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看罢他们的奏章,很长时间没有说话,然后让人唤来魏征和马周。
二人入殿施礼之后,李世民令将权、李二人的奏章交给他们看。
魏征、马周低头细阅奏章,李世民举步向窗边踱去,就见秋日的光芒呈金黄色,将殿外涂满了一层。
今年由于风调雨顺,加上百姓精心呵护,金秋季节果然又取得了大熟。
各地来的奏章显示,他们按期收缴了租赋,仓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
市面上的粮价应声而落,每斗谷仅值十钱,是近二十年来粮价最低的一年。
按照往年的惯例,若有如此好的年成,李世民早在芙蓉园里召集群臣设宴赏菊了。
然因为有错杀张蕴古的事儿,他一直提不起兴致来。
李世民转身又踱了回来,走到二人的面前,见他们还在那里全神贯注地阅读,遂不耐烦道:“你们皆有一目十行之能,左右就那么一点破事儿,还值得你们如此认真?”
魏征抬头道:“这权、李二人不知为何对玄龄如此上心,观其情状,非要将玄龄扳倒不可!陛下,臣所以细细读来,就是要窥破他们为何有这般良苦用心。”
李世民目视马周道:“马周,你与他们皆为侍御史,此事若由你来说,当怎样处置?”
马周躬身道:“陛下,臣闻自古帝王欲致天下太平,须赖股肱之臣之力,房仆射随陛下日久,大至军国之谋,小至台阁规模,其赞襄多矣。
权、李二人多择房仆射细小之处,似有以偏赅全之嫌,臣为侍御史,断不会从此处入手。”
魏征思索了一下,说道:“陛下,权万纪上次奏闻玄龄与王?考官不平,臣后来细细想来,觉得他们这样做,其实是乘陛下广开言路之机,企图浑水摸鱼,以达到诬陷好人的目的。
其不是谏诤,而似讪谤!” 李世民问道:“讪谤?魏卿,你是如何来区别谏诤与讪谤的?贞观之初,朕为开言路,曾赐给孙伏伽兰陵公主园,此后,以你为首,群臣渐开纷竞直谏之风气,权万纪与李仁发上疏言事,亦似谏诤啊。”
“陛下,所谓谏诤,是以无私之心,以激切之语,言及政体及君主之失,其主旨以国事为要,不以私情而毁一人。
像臣以往谏诤,多指陛下之失处。
臣这样做,非是单纯想找陛下的错处,须知君国一体,陛下之身与国脉相连,陛下闻谏修身,则是天下之福。
所谓讪谤,即是无识之人胸怀私情,以细枝末节,据此恶语中伤,徐图扩大,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唐皇动怒斥佞臣 戴胄辞世留英名(3)
“依魏卿这样说,权万纪与李仁发即是讪谤了?”
“对呀。
无识之人,好行谗毁,交乱君臣,与国无益。
陛下任用玄龄等股肱之臣,非是因他们昔日功高,实际因他们皆有德才的缘故。
权万纪他们这样做,达到的效果即是离间君臣之情,为小人之行也。
且君臣交恶,君主雷霆一怒,臣下定然遭殃,若长此以往,臣下畏手畏脚,非是陛下之福。”
“这样的话,上次你已经说过了,朕还没有忘记。”
“陛下,隋炀帝暴政之时,如虞世基等小人,采用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媚皇上,对下则威福自重,损坏朝纲。
到了我朝,皇上推行清明政治,一些小人就改换了方式,像权万纪、李仁发等小人,他们不识大体,以讦为直,以谗为忠。
陛下受其蒙蔽,以为其忠直,借以警策群臣。
权万纪等人挟恩依势,逞其奸谋,其所奏之事,往往夸大其辞。
陛下这样做,其实是昵奸臣而损自身,张蕴古被错杀,即是最好的例证。”
魏征的这番话,说得李世民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弄得他情绪不定。
马周观察李世民的神色,知道他听了魏征这番犀利的话,有点承受不起,遂改换话题禀道:“陛下,权万纪在各衙司里安插耳目之事,果然是奉旨而行吗?”
李世民不明所以,迷茫地问道:“安插耳目?这又是什么意思?”
马周叹了一口气,说道:“果然是他们擅自行事!臣沐皇恩入了御史台,那日权万纪和李仁发找到臣,说皇上有旨,须在各衙司里安插耳目,以便就近观察百官动静。
臣初来乍到,不明所以,就未作答复。
权万纪见臣不配合,当时就冷笑道:‘你沐浴皇恩,从一布衣擢为职官,如今有皇上旨意,你却不奉旨,是何道理?’臣答道:‘皇上的旨意定当遵从,然我初来御史台,须先熟悉台内事务流程,待过了这一段时间,定然随你们出外访查。
’他们见臣意志坚决,遂悻悻而去。”
“后来怎样?”
“后来,这二人很是忙碌,在各衙司物色人选,然后秘密晓以皇上之旨,说服其留意衙中主官动静,然后急传给他们。
张蕴古那日入狱进酒,即是他们设在大理寺的眼线及时报出的。”
李世民一听,顿时大怒,一掌拍在案上,骂道:“反了,反了,这二人伪称朕旨,找死!”他向一名太监吼道:“去,传戴胄速来见朕!” 魏征闻言将眉头皱起,叹道:“权万纪他们这样做,陷皇上于不义境地。
外人若闻知此事,定然说皇上是他们的主使。”
李世民大怒,在殿内转来转去,吼道:“这二贼实在该死!朕多次说过君臣如同鱼水,他们在各衙司里安插耳目,群臣定然以为是朕让他们这样做的,如此,群臣会认为朕所言皆是虚话,以为朕骨子里并不相信他们,才有此防范措施。
哼,朕定斩二贼之头,以洗雪朕之蒙冤。”
魏征拱手道:“陛下以前多次说过,曹孟德多行诡诈,深鄙其为人。
陛下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使诈道以御臣下。
权万纪、李仁发不识陛下之心,妄想以一些卑劣之行取信于皇上,其势断不能久,终究要败露,陛下决意处置他们,则群臣定会拍手称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停步道:“魏卿,看来人之欲其实难抑啊。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权万纪以讦为直,以谗为忠,其实还是投朕所好,因而大行其道。
唉,朕力图以明君来匡正自己,自诩做得不错,谁知还是盲人摸象,不知全貌。
这二人行此事日久,众卿定是大受其害,是吗?” 马周答道:“臣多次明访各衙司,他们见了御史台来人,有噤若寒蝉之状。”
魏征说道:“他们见了御史台之人,其畏惧之状仅是表象,暗地里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
唐皇动怒斥佞臣 戴胄辞世留英名(4)
“如此一来,群臣对权万纪他们又恨又怕,对朕哩,定是一片怨望之心了。”
魏征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听闻后向陛下犯颜直谏,奈何陛下听不进去,权万纪他们不免更加得意。”
李世民悠悠言道:“魏卿,朕知错了。
想是朕即位以来,所行措施皆收到成效,这几年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前些时又拿下###厥,心中不免得意,就疏忽了克制己欲。”
马周听李世民提起###厥,急忙插话道:“对了,权万纪那日对臣下提起,说###厥告破,皇上在京中赐予突厥人官职上百名,这些人在京中居住,保不定他们再行阴谋之事,也想在突厥人中安插耳目哩。”
“该死!”李世民又是一拍条案,脸色变得铁青,“朕视华夷为一家,权万纪这样胡闹,定然会寒了这些突厥人之心,不是将朕的这番苦心尽付诸东流了吗?”
李世民又喃喃道:“萧公作为御史大夫,知事御史台,难道就没有发现权万纪他们的劣行?竟然不管不问吗?”
马周辩解道:“萧公忙于参知政事,对御史台的细务留心不多。
他在衙内多次说过,当初皇上曾经责怪过房、杜仆射陷身于事务堆里,因让我们这些下属各司本职,不需要事事皆报。”
李世民斥道:“朕当初确实责怪过玄龄与如晦,然并没有说过让他们放手不管。
管理好本衙的事务,是主官之职责。
萧公这样讲,失于偏激了。”
这时,戴胄进入殿来。
待其施礼毕,李世民吩咐道:“戴卿,你速派人将权万纪及李仁发押入大理寺中。”
“陛下,此二人犯了什么罪?”
戴胄抬头问道。
李世民将那份上疏抛给戴胄,说道:“这二人妄事毁谤,欲离间我们君臣之情,此罪一也;他们假传朕意,擅自在各衙署内布置耳目,以监督百官,此罪二也;他们以讦为直,以谗为忠,妄想以此邀宠,此罪三也。”
戴胄以前也风闻这二人的劣行,只是辨不清谏诤与谗毁的区别,才不敢下手,现在皇上下旨捉拿此二人,心中大喜,答道:“臣遵旨,这二人妄行其是,惹动群臣之怒,是朝中的祸胎,皇上此举定然大快人心。
陛下,只是律中没有这方面的表述,如何定罪?”
李世民断然道:“从严从重!他们假传旨意安插耳目一事最为恶劣,且流毒弥散,太伤人心。
仅此一条,就是死罪。”
魏征谏道:“陛下盛怒之时,定然疾恶如仇。
依臣意见,此二人之罪由大理寺依律定之,然后布告天下,使人人知闻。”
李世民同意魏征的意见,嘱戴胄速去办理。
戴胄走后,李世民喟然叹息道:“朕自即位以来,谋求和谐之君臣关系,如魏卿你们纷竞直谏,就是和谐之表现,朕心甚慰。
不料变起叵测,险些被此二人坏了大事。
须知良臣之重要甚于君,昔蜀后主刘禅昏弱,因有良臣诸葛亮辅国,才维持了三国鼎立之局面。
朕若听了权万纪之语,将玄龄等人换下,后世定然会说,朕连蜀后主都不如。”
魏征拱手道:“皇上毕竟识破了二贼的奸心,是大唐之福。
依臣看来,他们若将玄龄参下,毕竟事小,若是其布置的耳目网成了气候,那才是极大的祸端哩。”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若其成了气候,定然造成君臣相猜、群臣人人自危的局面,届时,你们定然唯唯诺诺,不敢言语。
马周,你们作为侍御史,今后监察百官,须使正道,不可再用歪门邪道损朕名声。”
马周躬身道:“臣谨遵圣旨。”
“魏卿,你要拟一道诏,其中要申明:自今以后,有上述讦人小恶而失大节者,当以谗人之罪惩之。”
魏征躬身答应。
李世民又叮嘱道:“此诏中要说明谏诤与讪谤之区别。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唐皇动怒斥佞臣 戴胄辞世留英名(5)
朕自贞观之初开始导人谏诤,数年来蔚然成风,若今后有人惧怕讪谤而不敢开言,亦非吾意。
有句话叫做矫枉过正,我们不可蹈此覆辙。”
魏征顿首道:“陛下这样说,臣深为折服。
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管仲曰:‘此极非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
’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魏卿的话,有时率性而发,也有现在温和的时候。
嗯,不错,为君者若不能知人,知人而不能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