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优秀教师的。”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期间,一次朱敏见到毛主席,谈到父亲朱德要求她搬到学校居住并不许经常回家一事时,毛主席说:“这是应该的,应该与群众打成一片,应该到群众中去!”以后,毛主席还曾多次向朱敏询问北京师大的工作、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等情况,鼓励朱敏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从帅府千金的人生传奇看朱门家风(5)
“不管干什么,都要安心自己的工作,干哪一行,就要把哪一行搞好。”多年后,每当想起爹爹生前常说的这些话,朱敏觉得似乎工作干劲更足,“就在他去世前,还对亲人说‘人活着是为什么?活着就是要工作,要革命’”。在一篇怀念爹爹的文章中,朱敏如此写道,“父亲的这些教诲,是留给我们子女后代的无价之宝。我一定要像父亲一样,踏踏实实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誓言如钢铁般掷地有声,朱敏将对爹爹的爱化作实现誓言的动力,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朱敏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的春天,同时被提升为教授。她和中国教育战线上千千万万个人民教师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朴实无华地生活。
1986年12月,年满60的朱敏虽然离休了,但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的她,早已和教育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无法离开这项深爱的事业。离开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教书育人的事业已经结束。80年代中期,部队整编,有大批的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回到地方。这些复转军人为保卫祖国无私地奉献了青春年华,回到地方后,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朱敏与几位老同志商量,提出创建一所为部队战士和基层干部服务的成人高等院校——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后属地化管理称为北京军地专修学院。朱敏亲自出任院长。
朱敏曾担任中国保健科技协会会长、中俄友好协会理事等职。一身朴实的装束,神情中也丝毫不见骄娇之气;虽然她是开国元帅的独生女儿,却从不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任何特殊要求。然而,从帅府千金到平民百姓,毕竟身份上存在巨大落差。很自然地,朱敏也曾经受到这种落差的困扰。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后代,该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是否拥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权呢?朱敏从爹爹敦厚、质朴的个性及一心为民的品行上感受到自己做人处世的原则。〖HJ〗
195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五个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登上天安门城楼和首都人民一道欢庆。朱敏非常想和爹爹一起去天安门城楼参加活动,可令她想不到的是爹爹对自己的这个要求却大加责备。再三请求无效后,朱敏委屈地说起以前在苏联过国庆节时,斯大林都邀请自己去红场观礼台。她没料到,这番话让爹爹的火气更大了,“你住口,斯大林请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苏联的客人,那是出于外交礼节,可现在你是在中国,天安门城楼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的地方,那不是你们去的地方!你现在不是小孩了,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正是爹爹的这番话,像闪电一样划过朱敏的内心,并在她心灵深处烙下深刻印记。在此后的日子里,反复地体味着爹爹的话,朱敏真正地拥有了普通人的平常心,过上了一种平实而幸福的生活。
求学时的朱敏生活中的主题是读书,工作后她的主要生活内容便只有教书育人;至于如何花钱,年轻时的她对此很不得要领。那时,每个月的工资刚发出来,半个月就花没了,往往口袋里只剩零钱时朱敏只好找爹爹求援。见到女儿陷入经济危机,朱德不由得和她开起玩笑:“怎么?老师同志,成了穷光蛋了,工资一个人花还不够?别人一大家子的日子怎么过的?照你这个花法,不把别人的脖子都扎起来啦?”一针见血地指出朱敏的毛病是没有计划性,并提出以后亲自替她制订开支计划,帮助她养成良好的用钱习惯。
〖JP2〗此后,朱德真的给女儿制订了个详细的开支表。朱敏按照爹爹的这个开支表计划用钱,再没有出现家庭“财政赤字”,也逐渐养成了节省的习惯。后来家庭陆续又添了几个孩子,生活相当紧张,但朱敏再也没有向爹爹伸手,反而将生活安排得很有条理,孩子们个个都很结实健康。至今,孩子们都有经济能力了,但朱敏仍保持着节俭习惯,有时甚至连孩子们都为她的“抠门”而表示不满。〖JP〗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帅府千金的人生传奇看朱门家风(6)
刘铮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朱德,是在他和朱敏结婚一年之后。1953年底,刘铮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被调回国。尽管人们有口皆碑,说朱老总为人忠厚、平易近人、是位可亲可敬的革命老人,毕竟没有直接接触,刘铮的心情未免有些紧张。在中南海永福堂,康克清妈妈和朱敏把刘铮引进朱德的书房。正在专心读报的朱德,看到刘铮,立刻起身,微笑着迎上来和他握手,并关切地说:“好啊,外面好,国内也好嘛!国内这几年变化很大,需要很好地学习,很好地适应。”尽管刘铮多年从事外交工作,但与总司令这样的大人物握手、说话还是第一次,显得有些木讷。朱德一再嘱咐小夫妻俩:“家里的事,不要你们操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总司令、谦逊和善的老人,刘铮心中的紧张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
一贯严于律己,这是朱德给刘铮最深刻的印象。朱德在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外事活动很多。他一生行伍,具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每次接见外宾,总是提前二三十分钟到达接见地点。那时朱德已经70多岁了,还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太辛苦。作为晚辈,刘铮有些于心不忍。他根据自己做外交工作的经验,便在时间的安排上给朱德的卫士长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不料,在一次接见活动中,客人率先到达了。一向谦逊和善、沉默寡言的朱德回到家里竟发起火来:“国家不论大小,我们都要尊重,在外交礼节上,绝对来不得闪失!……如果这是打仗,就要付出流血的代价!”朱德狠狠地批评了卫士长。行动时间是别人安排的,主意却是刘铮出的,虽然老人没有直接批评自己,但刘铮内心却非常愧疚。
“与爹爹这样的伟人生活在一起,使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能辱没他老人家的英名”,长期以来,刘铮和朱敏始终把“忠诚老实地做人,认真勤恳地做事”作为座右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孩子们。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祖籍广东韶关的“狗娃子”一辈子最大的遗憾(1)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以东、渠江以西,有一条狭长的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深谷窄。在这片幅员1964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元帅与一位伟大的战士,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元帅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为此,四川仪陇有了“兵帅之乡”的美誉。
据记载,仪陇县城初置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因城址设在大仪山顶部的平地上,故以山势而得名。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仪陇设方州,将州、县治所迁至金城山上。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又将城址移至金城山腰,沿金城山天险为城,一直延续至今。
从县城东行70多华里处,有个小镇。在小镇旁耸立着形似马鞍的山岭——马鞍场。其西北不远处,突起一道山梁,名曰琳琅山。这里层峦叠嶂,松柏成荫,四季葱茏。琳琅山西麓,有一个只住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李家湾。这里村民曾经将许许多多梦幻般的传说赋予这片景色秀丽的土地,企望它能带来幸福与欢乐。然而,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残酷的现实把老百姓的梦想打得粉碎。
1886年12月的第一天(清光绪十二年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六),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鹅毛大雪无情地袭扰着这片贫瘠的土地。这天早上,贤惠勤劳的农妇钟氏和往日一样,天刚麻麻亮就起床,在灶前忙碌着给全家十几口人做早饭。她正要弯腰下蹲往灶门添柴时,只觉得腹部一阵剧痛,额头直冒冷汗。正在这时,手脚勤快的老祖母潘氏走了进来,一看二儿媳钟氏躺在灶前,心里已明白七八分。老祖母当即把大儿媳刘氏叫了过来,一起把钟氏扶进房内,让她仰卧在床上……
哇、哇、哇……一个幼小的生命伴随着一声声啼哭,降临到人世间。他,就是后来的红军之父、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
朱家迁至仪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据朱德生父朱世林的墓文记载,朱家“籍起粤东,支分蜀北,自先世文先公移居兹土,世业为农……”原来,朱德的祖上原是广东韶关县的客籍人。明末清初,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加上战后疫病流行,使四川人口骤减,土地抛荒增多。清朝统治者为了稳定其在四川的统治和征收赋税,采取鼓励向四川移民的政策,使得大群大群的外省人迁移至四川,其中尤以湖广人居多,史称“湖广填四川”。朱家就是在这场大移###动中,从广东韶关入川的,最初在川北的广安县、营山县一带流动经营小商业来维持生计。清朝乾隆末年,朱氏第三代的朱文先带着第四个儿子朱自成,从营山迁到仪陇的马鞍场的大湾。随着家族的繁衍,人们便称这里为“朱家大湾”。
“发福万海从四克,有尚成文化朝邦。世代书香庆永锡,始蒙技术耀前章。”这是朱家族谱中的辈份28字韵文。朱德的曾祖父是“朝”字辈,名叫朝星。朱家在朱朝星那一代时,尚有老业田30挑,按1亩约5挑算,朱家田地面积还有约6亩。朱德的祖父是“邦”字辈,名叫邦俊,排行第三。朱家到了“邦”字辈,人丁兴旺,兄弟邦楷、邦举、邦俊、邦兴、邦久平分祖上传下来的老业田,每人分到的一点田地已不能维持生计。
于是,在1882年,朱邦俊把土地和草屋典了300吊钱作为资金,领着一家搬离大湾两公里的地方,租佃了李家湾的地主丁邱川家80挑田土耕种。朱家世代务农,辛勤劳作,到头来仍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沦为贫苦的佃农。
朱德的祖父朱邦俊是一个淳朴、勤劳的农民,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黄土地,直至“###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潘氏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劳动妇女,主持着家中一切事务——在朱德印象中,朱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在祖母的管理下,一大家的开支、活计安排得井然有序。
朱德出生时,一家三世同堂:祖父母朱邦俊和潘氏,伯父母朱世连和刘氏,父母亲朱世林和钟氏,还有三叔朱世和、四叔朱世禄,大哥朱代历(字云阶)、二哥朱代凤(字吉阶),姐姐朱秋香,加上自己共有12口人。朱家落户在仪陇,算到朱德这辈已是第六代了。姐姐秋香15岁时就出嫁了,大哥代历大朱德4岁,二哥代凤大他两岁。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祖籍广东韶关的“狗娃子”一辈子最大的遗憾(2)
在封建社会里,男子是家庭的主要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