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真东渡-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引子(2)
鉴真的话让弟子们吃惊,也证实了忍基做梦的预兆,看来师父已经知道自己要走了。 
  “师父!”弟子们叫了一声,有人忍不住泪涌眼眶…… 
  鉴真面露微笑,在弟子的搀扶下起身走到外面,沉浸在温暖的阳光里,春风微微吹在脸上,他感到很惬意,伸出手让风从指间吹过。 
  “春天多好啊!万物复兴。你们闻见了吗?这空气中都有青草发芽的味道呢。” 
  “师父,树叶也有点绿了。远处的树林就像水墨画一样。”思托说。 
  “哦,扬州这个时候也早是一片绿色了啊……” 
  “是。” 
  弟子们望着师父平静的脸,不由得悲从心起。鉴真自东渡传法以来,从没有见过日本的山川景色,在他脑海里永远留着的是大唐的记忆,可是,师父却再也回不去了啊…… 
  在随后的日子里,唐僧们都忙碌了起来,他们要给鉴真画像,要给鉴真塑像,要把他伟大的形象留在人间。 
  这一天,在鉴真的禅房里,面对结跏趺坐的鉴真,弟子们支好了画架。思托从袖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香盒,走到佛龛前,从香盒里小心取出仅存的三支香,在烛火上点燃,插在了香炉里。 
  他朝佛像拜了拜,回转身来向昙静、智首和居士陆达点点头。 
  三人开始从不同角度画起像来。这些佛教艺术家们笔法洗练,几笔便在纸上将鉴真的像勾勒成形。 
  香炉上,三炷香烟冉冉而升…… 
  鉴真白色的眉头动了动:“嗯?哪里来的胆唐香?” 
  思托走到他跟前,轻声道:“师父,你闻出是胆唐香了?这是十年前我们从扬州带来的,就剩下三支了。” 
  “好久没有闻到这种药香味了……这是扬州净慈香店的香吧?” 
  “是的。师父记性真好。” 
  “净慈香店做龙胆香都要加进草药,有的用侧柏,有的用艾蒿,还有的用椒叶,端午节前后的那几天里,扬州城里到处都飘着胆唐香的药香味啊……” 
  鉴真深深地呼吸着,渺渺的香烟似乎将他带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家乡。他看到了烟濛濛中的扬州瘦西湖,岸边的柳枝随风缓缓飘动,婀娜多姿。 
  从瘦西湖划船约摸两个时辰,就可以看到耸立在大明寺里的栖灵塔。上到塔顶,放眼望去,扬州城尽收眼底,宽大的运河就像一条白练在江淮大地上蜿蜒南去汇入长江。 
  他好像已经踏上了家乡的土地,不由得嘴角露出了微笑…… 
  

鉴真东渡 第一章(1)
1 
  唐开元二十一年的春夏之交,扬州城的街巷里,涌现出一些拖家带口的穷苦百姓,他们穿行在鳞次栉比的酒肆店铺之间,有做小生意的,也有沿街乞讨的,给富庶繁华的江淮之都平添一抹很不谐调的灰色。 
  这一年,鉴真正值中年,四十六岁的他清瘦,挺拔,面容和善却不失高僧的威仪。这天,他刚从白塔寺讲经归来,走在街上,凡与他相遇的熟人都停下脚步,恭敬地向他致礼。他也驻足还礼,平等谦和,将温暖的善意传达给路人。 
  走在他身后的是两个年轻的弟子,一个是二十八岁的灵佑,他气质高岸,温和中带着一种凛然之气。另一位是二十六岁的道航,也是俊秀不凡,聪慧灵敏。 
  师徒三人正走着,突然一个胡饼滚到了他们的眼前。只听不远处的一间饭堂前传来吵嚷声。 
  “嗨!哪来的小叫花子!” 一位食客揪着一个小男童骂着。 
  小男孩见胡饼被食客打掉在地上,又一脚踢去滚到远处,不禁“哇”的一声哭起来。 
  一位身上背着扇袋的老人跑来,拉过男童问:“怎么了?” 
  “这小叫花子是你的吗?”食客厉声质问。 
  “小叫花子?你怎么这样骂一个孩子?”老人很生气。 
  “我骂人?我还打人呢!这小东西上来就抢我的胡饼吃!简直就是小强盗!” 
  一听这话,老人气急地问男童:“小宝,你……你抢了?”  
  男童哭着点头:“我饿,爷爷。” 
  老头气馁地说:“孩子,再饿你也不能抢人家的吃儿啊!唉……”他满脸歉意地对食客说:“孩子拿你一个胡饼,我用这把扇子赔你。” 
  食客瞪眼道:“少费话!你这破扇子做工粗劣,谁要啊!”说着将老人的扇子也打到了地上。 
  老人急忙弯腰去捡,扇子却被另一只手先拾起来了。老人抬头,只见一位和尚站在他面前。 
  鉴真拿起扇子,对老人说:“这把扇子我要了。” 
  “哎呀!鉴真大和尚。”食客立即堆起笑脸:“想不到能在这里见到您。”他立即向鉴真作揖。 
  鉴真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你知道我?” 
  “江淮一带,谁不知道大和尚啊!” 
  鉴真转身对灵佑说:“把那个胡饼的钱给他。” 
  灵佑从袖筒里掏出一文钱给食客:“给,这是孩子抢你的胡饼钱。”  
  食客哪里敢收,双手作揖:“不敢不敢。我哪里敢要大和尚的钱啊!”他转身对老人和男童喝斥道:“算了算了,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快走开吧!” 
  老人向鉴真作揖拜道:“谢谢和尚相救!”说完拉男童走开。 
  “慢走。听口音老人家是淮北的?”鉴真问道。 
  “家在徐州。” 
  “哦,来扬州卖扇子?” 
  “唉,也就换一口饭吃。徐州天旱,生活不好过。”  
  “你这扇子多少钱一把?” 
  老人摇摇头:“和尚喜欢就拿着吧,不要钱。” 
  鉴真四顾,见站在一边看热闹的老板娘,便笑笑说:“老板娘,借你记账的笔墨用一下。” 
  “好。我这就去拿。” 
  老板娘拿来笔墨放在桌上,鉴真在撑开的纸扇上运笔写出十六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写完在字的下角落名:鉴真。 
  街上观看的人早就围过来不少。食客见此,羞愧地悄悄溜走了。 
  道航将扇子捧到老头面前:“老人家,你的这把扇子,现在有了师父的墨宝,可就值钱了。” 
  老人问:“和尚写的是什么?” 
  灵佑说:“师父写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和尚是教人积德行善啊!”老人高兴地捧着扇子说。 
  人群里挤过来一位有钱的看客,从袖里掏出一个钱袋,取出一锭大银塞给老人,喊道:“这把扇子卖给我!” 
  

鉴真东渡 第一章(2)
另有人也来抢:“我要!我出高价!” 
  见老人被人们围住争抢扇子,鉴真笑着与两位弟子离去。 
  回到大明寺,徐州开元寺的住持慧明法师已经等在寺里。 
  慧明见了鉴真,先把一卷画有寺庙建筑的图纸摊开在他面前。 
  鉴真很有兴趣地看着,说:“几年前我去徐州开元寺讲经的时候,那里还是个小小的寺庙,现在扩大了一倍啊。” 
  “大和尚,贫僧不才,却也四处化缘,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扩建修缮,几年下来,总算小有规模。”慧明说:“现在就缺一座塔了。大和尚是造寺建塔的高手,早在游学长安之时,就协助道岸大师修造了荐福寺的小雁塔而闻名于世。” 
  鉴真笑笑:“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不值一提。不知法师要修造的是砖塔还是木塔呢?” 
  “砖塔、木塔都可以,一切听从大和尚安排。” 
  鉴真点点头,突然想起在街上见到的情景,问道:“你从徐州来,那里的旱情有所缓和吗?” 
  慧明摇头叹道:“赤地千里,百姓遭殃了。” 
  鉴真担忧地问:“此情上报朝廷了吗?” 
  慧明告诉鉴真,说朝廷已经调拨下来一批救灾的粮饷,地方官员也散发给了百姓。鉴真这才略略放心。 
  2 
  过了两天,在慧明的邀请下,鉴真便与弟子灵佑、道航,还有画师周士杰骑马前往徐州开元寺造塔。一路上看到烈日当空,遍地枯苗,百姓四处逃荒的情景,鉴真的悲悯之情难以形容。 
  到了开元寺,灵佑、道航便开始勘探造塔的地基。鉴真则由慧明陪同四处察看风水,他们来到寺里的一口井前。 
  “井水旺吗?” 鉴真探头往下看。 
  “天旱,井水下降了许多。” 
  “现在水位有多深?” 
  “不到三尺。” 
  鉴真一想,这点水量也就刚够寺里的日常用水。 
  “还有其他的水源吗?” 
  “东边两里之外有一条小河,可以作为造塔的水源。” 
  鉴真和慧明来到河边,只见河床里只有一点细流在有气无力地流着。 
  慧明失望地摇头叹道:“想不到满满的一河水不到一个月就干涸成这样了。” 
  鉴真蹲下身子,用手掬起一捧河水说:“这个时候,这点水是很珍贵的呀!” 
  慧明突然想到一个点子:“我倒有个办法,能不能在下面拦起个小坝,把这点水堵住用来造塔。” 
  鉴真站起来,望着潺潺游走的河水说:“那能堵下多少水呢?再说,你把这点水堵了,下游的百姓就吃不上水了。” 
  正说着,画师周士杰带着一个少年走来。 
  “师父,这是我的外甥叶知秋。”周士杰向鉴真介绍道。 
  少年“扑通”一声跪地叩拜:“拜见鉴真大和尚。” 
  鉴真看这孩子白白净净,温顺柔弱,可一双纯净清亮的大眼睛里含藏着性格中的坚强与固执。他笑着拉起少年:“请起。落叶而知秋。你这名字很有意味啊。” 
  叶知秋腼腆地笑笑,目不转睛地望着鉴真:“我小时候见过大和尚。” 
  鉴真好奇地问:“在哪里?” 
  “苏州。” 
  周士杰在一边解释道:“家姐过世以后,我把外甥接到苏州的家里住了两年。有一次师父在苏州讲经,琼花的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去见过你。你见他体质弱,还送给他一串佛珠。” 
  少年伸出手腕:“大和尚送我的佛珠,我一直带在身上。” 
  鉴真恍然:“噢,你就是老受琼花气的那个小表哥吧?” 
  少年不好意思地点头:“是。” 
  鉴真高兴地看着少年:“一晃都七年了。今年有……” 
  “今年我十四岁了。” 
  “哦,十四岁,我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出家了。” 
   。 想看书来

鉴真东渡 第一章(3)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叶知秋迅速看了周士杰一眼,周士杰故意岔开话头说:“师父,我准备收知秋为徒,以后就跟着你四处画佛画吧。” 
  “好哇!知秋,你阿舅是江淮一带有名的佛画画师,我看你也是璞玉浑金,好好学画,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少年只抿着嘴笑,不置可否。 
  慧明陪着鉴真在寺院内外勘查了两天后,见大和尚不再谈论造塔之事,心下疑惑,便将鉴真请到客堂,吩咐僧人将三个摞着银锭的大木盘摆到了他的面前。 
  “鉴真和尚,这是我们化缘筹措造塔的全部用资。” 
  鉴真点点头:“收好吧,造塔的费用,灵佑、道航会酌情给你们一个详细预算。不过贫僧这两天观察,现在造塔,不是最佳时机啊。” 
  慧明的心顿时一沉,说:“和尚远途而来,有什么疑虑吗?” 
  “徐州大旱,民不聊生。一路上我们也看到了百姓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而开元寺此刻大兴土木修造宝塔,贫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