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立群读史记 之秦始皇-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要障碍。   

  二是燕国疲赵。赵国是燕国的天然屏障,阻挡了秦国对燕国的侵扰。可是,燕国国君极其昏庸,完全没有大局意识。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极需时间休整,恰恰在这一关键时刻,燕国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使其不但不能休整,而且还损耗国力与燕国打了三年仗。秦国借燕、赵大战之机,鲸吞了赵国的大片土地。   

  齐国弱了,赵国疲了,燕国的屏障消失了,燕国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人们看到的往往是自身的利益,而且是自身的直接利益、眼前利益。但是,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往往与他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眼前利益也往往与长远利益密切相连。如果只顾个人眼前利益,将直接利益最大化,最终往往导致自身利益、长远利益大大受损。   

  燕国正是在谋求本国利益的短视行为中自掘坟墓的。   

  第六,楚国的失误和秦的统一。   

  楚国是七国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也是力量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然而,楚国政治昏庸,明君极少,李园的误国更加速了楚国的灭亡。   

  第七,齐国的历史错误与秦的统一。   

  齐国是建国较早的诸侯国之一,而且齐国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齐国不和秦国接壤,国土面积辽阔,国力强盛。但是,齐国却不像三晋、秦国一样谋求变法图强。齐国占领燕国,两国结下了世代怨仇。齐国独吞宋国,引发五国攻齐,长达五年。田单复国之后,齐国已经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当年的雄风了。从此,齐国片面汲取了五国伐齐的教训,对韩、赵、魏坐视不救,安享秦国〃远交近攻〃的短暂和平,明哲保身,间接导致韩、赵、魏相继亡国。直至六国中五国皆亡之时,齐国仍然不修守备,齐王建还准备做五百里地的封君,但最终却被饿死。   

  山东六国无一例外地犯了这么多历史性的错误,焉能不亡?在秦王嬴政看来,六国所犯之错是上天所赐的再好不过的礼物了。   

  最后,再谈谈秦王嬴政兼并六国之事。嬴政继位之时,秦国统一天下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由嬴政来统一天下又是无数个偶然所促成的,他是在秦国三十五代国君的基础之上完成统一大业的。嬴政是地地道道的历史的宠儿。   

  嬴政曾祖父秦昭襄王之所以能继承王位,是魏冉、宣太后共同拥立的。对秦昭襄王自己来说,是一个偶然,因为当赵武灵王接他回国之时,他正在燕国做质子。悼太子在魏国当质子时病故,其时为秦昭襄王四十年。正是由于悼太子去世,两年后安国君才得以继承太子之位,安国君的继位纯属偶然。而异人被立为安国君的嫡子,又是吕不韦包装安排的结果。如果不是悼太子下世,安国君根本不可能被立为太子。如果没有吕不韦的成功运作,异人也不可能成为安国君的嫡子。如果安国君不是仅正式继位三天就下世,异人也不会迅速成为秦庄襄王。如果不是吕不韦送赵姬给异人,嬴政也不可能出世。秦庄襄王在位三年便下世,这使得嬴政十三岁便继承王位。太多的偶然造就了嬴政的即位,也成就了他一代英主的地位。   

  无论有多少偶然,毕竟天下是由嬴政统一的。统一了天下的嬴政又会怎样经营这个空前统一强大的帝国呢?         

◇欢◇迎◇访◇问◇。◇  

第16节:集权皇帝(1)         

  二十七 集权皇帝   

  随着大秦帝国的建立和一系列法令措施不失时机地制定与颁布,嬴政终于完成了历代秦王所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给中华五千年的史书献上了耀眼的篇章,气势何等恢宏!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嬴政面前,那就是他个人的称谓。秦朝以前,周天子称王,这个昔日唯我独尊的名号如今已经被许多国君堂而皇之地采用了。面对着自己大一统的壮丽河山,面对着自己前无古人的皇皇功业,一个被人用滥的〃王〃字显然不能表达统一帝国国君的大气度、大豪迈、大手笔,更无法彰显自己的威严、独尊与大家风范。内心的极度膨胀让嬴政觉得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称谓。于是,一个新的称号诞生了,那就是〃皇帝〃。那么〃皇帝〃一词代表着什么意思呢?在刚刚统一、百废待兴之际,嬴政为什么对改变自己的称谓如此急切呢?   

  称皇帝废谥法 欲正名求神圣   

  公元前221年的一天,嬴政踌躇满志地坐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大殿里,得意洋洋。原来,秦国统一的最后一战,齐王田建主动放弃抵抗,举国降秦,并表示愿意做一个五百里地的封君。这个消息传到咸阳,嬴政自然是心花怒放。因为,齐国的不战而降,大大缩短了他统一天下的时间。另外,哪有什么五百里地的封君?齐王田建真是昏了头,所以他对齐王田建的愚蠢感到可笑。大殿上的群臣听到这个消息,齐声高呼万岁。面对欢呼的群臣,嬴政沉思片刻,一脸严肃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天下大定,我的名号也应当改一下了。如果再叫秦王,如何显示我大秦帝国取得的丰功伟绩?又怎么能名垂青史呢?请各位大臣讨论一下,该怎么改好呢?大臣们听了嬴政的一番话,都微微一愣,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因为他们没想到嬴政在兼并六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议名号,改称呼。随后,大殿上立即开始议论纷纷。    

  不一会儿,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真商量后,一起上前奏报:当年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土地只有千里,诸侯有的来朝见,有的不来朝见,五帝无法控制天下诸侯。现在大王兴正义之师,平定天下,全国统一设置郡县,法令一统,这是亘古以来没有的大事,五帝实在无法和大王相比。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以泰皇最为尊贵,因此大王应当称〃泰皇〃。而大王发布的政令应当称为〃制书〃、〃诏书〃,大王则自称〃朕〃。   

  应当说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给秦始皇上奏的尊号已经登峰造极了,从称号到政令、自称,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嬴政并不满意。既然前人已经用过,再让我用,如何显示我的伟大和与众不同呢?一定要创新,要有创意。于是,嬴政下令: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用上古的〃帝〃号,合起来称为〃皇帝〃,其他的称呼都按你们商定的使用(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看来,嬴政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称号。         

。←虹←桥书←吧←  

第17节:集权皇帝(2)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称号由此诞生。   

  当大臣们以为当天的朝议已经结束时,嬴政又说,过去君王下世之后,即位的君王和大臣都要给先君一个谥号。这是后代君王议论前代君王,是以下犯上,从我开始,废除谥号。朕称〃始皇帝〃,下面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嬴政统一天下之后,要办的事、待办的事、急办的事可以说千头万绪。   

  为什么嬴政如此重视自己的称号问题,首先要解决这件事情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嬴政这种做法本身,表明他的野心在极度膨胀,头脑已经开始发热了。秦始皇兼并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皇帝〃一词非他莫属。以后,他还制定了一系列与皇帝有关的制度,如〃制〃、〃诏〃是皇帝命令、文告的独特形式,〃陛下〃是臣民对皇帝的尊称。皇帝的亲属也有了独有的称谓,皇帝的父亲为〃太上皇〃,皇帝的母亲叫做〃皇太后〃,皇帝的妻子封为〃皇后〃,等等。与此同时,秦始皇还建立了与皇帝相关的礼仪制度,但是由于史料匮乏,它的原始面貌我们很难厘清。   

  另外,秦始皇之所以对自己的称号如此在乎,还出于一个重要原因,即他急切地需要为自己正名。   

  正名是论证政权合法化的基础。嬴政九岁回到秦国之后,就成为了太子异人的嫡子。这注定了他将来一定要继承大统,成为秦王。因此,嬴政九岁之后应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自己将来当秦王做好文化上的准备。关于这方面的直接史料,我们目前无从看到,但是,嬴政少子胡亥受业于赵高,赵高本人是一位文字学家,而且深通法典。从这一情况来看,嬴政九岁归国之后接受的教育肯定不差。如果我们这个推断不错的话,受过良好教育的嬴政当然懂得正名的重要性。嬴政的〃议帝号〃就是要正名。先秦诸子历来非常重视正名,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正名〃对维持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有序,以及对老百姓的统治都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嬴政统一天下后首先忙着为自己正名。   

  神化是树立皇帝权威的必经之路。嬴政自称〃皇帝〃,独占〃朕〃字,政令称〃制书〃、〃诏书〃等,目的都是为了神化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把自己和全体臣民严格区别开来,最大程度地把自己标榜得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这套神化造势术,一方面源自韩非学说中的〃术〃和〃势〃,另一方面则源自嬴政自己的政治需求。为了让别人感觉自己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嬴政认为必须有一整套形式上的仪式作为神化自己的手段。         

虹←桥←书←吧←。←  

第18节:集权皇帝(3)         

  〃皇帝〃称号本身就是在神化自己。〃皇〃是〃天人之总称〃。嬴政不   

  要〃泰皇〃,但取〃皇〃,因为〃皇〃是尊贵之称。〃帝〃是〃天号〃。   

  〃皇〃与〃帝〃合称〃皇帝〃,神化的意义更为明显。   

  圣化是树立权威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嬴政废王称皇帝,确有〃称成功,传后世〃、展示并炫耀自己功德的一面,但是,嬴政更改称号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圣化自己,使自己成为天下一切崇拜的集中代表。   

  神化、圣化自己的基础是皇帝意识。   

  秦始皇是一个皇帝意识非常浓厚的帝王。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帝王心态。在秦始皇的〃皇帝〃称谓中,还有一种隐性称号,即 〃龙〃。〃龙〃在先秦是一种神物,也是民间对〃皇帝〃的一种通俗称呼。秦朝的臣民称秦始皇为〃祖龙〃,《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今年祖龙死〃一说,暗示秦始皇将死。秦始皇听说之后,对〃祖龙〃一词做了新的解释:〃祖龙者,人之先也。〃这说明秦始皇默认〃祖龙〃指的就是他自己。   

  第二,垄断心态。秦始皇垄断心态极其强烈,在现实生活中独断乾坤。〃朕〃字在先秦是第一人称的通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到秦始皇之时,他便独占了表示自称的〃朕〃字,使其成为帝王的专称,并严格禁止他人使用。这表现了秦始皇强化〃一人〃的独占性,皇帝制度就是〃一人〃政体,皇帝是天下擅揽大权的唯一〃一人〃。秦始皇尽管只垄断了一个〃朕〃字,但在实际上,这件事本身就充分体现了秦始皇的四海之内唯我至尊的思想。   

  正名、神化、圣化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强化现实统治。秦始皇创立的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控制臣民,特别是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