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浮现了出来。鱼雷长火暴脾气“腾”地上来了,率先发难:“声纳室,我是鱼雷室,报告攻击数据!报告攻击数据!”
王艇长吃了一惊,猛然发现了通讯开关,像是被人一下掐住了脖子,脸色铁青。没时间责问,痉挛地手抓起话机:“鱼雷长你要干什么?不准发射!声纳室,我是艇长,不准提供攻击数据。你们这么干是要被枪毙的!”他知道攻击敌舰队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但此刻他已经没有耐性再给艇员们作解释。
“攻击敌航母是正确的抉择!你一个代理艇长,不能一手遮天!我们是有我们的任务,但我们也应该灵活掌握!鱼雷室注意,敌舰群航速XXX,航向XXX,攻击夹角XXX……”声纳长张矜也气昏了头,想着日后要和王艇长一齐共事受窝囊气,还不如脱军装回家种田,反正张力钧也不会回来了。拼了!若能干掉“小鹰”号被枪毙了也值了!
“混蛋!你们想要政变吗?让开!让开!”王艇长简直不敢相信,大打挂上话机,冲了出去,在走廊里撞倒了几名来不及躲闪的水兵。
鱼雷舱各司其职,在密如蛛网的管路、阀盘间游走。鱼雷长忙着鱼雷攻击诸元解算,鱼雷兵操纵各种键盘、按钮和阀门,向发射管注水,均衡发射管内外压力。突然,外面放风的人回来报告:“艇长来了!”
“快!快!……”鱼雷长手脚忙乱地把还没有核算过的计算结果输入发射装置。
“不准发射!”王艇长破门而入,但鱼雷长已搬动了1号、2号、4号雷的发射扳手,顷刻之间60多个大气压冲入发射管,3枚被动搜索鱼雷顷巢而出。王艇长只感脚下一阵晃动,高压气流尖利的啸叫声刺得耳膜生痛。随即在声纳屏上猛然出现一个高高的脉冲尖峰,听音器里持续着清晰的噪音,那是鱼雷前进的声音……
王艇长一把揪住鱼雷长的脖领子,“混蛋!谁让你发射的!谁让你发射的!”
“出了事,我负责!”鱼雷长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你负责?你负个屁!”王艇长把鱼雷长扔到一边,跑到鱼雷跟踪器前查看3枚鱼雷的轨迹,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前两枚鱼雷的搜索圆锥肯定是偏了。如果“小鹰”号航速、航向不变的话,而且不采取任何躲避措施,第三枚的概率也只有50%。
没时间责怪鱼雷长的莽撞,王艇长惊愤地抓起话机:“我是艇长,声纳室报告,最佳躲避深度。全艇艇员注意,抗冲击警报!”命令完毕,火速跑回指挥室,嘴里不停地嘀咕咒骂着:“见鬼!见鬼!见鬼!”
093艇内一片忙乱,紧张气氛骤起,让人头皮发麻,手心捏汗!
果然,3枚鱼雷在水下划过一道清晰的白痕从“小鹰”号庞大的舰体前后穿过,射向诱雷弹。即使这样,也让精明的托马斯惊出了一身冷汗,想起了B.H.Liddell Hart(利德尔·哈特)的名言:“战争中所有的问题以及原则,都是二元性的,正如硬币有两面。这个必然结论基于一个基本事实,即战争是由交战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因此当一方进攻时,也需要注意防守。”
对于海战而言,更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那就是,首先发现敌人而避免被对方发现的一方通常获胜!而与潜艇作战,水面舰艇还有一个无法穿越的技术屏障,那就是空泡现象(舰船推进器产生的气泡,随即在水中破裂产生噪音的现象),这种的高频噪音甚至可以穿越跃变层,把攻击数据准确地报告给隐蔽的潜艇。
托马斯脑子里一片混乱,难道舰队的行踪被解放军发现了?该死!怎么会碰上中国潜艇?!是‘独狼’,还是‘狼群’?!反潜!反潜!反潜!刹那间,凄历的警报在舰队中环绕,数架反潜直升机紧急升空扑向093艇,数艘驱逐舰和护卫舰也风驰电掣地赶来,把093艇团团围住。
一下子,张矜听到的螺旋桨声音和脉冲信号骤然增多;开头还只是在前方一点,接着“刷”地一下向两旁散开,再接着093艇艇周360度声个个角度都有强烈信号,搀杂在一起,搅和人心。他知道,这是M国海军惯用的联合反潜作战战术,其特点就可以协同攻击,同时通过三角定位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目标潜艇的位置。当一艘战舰侦听到潜艇发射鱼雷的声响,它无法确定其潜艇的具体位置。但是,友舰也会获得一个类似的报告。这时,两艘战舰交换数据,很容易便可以通过两条方位线相交来获得目标的位置。而同时从各方向以交叉火力朝该目标开火,目标很难规避。
想象中,敌人在很广阔的搜索区域摆开了搜潜队形:各把住圆周上的一个点,呈向心螺旋形展开搜索,093艇便被罩在其中。忽然,一名声纳员面露惊色:“报告,我好像听到了某种奇怪的声音……”
“哦,天呐!”张矜确认了这个声音,刹那间成了一个冰人,僵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了……外面,一根冷冰冰的钢制圆柱体尾部冒出滚滚气泡,正似飞箭一般袭来……张矜猛地惊醒,瞪大了眼睛报告:“有鱼雷入水!方位XXX!发现第二枚,方位XXX……发现深水炸弹!”
“开全速!”
“鱼雷突破3000码!”张矜双耳凝神,细听极速接近的不速之客,同时瞪大了双眼,紧盯声纳屏幕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诱雷弹准备!全艇抗冲击警报!”王艇长双眼充满了未知,似乎在预示着某种不祥。凄厉的抗冲击警报犀利地在全艇每一个角落回想,所有艇员的心都悬了起来!
“鱼雷进入一千码!”
“左满舵!左满舵!发射诱雷气幕弹!”
“诱雷气幕弹已发射!”
诱雷弹掀动浪花,好似跳起旋转的狐步,释放出似梦似幻、即闪烁又朦胧的气泡,把火急火燎家伙的眼球捞捞吸住!说时迟,那时快。两枚鱼雷划过艇身,偏向了诱雷弹。“轰隆!”巨大的爆炸震得艇员们踉踉跄跄,紧接着又是一声更为强烈的爆炸!
不等喘息,张矜就又听到一阵喀隆喀隆,深知那驱逐舰的螺旋桨声!反潜直升机就像一群大鸟在嗡嗡地盘旋,反潜火箭、深水炸弹带着尖厉刺耳的嘶鸣划过天空,在093艇四周散布,水面上顿时扬起一排排水墙。这是一次出色的放射,形成了一片爆炸火网。
王艇长被猛地撞到了潜望镜,后背咯在布满凸形按钮的钢柱上,不等咧嘴,又一个硬帮帮的脑壳撞到了他的腮帮子上……昔日里一个个强壮的身体有多么强壮,此刻相互撞击的伤害就有多么惨重……头、肋骨和关节不断在冰冷的管子、阀门和各种钢铁凸件上冲撞磕击,鲜血飞溅,一片惊恐万状地呼天喊地。
“救护兵!救护兵!!!”声纳室里一片混乱,一名声纳员的头撞到操作桌的尖角,鲜血溅了张矜一脸,从而引发疯狂地大叫。093艇的救护兵此刻正在7号舱弯着腰在照顾一名受重伤的水兵,叫他的声音从各个舱室传来,一下子不知该去船艏,还是去舰尾。
“轰隆隆……”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可怕声响,整艘艇都在地动山摇,就像一个密封的金属桶,被一个巨人拿着铁锤狠狠砸着。艇内散放的东西在四面横飞,断裂的电缆迸射出吓人的蓝色火花,惊慌急促的语调和无电池电话里的损害报告混杂成一片。接着,“刷!”整艘潜艇一下子陷入了黑暗,就好像主心骨被人抽走了,心理防线在瞬间崩溃,无论是谁都相信这是即将毁灭的迹象,无法抑制地尖叫了起来。
“轰!”又一枚不长眼的深水炸弹在距093艇上方40米处爆炸了,随后引发出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差点把093艇掀了个180度。高压水柱从裂缝中喷进来,蓄电池的酸雾四处弥漫,应急照明在恐怖地忽明忽暗,王艇长借住微弱的灯光看到了深度表已经达到了最大设计深度,以前从来不曾降到这个深度,但潜艇还在下沉。
“3号舱进水!”
“电力舱进水!”
“5号舱找火!”
……
093艇就像一条企图逃离电筒光束的蝎子,却在一盏盏强光灯下,找不到称心的藏身地方。天翻地覆的爆炸还没有停止,而一个又一个令人生厌的报告,又你追我赶地接踵而来,就好像葬身海底的厄运已迫在眉睫了。
指挥舱一闪一灭的灯光下,王艇长满脸冷汗,对自已刚才的暴怒感到吃惊。这不是一个高级指挥官应有的情绪……反思中,呼吸渐渐平静下来。深水炸弹仍在不断入水,093艇还在下沉。王艇长闭上了眼睛,他看不管张力钧,可现在自已却是个罪人!他知道M军绝不会善罢甘休,可093艇再也经不起一次打击了,现在,除了奇迹,谁也救不了093。耻辱啊!耻辱!
水面又是一道凶猛的水墙,水下又一片爆炸的火网,093艇像一块石头那样沉了下去……
查尔斯准将兴高采烈地走进指挥室:“将军,我们的收获不小啊!还没开战,就收拾了一条大鲨鱼。”托马斯努力地迎合一笑,却是愁眉不展:“我怀疑解放军的战略核潜艇是否就这么不堪一击?”又转头再次确认了是否消灭了敌潜艇。
“哦,我的将军,您多心了。看看刚才那道‘水墙’,这么猛烈地‘反潜’,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就算不能把它拦腰折断,他们也要在缺氧中,渡过最后的时光啦!您应该为有这样一只训练有素的反潜部队感到骄傲!”
“可是,我担心他们躲进了水温跃变层……”
拉姆斯的话未说完,随着水下一声大爆炸,水面一道巨型水柱冲天而起,其强度远远大于深水炸弹在水下爆炸而引起的水花。查尔斯得意地说:“将军,您看,他们完蛋了!”
又过了片刻,拉姆斯看到水面上浮出了一片潜艇内的杂物。反潜部队也传回报告,可疑声纳信号不存在了。托马斯这才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接着又很傲慢地说:“在我的舰队周围,决不允许敌潜艇的出现!”
“等过一会儿,解决了‘龙城’号,那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了,我也可以回本土过圣诞节了!哈哈……”查尔斯的得意忘形,却令托马斯更小心了起来:“命令,‘海狼’攻击核潜艇留守该海域,直到确认敌潜艇已被击沉!”
“哦,是。”司令员的严肃,让查尔斯有所收敛,转头传达命令。
这时,助手走上前,建议道:“将军,我们要不要取消这次行动,因为解放军的潜艇可能已经向总部发出了报告。若第七舰队暴露,不仅无法完成作战任务,而且自身都难以保全。”
“指挥官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一点没错,但是,更宝贵的则是坚持自已的正确判断和决定!”托马斯深知,战场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纵观战争史,因一点点突发情况就改变整个作战计划而最终失败的战例不胜枚举,所以,自已要有冷静的分析和判断,这才是胜利的保证。刚才,他们遇到的是一只“独狼”,而不是“狼群”。这就说明第七舰队的行踪没有被解放军发现,这是偶然的遭遇。另外,电子战部队也没有收到任何异常的通讯信号,况且他已经收到了“精灵”提供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