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更多的大字报不同意批判方的意见,进行反驳。
双方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尖锐。
这就为成立“915”、“916”两大派打下了基础。
以后,1967年“一月夺权”。
一月中旬,“916”夺了七机部的各级领导大权。
夺权以后,他们积极与“北航红旗”串联,要在“专家路线”、“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科学工作十四条”三个方面猛攻国防科委,目的主要是想把聂荣臻打成推行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代表,同时使“915”在这场斗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国防科委领导闻讯后比较紧张。
聂荣臻知道后对国防科委的几位领导人说:“你们不要紧张,我们过去十年的工作,在大方向上是执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这是站得住的。
具体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大家可以提意见,欢迎大家提意见,意见符合实际的就改,这对工作有利,不符合的就解释,实事求是嘛。
但我们不能承认在这三个方面犯了方向路线错误”。
到一月下旬,“916”贴出了“炮轰国防科委”、“揪出王秉璋的黑后台”、“揪出‘915’的后台示众”的大字报。
第三节在万炮齐轰面前(2)
大字报还造谣说,周恩来曾经说过“915”是有后台的。
这3张内容大致相同的大字报,在七机部广为张贴,也贴到了国防部大院门口。
这样,“916”对聂荣臻的批判炮轰,虽然没有指名,但已经由计划走上了实际行动。
聂荣臻对此并不在意,未予置理。
与此同时,“916”又多次挑起与“915”的争论,引发双方武斗。
“一月夺权”以后,各单位普遍出现了紧张局面,两派为夺权武斗不断。
眼看着国防科研与国防工业部门的科技人员遭受越来越多的迫害,各种科研设备遭到破坏,科研、生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聂荣臻非常着急。
3月11日,他向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写了《关于军事接管和调整改组国防科研机构的请示报告》。
报告提出:现在各国防工业部的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各研究所,大多瘫痪,研究工作停顿,三线建设问题也很多。
这种状况十分不利,必须迅速改变。
报告建议,将二机部的核武器研究院、三机部的飞机研究院、四机部的电子设备研究院、五机部的兵器研究院、六机部的舰船研究院、七机部的各研究院和为国防科研任务服务的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的各研究所,由国防科委组织进行军事接管,以抓革命,促战备、促工作、促生产的精神迅速恢复科研和生产工作。
3月20日,毛泽东对这个报告批示:“退总理照办。”
3月25日,聂荣臻召集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的领导和群众组织的代表开会。
他在会上做长篇讲话,动员做好军事接管和调整改组国防科研机构的工作。
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一、把直接进行武器装备研究设计工作及其紧密配套的单位,组建成若干个研究院,划入军队建制。
二、从工业部门划出少数小型工厂、车间,加强研究院的试验试制力量。
三、抽出一定力量加强国防工业部门的研究设计工作。
四、接管单位的三线建设问题,另行协商解决。
五、进一步健全各军兵种的科研机构,加强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战术技术论证和维修等的研究工作。
接管改组工作中要做到抓革命,促生产,促进群众组织的大联合,解放大多数干部,保护科技人员,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
对于这样一个讲话,“916”有人持反对态度。
他们通过“北航红旗”的一份小报进行批判:一、说什么“以泄密为借口,全盘否定我们抢黑材料的革命行动。”
实际上,聂荣臻的通篇讲话,只在一个地方提到了“泄密现象也很多。
这些情况必须迅速改变,不能长期坐视,置之不理。”
根本没有提七机部的事。
二、讲话只说科研方面的两条路线斗争,不提思想战线的两条路线斗争。
三、“抽象地说毛主席、林副主席的正确领导,却借口吹嘘自己。”
实际上,聂荣臻只是在讲话中,讲了个人对部院合并、厂所合并,是否取消国防科委等问题的看法。
四、“宣布国防科研单位,要列入军队建制,引起思想混乱,使大家无心搞运动了。
”当时绝大多数科技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出于对解放军的热爱和希望稳定的愿望,都迫切希望参加解放军,列入军队建制。
人心思治,何罪之有。
“916”迁怒于聂荣臻的,最主要是发生在对待七机部当时的部长王秉璋的问题上。
1967年5月10日,聂荣臻办公室接到“916”一位“勤务员”的电话:“5月6日,批判王秉璋的时候,王的身体很好,态度很强硬,前天突然失踪,据王的警卫员说,‘王被上级接走’。
不知是哪个上级接走的?我们问了周总理办公室,回答是不清楚,不知道聂总是否了解此事?希望火速予以答复。
第三节在万炮齐轰面前(3)
否则我们发动几万人到处搜,问题就大啦。
现在是王秉璋立功赎罪的好机会。
我们准备‘打倒王秉璋,解放七机部’,可他突然不见了,希望能帮助我们弄清楚他的去向。”
聂荣臻在听秘书报告后说:我不清楚此事。
事实上他也确实不知道。
5月20日,“916”出动两万人,围着中南海示威游行,要求揪出王秉璋。
直到周总理派秘书出来对他们说,王秉璋因为肝病厉害,“是林副统帅叫他养病休息的。”
“916”才撤围中南海。
尽管周总理的秘书作了说明,但“916”仍认为是聂荣臻把王秉璋藏了起来。
所以从5月下旬起,他们一面派人冲入国防科委机关干部宿舍营区,指责科委运动搞得冷冷清清,与工作人员辩论,要大家起来造聂荣臻的反;一面也学“北航红旗”的样,派人在国防部大院门口安营扎寨,装上高音喇叭,不断呼口号,“火烧聂荣臻”、“炮轰聂荣臻”、“万炮齐轰聂荣臻”。
同时又出动大批人马,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张贴标语、大字报,重复前面说的内容。
其中最大的标语,要数刷在北京东郊热电厂烟囱上的那一幅。
“万炮齐轰聂荣臻”,每个字足有几米高。
署名“916”的“1”字,更是画成一支火箭,高达十多米,直指蓝天,十分醒目。
当时是轰动京城的一条最大的标语。
这显然与周总理希望通过军管,尽快使国防科研战线的正常工作秩序得以恢复的意图不符。
于是,6月3日晚,周总理约聂荣臻一起接见国防工业系统群众组织的代表和军管会的代表。
在会上,周总理对“916”群众组织的代表说,“你们在国防部门口搞大喇叭,万炮齐轰聂荣臻,这是错误的。
是极‘左’倾向,你们要承认错误。”
聂荣臻在会上说:“你们轰了我十几天,我有错误,你们帮助我,我是欢迎的,但是采取无中生有的做法,作为一个群众组织来说,这是不好的。
你们说我是王秉璋的后台,我这个人从来不做后台,而是做前台的……我不会因为你们轰了我,就记你们的仇。”
这次接见以后,“916”在对待聂荣臻的问题上沉静了一段时间。
1967年8月31日晚至9月1日,“915”、“916”在八宝山地区发生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武斗。
当时双方出动的总人数达12万多人。
聂荣臻得知后,一面命北京卫戍区紧急出动一个营的兵力,把武斗双方隔开;一面立即向周总理报告。
周总理要卫戍区领导传达他的命令:“我命令你们立即停止武斗,立即从现场撤退,违反者,按法律惩处。”
9月2日早晨,武斗被制止。
随着七机部两派武斗的升级,对科学家的迫害也在升级。
聂荣臻闻讯深为不安。
他对北京卫戍区司令傅崇碧说:“科学家可是我们国家的宝贝,突破‘两弹’主要得依靠他们。
你到七机部找个安全的地方,派一个连的兵力,把七机部的科学家保护起来,不准任何人去批斗他们。”
傅崇碧立即照办。
以后有的人知道了科学家的下落,酝酿要去揪人。
聂荣臻要傅崇碧增加兵力。
于是守卫那座小楼的部队增加到一个营。
江青知道后当面责问傅崇碧:“谁叫你保护这些学棍的?”傅崇碧怕连累了聂荣臻,就向周总理直接汇报。
周总理表示:“聂老总的做法对!”后来聂荣臻被迫去向“916”的头头们作检讨,承认在“916”的问题上犯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错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节被迫收回讲话(1)
位于青海省西宁地区的二机部二二一厂,是研制核武器的重要基地。
1967年2月,西宁发生了一次死伤一百多人的大规模武斗。
二二一厂的群众组织被牵连进去。
聂荣臻在处理二二一厂事件的过程中,被诬陷为执行了“带枪的刘邓路线”,被迫违心地收回自己对二二一厂各派群众组织代表的讲话。
这在聂荣臻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聂荣臻作为“两弹”事业的组织领导人,当然对二二一厂极为关心。
1966年9月14日午夜,聂荣臻办公室接到二机部刘杰部长的李秘书打来的电话:二二一厂少数派“草原红卫兵”群众组织,对周总理处理该厂运动方面的指示不满,要求来北京,劝说无效,19名代表已经在今天由西宁乘火车来北京。
由于“草原红卫兵”来京,多数派的“红原红卫兵”群众组织也要求来北京。
西宁地区当前正流行鼠疫。
这19个人是突然来京的,没有做检疫处理。
对多数派代表,拟做检疫处理后再准许他们来京。
以上情况已经向周总理和中央文革都作了报告。
第二天,听了秘书的报告,聂荣臻说,既然已经报告周总理,就等待指示,但要告诉刘部长,二机部西北地区的几个工厂不能乱,一乱后果就不堪设想。
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这19人来京以后,被周总理批评了一顿,只得悻悻回去了。
“一月夺权”邪风刮来,二二一厂两派为夺权问题,关系再度紧张。
曾经发生过零星的小规模武斗。
2月23日下午5时许,聂荣臻办公室接到总参作战部的电话:今天上午8时17分至11时42分,西宁发生了大规模武斗,出现了重大伤亡。
据青海省军区报告,2月14日部队奉命接管西宁造反派组织“八一八”占据的《青海日报》社,去了一个连,被赶了出来。
今天又去4至5个连,包围了报社,开展政治攻势。
部队遭到武力攻击,我们被迫进行还击,出现了人员伤亡,晚上,总参作战部再次报告了有关情况。
当晚9时30分,聂荣臻约刘西尧来,一起去向周恩来汇报西宁大规模武斗可能危及二二一厂,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周总理正忙,叫推迟时间再去,聂荣臻因为身体不好,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