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慷樱辈逦逄ā�

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进占平型关以北地区。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一一五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的日军。

接到命令后,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命令:六八五团在平型关东侧,六八六团在平型关西侧,伏击日军。

当天黄昏,两个主攻团迅即出发,连夜赶到了离平型关30多里的冉庄。

24日晨,平型关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侦察参谋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告,说日军大队人马向平型关运动来了。傍晚,师部决定:今晚12时部队出发,开往平型关伏击日军。

当天夜里,天空阴云密布,下着倾盆大雨。李天佑率领部队按时出发,天亮后到达了预定位置。

平型关方向的炮声一阵紧似一阵。李天佑和杨勇一同到前线指挥所去观察,发现前面是公路,两旁是山。李天佑摘下望远镜对杨勇说:“隐蔽得很好。”

这时,山沟里传来了汽车的马达声。车队载着日军士兵和军用物资开往平型关。公路上有的地方泥浆很深,道路不好走,几百辆汽车在兴庄至老爷庙之间的公路上停了下来。后面的队伍还在往前挤,人、马、车拥挤到一块,真是一个开火的好时机。李天佑抓过耳机询问瞭望哨:“敌人全进伏击圈了吗?”

“通灵丘的公路上已不见敌人了。”

李天佑撂下听筒,马上派参谋去报告林彪。

参谋走后不久,敌人突然向两侧山上开枪扫射。李天佑和杨勇交换了一下惊异的眼色:怎么回事呢?难道被日军发觉了?为了不让日军有所准备,错过战机,李天佑决定马上下达攻击命令,并再次询问瞭望哨:“后面没有队伍了吗?”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李天佑抓起耳机,命令担任突击的一营:“攻击开始,打!”这时,去报告林彪的参谋也跑回来了,带回了林彪一个字的命令:“打!”

战士们早就盼望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了。顿时,手榴弹、机枪、迫击炮的响声搅成一团。充塞在公路上的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正打得起劲,一参谋朝李天佑大声喊道:“师长叫你到他那里去一趟!”

师指挥所就在右后侧山坡上,李天佑一路小跑,很快就到了。林彪披着雨衣,正在观看前面的战斗。他看到李天佑,说:“沉着些。还怕没仗打?战斗不会马上结束的。”

接着,林彪对李天佑说:“看到吗?敌人很顽强。”说着,林彪又边指公路边说:“公路上的敌人正在抢占地形和利用汽车顽抗。我们现在包围了敌人一个旅团,有4000多人,大块不好吃掉,必须把它切成几段。你们一定要冲过公路,把公路上的敌人切成几段,并以一个营抢占老爷庙。拿下这个制高点,我们就可居高临下,把敌人消灭在沟里……”

李天佑受领了新的任务,跑回指挥所,马上命令右侧山上的三营向老爷庙冲击。这时,东侧的六八五团也开始突击了。

巨大的冲杀声震撼山谷,战士们勇猛地向公路冲去。日本鬼子东奔西窜,战马惊鸣。然而,日本鬼子终究是野蛮的,而且枪法很准。他们不顾伤亡,利用汽车和公路旁的沟坎顽抗。六八六团伤亡在不断增加,部队还没有冲上公路,一部分日军就已经爬到半山,占领了老爷庙。看来情况对六八六团十分不利。

李天佑看到战士接二连三地倒下,很是痛心,但他觉得“当亡国奴是可耻的”,便痛咬牙关命令:“三营长,不要怕伤亡!冲,冲上公路就好啦!”

战斗异常激烈,三营伤亡很大。为了切断日军汽车兵与骑兵的联系,三营九连的指战员差不多快打光了,只剩下十多个人。

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

三营冲过了公路,直奔老爷庙。营长杨国夫负伤了,教导员刘西元接着指挥。后来,二营增援,一同攻上了老爷庙,控制了老爷庙的制高点。

占领了老爷庙后,八路军居高临下,使得山沟里的日军无缝可钻。鬼子们这下可尝到了山地战的厉害。这时,那些日军指挥官才恍然大悟,挥着刀乱喊乱叫,指挥日军争夺这个光秃秃的小山头。显然,日军的争夺为时已晚,败局已定。



2、李天佑大战平型关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 
  8月上旬,我党与国民党政府达成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称十八集团军),开赴抗日前线。李天佑任师长的红四师缩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李天佑任团长,杨勇任副团长(政委)。686团的历史可追溯到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湖南平江起义。这是一支久经考验的英雄部队。 

  8月底,李天佑带领686团东渡黄河,从陕西进入山西。 

  1937年9月25日清晨,一场震惊中外的战斗发生在山西灵丘的一个临近平型关山口的山沟里。 

  平型关战斗是我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灵丘一条狭窄的谷道,对日军第21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1000多人进行的一个伏击战。686团担任实施中间突破的主攻任务。 

  战斗打响的头一天晚上,李天佑本想在出发之前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可是激动的心情实在无法让他入眠。副团长杨勇说:“老战将了,怎么还是这么紧张?”李天佑答道:“头一回跟日本侵略军交手,不要哪个地方想不全面,误了事!”这一年,李天佑24岁,已经有了十年从军打仗的经历,被称作“老战将”不为过。他想起前一天,在灵丘县上寨村师部的连以上干部战斗动员会上,林彪师长提出要求:“打一个大胜仗,给敌人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全国人民一个振奋!”师长的话让他深感这一仗他这个主攻团责任重大。想一想,还是从床上起来,跟杨勇说,他要到师部去看看师长还有什么交代的。在师部李天佑看到师长头上戴着健脑器,顿时后悔打扰了身体瘦弱的师长休息。师长主动问“有什么事情吗?”当听明来意,师长平静地说,“按原计划执行。有情况一定会通知你们。” 

  这一个晚上,他可能想到的很多。他可能想到,从在陕西三原改编,脱下红军服装,换上八路军服装,就准备要到前线跟日本鬼子打仗了;他可能想到,列车从山西曲沃县侯马车站开出不久,部队就一首接一首地唱起振奋人心的抗日歌曲;他可能想到,沿线火车每停一站,就看到无数老乡前来迎送慰问,看到东北流亡学生痛苦诉说和热情鼓励;他可能想到,在太原车站,看到溃退的国民党士兵嘲笑他们八路军“去送死”。也许这些他都没有来得及去一一回想,他只是在反复考虑,还有什么战斗细节没有想到的。对于有经验的临战指挥员来说,想就是要想那些“没想到的事情”。
    当晚24时,李天佑带领686团冒雨出发,按时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阵地居高临下,山高坡陡。山下一条公路就是明天敌人的必经之路。

  雨停了,天渐渐亮了,李天佑在埋伏位置细细观察四周地形,突然发现,对面约300米高的秃山山腰处,有一个不大的古庙(后来知道这个庙被当地人叫作“老爷庙”)。这座秃山是控制山沟公路的制高点。李天佑觉得最好在对面山上埋伏一支兵力,但是已经来不及部署了,只能等到战斗打响以后再去占领它。 

  同样的细节,在后来的战斗中,在师指挥所的林彪也发现了。 

  上午约7点钟,日军进入伏击圈。大概是因为昨晚大雨,公路泥泞难走,几十辆汽车在李天佑眼皮底下陆续停了下来,人马车炮挤成一团。李天佑一看,这正是开火的好时机,命令团参谋姜洪照立即跑步到不远处的师指挥所报告敌情,请求下达攻击命令。林彪当即向李天佑下达攻击命令。李天佑抓起耳机,命令担任突击任务的1营“攻击开始,打!” 

  平型关战斗的第一枪是686团1营的指战员先打响的。随后686团阵地上2营和3营、686团左侧的685团,各种枪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也怒吼起来,震撼山谷。 

  林彪发现有几个受到伏击的日本兵,慌乱中从山沟里往老爷庙爬,立即叫参谋把在团指挥所的李天佑叫到身边,交代一定要去抢占老爷庙制高点。 

  李天佑及时命令3营抢占对面山腰的老爷庙。3营营长邓克明和教导员刘西元带领全营冲下山,和日军拼杀了足足半个小时。坂垣师团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至死不肯投降,利用汽车、沟坎与我军展开白刃战。3营损失很大,其中9连干部战士大部分牺牲,全连只剩下十多个人。在2营援助下,3营终于冲过公路,直奔老爷庙。我军占领了老爷庙,从两面居高临下攻击日军。日军指挥官猛然醒悟过来,组织士兵开始反复与我争夺老爷庙。副团长杨勇和3营副营长曹灿章在带领3营争夺老爷庙战斗中身负重伤。 

  下午1时,在115师685、686和687三个团兵力两面夹击下,白崖沟一线的日军很快就被歼灭了。八路军以近千人伤亡的代价(其中686团300多人),消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大车200多辆,缴获各种武器、军需甚多。可惜没有抓着一个俘虏。 

  在平型关,我们英雄的前辈们为了保卫国家、拯救民族,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聂荣臻元帅在《首战平型关》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出师以后,第一仗就是平型关战斗,它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树立了八路军的威信,对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尤其是在‘恐日病’和‘亡国论’到处流行的时候,这一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这是平型关战斗胜利最重要的意义。” 



3、林彪和平型关大捷



    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一一五师抵达五台山。林彪派高级参谋袁晓轩与孙楚(阎锡山手下将领)联络,通报一一五师正向灵丘以南太白山秘密挺进,计划在平型关以东之东河南地区伏击日军。希望平型关各线国民党守军届时响应,起而攻击关前之敌;然后旋师向一一五师阵地靠拢,协同歼灭进入伏击圈的日军。协同歼敌的时间也作了约定。

 一一五师主力抵达冉庄,林彪率一班参谋去预定的战场勘察。他们站在一座高山上,见平型关一带确实是一个打伏击的理想之地。从平型关的山门至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狭窄谷道。地势最险要的是谷道中段,长约五公里,谷深数十丈;谷底通道只能过一辆卡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而南北谷岸最高地带略有起伏,正好藏兵。

回到冉庄,聂荣臻副师长率师部机关和卫队也到了。

聂荣臻问林彪,前边情况如何?

林彪回答,已在平型关与晋绥部队交火的可能是日寇第一梯队部队;据可靠情报,其主力部队正向这里移动。主力部队出动之前,不会不派出尖兵性质的先遣队。尖兵先遣队与主力部队前后出动的时间差通常不会少于二十个小时。此地山坡、沟谷之势很有利,可以打一个有把握的胜仗,定能全歼其先遣队。

林彪把聂荣臻让到悬挂在墙壁上的地图前,详细介绍了一番地形特点,以及自己初步的作战构想。问聂荣臻有什么意见。

聂荣臻很高兴,认为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突然攻击,确实可操胜券。

副手没有异议了,林彪马上就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