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喧嚣-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延杰7岁就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练武,一直练到了13岁,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放弃了学业,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了少林寺。因为父亲觉得,念书不是成才的惟一道路,何况家境不好,来少林寺练武应该是个不错的出路。他和弟弟王博一起来到了少林寺,由于父亲和武僧团的教练很熟,就直接进了武僧团。延的师父一看这两个小孩儿身材、身体素质都不错,又因为是老朋友的儿子,所以便收下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跟不上班,但是他能吃苦,经过拼命追赶,慢慢跟上大家了,也就随之好多了。来的第二年,他就跟团演出了,第一次去的是深圳,当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算是见了大世面了,打心眼儿里感激父亲的英明决定。有了这一次,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再演出,出国的机会就多了起来,来武僧团这几年,他已经去了泰国、韩国、德国、新加坡等近十个国家,可以说是真正“见了大世面了”。
我问他和还在读书的小伙伴们比起来,哪种生活更好。他说,当然是我的生活好了,我比起他们来,懂的东西要多得多,我刚从农村出来时,说话都害羞,现在可不怕了,跟谁都敢说话。我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出了这么多次国,他们却没有这样好的机会。而且,在家的时候,小伙伴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的功夫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到了少林寺以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功夫有多差,少林寺就像是一个深深的大海,深不可测,我在这里学习功夫,怕是永远都到不了尽头。少林功夫有一种艺术性,这是我最深的体会,一般的长拳短打哪有这种感觉?
但是,他做了一个小小的转折,说,练功夫首先要不怕吃苦,只有克服了怕吃苦的心理,才有可能提高。我在武僧团主修的是双鞭,练习双鞭首先要练习腕力,鞭跟棍不一样,它更灵活,更难掌握,可以说,十八般武器中它最难练,我在练的时候,好几次伤到了自己,有一次把腿差点儿打断,有一次把后脑给伤了,我都想过要放弃,但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现在好多了,一般不会受伤了,双鞭就像长在我的身上一样。
我相信他所言不虚,上午还看过他的表演,当时揪着心,生怕他的双鞭有一根把握不住,飞出来,可怎么看那根鞭就像是他的手臂的延伸,那么灵活自如。
谈话中提到了释小宝,他说,自己特别喜欢这个小师弟。有一次自己感冒了,特别烦,趟在床上跟自己怄气。这时候,释小宝来了,给他端来了一大碗热姜汤,说,喝了就好了。结果,延杰喝下去以后真的很快就好了,他觉得这其中有一种力量,是说不清楚的。
今年延杰17岁,按照寺院的规矩,到了18岁就该考虑是不是要出家的问题了,延杰说,我现在还说不清,可能大主意还是要父亲拿吧。
临走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了武僧团,这次却没有见到他。我请延的(武僧团团长)对我的小老乡格外关照一下,延的说没问题,大家在这里学功夫,都不会吃亏,大家都是好样的。
回北京后不久,收到了延杰的一封来信,信是用少林文化学院的信笺写的。信笺下面有一行小字:少林文化学院是少林寺创办的惟一一所集禅学、武术、医学、艺术于一体的正规化学院。学院宗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国际武术交流人才。院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他的来信写得挺简单,却有一种真情,也让我对他以及他们这些小武僧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附(来信部分内容):
李阳泉老师:
您好!我是你的那个小老乡,还记得我吗?真不好意思,你走的那天,没来
得及送你,心里特别过意不去。借此信表达我的歉意。
……
您的工作是不是很繁忙呀?其实我们也很忙的,每年都要接受很多的大型表
演和专场武术表演,有时候觉得挺累的,您怎么样?整天东奔西走的,一样很辛
苦吧?噢,对了,我忘了给你介绍我弟弟了,他叫王博,现在英国表演还没有回
来。我代他向你问好!……记得您采访我时问了一句话,“你感觉自己长大了吗?”
其实我真的感觉到了,在少林寺已经五年了,这五年中,我渐渐长大,渐渐成熟;
在这五年中,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方法。
希望能够经常和您保持联系,您能够接受我的真挚吗?好了,很晚了,就此
搁笔。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延杰 
                  
 43、释延进:腿上有半尺长的伤口
 俗名柴进,1982年9月9日生于河北邯郸市魏县
采访时间:2001年10月19日上午
采访地点:嵩山少林寺武僧培训基地
柴进个子挺高,足有一米八的样子,却只有20岁。练武的人一般都不会太高,他在武僧团中算是一个特例。
讲起自己的故事来,他有些顾虑,你看我行吗?我的故事值得写吗?我没有什么故事的呀。
我说,你一定行,你的名字和梁山好汉的名字一样,又是队长推荐的你,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这就好,他说,那我就从我小时候讲起吧。我小时候学习可赖了,成绩特别不好,老师几次都说我这孩子没用了,可是我的爸爸妈妈不这么看,他们觉得我很懂事,一定会有出息。我大哥是学武的,他曾经在山东郓城学习过武术,后来又到了少林寺。我从小也跟他瞎比划,他觉得我可能是块料,就把我带到了少林寺。在少林武术学校呆了三年,学习功夫,也学习文化课,当时的功夫是和延的师傅学的。后来进了武僧团,就这么简单。他“交待”完毕,像是完成了一项任务,长吁了一口气。
喜欢现在的生活吗?我问他。
当然喜欢了,我来少林寺以后,曾经去过许多国家演出。每次出去我都带上一些胶卷,给自己留下美好的纪念,关键是让远方的爸爸妈妈看了也高兴。我在这里感觉很快乐,有在家中得不到的快乐。每次回家我都非常想念少林寺,想念我的师傅和师兄弟们。
你在少林寺这段时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肉能够受得了吗?
我14岁就到了少林寺了,到现在已经快6年了,我一块肉也没吃过,真的,不是因为你是记者我才这么说的,我确实是没吃过。我一来就受了戒了,一开始很难受,馋,后来慢慢就好了,也不想了,我现在感觉素食比肉食好吃得多。回家时家人给吃肉,刚吃了一口就吐了,受不了。当然,师傅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吃素,师傅特别好,他也考虑到大家在长身体,不过我不吃肉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
他特别坦诚地谈着自己,我也特别认真地听着。不经意间,我发现他总是用手去抓自己的腿,这是干什么,我问他。
噢,我的腿受伤过。一次练功的时候,不小心滑破,流了很多血,早就好了,只是偶尔有些痒。说着,他把裤脚绾起来,让我看——足有半尺长的一条伤口!
为了学成功夫,小小年纪也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我正想着,他又说话了——
其实我觉得受伤没什么,反而让我感受到师傅以及师兄弟们对我的感情,我受伤的时候,他们轮流给我送饭,经常来陪我,鼓励我,感觉好温暖。
听着他的诉说,越发感觉到这些小武僧们的可爱,在这些小男孩身上,你很容易找到那些早已快成为历史的名词:侠、义气、无畏……
他在武僧队里的专长是醉拳,我看过他的表演,非常精彩,让人想起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感觉。
武松?是啊!听山上的人说,梁山好汉武松在上水泊以前也在少林寺学艺八年呢!他说,这醉拳便是武松在少林武术的基础上自创的。(后经核查,《少林寺志》并无这方面的记载,但几乎所有的武僧都认定武松在此学艺属实。)
他说尽管他在少林寺呆了很长时间了,可是这里依然有很多他无法理解的东西。比如去达摩洞的时候,自己在上面练功,就会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气流从头顶灌到脚底,非常舒服。而在别处练功就几乎没有这种感觉。还有,就是方丈,他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武功和佛法修为都非常高。据说他每次外出办事时间长短不一,可是每次回来之前,只要他一到达山门,他屋中的灯自然就亮了,特别神。我特别佩服他的神力……
他把我讲得云里雾里的,让人将信将疑。 
                  
 44、释延华:武术不是狭隘的英…
 俗名孙占锋,1981年生于河南许昌禹县郭连乡曹庄村
采访时间:2001年10月19日中午
采访地点:少林寺武僧培训基地
在培训基地,延的(武僧团团长)安排我们看了一场武术表演,小伙子们一个个出手不凡,动作潇洒利落。延的指着那个拿教鞭的小伙子说,他就是我们的教练,孙占锋,很不错的一个小孩。
练功完毕,我们坐在了一起,他有些腼腆,不知道该说什么,我说,咱们就当是哥们儿,聊天呗。他笑了,好,大哥,那咱们就聊天吧。
他说,他从小喜欢练武,后来电影《少林寺》火爆全国,他便慕名来学功夫,在山下的武术学校里,由于武术学校是少林俗家弟子开的,和寺院有很深的渊源,他在武术学校的出色表现很被老师看好,老师觉得他是个好苗子,便把他介绍到武僧队里来了。那一年他16岁。
五年如一日,他和师兄弟们在一起练武、生活,一晃他已经长成一个身体强健的青年了。以前的教练外出读佛学院了,觉得他足以承担教练的职责,便在方丈的首肯下把教鞭给了他。
占锋对“教练”这个词的理解很深刻,他觉得,做教练并不是说你武术好就行,教育工作、照顾学生、管理等都得考虑到。比如教学,有的学生很刻苦,但心理条件不成熟,练了很长时间不见长进,这最让人挠头,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常常让他很难受。
为此,他摸索出一套教学法,让悟性比较低的队员把十八般兵器全部摸一遍,慢慢找出适合自己的,再强化训练,这样,看起来消耗时间,其实是在培养他们的自信。效果还不错,真的。延华有点自豪地说。
谈到自己的专长,他说,我喜欢刀,尤其是大刀,抡起来忽忽风响,很有味道,很有气势。边说,他边跃跃欲试。在武僧对的练功场上,他专门为我表演了一趟刀法,我不懂武术,可至少是看呆了。
我问他打不打打算出家,成为一个真正的僧人。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人生就是在寻找自己的目标,一个人得有上进心,否则很难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在少林寺和俗家都是一样的,只是环境不同而已。以后出不出家?我还没考虑。因为这个世界的变数太多,一切随缘吧。他强调说,现在,家中条件不好,还要供哥哥上学,费用支出很大,而他在外面却很好,在这里练武,一切生活费用全部由寺院负责,所以还没有给自己的未来有太多设计。
我不甘心他这样的回答,便颇含诱惑地问他,你想没想过将来靠这身功夫去闯天下?比如演电影、开武馆、做公安之类的?他沉吟了一下,没说话,后来,像是突然想开了似的,对我说,我也想过外面的花花世界的样子,想过自己开武馆,做公安之类,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过一种更平静的生活,并决定在适当的时机出家,这可能就是因缘吧。
什么是适当的时机?
我穷追不舍。
比如,我现在对佛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