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8.4
数量指数
1913=100
入口 出口
129.9 136.5
106.0 100.8
进出口交换比率
(进口价出口价)
1913=100
116.0
128.6
1933 864(1346) 593(612) 471(734)
1934 661(1030) 344(536) 317(494)
1935 590(919) 370(576) 220(343)
1936 604(942) 453(707) 151(235)
129.1
103.2
98.6
108.6
97.5 124.7
85.1 118.6
83.6 126.7
77.9 125.6
142.7
136.1
122.9
109.4
*单位:百万海关两;从 1933 年起,价值用元计算,如括号内所示。
资料来源:萧亮林(音):《中国的对外贸易统计,1864—1949 年》,
第 23—24、274—275 页;郑友贵(音):《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
第 259 页。
辩解说,没有外国公司的竞争可能发展得更快,但这决不意味着,没有对外
贸易和外国投资的“外在冲击”,中国 19 世纪的现代前经济有能力走上发展
的道路。①
除了铁路建设和工业借款外,很难说中国政府借的外债对中国经济有什
么好处。这些外债相对高的还本付息费用(利息、贴现、佣金)超过了从中
得到的小利益。对 1912—1937 年间举借的外债根据借债目的所作的一个分
析,似乎支持外债对经济无用的结论。②约占外债总数的 8.9%(用 1913 年
的物价计算)是为军事目的和偿付赔款借的。另外有 43.3%指定用于一般行
政目的,主要就是外债的付息。虽然占 36.9%的铁路借款是一笔潜在的生产
投资,但它的用途受到地方性内战和动乱以及借款合同条款的限制,后者通
过划定范围阻止有效的集中管理,几条铁路各自为政,从而不能联营或得到
统一管理的其他好处。电话和电报借款是占 10.8%的工业借款中最大的一部
分。
鉴于缺乏有用的国民收入数据,对民国时期的外贸交易额与国民收入之
间的比率只能作粗略的估计。1933 年,这年的国内产值有一个可以接受的估
量,进口和出口的价值加起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7%。不过,这是在外贸
不算少的满洲丧失之后,并且在大萧条开始之后。在 20 年代后期,中国的对
外贸易可能略大于国民收入的 10%。这是一个相对低的比例,但在国际上比
较,从中国的幅员、发展的水平、与主要海运路线的距离、丰富的资源和巨
大的国内市场来看,并不算反常。表 26 列出 1912—1936 年中国对外贸易的
价值与指数。
以当时物价计算,从 19 世纪 80 年代到 1900 年,进口和出口都有缓慢的
增长,从 1901 到 1918 年增长加快,然后从 1919 到 1931 年,增长速度明显
加快。按数量而不按价值估量,贸易的增长就不那么快。在 19 世纪的最后
① 德恩伯格:《外国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 39—40 页。
② 侯继明:《中国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发展》,第 29 页。
20 年,进口相当稳定;从
表 27 国际收支差额,1903、1930、1935 年(百万元)
经常性付款
商品进口
硬币进口
债还本付息
中国的海外支出
外国企业的汇款和其他利润
总计
经常性收入
商品出口
硬币出口
外国在中国的支出
海外的汇款
总计
资本收入
外国在中国的新投资
未予说明的
1903
492
58
69
7
35
——
661
374
51
81
114
——
620
42
-1
1930
1965
101
111
3
227
———
2417
1476
48
218
316
——
2058
202
-157
1935
1129
—外
108
55
55
——
1347
662
357
150
260
——
1429
140
222
资料来源:李卓明:《国际贸易》,载 H.F.麦克奈尔编:《中国》,第
501 页。
1900 年起有一种稳定的上升趋势,只是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中断,我们已经
指出,这次战争使中国工业有某种发展的余地。大约从 1907 年起,出口稳定
地增长。可利用的数据表明,简单进出口交换比率的趋势对中国不利(见表
26),但这仅对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的程度有意义,这种联系是对外贸
易发展的结果。对中国来说,这种联系不像对其他许多“不发达”国家那么
重要。
表 28
对外贸易的结构(现值百分比)
进口
1913 1916 1920 1925 1928 1931 1936
棉制品
19.3 14.1 21.8 16.3 14.2
7.6
1.5
棉纱
12.7 12.4 10.6 4.4
1.6
0.3
0.2
原棉
米和麦
面粉
糖
烟草
纸
煤油
石油
运输材料
0.5
3.3
1.8
6.4
2.9
1.3
4.5
—
0.8
1.6
6.6
0.2
7.1
5.8
1.8
6.2
0.2
4.0
2.4
0.8
0.3
5.2
4.7
1.9
7.1
0.4
2.6
7.4
6.8
1.6
9.5
4.1
2.0
7.0
0.9
1.9
5.7
5.7
2.6
8.3
5.1
2.4
5.2
1.4
2.3
12.6
10.6
2.0
6.0
4.4
3.2
4.5
1.8
2.3
3.8
4.1
0.5
2.2
1.8
4.1
4.2
4.1
5.6
化学药品、染料和颜料 5.6
4.1
6.4
5.6
7.5
8.0 10.8
铁、钢和其他金属
5.3
5.1
8.3
4.7
5.4
6.2 13.2
机器
1.4
1.3
3.2
1.8
1.8
3.1
6.4
其他一切
出口
34.2 29.5 24.3 26.0 30.8 27.4 37.5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丝和丝制品
25.3 22.3 18.6 22.5 18.4 13.3
7.8
茶
8.4
9.0
1.6
2.9
3.7
3.6
4.3
豆和豆饼
12.0
9.3 13.0 15.9 20.5 21.4
1.3
种子和油
7.8
8.4
9.1
7.9
5.8
8.4 18.7
蛋和蛋制品
生皮、皮革和毛皮
矿石和金属
煤
棉纱和棉制品
原棉
1.4
6.0
3.3
1.6
0.6
4.0
2.6
6.0
6.3
1.2
0.8
3.6
4.0
4.3
3.2
2.3
1.4
1.7
4.3
4.0
2.9
2.6
2.0
3.8
4.4
5.4
2.1
2.9
3.8
3.4
4.1
4.1
1.6
3.0
4.9
2.9
5.9
5.7
7.7
1.6
3.0
4.0
其他一切
29.6 30.5 40.8 31.2 29.6 32.7 4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郑友贵(音):《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第 32、34
页。
表 29
对外贸易在贸易伙伴中的分配(现值百分比)
进口自:
英国
香港
1906
18.4
33.8
1913
16.5
29.3
1919
9.5
22.6
1927
7.3
20.6
1931
8.3
15.3
1936
11.7
1.9
日本和台湾 14.3
20.4
36.3
28.4
20.0
16.3
美国
俄国
法国
德国
其他
出口到:
英国
香港
10.4
0.1
1.0
4.0
18.0
──
100.0
5.6
35.0
6.0
3.8
0.9
4.8
18.3
──
100.0
4.1
29.0
16.2
2.1
0.5
—
12.8
──
100.0
9.1
20.8
16.1
2.2
1.4
3.8
20.2
──
100.0
6.3
18.5
22.2
1.7
1.5
5.8
25.2
──
100.0
7.1
16.3
19.6
0.1
2.0
15.9
32.5
──
100.0
9.2
15.1
日本和台湾 14.1
16.2
30.9
22.7
27.4
14.5
美国
俄国
法国
德国
其他
10.9
7.9
10.7
2.4
13.4
──
100.0
9.3
11.1
10.1
4.2
16.0
──
100.0
16.0
3.4
5.4
—
14.4
──
100.0
13.3
8.4
5.6
2.2
23.0
──
100.0
13.2
6.0
3.8
2.5
23.7
──
100.0
26.4
0.6
4.3
5.5
24.4
──
100.0
资料来源:郑友贵(音):《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第 20、48
—49 页。
在民国的所有年份,跟 19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情况一样,中国的对外贸
易以入超为特点,经常帐户结余始终是入超。中国支撑商品入口超过商品出
口的能力,看来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华侨年复一年地流回本国的汇款,以及新
的外国投资。不过,一切可以得到的关于中国国际收支差额的估计,即使在
汇款和投资都考虑到以后,都包括一个相当数目的“未予说明的”项目。
表 27 中对 1903、1930 和 1935 年的估计,是分别由 H.B.莫尔斯、C.F.
雷默和中国银行作出的。
在 19 世纪中叶,中国的主要出口货是丝和茶。它们在 1871 年占出口总
值的 92%,在 19 世纪 80 年代降到 80%,1898 年降到 50%,自那以后继续
下降如表 28 所示。在 20 世纪中,虽然仍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大宗,但中国的
出口相当多样化了。新的主要出口货是大豆及其制品,主要产于满洲。愈益
重要的还有出口日本的铁矿石和煤,以及日本人在中国的纱厂运往日本的棉
纱。
鸦片是最重要的进口中国的货物,直到 19 世纪 90 年代它才被棉布和棉
纱超过。大约在 1900 年,棉布和棉纱构成进口总值的 40%。中国华资棉纺
厂和外资棉纺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