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佩孚将军传·蒋百里先生传-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下旬军警长官冯玉祥、王怀庆、聂宪廷、薛之珩等率代表百余人向国务院索饷,继以参谋部、陆军部一片索饷声,将造成无政府状态使黎有不得不去之势。五月七日临城大劫案发生(匪首孙美瑶为张敬尧旧部,故敬尧自告奋勇愿往招抚,北廷未允),外交团纷致责难,国际共管之说大盛,乃张的勇气不亚于黎,终不肯挂冠言去。 
  六月七日军警长官直接入府索欠。黎说,“你们逼我走,我马上走。”八日天安门有所谓“国民大会”散布攻黎传单。九日军警罢岗,一部包围新华宫索欠。十日军警至东厂胡同黎宅,天安门外组织“驱黎请愿团”。这时吴电令李倬章赴津警告津派,“我对政治不预闻。你们要守法行事,勿使老帅落千秋骂名。”同日天津黎宅电请“总统来津避难”,黎说,“我不做徐世昌第二。”十一日黎访吴景濂,景濂避而不见,乃回府约名流谈话,到者寥寥无几。十二日京畿卫戍司令兼第十三师师长王怀庆、陆军检阅使兼第十一师长冯玉祥会衔引咎辞职,有“积欠年余,求之财陆两部则负责无人,求之总统则谓非责任所在,呼吁无门,势成坐毙”等语。黎眷乃避居六国饭店。 
  直到军警入府索欠之前一日,张阁始以“制宪经费未交国务院主办”为由提出总辞职,张本人赴津,意在响应津派以此拆黎的台。七日黎派金永炎赴津谢过,张谓“时局如斯,本人无能为力。”十三日京师浮动异常,黎始张皇出京,其经过情形可由王承斌一电中得其梗概:“总统以金永炎名义专车秘密出京,并未向国会辞职,印玺亦未交出。承斌当即乘车赴杨村谒见,请示印玺所在,总统语意含糊,继云在北京法国医院,由其如夫人(危氏)保管。乃屡次电京,迄未允交。嗣悉总统濒行有致两院公函云:本大总统认为在京不能自由行使职权,已于今日移津等因。黎邸在英租界非组织政府之地,恳请移驻省公署徐图解决,不蒙允许。现暂住新车站。保护之责,承斌义无旁贷。余续布,王承斌元。” 
  十四日薛之珩等在京觅获印玺(黎电令家人缴出),同日黎发表辞职寒电,阁员高凌NE356等宣告摄政。十六日两院予以通过。但黎离京之前,曾派李根源署理国务总理,金永炎为陆军总长,且下令裁撤巡阅使、副使、督军、督理、护军使各职,所以他在津另发通电声称离京非离职,令各省兴师平乱。黎欲邀民党及段、奉、浙各方在沪组织临时政府,且预立遗嘱,以家财三百万之半提供政府活动费,于九月十一日抵沪,但各方对之冷淡,乃废然绕道日本返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迎黎(4)
黎去后,王怀庆首先发表“促选总统”的谏电。其时议员纷纷出京,先之以黎派议员,继之以民党议员,且全国对津保抨击甚力,津派慑于各方声势,乃变计有“先宪后选”之主张(七月下旬曹有养电作此主张)。吴在这一时期中一言不发,直到曹电发表后才以敬电响应。但津派排吴仍力,有联奉制洛说,又欲命吴由洛移汉专管两湖的事。八月十四日竟以直奉之役“祸首”张弧继任财长,命之筹办大选费,吴景濂允包办选举,津派许以组阁,而大选又从冷静中再度热闹起来。 
  十月五日选举之结果:议员出席者五百九十人,曹以四百八十票当选,票价每张高至五千元,由洁记(边守靖字洁卿)签名,在北京大有银行兑款。双十节曹入京就职,“宪法”同日公布。这是民国历史上的一大污点,直系的自杀政策,吴的一大心病。
   。 想看书来

洛阳花絮(1)
十二年(1923)四月二十二日(旧历三月初七)吴五旬寿诞,吴禁止部属入洛庆寿,且在各报刊有“谢入洛宾客启”。吴对部属向以严厉称,所以各将领不敢来,只有豫督张福来地则居咫尺,谊则有金兰之好,自觉万无不来之理。入见时吴睁着一双怪眼说,“你来干吗?”张敬谨回答,“为大帅祝寿而来。”吴厉声说,“怎么,你没看见我的电报?有工夫拜寿,何不破工夫约束你的兄弟,你的兄弟比赵前督的兄弟(赵倜之弟赵杰)有何分别?”其时有河南各界代表多人在座,张不觉愧汗如雨。吴又提出逐四凶、除八怪,所谓四凶、八怪都是张手下的红员,有乃弟及督署参秘两长、军需处长等人。张回到开封后,把一口毒气都呵到他们身上,一律予以革职,一面电吴称,“以后用人行政,事事禀命而行。” 
  河南督军原可呼之为“河南王”,自吴驻洛以来,河南王变成了矮屋下的小媳妇儿了:赵倜畏吴如虎不必说,冯玉祥任豫督时亦深以榻侧有虎为患,张是吴的直属部将,所以对之更不客气,往往不为稍留余地。吴对张抱着“亲而不尊”的态度,常谓“子衡(张字)为人老实,我不能不好好监督他。” 
  祝寿将领尚有第十四师长靳云鹗、陕军第一师长胡景翼等,吴向之频频挥手,“你们快快回防去吧!”贺客中最受优待者为康有为,呼之为老先生,派巡署顾问潘灵璇为招待专员。康撰联语谀之云:“牧野鹰扬,百岁勋名才一半。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吴频频向之称谢。 
  可是康有为是有为而来的:过去他有“文圣”之美誉,因与张勋同为复辟派,一般人遂将“武圣”头衔赠给张大辫子,康不以为可。这时他看中了吴的赫赫武功,看中了吴是秀才出身,看中了吴抱有复古思想与移风易俗的宏愿,看中了吴以关岳自况,他想把“武圣”这尊号恭献给“洛帅”,那么文武两圣珠联璧合,天下事岂不大有可为?不料吴对之尊而不亲,使之大大失望而去。 
  大选消息一天比一天紧,吴的酒兴一天比一天豪,脾气一天比一天大。豫籍国会议员陈某来访,吴说,“你来干吗?”陈未及作答,吴向之频频挥手说,“制宪问题为先,少管闲事为妙。” 
  一天,吴醉后挥毫,成诗四首: 
  时来到处人亲近,运去逢场亦不欢。 
  军界人才帐下狗,民国法典镜中天。 
  无端临城遭事变,官府屈服匪人前。 
  疮痍满目无人问,国破家亡有谁怜。 
  熏穴人多元首愿,下车无策向谁言。 
  堂堂疆吏开顽笑,官场当作戏场看。 
  青山石上磨刀剑,枕戈待旦五更寒。 
  胯下受辱非本愿,吹箫乞食心不甘。 
  吴诗素不高明,此诗尤见恶劣。诗以言志,其满腹牢骚可知。 
  吴得着黄陂狼狈去职的报告,连呼“毁了毁了!”从此酒量益宏,两目尽赤。曹电邀赴保一面,竟托词不往。他在报上发现他自己拥曹早正大位的寒电,电王承斌大发雷霆之怒,“谁捏造我的电报,我要谁的命!”王急令各报为之更正,一面复吴云,“查此电系东方饭店旅客罗某发交各报馆,其人今已不知去向。” 
  造化小儿像在有意捉弄他,极端得意时偏逢着极端失意的事,极端失意时却又偏来着极端得意的事。一天,德国小姐露娜从北京到洛阳,抱着崇拜英雄的一种心理,找着她的亲戚——北京德使馆馆员——写了一封介绍信,不远千里而来。不错,过去吴的风度是掷果偷香之类,可是现在呢,黄澄澄几根鼠须,乌糟糟两排黑齿,清癯的脸庞上配着一双大而赤的眼睛,宁足当西方安琪儿之一盼?可是露娜向之飘送媚眼,向之情话喁喁,把他当作理想中之对象。吴对“恋爱经”素乏研究且不感兴趣,露娜的一番热情无异于“对牛弹琴”。 
  露娜回京后有信来,干脆说,“吴将军,我爱你,你也爱我吗?”这给巡署译员一个大大的难题了:“堂堂洛帅乃中国旧礼教之忠实信徒,这封信呈上去呢还是留中不发?”他请示郭秘书长(其时郭未死),郭笑着说,“还是呈上去,你无权扣留大帅的情书。”译员只好硬着头皮如命而行,一面暗觑脸色,见吴不怒而笑,知道钉子是不会碰的了。后来一连又来几封信,吴不免得意忘形,偶向张夫人提及,意若曰:“你放心,我不会闹离婚。但你莫把我这老头子当一件滞货。”哪知张夫人为着假爱情动了真气,天天闹着要扶正,吴在政治上陷于两难的苦境,家庭中又起风波。自李夫人谢世后(湘军援鄂之时),吴已无续娶之念,所以张夫人一闹,他只得写了若干信,寄了若干盘程把蓬莱吴、李两家几位老族长请到洛阳来,开了一次“族戚联席会议”。吴慢慢说到本题,表示本人决不另娶之意。不料族长们都是些抱残守缺的古怪老头子,一唱一和地说道,“这事用不着马上就办吧,等到将来你暮年高蹈时再谈吧!” 
   。 想看书来

洛阳花絮(2)
吴说,“我一定要办,请诸位亲长做见证。” 
  他们却推三阻四地说,“那么缓几年再办吧!” 
  吴固执地说,“我马上要办。” 
  当中一位年纪最大的吴姓族长摸着胡子说,“一定要办,吴大帅下一道委任状好了,要乡下穷老头儿做证干吗?”这意思分明是,“你有你的统率十万貔貅的威风,我们有我们誓死拥护旧礼教的骨气。我们不依你,能把我们怎样?” 
  事情越弄越僵,最后是不欢而散。就在这个时候,吴有一个堂房侄儿吴道运由马弁刚刚升了副官,兴匆匆地跑到婶娘房谢委,张夫人见景生情,叫他把委任状拿来,一接手撕成碎片,陡然大声斥道,“你还是当你的马弁去吧!” 
  道运真正倒运,张夫人逼着吴收回成命。她搬出一大篇正道理来向吴说,“你最反对任用私人,难道你的侄儿不算私人?姓吴的没有一个好东西,从今以后,不许再用本家。” 
  吴果然下了一道手谕:“天、孚、道、云、龙,五世永不叙用。”这五个字是蓬莱吴姓的派名。 
  至于那位德国女士呢,不久回到德国,仍不断有信来,足足纠缠了两年之久。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贿选后(1)
贿选后曹做曹的“总统”,吴练吴的兵,一年中很少碰头的机会。那时保洛分家之谣愈传愈真。事实上,曹的左右没一个不恨吴,暗中欲组织“新直系”把吴打入冷宫,这就是“倒吴不倒曹”的计划。但吴是曹的最大本钱,除贿选问题偶有参差外,曹始终扔不了子玉,并且自曹就职后吴绝口不唱高调,所以曹的左右想把曹吴分开,而两人终属一体。假使曹惑于左右之言把吴一脚踢开,吴是不会称兵抗命的,也许后来不会发生直系分裂及延庆楼囚曹之一幕,反吴者因“拥曹倒吴”之计不成,所以才下了曹吴并倒的决心。 
  吴虽不问朝政,各方仍视为叱咤风云的中心人物,英美誉之为“强者”无论矣,苏联亦称之为“进步军人”,派汉文参赞伊维诺夫访问洛阳数次,想利用他推进种种运动。但吴完全是国货,不挟外国背景,他反对安福系和奉系勾结日本是站在中国人立场说话,与英美派毫无联络,与苏联更如风马牛之不相及。 
  十三年(1924)是吴一生的鼎盛时代,亦为其盛极而衰的转捩之点。他抱着统一宏愿,不独无统一全国之功,且直系内部亦告分裂,这由于吴之好管闲事、心地坦白、不知顾忌、不计利害、对政治理解无多、对人生体验不足之所致。举数例以证之: 
  奉张是他心目中唯一的敌人,所以他力倡“尊段联卢”之说,要选卢永祥为副总统,反对江浙以兵戎相见。他一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