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度。
现在的企业中到处都是不重视“关注结果”的现象:做事不求结果,追究起来总有大堆的理由;空谈理念和构想却没有行动;技术型管理者有苦劳,有疲劳,就是没功劳等等。关注点总是落在完成任务如何困难、自己又如何努力地工作等,也就是说:在思维模式中,大部分人更关注付出多少,而不是结果如何。
作为一名技术型管理者,更成熟的思维模式显然应该是:既然公司每个月付给我薪水,那我应该为公司创造什么样的产出才配得这薪水呢?
海尔集团“日事日清”的企业文化正是此原则的极佳运用。前总裁张瑞敏聪明地将这一原则杂糅到一句简单易流传的口号当中,创造了一种结果文化。而后一句“日清日高”即每天提高1%的生产率,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此原则作了升华。
二、为公司谋福利
这个原则的核心要点是:卓有成效的技术型管理者不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他们在这个职位上能为公司做出什么贡献的角度出发,去诠释他们的职责。运用这项原则会让技术型管理者的心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既能避免那些损害组织绩效的关键要素,还能为解决一系列著名管理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现代企业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专业人员,很多专业人员对其专业研究有一定的造诣,而对公司整体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如技术骨干的兴奋点是新的技术发明,但缺乏对市场的把握,从而难以做出引爆市场的产品。很多公司采用岗位转换制来尽量减少这种障碍,但这种方法太过费时费力,还不能真正有效解决问题。此时“为公司谋福利”的宗旨就变得非常重要,尤其对一些技术岗位的管理者来说。
在现代组织中,很多公司需要像信息草原中的牧民一样主动寻找生存机会,这种游牧化的市场形态决定了技术型管理者不可再任选工作的自组织性,而必须有意识地组织工作,即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寻求对各个岗位的更深刻理解,以便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
三、聚焦关键
“聚集关键”原则也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聚集原则与关键点原则。前者强调集中精力,后者强调聚焦到任务的关键点上。战略学家冯·克劳塞维斯将军说:“把你全部的人手、资源都配置到成功的关键环节,竞争优势由此产生。”这正是此原则的最好注解。
SOHO中国联席总裁潘石屹也说:“做事力求简单,繁杂会让我们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能把简单作为自己的世界观,成为自己做事情的指导思想,这是走向成功的一个要素,你会在简单中获得成功的力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节 技术骨干到管理者的转型原则(2)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在现实中却没那么容易做到。因为在现实工作中,技术型管理者的很多时间不属于自己,他们的上司或者下属很少给他专注的事情来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他们的工作特点是常常被琐事打断。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工作被打断了,当他再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与深度时,所用的时间平均为十分钟,很显然这大大降低了效率。
提高脑力劳动者工作效率的基本原则是:聚焦原理,即不被打扰的大块脑力工作时间。一个人可以连续工作三小时来完成某项任务,但不见得能在分散的六个半小时中完成同样的任务,这即是差别。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因为精力分散,为琐碎的事情耗尽心力。
四、利用优势
很多从技术骨干转型成管理者后的思维模式是:一方面,他们关注开发新优势,而不是利用现有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关注力度不足,而不是利用优势。
当企业的文化变成批评多于鼓励的时候,这样的企业必然会造就出一批各方面能力都十分平庸的“综合型人才”,而那些拥有突出优点同时又不够完美的真正人才则慢慢被埋没掉。这种局面的改变,技术型管理者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我们仔细观察各类成功人物,会发现一个共通之处就是,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无论是思想家还是艺术家,他们成功的原因都不是因为没有缺点,十全十美,而是因为他们拥有突出的优点,他们正是用后天的努力来加强这些优点,以致这种优点变得非常卓越。
林肯总统在南北战争时任用格兰特将军的案例十分经典,此前林肯总统的用人标准是无重大缺点,但用此原则任命的三四位将军都毫无建树,最终林肯选择了嗜酒的格兰特将军,任命他为总司令。当有人向林肯总统告状说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时,林肯却说,他喜欢什么酒,我倒想送他几桶。结果格兰特只用了一年多时间便打败了南方盟军。
始终瞄准员工的长处可以使不少人事制度工作成为多余,人事工作变得精简,成本变低也更有效。
所以,一个转型成功的技术型管理者应该清楚地知道下属的长处与短处,并将每个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其长处得到充分甚至超常发挥,至于短处,只要不影响其长处发挥即可。技术型管理者应该具有包容性、开放性与未来性,这是下属扬长避短最强大的后盾。
五、学会信任
一根铁丝可以在瞬间通电,而一根木条却不会。信任的力量可以让团队的信息流动一路畅通。但大多数企业在信息传递中却充满了障碍与壁垒,相互间的沟通如在泥沼中前进般艰难,一个信息不流通的团队,员工们的热情自然下降,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很多时候团队的成功取决于互相信任,而不仅仅只是平时说的动力、领导风格或企业文化,信任是坚实的管理环境。
技术型管理者首先要学会付出信任,才能收获信任。信任是最好的激励,不信是最伤士气的毒药,如果演变成公司政治,这相当于企业得了疑难杂症,一旦这种坏细胞扩散开来,企业最核心的精神难逃污染的厄运,企业的命运将岌岌可危。
技术型管理者者要获得下属的信任要做到四点:管理者的成功属于团队;错误属于自己;下属的成功属于下属;下属的错误属于管理者。
中国企业家枭雄史玉柱拥有着令人艳羡的团队,尽管经过大起大落,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嫡系”团队极其稳固,对他不离不弃。史玉柱说,“最关键的原则就是我对他们真诚,只要你真诚了你在言行上必然会表现出来,就是内心是真诚的。很多民营企业家进监狱,一般都是核心团队出现内哄,举报老板,但我们之间没有斗争,没有发生过一起勾心斗角的事情。 ”
六、积极正确思考
生活只有10%是真实发生的事,90%在于我们选择如何应对它。积极正确的思考能让技术型管理者拥有创造性的力量,从困难的缝隙里发现闪光的钻石,成就非凡之事。
当杰克·韦尔奇1981年接手通用电气的时候,GE已经是一个烂摊子:350家企业,40万员工,经营着从电机、照明、信息服务到银行、家电、广播公司在内的几乎无所不包的产品,内部机构重叠,官僚气息浓厚,亏损严重,患上了典型的“大企业病”。在这种状况下,杰克·韦尔奇不仅没有逃避反而采用正面的思维模式,施行了三大战略:“数一数二”战略、“无边界组织”战略和“六希格玛”战略。通过“数一数二”战略出售了110亿美金的低效部门,解雇了17万员工;通过“无边界组织”战略把九到十一层的组织结构削减到了四到五层,有效遏制了官僚主义;通过“六希格玛”战略削减了公司运营中每一个工序的缺陷和不足,建立了企业的规范。GE负面的不足被当作走向成功的契机,这正是正面思考的最佳范例。
“危机”既是危险又是是机遇,关键看你如何应对。技术型管理者应该知道如何建设性地思考,从困境中摸索出新的出路。非典对很多服务型企业来说是一场灾难,对马云来说却是推广阿里巴巴网站的最好机会,在两个小时之内,阿里巴巴的工程师为员工家里安装了正常工作的一切设备,员工在家便可工作。
成功的人之所以伟大,并不是他的条件多么优越,而是他看待问题的角度的与众不同,正面思考正是伟大的角度之一。
第六节 优秀的技术型管理者是如何炼成的(1)
做为刚从技术骨干转型过来的管理者,刚开始的管理者生涯距离优秀管理者还有一定的距离。很多刚晋升成功的管理者都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是团队中的中坚力量。如果说他们是主角,员工是配角,那么作为团队或团队之外与之相关的人就是所谓的“观众”,技术型管理者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卖力的去表演,并且带领好自己的团队,完成好自己的任务目标才能博得“观众”的喝彩。否则,一切的光环将会化作水中月和镜中花。如何从技术骨干炼成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我们主要总结归纳了四个方面:
一、技术型管理者的素质涵养
技术骨干的素质与涵养往往与他的工作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尤其在进入到工作状态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将平常良好的习惯融入到工作中去,同时也会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潜移默化的融入到管理工作中来。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将良好的习惯与完善过硬的知识技术结构以及工作能力结合起来后,就会势不可挡的派生出技术型管理者的素质与涵养来。这些素质与涵养需要技术型管理者平时的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才能形成,而这些良好的习惯和素养的养成也会让技术型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运用中最大的受益者。
二、技术型管理者的为人处世
技术型管理者的宽容大度与身先士足不能总是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于行动中。要知道,作为一名技术骨干转型过来的管理者,有多少“观众”正等着看好戏。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抱有丝毫的侥幸心理,身为管理者,不仅不能搞特殊化,相反要更加严于律己,给下属树立一个标杆。
技术型管理者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企业员工,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使员工感到公平公正;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出来。同时还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事一起合作共事。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技术型管理者必须做到服务认真、态度端正;礼貌待人;工作热情、周到。
技术型管理者,冲锋在先,享受在后是理所应当的,大气魄、大智慧才会孕育出一个受人尊敬,拥有无数掌声与鲜花的管理者。
三、技术型管理者的能力水平
技术型管理者应具有把握全局统领团队的能力,善于了解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协调目标和各种资源以获得最佳解决方案。
技术型管理者既是一个团队的主导者,也同时是一个彻底的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要将各个方针政策落实到细节,这些细节的处理就会象水滴印衬出整个太阳一样是管理者能力与水平的充分体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绵羊的团队,是完全可以战胜被一只绵羊领导着的一群狮子的团队”,从中说明了团队中管理者领导力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者本身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性。
“中国向来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的是一个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