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巡抚和关藩台的眼皮底下,做出头的椽子?只好等他自己去看上谕。而轩军一系的官员,则大起幸灾乐祸之心,人人忍住了笑,一门心思要等着看他出乖露丑。
“少荃!”薛焕把李鸿章的双手紧紧一握,做出一副不仅亲热,而且激动的样子,“沪上官民,翘首以望,到底把你给盼来了——这一下,上海终于可以放心了!”
这句话,若是放到四个月以前,还勉强说得过去,现在明明是轩军血战七十rì,保住了上海,他再说出来就有些昧心了,几乎等于是往轩军身上踩了一脚。李鸿章尴尬之极,看看关卓凡,是一副无知无觉的样子,心说这倒为难了,薛焕不知道上谕,总不好由自己来跟他说,你的巡抚,现在归我来做?
“薛大人太捧我了,沪上有今rì的局面,全靠薛大人和关藩司的力量,少荃并无尺寸之功。”李鸿章是个聪明绝顶的人,自然不肯替他当枪,让自己跟关卓凡之间生出嫌隙来。
一番敷衍过后,各自落座,薛焕先说了一通皇恩浩荡,曾督帅高义的话,便开始大谈下一步江苏的军务安排了。他在南通,对此很下了一番功夫,因此谈起来倒也头头是道。说应该南守北进,淮军虽是客军,却是奉曾大帅之命而来,因此上海方面不仅应该平等相待,军事上更应该以淮军为主,云云。
藩司衙门管“人事系统”的那位三品的右参政,任天柱,见再这样下去不是了局,于是悄悄吩咐一位经历司,将昨rì的邸报取了来,塞给了随薛焕同来,巡抚衙门里的一名姓周的参议。周参议是薛焕的亲信幕僚,把邸报略略一翻,脸sè大变,看看薛焕,仍还在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
无奈之下,周参议只得起身,绕到薛焕身后,轻声道:“觐公,有邸报……”
“嗯,嗯,放着我回头看。”薛焕讲得正高兴,头也不回,随口答了,继续讲他的。
座中忽然响起了一片喝茶和咳嗽之声——大家都知道邸报是怎么回事,因此这一幕看在眼里,就显得尤为滑稽,不少人几乎便忍不住笑,要靠低头喝茶和装作咳嗽,才能掩饰过去。
薛焕愕然,自己有哪里讲错了么?回头看看那位周参议,脸sè比死了老子娘还难看,心知有异,接过邸报没看几行,双手便不由得抖了起来。
“这……这……”他放下邸报,茫然四顾,却见人人都低头避开了他的目光,连李鸿章也是一脸尴尬之sè,只有关卓凡,面上是一副疑惑的表情,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明白了,自己闹了大笑话!rì后的官场之上,这便成永远洗不去的污点。
薛焕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真是羞愤yù死,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不过他倒没想到这是关卓凡做的局,而是把一腔怨毒,都放在了李鸿章身上——自己还想着要好好捧一捧他,谁知转眼却被他这样当面抢去了位子!
“少荃,有上命……”薛焕站起身,吃力地说道。邸报既然在他手里,自然还要由他来正式宣布这个消息,心里的那份难过,真是无可形容,“我要内调了,由你来署理苏抚。”
“哦,哦……”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鸿章亦找不出什么话来宽慰他,只能硬装着不知道此事的样子,尴尬地答应着,“一切都要请觐公多指教。”
“怎么会这样……”关卓凡大惊失sè,喃喃道,“太意外了,太意外了……”
这几句话说完,三个人便僵僵地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满堂的官员,看着三位二品大员在上面演戏,只能正襟危坐,谁都不敢弄出一点响动,于是一堂死寂。
“肚子饿了。”只有张勇不安分,无所谓地在椅子上舒展了一下筋骨,把马靴在地上踩得嘎吱嘎吱响,笑道:“听了半天薛大人的教诲,要不咱们大家凑份子,公请薛大人,给他饯行?”
“胡扯!”关卓凡厉声道,“你给我放规矩点儿!”
然而张勇这一下插诨打科,倒让刚才僵住的气氛松泛开来。薛焕到底是官场老吏,很快便从失态中清醒过来,强笑道:“少荃,既然如此,我这就先回南通去,招呼巡抚衙门的人收拾收拾,到上海来向你报到。以后江苏的事情,就要拜托你跟逸轩了。”
李鸿章明白,闹了这么一出,换做是谁,也是不肯再待下去的,留亦无用。于是点点头,说道:“那我和逸轩送觐公到码头。”
这一次所谓的军事会议,就这样无疾而终。李鸿章和关卓凡,再加上一个兼任按察使的吴煦,亲自把薛焕一直送到东门码头,看着他走上官船,举手而别。官船虽然一时还不能开,但三个人知道,薛焕是无论如何不会再下来了。
薛焕既然走了,剩下来的三人,除了学政不在,就是江苏省的“新班子”。而这“三驾马车”之间,心思又各有不同。
在李鸿章而言,经过刚才那一场折冲,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是把薛焕得罪了。不过他新接巡抚一职,正是天下我有、意气风发的时候,倒也没把这样的事太放在心里,而是想着该如何振兴武备,扩充淮军,利用这个位置,成就一番惊人的勋业。
关卓凡想的简单,今天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还让薛焕恨到李鸿章身上去,心里真是痛快极了。
吴煦的想法更简单:薛焕一去,自己的rì子,不好过了。
*(未完待续。)
我想谢谢大家
上架半个月了,对于一个比较小众的作品来说,成绩已是出乎意料的好。
新书月票榜攀上了前十,能够跟那些个大中小神并列在一个榜单上,蛮荣幸。
均订已经两千多了,也还在稳步增长中,要是有一天能进精品,那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新人热销榜上,一直是在前两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自己都不敢相信。
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大家赏面子,肯替狮子撑腰。
真心感谢订阅我书的朋友,感谢给狮子投月票、打赏和赞的朋友,你们是我继续下去的动力。
也感谢关注这本书,给狮子点击和推荐的朋友。
大家对我的好,无以为报,只能用更认真地码字,来表达我的谢意。
(这几天的事情比较多,今天的第二章码不完了,干脆先写了这个单章。中午只能先一更,另一更放在晚上,实在抱歉。)
*(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大练兵
轩军的移防很迅速,德字团的一千五百人,移驻七宝,丁汝昌的先字团,则移驻奉贤,与戈登的洋枪二团会合。
对于让出部分防区这件事,轩军的将领们多少有一些怨言,除了认为这都是轩军血战得来的地方,另外还有看不起淮军的意思在里头。
“就他妈是一群呆头鹅嘛,”张勇咕哝着,“怎么能打仗?”
“你们才打了一个胜仗,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关卓凡环顾这一班将领,冷笑道,“连曾督帅的部下,也敢不放在眼里了。我告诉你们,曾督帅打仗,从来都是未谋胜,先谋败,这一支淮军,得了他的精髓,看上去其貌不扬,其实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而且正在大练兵——”
李鸿章确实在练兵,这也是曾国藩所再三嘱咐的,所谓“羽毛不丰,不可高飞”。
曾国藩打仗,有个短处,就是不擅于前敌指挥。凡是他亲自赴阵前指挥的战役,从没赢过,无一例外都打了败仗。但令人佩服的是,他把湘军的底子打得极为扎实,因此可以虽败不乱,屡败屡战,最终还是他赢。
李鸿章与老师不同,眼光敏锐,应变奇速,但亦有一桩喜欢“浪战”的毛病,容易轻出,打没有把握的仗。因此这一回,他牢记老师的话,不论是在安庆,还是在上海,都先踏踏实实的练兵。
淮军秉承了湘军行军打仗的营制,练兵先练扎营。淮军筑的这些营垒高达八尺,厚一丈。虽说是土坯做的。但坚固异常。营濠分为内外两层。即使太平军攻破外濠也不容易深入到内濠。外濠宽八尺。深一丈五尺,内濠减半,都是上宽下窄,敌人掉落其中根本别想再爬上来。
曾国藩手订湘军营制时,处处谨慎,先求自保再去进攻敌人。李鸿章亦学这一点,每天五更三点,全队起床。派三成队“站墙子”,放醒炮,让兵勇们从睡眼惺松中彻底清醒过来;晚上点灯时同样再站一次,只是放的炮名叫定更炮。夜间派一成队站墙子。营门夜间碰到任何情况不得开启。因此,淮军任何时候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淮军对个人技能的要求是纵步能上一丈高的房屋,跳过一丈宽的沟,抛掷火球能达到二十丈之外。训练时每人脚上绑上沙袋,以求行军时能达到每日百里的速度水平。最重要是的练习战阵的配合,练熟戚继光的鸳鸯阵、三才阵法,还要练习洋枪、抬枪、小枪射击的准头。
虽然其中有些训练的内容。不见得能派上多大用处,但这样练兵的劲头。为关卓凡看在眼里,也让各位轩军的将领,深自警醒。于是,轩军各部在自己的驻地,也都把练兵作为头等大事。
轩军的作训,本质上是西式的那一套,以华尔为总教习,以军中的数百名西洋教官和西洋军人为核心来展开。除了操典、战术动作、战术配合之外,一直在向各级军官灌输近代战争的思路和思想。当然,洋枪洋炮的射击训练也不能丢下,特别是六千支后膛枪终于运到,按照华尔的建议,先装备克字团,作为实验。
关卓凡除了衙门的公务,每日里便忙于穿梭巡视各营的训练。他看到的状况,是一派热火朝天,这让他深自满意。轩军这股练兵的劲头,除了来源于自身,还来源于淮军的压力,用姜德的话说,就是:“若是输给了淮军,面子往哪里去放?”
“你这句话,说得好!”关卓凡很喜爱这位出自李恒嵩部的年轻将领,“姜德,当初让你从嘉定移防七宝,好像还有点小抱怨,现在还过得惯吗?”
“报告轩帅,过得惯!”姜德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就是南翔大馒头,不能天天吃了,有点想。”
什么南翔大馒头?关卓凡很感兴趣地问起来,于是姜德把以前每天都要到南翔镇上的日华轩,去吃黄明贤所做的“招牌大馒头”这样的事,向关卓凡一说,又津津有味地向关卓凡描绘了一番这个大馒头是如何如何好吃,说到后来,几乎要流下口水来。
“有这样好?”关卓凡笑道,“我倒想找一天去尝尝了。”
“南翔打仗以后,他就搬到城里的豫园去了。”姜德见关卓凡也这么说,当然要凑趣,“老总哪天有工夫,我陪老总去。”
豫园是在城隍庙的后面,初到上海的时候,秦老夫子就曾郑重其事地让他一定要去拜见城隍秦裕伯。关卓凡想,或许真的该去一去了,让我家的扈晴晴,也好散散心。
*
最近关卓凡的心情很好,洋枪到位,洋炮到位,从古北口来的战马也到位了。另一方面,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