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城北京-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人们永远也不会理解究竟是什么使北京的穷苦百姓如此乐天而自信,原来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
  对北京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气候。冬季,天蓝得让人无法置信,阳光灿烂,却又干燥寒冷;夏季,雨水充足,凉爽。其次是鳞次栉比,蔚然壮观的建筑群。再其次就是在传统习俗影响下的北京人所独具的幽默感,耐性和彬彬有礼。天空澄澈,令人心旷神怡。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黄包车夫们滔滔不绝地说着笑话,幸灾乐祸地拿人开心。宽厚作为北京的品格,溶于其建筑风格及北京人的性情之中。人们生活简朴,无奢求,易满足——大约在几百年前就是如此。这种朴素的品质源于北方
  人快乐的天性和粗犷的品格,快乐的天性又源于对生命所持的根本且较现实的认识,即生命是美好而又短暂的,人们应尽情享受它。现代商业活动的喧嚣吵嚷在北京却少为人知。在这种简朴的生活与朴素的思想的熏陶下,人们给精神以自由,创造出了伟大的艺术。

书摘一 老北京的精神(2)
城市的自然特征主要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还有起着色作用的太阳光,起反射作用的天空以及我们周围的大气层。北京的气候似乎打定了主意要一成不变,通常它总是阳光明媚。冬季干燥,夏季湿润。雷雨在七、八月份来临,要到十月初方可停歇;只是春天的雷雨来得较迟。天气变化界线分明。雨一下起来,就相当急骤,天晴起来,又是万里无云。在北京,人们体会不到那熟悉的四月小雨的滋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如这著名诗句所云。)一夜小雨过后,干燥的气候会使潮湿的地面很快地蒸干,树木又开始焕发精神,耀眼的绿装在清新的空气中更显明亮。玉泉山上的白塔在清朗的空气中清晰可见,似乎离我们更近了。
  在北京,人们既得享碧蓝的天空,又不得不吸食尘土。俗话说:无风三寸土,雨天满地泥。北京的确如此,但这主要说的是人行道。宽阔的哈德门车马大街,宽达十五英尺左右,延伸在中央大道两旁。柏油马路没有尘土,在风天骑车经过总理衙门前铺好的柏油路时,你会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好处。此外,北京洛克菲勒医院的研究结果证明,由于北京有强烈的日光照射,尘土中细菌的百分比大大降低。太阳光将尘土晒至黯淡的深黄色和灰色。一色黄灰的房屋墙壁,被寺庙赤褐色的古墙点缀着,地衣覆盖的屋脊呈黑色或灰蓝色,如此单一凝重的色彩只有在阳光灿烂的大晴天,才会闪烁夺目,显出特色。
  一个城市即便尚未臻于完美,人们也依旧会喜欢它,还要留恋其旁的山峦、河流。即使人们很少去游览,有关那些胜地的古老故事也会使整个城市生活充满活力。北京城距西山十至十五里,西山越向远处越显高峻,上有数百年的古庙,从汩汩山泉中流出的清澈溪水,一直流淌进城中的太液池。香山狩猎公园占地面积广大,以其白塔、古树和岩石而著名,据说是乾隆皇帝的猎鹿场所,其中还建有许多富家别墅。如今要到此处,从西直门乘车只需半小时。玉泉山上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白塔,在阳光下灿烂夺目。颐和园中的万寿山也总是遥遥相对,依稀可见。北京城内的小溪都源于西边山中,其中有一些虽污浊滞缓,但玉泉山的泉水却清得令人难以置信,凉得让人无法入浴,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玉石般翠绿晶莹,因而其山得名为玉泉山。
  站在西山卧佛寺或碧云寺,人们得以鸟瞰这一辉煌的城市。五里长厚重的灰墙清晰可见,若在晴天,远处门楼看起来如同灰色大斑点。惊人的大片绿色呈现于闪烁的金黄色殿脊间,那就是远处的太液池。
  许多世纪以来,由于北京一直作为中国的首都,南北方人口都聚集于此。他们大多数为北方人,身材高大,精力充沛,体质健壮。没有南方人的那种懒惰样子,不似白脸的苏州小伙子和纤细腰肢的上海小姐。人群衣服的主要颜色似乎多是暗灰色和蓝色,随处可见着蓝装的人们,与那些身着长袍的蒙古人,西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头发修剪得干干净净,高大的身躯骑在弱小的毛驴或蒙古小马上,模样可笑。暗红褐色或黄色的喇嘛教徒的长袍也对比鲜明,颜色区分了该宗教的两个主要的派别。节假日和春天来临时,女人们,尤其是郊区的女人们,出门都穿上颜色鲜艳明快的服装,诸如红、紫、绿等色。
  我们将用单独一章介绍北京人的生活。但在此先要简单聊聊作为北京特点之一的北方人的品质。他们基本上很保守,具有保守派所有的好、坏两方面特点。他们不愿意接受现代新观念,更偏爱千百年来在宗教信仰影响下形成的礼仪和行为准则,诸如长长的送葬队伍,古老的摇篮曲,男女相亲,在院子里种石榴树。现代的,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感到面对老北京人的准则,他们为之骄傲的价值观受到骤然的抵制。再来看看旅居北京的外国人,他们迷恋北京的艺术,同时却对它幽默的谚语和风俗感到困惑。他们中有些人也过上北京式的生活,只是不要用庭院将正房与东厢房分开,电灯要明亮些,电话服务好一些。另一些人成了学者,学习汉语文字,钻研历史与古典文学。这些人被他们的同胞们称为“怪人”,是企图动摇公众对“白人声望”的信任的人。他们的妻子则发誓不愿意离开北京,也离不开那些待他们的孩子如同己出的保姆。
  不论在哪个城市,对于旅游者与居住者来说,真正要紧的是与之接触的人:家中的仆人,餐馆里的服务员,黄包车夫和出租车司机。他们可能偶尔会由于芝麻小事或无缘无故地找你的麻烦,但平时他们循规蹈矩,温和有礼,无偿地创造快乐的生活。黄包车夫们一路上总是说个不停,若是遇到一位能听懂的人,他们一路上会和你做一次漫长而愉快的谈话。他们更多时候是喜欢给予而不是接受他人的建议。北京的保姆多是温柔、朴素、极富自尊心的人。北京的服务员远近闻名,他们发明了既不失尊严,又周到热情为顾客服务的秘诀。东兴楼的服务员,身着蓝色的礼服,胳膊上搭着条白毛巾,站立一旁几乎是喊着而不是说出对顾客的亲切问候,似乎你就是最伟大的人物,他尽最大努力将你服侍得舒舒服服的,用坦率的眼神望着你,用淳厚的语调与你谈话。他心里明白,你同他一样也在努力谋生,而他却为自己的职业而骄傲。他们温和热情的天性为城市日常生活的运转添加了润滑油。当然还有些喜欢装腔作势,哗众取宠的狡诈政客和暴发户,但如果他们久居于此,甚至也会变得随和起来,并吸收城市古老生活方式中的朴素与庄重。北京就如同一位老妇人,教会人们如何去创造一种舒适、平和的生活。
  什么东西最能体现老北京的精神?是它宏伟、辉煌的宫殿和古老寺庙吗?是他的大庭院和大公园吗?还是那些带着老年人独有的庄重天性站立在售货摊旁的卖花生的长胡子老人?人们不知道。人们也难以用语言去表达。它是许多世纪以来形成的不可名状的魅力。或许有一天,基于零碎的认识,人们认为那是一种生活方式。那种方式属于整个世界,千年万代。它是成熟的,异教的,欢快的,强大的,预示着对所有价值的重新估价——是出自人类灵魂的一种独特创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书摘二 城市(1)
从地理位置来说,北京地处中国版图的东北地带,从天津港乘火车要两小时,从北面长城乘火车要一小时。与长城的相邻表明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即中国的政治中心总是处于北方。中国文化的摇篮位于黄河河谷。中国三大朝代,周代(公元前1122—256)、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唐代(公元618—906)的首都都在西北,大抵位于当今陕西省的西安。北宋的首都在黄河边的开封。从十三世纪至今,虽短期中断,元(蒙古族,公元1260—1376)、明(公元1368—1642)、清(满族,1644—1911)各代,北京一直是中国的首都。
  从地理上说,中国有西部的西藏高原和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作为屏障;东面和南面的海域也可保安全,直到十九世纪西方炮舰来到这片水域,才夺取了领海权。
  从公元前二千年到现在,来自北方的威胁一直存在着。公元前八世纪,周王就受到(犭严)狁和来自西北的戎部落骚扰,因而迁都洛阳。到公元前三世纪初,强大的燕国,即北京所在地,已经建起了很长一段用来防御蛮族部落进攻的长城。公元前三世纪,强大的燕国是最后一批被秦始皇消灭的诸侯国之一。嗣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于公元前二一〇年前后修毕长城,以防御北方之敌的入侵。
  鸟瞰城市的最佳方法也许就是从宫殿后面煤山上的亭子里向下看。此处是这一带的最高点,离北城墙很近,能对整个城市一览无余。向下望去,皇城的绮靡光彩和壮丽辉煌展现于眼前。城市沿中轴线对称的规划设计很独特,其中有如宝石那样的城中城,金碧辉煌的屋顶衬托在各大园林的葱郁繁茂的绿荫当中。城墙上有城头堡和灰色的胸墙,二点五英里以外的内城门楼高大雄伟,耸入云霄,五英里外的外城郭门楼更像幻影一样消失在云中。天气晴朗时,可以看见远处的外城城墙。外城,方言称之为“帽子城”,因为从东到西,它比内城稍宽些,正好像帽子一样扣在内城上。内城大约有三英里长,三英里半宽,内外城连结成五十四华里或大约十八英里的圆周。城墙总长四十二英里。
  站在煤山望去,北京宏伟对称的布局和清晰的轮廓线十分引人注目,与耀眼的颜色正相配合。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紫禁城大片的闪烁耀眼的屋顶,被衬出皇城轮廓的带雉堞的方形粉墙围绕着。左面最醒目的是东北角宏大的塔楼,冠以金黄和翠绿迭映的飞檐,倒映在绕皇城流淌的护城河里。大片耀眼的金黄色与环绕四周的葱绿树木形成鲜明对比,西苑那片葱郁茂密的树林则使皇城西部轮廓模糊不清。从这片葱郁中可见到北海的白塔。右面,西山紫坡的寺庙,新鲜的泉水是人们逃避城市尘烟的好去处。北面,是一片嫩绿的柳树遮掩着的什刹海湖水,再向远处便是御花园。
  煤山本身便是蓝绿用色的艺术典范。在此人工山丘上均匀分布着五个高三百英尺的亭台。中心的亭台处于最高点,其他四个围绕在它下面。它们是亭台建筑中精美的范例,各呈金色、淡紫色、绿色和蓝色。中央那座亭子呈四方形,有三重檐。另有两座分布其左右较低处,双层,呈六角形,最低处的两座是圆形。据说忽必烈汗不管多大的树,他都用大象来运送。用这种方法,他得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树木。他命人将整个山丘铺满绿色,不仅仅树是绿的,山里没有一种东西不是绿色的,由此称之为绿山。实际上这是个很美的名字。山顶还有一个大殿,大殿内外都呈绿色。山丘、树木、宫殿构成了一组迷人的景色,色彩之组合极为神奇!任何人看到这些都会感到心旷神怡。大汗建了这样一处迷人景致,获取内心的舒坦,安慰和愉悦。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一###三年吊死于一皂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