行皇帝。”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大吃一惊,板仓胜静上下牙打战,声音都变得嘶哑了:“这怎么可能?哪有此事?这,这……”

    小栗忠顺反应要快得多,脑子中灵光闪过,大声说道:“这是矫诏之人的阴谋!这……必是贼子矫诏于前,谋弑于后,嫁祸幕府!”

    关卓凡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小栗忠顺,点了点头,说道:“小栗大人所言甚是。大行皇帝一向支持‘公武合体’,也支持幕府讨伐长逆。如今形势,有人以为不去大行皇帝不足以自保。乃狗急跳墙。毒弑君上——之前的矫诏。不过是一个引子,引出指控幕府弑君的滔天浪头!”

    关卓凡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说道:“这是一个连环套,既嫁祸幕府,引天下人群起而攻之;也指望新帝登基后,改弦易辙,中止长州征伐。嗯。也许不需要等到新帝登基,现在就已经有人跳了出来,说:国丧期间,兵戈不宜,朝廷应该下诏撤军。”

    小栗忠顺的反应确实快,离座跪下,高声说道:“全靠贝子爷主持大局!”

    板仓胜静愣了一愣,也随之离座跪下,嘴里喃喃地不知道说了句什么。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除逆扶顺。关某义不容辞。两位大人请起,咱们从长计议。”

    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归坐后。关卓凡说道:“新帝不日登基,请问两位大人,这位太子,为人如何呀?”

    身为臣子,怎么好臧否即将登基的皇帝?板仓胜静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小栗忠顺却听出关贝子的语气中,对新帝并不是很客气,心中微动,说道:“十六岁的孩子,有主见得很!大行皇帝支持‘公武合体’,宫中有传言说,太子殿下对此似乎不以为然。”

    这几句话说得比关卓凡还不客气。既叫准皇帝做“孩子”,还隐指他和大行皇帝父子不睦。这都是极犯忌讳的话,对景的时候,完全可以被人安上一顶“大不敬”的帽子,但小栗忠顺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我还听说,宫廷内外,太子和两个人感情最笃。一位是太子的外祖父中山忠能——这位似乎是尊攘派;还有一位,是有栖川宫炽仁亲王——这位就更有意思了:和德川将军,可是有夺妻之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