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江芨又想起了一件事,他记得小神童说过这里是无主之地,他们看到这里地域广大,人烟稀少,而且盛少香料,土地肥沃,于是在印第安洲载上了大宋国土的界碑,还叫他们回来时在澳大利亚大岛上也载上界碑,表示这已经是大宋的疆土。
石坚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开疆辟土?还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以及大洋洲,论起面积他算了半天硬是没有算出来,好象比后世成吉思汗的元朝,前世的苏联还大了数倍。
他不由抚胸,心道:这也太假扯了吧。
明天还是三更,老时间,不过明天可是一个小**,要多YY就有多YY,然后再与辽国番子斗一番智就进入京城,众位大大,想像小石石进京地样子,就流口水啊(大大语)。今天晚上加精,只有拣评长的加了,没有加到了对不住了,小弟只有用心写文章回报你们。
第四十章 考拉
石坚对印第安历史知道不少,据说这种人种是属于亚洲蒙古人种,一万多年前从白令海峡穿越过去,繁衍开来的,真要说来与中国人还有一点亲缘关系。ΖuiLu。ΠET转 载 自 但这种说法无从考证。
那个海客又说起当地印第安人风俗习惯。说哪里人吃东西全部用手抓的,不用筷子。又引起啧啧惊奇,和议论这种人不开化的声音。他又说道印第安人做饭时,使用质地粗糙的陶罐、石碗、木勺。有人生病时,他们采来草药,或将其点燃对病人进行烟熏,或煮汤为病人沐浴。哪里的丈夫得知妻子怀孕以后,必须远离妻子。孕妇丢下一切装饰和打扮,摘掉耳坠和项链。怀孕期间孕妇禁忌吃大鱼,因为据说吃了大鱼,鱼的神灵将把婴儿夺走,并将孕妇杀死。孕妇们禁忌看到男人们乘船捕鱼,否则会触犯水神,水神一怒之下会将船弄沉。在临产期快到来时,孕妇要到远离村庄的大森林里去居住,同时做分娩的各种准备,如果是第一次分娩,要有一个老年女人陪同,但是不给予孕妇任何帮助。孩子出生后,孕妇倒提着孩子,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树叶堆上,用木片切断脐带,再用树叶将孩子擦净,跑到小溪里再把孩子冲洗干净。然后孕妇抱着孩子跑回村庄,向村子里的人和她的丈夫介绍孩子的出生过程,而后整个部落会为新生命的降生举行集会庆贺。
这更使得在坐的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那个海客又说道:“我们一直呆到秋天来临,才将得来的香料和食物种子装上了船,分开回来。”
石坚听到这里问道:“那么其余的人呢?”
“他们带着剩下的半支船队带着瓷器和茶叶丝绸在江副尉带领下到那个什么欧洲去了,江副尉还说他们到欧洲去用这些东西交易黄金,顺便沿着石相公所画的海图看看大地是不是圆的?”
环球旅行?石坚再一次翻起白眼,他差点被这海客的话噎死。过了好半天才无力地说:“你们,你们做得很好,很好。”
“承蒙石相公夸奖了,其实这次要不是得到的香料太多,还怕石相公急着等着种子,我们也想去看一看欧洲什么情况,哎,老朽也是抽到短签没有办法才回来的。”
石坚再一次翻起白眼,心说你说得大义凛然,还不是这才看到好处,想要跟着他们捞取更大好处,才不愿回来。
说到这里,他一拍脑袋想了起来,说:“石相公,这才我们回来时在那个澳大利亚看到一个小动物,挺好玩的,我们带了一百来只回来,没想到这东西蛮难养的,回来时只有十来只活了下来。这才老朽带了两只准备送给石相公,在路上又死了一只。”
说着他叫人把那个动物抱上来。大家看到这种动物长着大大的耳朵,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鼻子扁平,一对小小如同黑豆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众人。它的样子象一只小熊,可比小熊显得更加温顺憨厚。大概是这么多人将它吓坏了,它发出如同婴孩啼哭的叫声,还把两只手捂住眼睛往那个人怀里钻。
这个小东西可爱的样子立即使客厅里所有人都放起光,红鸢和绿萼早就扑过去说道:“这是送给我们少爷的吗?”
那个海客点头称是。
红鸢和绿萼立即从那个海客手里将那个小东西抱住,红鸢抚着它光滑的毛皮说道:“小家伙,以后你就叫毛毛。”**一会,看到绿萼一脸艳羡的目光,才依依不舍地交到绿萼手上。
绿萼紧紧抱住它不放,一会儿惊奇地说:”咦,它身上还有香味呢。少爷,它是什么动物,奴婢从来没有见过,它吃什么东西?”
那个海客也好奇地望着石坚,他们当初也是看到这个小家伙长相可爱,才抓回来,准备送给皇上的。可一路上它不吃不喝,只有少数大约是耐不住饥渴,喝了一点水,吃一些果子,才幸存下来。
石坚心说我怎能不知道,当初澳大利亚政府把它当成国宝送到中国,CCTV还全程跟踪采访过。原来这种考拉在澳大利亚很多,一度曾作为土著人的食物,可后来由于人民的猎杀,越来越少,在他前世时已成了世界的宝贝动物。
他说道:“这个小东西叫考拉,又叫树袋熊,考拉在当地人语言中意思是不喝水。”
“不喝水?可老朽看到它们也喝过一点水。”
石坚说道:“考拉一般每天吃掉半斤树叶,因为树叶里有水份,所以它不喝水,并不代表着它不需要水份,在船上喝水是因为它太渴了。”
“原来是这样,难怪我们把什么东西给它吃它也不吃,原来它是吃树叶的。”
石坚又说道:“它吃东西可挑剔,吃的是澳大利亚特产的一种树叶,叫桉树。因为桉树里有一种成份,被它吸收后,它身上也带着淡淡的体香。”
说到这里石坚才想起来,桉树引进中国的时间好象是在清朝,现在中国还没有桉树,这个小东西怎能养活?他说道:“也有不少考拉也会尝试换一下口味,比如茶树叶子,芙蓉树(合欢树)叶子。”
听到这里洪家老爷使了个眼色,下人会意,立即出去找这两种树叶。
石坚也看到了,他还是摇头说:“即使这样,这也比我们人也偶尔吃一点果子,但不可缺少主食。你们看,这只考拉现在就生病了,没有主食它还是活不长的。”
绿萼就急了,她都快要哭了,带着哭音说:“少爷,你那么聪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想过办法救救毛毛吧。”
石坚差点想捂住她的嘴巴,我靠,我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成了《三国》中的第一妖人诸葛亮?
石坚硬是让她这句话愣了半天才说出来:“我也没办法,就是诸葛亮在世也没办法。而且这种考拉只适合生活在热带地区,象我们这里天气一冷它就不适应。你们再看,它现在发出婴孩的哭声,身体还在不住地颤抖,代表着它在害怕。雄性考拉还发出吼声代表它强壮和统治地位。有时候母考拉和小考拉交流发出考拉轻柔的滴答声、啸叫声、温和的嗡嗡声和咕哝声,各种声音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温和的呼噜声则表示对对方的不满。”
他越说众人就越喜欢这个小东西了,边上也有人说:“石相公,你就想个办法,救救它吧。”
石坚再一次翻起白眼,心想我都说了那么清楚,你们还要我救它。我是神吧?
他还是摇起头,说:“洪老爷,你叫下人去摘树叶了吧?”
洪老爷答道:“石相公,老朽也喜欢这个小东西,刚才听了相公的话,是叫下人摘树叶了。”
石坚说道:“待会看它吃不吃?如果吃还能多活一段时间。并且它还需要安静的环境,它还怕狗、猫、黄鼠狼。”
他说这句话因为丁圃为了看门养了一条大黑狗。
他刚说完,洪家下人采来了树叶。绿萼把考拉放在地下,大约是饿得久了,那只考拉居然吃起这异地出产的树叶。绿萼和红鸢才松了一口气。只有石坚清楚地看到它是吃了,可吃得不多。等它吃完,绿萼听到石坚说它怕冷,紧紧地将它搂在怀里,试图给它取暖。
招待完海客一行人,华知州才在石坚带领下将这些杂粮种子挑上岸。石坚还一再嘱咐他们不要将这些种子,特别是玉米撒落在地下。最后在船舱的舱角有几粒玉米他也小心地捡起来。休要小看了这几粒玉米,那可是跨越了几万里大洋运过来的,几年后它将变成多少玉米?又能养活多少人家?
那个海客看到石坚这种情形,他是又羞又愧,他们到了那个什么印第安大陆后,看到香料眼睛都放光了,要不是江芨和士兵的提醒,他们都忘记了此行最大的目标。实际上在那个大陆上找这种食物比找香料还要容易,可他们只带了一条大船装载这种粮食回来,到了琉球才分装到小船上。
早知道石相公如此甚重,他们该多带几条船种子回来,也不至于让小神童弯腰去捡。
比和州还要轰动的是泉州。
随着近百条大船浩浩荡荡地在泉州港口停泊下来,几乎泉州城所有人都拥到码头,那个挤啊,水泄不通都不能形容。
特注,有些大大对我让主角抄袭《红楼梦》,有所怀疑。我很理解大大们的心情,从宋朝时封建礼教越来越残酷。大大们,但请注意了,是从宋朝起,我们都知道,但从宋朝什么时候呢?准确时间应当是南宋,宋朝四大理家,朱熹是南宋人,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现在还不知在哪儿,等到他们出世小石石很老了,等到那时候小弟我早让作品收官了。即使这样他们讲究天道合一,对理学还不苛刻。应当来说这时宋朝风气秉承唐风,还比较开放,文人以狎妓为荣,就象某位大大所说连裹脚都才流行,有时候皇后还陪着皇帝与大臣们一起进宴,这的确是真实得不能再真的历史面目。温润似玉大大,小弟知道你是好心一片,不是象朴老大找小弟的麻烦,除了你也有大大产生怀疑。才特写了这些文字,也让大大们了解现在宋朝时间思想环境。虽然是YY,这么大漏子小弟我还是不敢犯的。就是这样,小石进京城还有老儒找他麻烦,他一怒之下在大殿上写下大宋第一词。要是在南宋特别朱大神理学大盛时不要他这样干,就是李恒将女儿往石家送也要给人家挖掉祖坟,小石以后也别想泡MM了。小弟特地选这个时间,也是比较容易可塑的时期。另外小弟还让小石拥有三个博士学位,可以说最有才华的穿越者(如果是普通人能记住这么多东西才怪,呵呵)。唯一漏洞是小石岁数还小,虽然也许穿越者本人才华横溢,但用神童和迷信以及小石将《红》书经过修改来解释别人不怀疑稍有点勉强。对小弟这番见解有没有对历史比较精通的大大,有的话请发评。另外昨夜加了五次精都没有加进,难道让小弟再次失言?
第四十一章 一帝
他们比到达和州的船队还早了六天到达泉州,又恰好是在上午到达的。开始他们还不慌不忙地将一捆捆香料往港口上卸,可后来看到人是越挤越多,也慌了神,连忙向泉知州官员请求支援。直到官兵赶过来,才在官兵的护送下,将香料卸进了仓库。
晚上,泉州城也摆下了盛大的宴会。那些海客在其他商贾艳羡眼光下走进客厅,他们也将一路上风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