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窗外的大海。
“不错,就像大哥所猜测的一样,最终所有秘密追查此事回来的多路人马均一无所获,但寻访得到的线索都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那位建文帝朱允炆逃到了海外。当今皇上对我恩宠有加,十分信赖,这才命我此番远下西洋,找寻那位建文帝的下落。大哥你可要记住千万不要对人声张此事,现在就连船上的人也大都不知道下西洋的真正目的!”郑和对秦忠推心置腹,小心交代,哪里知道此刻舱内榻上躺着的那位病人就是自己漂洋过海要寻找的人。
“那是自然,愚兄怎么会把这事透漏给其他人,二弟请放宽心!”秦忠连连点头,心中暗想就是你郑大人不说,我也不会把这事对外宣扬。
“那好,大哥,凭着你在这海域之上的熟悉,相信只要有那建文帝的消息,咱们一定能找得到他,到时我会在圣上面前为你二人请功,圣上龙颜大悦,加官进爵必然不在话下!”
;
第十三章 潜伏
() 秦忠一听也好,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自己和朱允炆跟着这郑和倒是最安全不过,又可以时常得到朝中的信息和动静,便和朱允炆安心地留在了郑和的船上。
就这样秦忠和建文帝朱允炆随着郑和的船队漂洋过海,到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许多国家和岛屿,经历了无数的rì夜终于返航回国。
秦忠一路上把沿途的岛屿路线、坐标等一一记在了脑中,以备rì后之用。
这一天船队终于靠岸,大队人马上了岸直奔京城向皇上复命。
郑和想把秦忠二人推荐给皇上,秦忠执意不肯,说自己二人只为帮助郑和,并没有想过当官,也受不了那份拘束,还是活得自在些才好。
郑和无奈,他知道两人的家人都已去世,就把他们接到了自己的府上,秦忠等实在推不过同意了,郑和这才去面见永乐皇帝朱棣。
秦忠主仆二人怕引起郑和怀疑,或是再找人寻找自己,不便离开郑府,就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想过一段时间再跟郑和告辞
谁知没过多少时rì,郑和奉了朱棣之命再次远洋,他非要带着秦忠二人不可,秦忠几番推辞,对方始终不答应。
最后无奈二人又跟着郑和再次下了西洋,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一连六次郑和都拉着秦忠和朱允炆远洋出海,历经十余年,途中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途中经过的岛屿更是无数。
秦忠一一把这些国家和岛屿的航线和坐标记录在一本图册当中,也长了不少见闻,航海途中闲着无事,他还研究了许多机关制造之法,结合一些西洋的机械原理,倒也自成一派。
只是那建文帝朱允炆觉得报仇无望,意志消沉,心中闷闷不乐。
第六次远洋回国之后不久,永乐皇帝朱棣驾崩的消息传来,朱允炆一听心中泄气,再也不能向仇人报仇了,心情郁闷,又得了一场大病。
秦忠在旁劝解,朱棣虽然死了,他的儿子刚刚登基,立根未稳,正是夺回皇权的好机会,朱允炆这才振作jīng神,在秦忠那神奇的针术治疗下身体逐渐康复。
这时郑和上书朝廷,还要第七次下西洋,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国库空虚,主张发展生产,便驳回了郑和的奏折。
秦忠一看机会来了,就带着朱允炆想郑和请辞,说既然当今皇帝不再准许第七次下西洋,两人离家多年,虽说已没有什么亲人,但那毕竟是故土,思乡心切,执意要回家乡,过些rì子再回京城。
郑和知道自己再也劝不动这两位结拜兄弟留下,就和二人痛饮一场,送了他们重金作为盘缠,洒泪分别,郑和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成永别,更没有想到的是和自己朝夕相对多年的结义三弟,就是自己十多年来漂洋过海要寻找的那人,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带着秦忠一离开京城,真是龙跃苍天,鱼入大海,心情格外舒畅。
他们立即用那郑和给的重金,在全国不同的地方分别雇了数十位工匠,最后雇了一艘大船,择rì出海。
秦忠怕那些工匠起了贪心,又不忍心事后将这些无辜之人全部杀死灭口,就带着这些工匠在海上兜了几个圈子,经过数月漂泊这才到了那海盗藏宝的岛上。
秦忠一路之上早已绘制了各种机关的图纸,他命那些工匠分开建筑,在那岛上花了一年的时间,依照地形修建了一处绝密的藏宝之地,在那藏宝之处中隐藏着无数的机关埋伏,甚是凶险。
修建成功之后他命那些工匠把海盗隐藏的财宝和武器运到了其中,这才带着一部分财物返回故土。
这其中历经两年,他们终于回到了故土,秦忠将那些财宝分给众工匠和船家一部分,并叮嘱他们守口如瓶,那些工匠欢天喜地的拿着重金回到了家。
莫说这些工匠和船家没有贪念,就是有也在海上被秦忠兜圈子兜得迷了方向,忘了那岛身在何方。
再者说他们都知道那藏宝之地隐含着万分的凶险,秦忠当初是让他们分开建筑,他们当初是被从不同的雇来,彼此并不相识,没有人知道全部机关的情况,谁敢以身犯险。
等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召回旧部,举事起义,秦忠一打听这才知道那仁宗之子朱高炽也驾崩了,现在是朱棣的孙子坐拥了天下。
回来他把这消息和朱允炆一说,朱允炆当时就丧了气,叔父朱棣篡夺了皇位,确是该死之至。他驾崩后儿子朱高炽登基,父债子还,找他报仇也是应该,可现在就连朱高炽都死了,现在的皇位上坐着的是朱瞻基,论辈分那是自己的亲侄子,人家和自己无冤无仇,总不能说祖债孙还吧。
朱允炆心灰意冷,他本就生xìng仁厚,又经历了着许多年的消磨,再加上生出这么些变故,他慢慢地就打消了要夺回皇权的打算。
秦忠还有心要坚持,他让朱允炆在家守候,自己出外四处联络旧部,这时从建文帝到明成祖朱棣、再到明仁宗朱高炽,最后到这明宣宗朱瞻基。时间上虽说从1402年到1425年,才短短23年的光景,但是大明朝的帝位更替已历经四代,那些旧部有的早被株连获罪,有的被打压失去了势力,更有一些已经不在人世。
秦忠在三个月内四处碰壁,这才悻悻然回到家中,谁知才短短三个月,建文帝朱允炆已经孤零零地病死在了家中,纵是秦忠的金针医术有多神奇,也不能医活死人。他放声痛哭,把这位一生命运多乖的故主朱允炆厚葬了。
之后秦忠对这片土地再无依恋,带着财宝去了南阳,最后辗转到了香港,开了一家医馆,娶了媳妇安顿了下来。
可能是上苍可怜他对故主的一片忠心吧,已经将近六十岁的秦忠老来得子,媳妇一口气给他生了个双胞胎儿子。
老秦忠喜出望外,深感欣慰,开的医馆对穷人赠医施药,广结善缘。
过了几年平淡的rì子,已过花甲之年的秦忠听闻郑和已奉朝廷旨意,已经率船队第七次下西洋,他想起往事,不顾爱妻和年幼的儿子们的劝阻,雇船出海也下了西洋,他身上带着那部宝典,说什么要和这位结义的兄弟见上一面,想把事情的真相告诉郑和,同时要把那部宝典赠与郑和,想借他的手献给国家。
;
第十四章 遗祸后代
() 秦忠这次出海没有如愿以偿见到分别数年的郑和,但却另有一番际遇,他一年后返回家中手中拿着一个锦盒,锦盒中就是那份妖图。
至于原先的那部宝典却消失不见了,秦忠回到家里依旧每rì开医馆,只是比原先多做了一样事情,就是把那宝典上记载的金针秘术和自己的武功一并传授给了两个七岁的儿子。
秦忠一辈子忠于故主,之后又常常行善,老人家活到了93岁的高寿,临终前这才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把年轻时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告诉了儿子。
最后老人把那副妖图交给了儿子保管,说明了开启秘图的方法,并说那本宝典和一些异物藏于这藏宝图中。
秦忠家里并不缺钱用,留下的财富足够他们几辈子都花不完。秦忠希望儿子们将来不会动用这些宝藏,同时那宝藏中凶险万分,甚者有一些灵异之物,若是修为不够千万不要因一时贪念轻易涉险。
最后秦忠郑重地告诫儿子,自己年轻时的事情和妖图以及宝藏之事都可世代相传,只是有一点要切记,那本宝典的下卷极其歹毒yīn邪,子孙后代若是有足够修为和机缘进到宝藏之中,万万不可修炼此术!
秦忠老人说完这番话,看着儿子们点了头,又将自己多年航海所绘的地图、见闻和那份宝藏的机关图交给了儿子,这才与世长辞,追随那位故主去了。
秦忠的两个儿子把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一生研习医术,并未对那宝藏起任何觊觎之心。
渐渐地秦家在香港医术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家道也随之更加殷实。一连几代人,只是把那故事和秦忠老人留下的东西代代相传,并没有去碰那宝藏,那宝藏也随着故事变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
只是之后秦家传授给下一代人的金针之术是口口相传,并非是像秦忠当年那样是从宝典的上卷研习而来的,秦家人只醉心于金针之术和医术,久而久之就把辅助的内功淡化了。
随着施针之人的辅助内功越来越弱,金针的神妙之处不能得到再现,治病的效果也越来越差。
无奈之下秦家开始研究历代名家药典,以求弥补针法上的不足,到这时原先秦忠传下的那套宝典中的jīng髓十之七八都失传了。
终于又一代秦家年轻人从父辈嘴里得知了先祖秦忠的故事,他们倒不贪图那宝藏,只是想把那本宝典取回,把祖上的金针神术重新发扬光大。
秦家到了这一代人丁兴旺,光男丁就有12人,12个小伙子一商量都是同一个意思,要将宝典取回。
他们仔细看了先祖秦忠留下的那些航海地图和见闻,最后又一起钻研了那份妖图和机关图纸,就打点好行装,不顾家人的劝阻,带着图纸出海去了。
这个年代的交通工具比当初强了许多,这些年轻人去得快回来的也快,只不过回来时一行12人只剩下了兄弟3个,其余9人全部遭遇了不幸。
没有人知道他们此行遇上了什么事情,没多久兄弟三人中又有两个故去了,只剩下了一人,此人的身体也出现了一种怪病,在第3年后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他们兄弟12个这次出海寻找宝典,除了那副妖图之外,其余的机关图和航海图全部遗失了,这最后一人在这三年中,把记忆中的路线和机关重新记在了一本册子之上,把自己所会的医术和金针之术传给了自己的后人。
临终前他把后人叫到床前,讲述了这个故事,把那份妖图和那本关于路线和机关的册子交给了后人,最后他叮嘱自己的后代不要再去寻找宝藏,说完面上露出惊恐的神sè,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