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归于好而增强了力量,但却削弱了它的独立性。那么,它的政治作用的重
要性是从何而来的呢?
1912 年,农商部列举了 794 个主要和次要的商会,计有 196636 个会员。
②由于商会的会员既包括个人,也包括为数众多的由个人代表的社团、同业公
会或者公司,因此加入商会的商人——作为个人或者通过他们指定的代表—
—人数显然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要多得多。如果连家属也算在内,商人阶
级中最富有最受尊重的部分必然已超过 150 至 200 万人,几乎占总人口的 0.5
%。这个百分比看起来并不大。但是与统治阶级中的其他集团相比,商人的
数目就比军官(17000)、 ③
学生(30000)、归国留学生(35000)、④官员(50000),
甚至比上层绅士(200000)⑤都多得多。商会多达 794 个,说明商人阶级遍布
①M。克莱尔?贝热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历史评论》,230(1963 年
10—12 月),第 403—436 页。
②M。克莱尔?贝热尔:《资产阶级的作用》,载芮玛丽编:《革命中的中国:第一阶段,1900—1913 年》,
第 229—295 页。
① 《北华捷报》,1913 年 11 月 1 日,第 352 页。
② 参看周策纵:《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革命》,第 380 页。
③ 张仲礼:《中国士绅:对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之研究》,第 117—120 页。
④ 汪一驹:《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1872—1949 年》,第 367、64、73 页。
⑤ 参阅本页注 3。
全国。由于上述原因(发财致富的新机会,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障),大多
数最有活力、最富有的商人都聚居在大条约口岸,尤其是上海——这些人最
直接地参与现代社会。虽然在全人口中只占少数,商人阶级却是统治集团中
人数最多的阶级之一。和绅士阶级联合在一起,这个阶级主要指占主导地位
的条约口岸新的现代化中国的精英。
在那个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打算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也可看作一种由意
识形态所决定的现象。这个阶级的出现正值自西方引进的民主思想和民族主
义在全国传播,在 18 至 19 世纪的西方,这些思想的形成一般是和民族资产
阶级取得政权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由青年知识分子和部分新军军官介绍进来
的思想体系(不是没有歪曲和遗漏)的继承者,中国资产阶级力图将这种引
进的意识形态与本国的实际联系起来。反清领袖们所宣扬的民主、宪政和民
族主义正与资产阶级的愿望吻合,使他们急速觉悟的过程相应地加快了。
资产阶级十分活跃地支持反对派。改良派和革命派同样从他们的支持中
得到好处。当意识形态正在摸索中形成的时候,当纲领的模糊不清尚待著名
人物的影响来弥补之际,资产阶级表现出迟疑不决是不足为奇的。在下层资
产阶级与上层资产阶级之间,在买办与民族企业家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分界
线,改良派资产阶级和革命派资产阶级之间的划分似乎也很难预测:在这里,
也像在许多其他领域里一样,私人关系在起作用,因此,反对派的领袖们在
频繁旅行中和商人阶级建立联系就很重要了。不过在革命前夕,改良主义似
乎为大陆上的资产阶级所拥护,而移居海外的华侨则表现得更激进。在条约
口岸里的企业总是密切地和绅士阶级结成联盟,与他们一样信仰真正的社会
保守主义,并无疑对整个中国的局势抱更现实的观点。通过商会,商人们在
立宪运动中甚为活跃;1909 年他们被选入省咨议局,1910 年又参加了争取召
开国会的斗争。①
海外华侨梦寐以求的是用建立最现代化的政治与经济组织的方法,恢复
祖国的国际威望。香港、横滨和新加坡的华侨首先从财政上支持孙逸仙的活
动。1905 年孙逸仙被知识界和军界接受以后,他和商人们的牢固联系仍一如
既往。当然,海外华侨参加反对派中的激进派这一事实,不可强调得太过分。
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和梁启超也能赢得他们的海外同胞的理解,并从他们那里
得到很多财政援助。此外,在清朝政府的最后几年中,有志改良的大臣们也
在海外找到可贵的合作者,如富商张弼士从新加坡回国,帮助盛宣怀发展国
家的铁路系统和建立商部。①而中国境内条约口岸里的商人们虽然参加了宪政
运动并支持改良政策,却也并不妨碍他们在时机到来时转而投身革命阵营,
支持起义,并管理地方事务以等待新政权的建立。
商人与革命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是由军界发动的。商人们并没有直接参加,
虽然他们促成了导致革命爆发的局势。1911 年春夏震动了四川省的反对铁路
国有化风潮,得到了重庆和成都的商会和各同业公会的积极支持。是年 10
月,武昌商人迅速地起来支持军队的起义者。10 月 12 日,起义者向商人提
出保证,宣布:
①M。克莱尔?贝热尔:《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辛亥革命》,第 53 页。
① 陈锦江:《中国晚清的商人、官吏和近代企业》,第 131、164、168、183 页。
虐待商人者,斩;妨碍商务者,斩;企图关闭商店者,斩;促进贸易者,赏。②
作为对这一保护的回报,商人们参加维持秩序,并组织民兵搜捕抢劫犯
和纵火犯,商会会长甚至被任命为治安负责人。商会立即向起义者贷款白银
200000 两。
在上海,资产阶级与革命者的合作不是在起义以后,而是在以前为它铺
平了道路。①
1911 年 4 月,商人们与同盟会领袖陈其美、朱少屏,银行家沈缦云建立
了联系。沈缦云是新成立的爱国组织中国国民会的正式代表,他还是商务总
会的一名董事和上海华界(即租界以外由中国政府管辖的地区)自治公所的
成员。同时,对 1906 年建立的商团进行了改组,将其置于统一的领导之下,
原来估计为 350 至 700 人的有效兵力,在 1911 年 11 月初增至 2000。至少
在政治上与公共租界的志愿兵中的“中国连”相联系的这一上海国民志愿队,
交由华界自治公所的首领李钟珏(平书)指挥。李属于当地绅商精英中的官
僚派。不过在上海,精英们组成了统一战线。②不论他们的出身是商人还是文
人,居住在租界还是华界,似乎都同样地同情革命。对中央政权的不满和爱
国心是不是足以解释这种一致呢?人们是不是也应该承认起带头作用的为数
不多的领导人组成的精英组织的作用呢?他们顶多只有几十个人,却领导着
商会、商团和华界自治公所。由于陈其美和李钟珏经常在由沈缦云出资经营
的革命报纸《民立报》报馆会面,武昌起义之后两人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
商团控制了城市,华界自治公所使当地警察保持中立,商会答应给革命者财
政补助。③当陈其美在 11 月 3 日击败了清政府的守军并占领江南制造局以后,
上海宣布共和。
在作为辛亥革命特征的中国人民团结精神大爆发中,各省市的情况是不
同的。整个资产阶级所扮演的角色不能根据公认是一种例外的上海经验来作
出正确的判断。在广州,10 月 10 日起义的消息最初只不过促使两广总督张
鸣岐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而宣布在内战中保持中立,并加强省的自治。他
的计划得到绅士阶级的支持,却遭到商人的反对,他们于 10 月 29 日在爱育
善堂集会拥护共和并宣布广东独立。①但是商人们却不能将他们的决议付诸实
施;直到 11 月 9 日张鸣岐才在革命力量的压力下离开广州,将权力移交给同
盟会的代表胡汉民。因此,尽管广州在商业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的商人在
这次革命中却只起了有限的作用。分裂是他们软弱无力的原因。商会不能支
配其下的 72 个行会和 9 个善堂,不能成为整个商人阶级的代言人。这又是经
济现代化的缓慢步伐阻碍了城市精英的团结一致。面对坚持其特权和传统利
益的绅士阶级,商人们只构成一个重要性不大的孤立集团。
因此,商人们所扮演的角色在各个城市里是不相同的。在新近才移民垦
殖的东北地区,他们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只满足于保持秩序和采取“等着
② 贝热尔:《中国的资产阶级》,第 59—60 页。
① 伊懋可:《上海的士绅民主制,1905—1914 年》(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67 年),第 230—246 页。
② 1911 年末出现的上海商会的短命的竞争者,也许正如 J。桑福德所说的那样,反映了商人集团内部的政治
分歧。即使确实存在矛盾,也很快解决了,因为这两个商会在 1912 年初就合并了。詹姆斯?桑福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上海中国商业的组织和状况》(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76 年),第 259 页。
③ 贝热尔:《中国的资产阶级》,第 62 页。
① 爱德华?J。M。罗兹:《中国的共和革命:广东的情况,1895—1913 年》,第 222—223 页。
瞧”的态度,而在内地各省,例如湖南,竞争只在军队、士绅和秘密会社之
间进行。在沿海地区,如山东、浙江、江苏,或者在长江中游的大条约口岸
如汉口,资产阶级比较活跃。
一般说来,资产阶级在起义中都不是带头人。它只满足于根据自己的力
量对其他集团造成的当地政治局势作出反应。即使在上海,它也只扮演了赞
助的角色。不过无论如何,它毕竟以同情的态度满怀自信地欢迎革命。革命
事件并没有引起任何严重的经济危机。交通受阻和流动资金短缺只导致了暂
时的工商业活动衰退。但没有发生恐慌; 12 月中旬,上海就开始复苏了。
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学家强调资产阶级固有的内在矛盾,具体表
现为他们站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军人一边投身革命,然后——被动荡的规模所
吓倒——又马上打退堂鼓,以保障自己的阶级利益,站到绅士们一边去了。①
1911 年 12 月在广州商人中和 1912 年初在成都商人中出现的情绪逆转,使这
种说法听起来好像有点可信;但是一般说来,似乎中国的商人们并不比他们
的同时代人,更能看出起义的保守性质与作为起义的旗号的革命思想之间的
差距。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说“意识形态的混乱”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呢?②如果我们同意周锡瑞的看法,承认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自由主义不应从
个人角度来说明,而是对中央政府极权主义的反抗,③那么,说地方的精英们
看见他们自己的权力已经建立起来,就认为自由与民主已经获得胜利,就没
有什么不恰当了。
商人与精英的联合阵线
在革命的前夜,由于缺乏中央权力,政府当局腐败,常常导致由城市精
英管理市政。“清政权倒台以后,在长达数月之久的时间里大多数中国城市
实际上是由商会和行会协同管理。”④
商界对地方政治与行政生活的干预,反映了城市精英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