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和宫,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已养成,关卓凡有把握,终其一生,能够对她进行有效的“控制”。



  女天皇驾崩之后,再找个年幼的王子来继位也不迟嘛。



  这样,和宫在世一年,就等于对日本皇室的“控制”——也即间接对日本的“控制”——延长一年。



  所以,希望女皇陛下长命百岁啊。



  和宫的寿命,如果照原时空的轨迹走,似乎不大妙:今年是1865年,和宫十九岁;历史上的和宫,薨于1877年,享年三十一岁——呃,还有十二年而已。



  不过,关卓凡有足够的把握改变历史。



  历史上的和宫,薨于“脚气性心脏病”。请留意,这个“脚气”和我们通常说的由真菌引起的“脚气”没有一毛钱关系,这其实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富贵病”——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叫了这么一个怪名字。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富贵病”,是因为维生素B1在人体内储存不多,主要靠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B1多存在于谷类的外胚层——即糠、麸这些东东,而贵人,当然要**制的白米。于是,精制的白米吃的愈多,维生素B1摄入的愈少。



  另外,日本当时的生产力非常有限,即便是天皇、将军,饮食结构也非常简单,主要靠鱼类摄入蛋白质,肉吃得很少——肉、肝中也是富含维生素B1的。所以,除了谷物,贵人们也缺乏其他的补充维生素B1的渠道。



  关于吃肉,可以说多两句——德川幕府甚至禁止人民吃猪肉。原因嘛,到底是觉得猪肉不洁,还是养猪业会影响种植业,甚或怕人民吃了猪肉有力气反抗幕府的统治——说不清楚了。



  就是将军大人自己,也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才开始公开地吃猪肉,并获得了一个“猪一样”的称号。呃,日语里边,“样”是尊称,“猪一样”,就是“喜爱猪肉的大人”之意。



  回到正题。



  不但和宫自己,丈夫德川家茂、母亲观行院,都是因为“脚气病”挂掉的。



  准确点来说,这个病就是“维生素B1长期缺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器官衰竭,并诱发其他病症”。



  以现代医学观点看来,对付——或者说预防——这种病症其实非常简单:均衡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



  不过,不论是在思想和行动上“控制”女天皇,还是在饮食和健康上为其“保健”, 隔着一个大海,关卓凡凭什么有这么大的把握?



  呃,其实是没有的。



  所以,得把女天皇弄到中国来——在身边放着,摆布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这又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但关卓凡又一次很快便说服了德川庆喜和小栗忠顺。



  日本国内对于幕府的反抗,绝不会因为长州藩的覆灭,从此就销声匿迹的——倒幕的势力只会暂时消停一阵子,暗中积蓄力量,机会合适的时候,再次发难。



  “倒幕”必然以“尊王”为号召,不论天皇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亲幕”还是“反幕”,都没有区别。



  小栗忠顺曾经想过将“御所”由京都迁往江户,但这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倒幕派”会说幕府“挟天子以令诸侯”,照“尊王”不误。



  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废除天皇——但在现阶段的日本,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即便在佐幕诸藩内部,也完全不存在这个共识。真这么干,幕府会立时成为“乱臣贼子”,倒幕的势力会借着这个口子火山大爆发,佐幕派内部亦会随之四分五裂。



  这个局面,关卓凡也对付不了。中国的改革建设刚刚起步,不可长期深陷于日本的乱局。



  *RS
第五十三章 江户行
  废除天皇既不可行,那么就不得已求其次——将登基后的女天皇和倒幕派,最大限度地区隔开来。



  女天皇西渡中国,倒幕派想和女天皇取得任何形式的联系,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再利用女天皇的名义进行“倒幕”,其说服力和号召力便很打折扣;时间长了,日本人亦会不可避免地对天皇产生疏离感,从而降低天皇在日本政治中的作用。



  倒幕派少了天皇这面旗帜,难以形成对付幕府的合力;而以幕府可怜的施政能力,也不可能真正压服倒幕派。日本的运气如果够好,大概能保持一种“有秩序的混乱”;运气不好的话,最终开启新战国时代,你来我往,乒乒乓乓,没完没了。



  吾之所欲也。



  还有,像中川宫朝彦亲王这种人,再怎么“亲慕”,也是皇族。而从根本利益上来说,皇族和幕府永远是对立的。天皇西渡中国,留在京都的皇族便完全失去存在感,假以时日,必被慢慢“阴干”。皇族是天皇的根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皇族衰喑,天皇的存在感也会大为减小。



  女天皇西渡中国,一国元首,长时间滞留他国,不论就中、日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言,还是考虑到“国际观瞻”,都需要有一个好名目。



  有没有合适的名目呢?有的,一个是“求学”,一个是“治病”。



  德川家康制定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开宗明义,打头的一条便是:“天子诸艺能事,第一御学问也。”就是说,天皇要干的事,主要是钻研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治国理政,那是将军的事情。



  瞎折腾了这些年头,现在要回归正途。



  其时的日本,还没有“脱亚入欧”——以后大概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在文化上,是将自己和中国视为一体的。清兴明亡之后,日本甚至一度认为自己比中国还中国。既承认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本体”,天皇西渡中国“讲求学问”,“垂范后世”,就是说的过去的。



  这个事情,幕府和中国完全可以将其包装成一个“伟大的”的“文化工程”,“超迈先贤”,“教化百代”。这个,“鉴真东渡”、“玄奘取经”固然不在话下,就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也要瞠乎其后啊。



  至于“治病”,和宫确实有病,日本的医生也确实治不好,怎么办涅?



  到英国、美国去治?你不晓得和宫亲子内亲王——咱们未来的女皇陛下,秉承皇兄孝明帝遗志,一向以“攘夷”为己任吗?你叫陛下到英夷、米夷的地头上去,叫“丑夷”长满红毛的大手在陛下的yu体上摸来摸去——那是治陛下的病吗?那是要陛下的命吧!



  只好到天朝去治啦。



  说句实话,单就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如果不把洋人计算在内,当时的中国,大概还不如日本。因为“兰学”渊源,日本有相当数量的“兰医”——就是西医,有的水平还相当之高,比如楠本稻。而在中国,掌握近现代医学知识的医生还是凤毛麟角。



  当时中国对日本的优势,主要在于物产相对丰富,国人尤其是统治阶层,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更加合理,热量和营养摄入更加充足。



  不过,这些小小细节,相信日本人也注意不到。天朝上国嘛,除了文明制度,其他方面,自然也应该比日本发达,陛下西渡“荣养御体”,也说得过去吧。



  关卓凡的想法是,“讲求学问”是台面上的说法,“治病疗养”是台面下的说法,以此给外界造成一种“名为求学,实为治病”的印象。这样, “天皇西渡”, 台上台下,便都有了一个比较说得过去的名目。



  *



  *



  幕府的“富士山号”、“翔鹤号”和“麾日号”,加入了中美特混第二分舰队,由大阪湾出纪伊水道,浩浩荡荡,向江户驶去。



  “富士山号”是将军大人的座舰,“翔鹤号”是其他幕府重臣的座舰,“麾日号”则是护卫舰。



  德川庆喜本来意气风发,可是中途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影响了将军大人的好心情:“麾日号”锅炉故障,失去了动力。



  “麾日号”上还有风帆,也能继续航行,可是速度大大减慢,单靠“麾日号”自个儿,赶不上大队。于是,“麾日号”只好挂在一艘美舰的后面,被人家拖着走。



  你还是“护卫舰”,真打起仗来,这副德行,怎么能够指望你“护卫”?



  想到这里,将军和幕臣们都大皱眉头,至于在中国人和美国人那儿丢面子,更加不必说了。



  除此之外,一路顺利,庞大的舰队如期抵达江户湾。



  江户再次“举城出迎”,将军大人和关贝子再次“携手入城”。



  江户是日本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已达百万,比起上海、伦敦、纽约,亦不遑多让。但是,关卓凡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城市开始萧条了。



  虽然,他从未来过这个地方,本时空的江户也好,原时空的东京也好。



  关卓凡的感觉是对的。



  江户的人口虽多,但人口结构却很畸形:将近一半的人口为武士。这些武士,主要是两大类,一是幕府的“旗本”,二是因“参觐交代”制度来到江户的各藩藩士。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之后,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要求天下大名在江户修筑藩府,大名的正妻和世子在江户居住,大名本人则每年一次,入江户幕府“参觐”。这样,一年下来,大名便一半时间呆在江户,一半时间呆在自己的领地上,此谓之“交代”。加起来,就是“参觐交代”。



  实施这个制度,一来,大名的妻、子成为幕府事实上的人质;二来,大名一半时间花在江户,对自己领地的控制必然减弱;三来,也是最重要的,在江户修筑藩府,将养数量庞大的人员,加上每年往返扔在旅途上的花费,大名要将大量资金用于“参觐交代”,给本藩财政造成很大压力,幕府则借此达成压制和削弱大名实力的目的。



  这近五十万的武士,不事生产,是一个纯粹的消费阶层,江户就依靠这支庞大的武士团的消费而繁荣。



  但近年来,幕府权威消减,诸藩愈来愈不愿意执行“参觐交代”制度,有的大名,把老婆孩子都撤回本藩,好几年不来江户一趟,幕府也无可奈何。“参觐交代”的减少,带走了大量在江户生活的武士,也带走了他们的消费。



  幕府自身财政状况的恶化,也使附食于幕府的“旗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江户市面上来源于“旗本”的消费也在减少。



  还有,随着“尊王”运动的兴起,日本的政治中心开始由江户向京都转移。有“尊王”倾向的大名不必说,连将军和最重要的幕臣都开始长驻京都。其余各藩有样学样,纷纷缩小江户的藩府规模,扩大京都的藩府规模。这些,都进一步减少了江户的武士的人数。



  现在,倒幕派气焰大灭,“尊王”也很快会变得不合时宜,幕府将军能够重拾权威,江户城能够重新繁荣起来吗?



  将军大人和关贝子并辔而行,进入江户内城。



  江户内城,就是幕府将军的“皇城”,这座原时空明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