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算是清宫规格最高的宴会。



  殿内宴桌一百零五张,是接引大臣、后扈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王公亲贵和一、二品大臣的位子。



  不过,大臣中的理藩院堂官、都察院的掌院左都御史两位,虽然都是一品大员,但他们的位子却不在殿内,而是摆在在太和殿前檐下。这是因为,理藩院有怀柔远人之义,都察院有监督纠举之责,摆在外面,一个是“接待外宾”的意思,一个是盯着“你们有没有犯错失仪”的意思。



  殿前丹陛上设宴桌四十三张,是二品以上的世爵和侍卫们的位子,哦,内务府大臣和“带庆隆舞大臣”的位子也在这里。



  再往下,丹墀上,御道东西两边,各张立八个大大的蓝色帐幕,三品以下官员在这里入席。



  外国使臣的席位在西班之末。



  布置好了,王公大臣重新入场,按朝班排立。



  吉时到,礼部堂官奏请皇帝、太后御殿。



  于是,午门钟鼓齐鸣,太和殿前檐下中和韶乐奏《元平之章》。



  皇帝、太后升座,乐止。



  阶下三鸣鞭。



  王公大臣就位,向皇帝、太后行一叩礼,然后入座。



  大宴正式开始。



  先进茶,丹陛清乐奏《海宇升平日之章》。



  次进酒,丹陛清乐奏《玉殿云开之章》。



  再进馔,中和清乐奏《万象清宁之章》。



  然后,进“庆隆舞”,先来“扬烈”,继之“喜起”。



  舞毕,笳起,奏蒙古乐曲。



  接着,奏各族乐舞、杂技百戏。



  关卓凡大感兴味,这个,和原时空的“晚会”,颇有相似之处啊,也很有“民族大团结”的味道嘛。



  最后,丹陛大乐奏,群臣行一跪三叩礼。



  中和韶乐奏,皇帝、太后降坐还宫,群臣退出。



  大宴至此结束。



  皇帝、太后还要在乾清宫举行家宴,但这个就不关大臣们的事了。于是车水马龙,各自归家,赴自己的家宴去也。



  这一天下来,仪注繁冗,个个疲惫,然而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这番盛世景象,去年这个时候,还根本不能想象!



  眼见盛世可期,怎么能够不喜动颜色呢?



  关卓凡想,不知道黄幔后面的御姐,是什么样的的心情?



  他长出一口气:好罢,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中国,也要开始她的新运程了!



  *RS
第七十九章 拜师
  初六,“开印”。



  养心殿东暖阁里边,年节的喜气犹在,君臣都是神采奕奕。



  这个年,是两宫皇太后近十年来,过的最舒心的一个年。



  天下底定,只剩下西北还有乱子。不过,这一次,确实是“纤芥之疾”了。



  一来,彻底平定回乱只是时间问题;二来,甘肃、新疆的回乱,再也不可能像之前捻回合流那样,有蔓延到中原的风险。



  三来嘛,毕竟西北离内地还远着。



  所以,十年来,两宫的心第一次真正放到了肚子里。



  心态怡然,看一个又一个的庆贺典礼,不论规模大小,都愈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何况,又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在这种气氛中,几项人事安排:浙江巡抚马新贻调任陕西巡抚,江苏布政使刘郇膏署理浙江巡抚,江苏署理巡抚赵景贤真除,“轻快”地通过了。



  讲到“旗务改革”,东暖阁里的气氛开始变得凝重。



  慈禧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旗务要改,多少年了,谁都知道,谁都不敢做。难得你们有这个志气,我们姐俩,都是很欣慰的。只是,万事要小心。”



  关卓凡和恭王对望一眼,关卓凡说道:“是,臣等谨遵两宫皇太后圣谕。臣等议过了,这个事情,调子要低,不用‘改革旗务’的名义,就说‘整顿旗务’便好。还有,一开始不必大张旗鼓,先在外省,寻几处生计最苦的旗营,做一个……‘试点’,果然有效用,再在全国推行。还有,这么做,另有一个好处:一开始如果有什么措施不当的地方,后边来得及改正;缺什么,也好加进去。”



  “试点”两个字,不是这个时代的用语,但两宫都听懂了。慈禧喜道:“好,好,这真是‘老成谋国’。你们放心,这个事情,不要怕我们姐俩耳根子软,且放出手段,漂漂亮亮地把差使办下来!”



  这是极难得的表示。办这种差使,最怕的就是“上头的”的“耳根子软”,喊苦叫冤的声音听多了,便吓住了,乃往后缩。而退堂鼓一打,第一个倒霉的是主政其事的人。为搪塞舆论,主事的大臣会被当做替罪羊扔出来,大多都落个没下场。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当下关卓凡和恭王一起跪下谢恩。



  军机准备跪安了,慈禧微笑道:“关卓凡,今儿是你第一次办弘德殿的差使吧?”



  关卓凡说道:“是,请圣母皇太后训喻。”



  慈禧含笑说道:“你学问大,我能有什么‘训喻’你的?不过,你仔细着,可别出什么丑啊。”



  话是这么说,脸上却是笑意盈盈。下面的几个军机,也不由面上带笑。



  关卓凡颇为尴尬,心想“没有学历”,就是被人说嘴啊。



  刚想答话,慈安开口了,是笑着向慈禧说的:“哎呦,妹妹你吓到他了。”转向关卓凡,温言道:“皇帝年纪小,可也是很佩服你的,尽管好好的教。可惜,我们姐俩不能在边上听你讲书了。”



  “皇帝也是很佩服俺的”?这可是一条重要的信息。



  关卓凡正想回话,却又被慈禧抢了先。她微笑道:“这就吓到了?好吧,关卓凡,你给皇帝讲书讲得好,回头我们姐俩请你给我们姐俩讲书。”



  这句话随随便便地说出来,却似大有深意,几个军机大臣心中都是一动。



  今天第一次给小皇帝上课,关卓凡本来就有点紧张,被慈禧几句话一“揉”,更是浑身微汗。



  回到军机处,定下了神,在心里把“备课”的内容,默默“过”了一遍,看看时辰差不多了,拿起“教具”,往弘德殿而来。



  本来,按照制度,不论教授哪门功课,不论授课时间早晚,所有的师傅和皇帝学生都要同时到殿、同时下学。上一门功课的师傅口若悬河,下一门功课的师傅就在一边坐等。



  不过,教满语的“谙达”,皇帝面前,是没有资格坐的。“尊师重道”,尊重不到他们身上。如果想坐,只能退出殿外,到廊下坐着。



  这个制度,无法用于关卓凡身上。关师傅国家首辅,政务繁忙,而大部分的公事,包括觐见两宫,都放在早上,是没有可能陪小皇帝从早上到中午枯坐大半天的。因此有特旨,“兵事、洋务”功课开始前一刻钟,关卓凡到达弘德殿就好了。



  为此,小皇帝午膳前的四段功课,“兵事、洋务”放在了最后一段。



  弘德殿在乾清宫里边,关卓凡今儿是第一次见识。太监带路,到了乾清宫,进了一个院子,关卓凡四周打量,不由微愕。



  这个弘德殿,说是“殿”,其实不大,单檐,面阔三间而已,前边另接三间小小抱厦。



  不过自成一院,十分清净。



  转念想想也对,这是给小皇帝读书的地方,如果重檐画壁,金雕玉砌,目迷五色,还读个啥书。



  总司“弘德殿稽查”的醇王亲自迎了出来。皇帝就在屋子里,臣子之间是不能见礼的,于是相互微笑示意,一前一后,进了屋子。



  翁同龢的功课排在第三段,刚刚讲完。这也是翁同龢第一天给小皇帝授课,看小皇帝的样子,效果大致过得去。不像倭仁、徐桐,小皇帝每次上课,苦口苦面;课上完了,如蒙大赦。



  关卓凡和倭、徐、翁三位,相互点头,以示招呼。然后,由醇王主持,小皇帝给关卓凡行拜师礼。



  年前,两宫就专门召见了翁同龢,召见的时候,带上了小皇帝,就便给翁同龢行了拜师礼。



  关卓凡太忙,年前实在没有时间,现在补上。



  皇帝的拜师礼,和普通人家的拜师礼,颇有不同。



  首先,关卓凡以君臣之礼给小皇帝请安,站起身后,醇王才高声说道:“奉懿旨……”



  关卓凡重新跪下,殿内的其他人等,包括小皇帝,通通跪了下来。



  醇王说道:“派定——毅勇忠诚固山贝子、军机大臣关卓凡,充任皇帝‘兵事、洋务’功课师傅。师道尊严,虽天子不得例外,应行拜师之礼,着关卓凡毋得固辞,钦此!”



  关卓凡先磕头谢恩,大伙儿站起身来之后,关卓凡说道:“两宫皇太后天高地厚之恩,卓凡感戴不尽。可名分攸关,大义至重,皇上要行拜师之礼,绝不敢受。请王爷回禀两宫,免了这个礼节。”



  醇王说道:“你太谦了。本朝最重师道,皇上行了礼,才会记得:要尊重师傅,要虚心受教。”言罢,转头向门外喊了声:“来人啊!”



  立即有太监打帘进屋,打千侍立。



  醇王吩咐:“取垫子来!”



  取垫子来,自然是要行跪拜之礼。



  关卓凡连忙说道:“若行大礼,这个师傅,就不敢奉诏了!”



  醇王略略沉吟一下,说道:“也罢。那么,皇上就作揖吧——这个,你可不能不受。”



  关卓凡不再多说,走到书案之前,偏着身子站好——意思是,即便皇帝只是作揖,这个礼,也不敢受全了。



  醇王说道:“皇上,给师傅作揖,叫‘关师傅’。”



  小皇帝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个长揖,喊了声:“关师傅。”



  关卓凡心中漾起一股奇异的满足感:给俺行礼的是皇帝哦,嗯,做这个师傅,还是有点意思的嘛。



  至此“礼成”。



  其实,“懿旨”叫皇帝给师傅磕头,师傅反复“固辞”,最后皇家“不得不”让步,改成叫皇帝作揖,都是“套路”。以此表示:即张扬师道尊严,又不废君臣之义。



  师弟归坐,关卓凡说道:“皇上,咱们今儿的功课,先讲‘兵事’。”



  然后将“教具”在书案上摊了开来,小皇帝一看,大感兴味,原来是一卷图画。



  看清楚画中形象,更有意思:一共四位人物,前面三位,顶盔贯甲,都是将军,不过非本朝人物;最后一位,翎顶辉煌,乃是本朝一位大臣,却不知道是哪一个?



  关卓凡说道:“这第一位将军,名字叫做李广。”



  *RS
第八十章 新年第一课
  小皇帝眼睛一亮,说道:“我晓得,是‘飞将军’!”



  关卓凡赞道:“皇上真是聪明。这个李广,是前汉时候的一员大将,他守边的时候,匈奴对他,是又怕又佩服,号曰‘汉飞将军’。”



  从师傅那里得到“真是聪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