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辎重送到前线,蒲城的日军用6辆汽车满载步兵,护送170多辆汽车往西开。谁知来到井沟以西的午城附近时,又被李天佑率领部下截获6辆。残兵死里逃生,拼了老命跑回午城,343旅紧追不放,他们前脚进城,八路军后脚就到,结果,日军的汽车队和午城内500多守军全部陷入了343旅的东西夹击包围之中。
午城镇处于吕梁山脉中南部的山腹,有3条汽车公路在此交叉。附近的国民党友军也立即行动,开着汽车,用大炮切断了日军的后方联络,这下城内日伪军开始哭爹喊娘,慌乱得一团糟了。
李天佑决定强夺午城镇。
一个旅围攻近千名鬼子,这本来不符合八路军“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作战原则,但李天佑却有胆识去打这一仗。白天鬼子的火力强,很难攻击,他就进行夜袭,用近战胜敌。当晚,685团两个连从东北向午城北面山上固守工事的日军展开猛烈攻击;686团3营是有名的“夜老虎”,从西北向东猛扑,迅疾占领北山高地,随后就攻入了午城镇。
混乱中,城内日军余敌立即坐上汽车逃跑。但汽车一出城门,又遭到埋伏,被343旅的手榴弹打得连灯都不敢开,黑暗中,一辆车开进河沟里,前面的汽车又迷失方向,误入343旅出击沟地,后面的车跟着冲进来,跟着落网。结果,日军172辆汽车,3000包大米和其他军用品,全部被李天佑缴获。
遗憾的是,343旅从上到下却没几个人会开汽车,大部分汽车无法及时运走,只好烧毁。霎时,河沟里燃起熊熊大火,烈焰腾空,照亮了黑夜的半边天空。
午城被围打,临汾的日军星夜驰援。600名步兵、200名骑兵和一个中队炮兵,由蒲城经井沟,向午城、大宁增援。拂晓前,李天佑又带领686团赶来伏击,部分兵力埋伏在井沟、张庄以北的各条小沟内,游击支队则埋伏在南面山上,血盆大口又张开了。
日军因几天吃亏太多,这次比较谨慎,往前进时一面用火力进行搜索,一面缓缓行进。10时,先头部队开进井沟、张庄,可是,一看到狭窄沟地里昨天被打死的同伴尸体,吓得立即停止下来,随后而来的大队伍马上由1路队形变成了2路、3路密集队形,并不断地向东南面山上打炮。
这时,李天佑指挥686团1、2营全埋伏在井沟里,离他们只有200米远,可鬼子们偏偏就发现不了,一边打炮一边继续小心前进。
正在他们缓缓走着时,突然,两面山上和沟道里飞出一大堆手榴弹,机枪子弹像雨点似的射出来,一时硝烟弥漫,灰尘蔽空,杀声震天。混乱中,鬼子先头部队占据了井沟、张庄的山崖和南面的龙王庙,负隅顽抗,4门大炮像发了疯似的猛烈轰击。1小时后,6架轰炸机也来进行低空轰炸,连续投弹100多枚。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三战解围(2)
但是,这一切都不管用。大队日军仍被343旅死死夹击住,死伤不断增多。激战中,日军妄图趁机突围,多次发动猛烈的反击,战斗异常激烈。但没到黄昏时分,龙王庙、井沟一带的500多个日军全部直挺挺地躺在地上,3门大炮也被缴获。张庄的100多个日军大部分也被打死。
这一战,收获颇丰,战士们一直忙到天明才把汽车和缴获的枪炮全部运完。
几天时间,343旅连打几仗,仗仗有收获,日军锐气被挫,全部逃去,115师直属队就这样被李天佑三战解了围。
12救了国民党战区司令长官
李天佑英勇善战、屡挫日军,使敌人闻风丧胆。
午城、井沟战斗之后,日军为报一箭之仇,于一个星期之后组织了千余人的兵力进行反扑。这时,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他的指挥机关渡过黄河到山西。可是,刚到大宁,就与这股日军相遇,双方发生激战。
日军找不着八路军,就拿国民党撒气,卫立煌不敌日军的攻势,退了下来。说来也怪,以后,无论他走到哪里,日军就跟到哪里,仗是一个接着一个,打得非常艰苦,最后他一个旅终于被打散了,剩下他这个光杆司令和几十个卫兵,形势非常严峻。卫立煌只好经八路军115师防地向东转进。同时,由于怀疑自己的部队里有奸细,他与其参谋长郭寄峤等人来到115师,要求八路军支援。
这时国共两党的关系还十分密切,特别是八路军与第二战区的关系从“七七事变”以来一直不错。卫立煌当过孙中山的卫士,10年内战时参加过对苏区的“围剿”,但在抗战初期,他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统辖晋北全部中央军和晋绥军10余万人,在晋西北忻口进行的抗日保卫战,历时20天,打了华北抗战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被国人称道。
为了团结抗日,陈光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命令343旅代旅长李天佑率部前去救援。李天佑令686团代团长杨勇阻击日军,掩护卫立煌部东进。
谁知第二日,卫立煌在继续东进时在石楼、白儿岭时又遭到日军围歼,陷入险境,所率人马冲散。李天佑闻讯亲自选择白儿岭为阵地,掩护卫立煌转移。686团2营5连在连长王永禄带领下全连出击,利用两面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路的有利地形,构筑野战工事,顽强地顶住800多名日军的轮番进攻。
很快,卫立煌脱离了危险。他边走边用望远镜遥望着白儿岭,只见那里在日军的飞机和火炮的轰击之下,整个阵地已成一片火海。此时,前方拼杀的喊叫声仍惊心动魄,密集的枪炮声和飞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炮弹炸断了山上的树木发出尖锐的呼啸声,战斗非常激烈,谁也分不清部队在什么位置。卫立煌手持望远镜看了一会儿,对杨勇说:
“战斗打得很激烈,请问杨团长,那里有几个团?”
“只有一个连。”
“一个连?不,杨团长不要讲笑话!一个连怎么能挡住这么多鬼子的连续攻击呢?”
“这是真的!如果你不信,一会儿他们撤下来的时候,你查查人数就清楚了。”
听杨勇说得这么肯定,卫立煌似乎相信了。他带着惋惜的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这个连完啦!”
可是,不久这个连却胜利归来。卫立煌不相信,去一看,他们确实不足200人,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战斗中全连仅伤亡20余人,并且还缴获了日军的战马!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不禁钦佩地说:“八路军真能干!”
接着,他又对杨勇说:“杨团长,这次多亏了你们的鼎力相助,才使我卫某转危为安。”
“抗日一家,不必称谢。”
此时115师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是国民党第二战区内的部队,而卫立煌是第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115师为卫立煌的安全而战,也是分内的事。所以卫立煌对杨勇称谢也许是客气,但他对八路军的佩服则是由衷的。事后,卫立煌对他的部下说:“你们看看,人家八路军,还扛着梭镖,那么能打,唱起歌来也有精神。可你们垂头丧气的样子,像什么!”
为了表达对343旅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卫立煌特地派人送给八路军100挺轻机枪、10万发子弹。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卫立煌一直对共产党和八路军抱着友好的态度。后来,彭德怀在八路军干部会议上,谈起此事,笑着说:
“李天佑派一个连救了卫长官的命,这下可值得了,你们看,这么多吃的、用的,还团结了一位抗日将领!”
13攻守哈尔滨(1)
攻守东北要地哈尔滨,是抗战胜利后李天佑指挥的一次较大的军事行动。
(1)
1946年1月,中共东北局将挺进东北的部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建立了北满、南满、东满、西满4个军区。李天佑被调去北满军区任参谋长,司令员高岗,下辖扩编后的山东第7师,陕甘宁第359旅,以及松江、合江、北安、嫩江和牡丹江等5个军分区。
在抗战中后期,李天佑曾有过一次“留学”的经历。
1939年,李天佑被党中央派赴苏联学习军事。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结束学习,辗转中蒙边界回国。结果,一行人住在中国驻蒙古大使馆,生活没有着落,只好边打工,边等待。
历经曲折后,1942年夏,他才好不容易碾转回到了延安。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灭亡。抗战胜利了。8月24日,林彪、肖劲光、邓华、李天佑等乘一架美国运输机由延安飞抵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受命前往山东根据地。
一下飞机,他们改骑马匹,立即往山东赶路。
9月19日,一行人到达了河南濮阳,突然党中央发来“万万火急”电报,命令他们立即转道奔赴东北。此时这一行人正在一所农家小院里歇息。林彪接到电报后,让人念了一遍,大家议论纷纷。可他本人二话没说,将战马牵出院子,跨上马,独自朝前奔去。肖劲光、李天佑等人见状,立即上马赶了去。
就这样,李天佑随林彪等人来到了东北黑土地。
北满军区成立后,国民党特务在南京组织反苏示威,要求苏联红军撤出东北,移交国民党政府接管。结果,斯大林突然命令苏军从东北各大城市全部撤走。这反把蒋介石弄了个措手不及!因为他的主力部队还远在沈阳,一时无力去接管其他各大城市。于是,中共东北局决定派兵进占哈尔滨,将其建设成为北满根据地中心,李天佑被任命为解放哈尔滨的总指挥,负责攻打解放哈尔滨城的战斗。
(2)
解放哈尔滨,是李天佑指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他在东北第一次夺取大城市的军事行动。
对于这一攻城战,他特别用心,由此也让手下倍觉奇怪,不可理解。
此时,东北十分复杂,日军残余、伪满分子、土匪和国民党特务乃至三教九流充斥东北各地,稍不留神,工作就会出差错儿。因此,他布置每项任务时,要求非常严格又具体,特别注意军事保密。一天,他把作战参谋陈锦渡叫到跟前说:“陈参谋,你马上去一面坡,找到温玉成司令员,向他传达攻占哈尔滨的作战命令。”
陈赶紧掏出个小本,准备记录命令内容,但他却被拦住了,被告之说:
“只能心记,身上不准带任何有文字的东西。当天去,当天回。”
陈参谋点了点头。李天佑于是向他口述命令,总共200字左右。他口述了2遍,陈锦渡点头表示全记住了。可李天佑还不放心,说:“你再复述一遍!”见他果然记准了,才放他走。在临行时,他又嘱咐说:
“路上不要多说话,对任何人都不要讲,到了一面坡,找到温玉成司令员后,只向他一个人传达。”
陈锦渡没想到这么机密,一路上一句话都不敢说。在一面坡军分区遇见一个熟人,对方热情地与他打招呼,他怕多说话,立即装作不认识溜走开了,弄得熟人很是奇怪:
“这陈锦渡,我们在1935年就认识,在晋北一起3年,又一起到东北。才不到半年,现在他居然不认识我了!”
这位熟人也是个“直肠子”,看着陈锦渡的背影,也不忌讳,大声说:“人啦,就怕变!”
传达命令回来后,陈锦渡才松了口气,说:
“嗨!以前打仗都是把命令写在纸上,没想到这一次不仅要心记,还话都不能说。这么神秘的,老熟人肯定怪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