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师攻打滕县时,师长王麓水问两个团长,打破城门你要多少时间?

  一团长想了想曰:“30分钟”。

  另一团长毫不迟疑答:“10分钟”。

  好!王师长大喜,令箭立马就交给了这个团长。

  这个团长就是二十二团团长王吉文。二十二团在鲁南有鼎鼎大名,习惯上又称老三团,好!我就先说这老三团。

  老三团有多老,有人也许不以为然。要以番号来说,三团是在1941年8月才有的“名份”。以当时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更应该是叫“新三团”。这是因为山东纵队的教导一旅三团调出,又填补进来一个团,番号自然还是三团。所以,所以这个三团,在教一旅“老”字还不敢当吧。

  倘若一个团队一两千号人,兵是新兵,官是新官,一仗没打,一枪没放,那当然是个新部队,但这个三团是有来头的。据战史记载,山纵教一旅三团调走后,又有山东纵队特务一团和特务二团(一说是特务三团)合并组建三团,可见这个三团不寻常,是由精锐组建的。也许说是精锐你可以接受,但说“老”可能还是不以为然。常言道:树有根,水有源。一支军队也是有血脉可寻。

  今天,浙江舟山普陀有个海防团的团史馆,这个团史馆被舟山市和普陀区两级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军史馆对社会开放,在全军也不多见。在当地政府网站上有一段话,我不妨录在这里:

  “该团史馆于2004年10月筹建,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由我区区委区政府与普陀山管理局、普陀山佛教协会共同援建。馆内共收录了该部从红军长征时期至今370余幅图片和5万多字的文字资料,客观详实记录了该部自诞生于红色苏区以来,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的光辉历史”。

  这个团史馆陈列的军史,就是老三团的军史,若以上述所言,那岂不是红军团了。不过,从我的角度上看,说红军团那就牵强了,毕竟对红军团的界定,军队有关部门肯定是有“杠杠”的,何况二十二军也从来没有此说,我想这不过是一些“秀才”之作。

  虽然,我以为老三团与红军团还不能划等号,但这个团与红四方面军确实又有割舍不断的血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支有红军基础的部队上发展起来的团队。这支有红军基础的部队就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津浦支队。

  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九师组建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政委王育民(王育民不久牺牲)。同年7月;一一五师第五支队和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奉命挺进冀鲁边平原地区。津浦支队入鲁后不久即编入了山东纵队,通常都以山东纵队教一旅四团为津浦支队“主流”。但是,山东纵队特务团是由由津浦支队中的一个营与第三支队、第八支队各一部所编成的。所以,即使不能说“主流”,那么“支流”是肯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二团和红四方面军有着相通的血脉。

  “1943年那;形势大改变呀;白洋淀的岗楼端了多半边……”这歌唱得是冀中1943年的抗战形势。然而;1943年却是鲁南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为加强鲁南地区的抗日斗争力量,这一年3月,一直在鲁南活动的鲁中军区三团正式划归鲁南军区建制,这就是这位“大哥”的来历。

  如果说老三团善攻,那么这也是从端鬼子炮楼开始的。老三团能成为鲁南部队的攻坚高手,团长王吉文功不可没。王吉文是华野公认的骁将,是以后八师师长。后来许多人都认为八师攻坚出色,很大程度是对炸药的运用有高招,这是因为鲁中南这一带多煤矿,懂爆破的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春将军是王吉文多年的搭挡,他是这样回顾的:“从此以后,王吉文同志始终把研究改进爆破攻坚技术、战术作为重要任务。1942年1月,蒙南支队与三团合编。这个支队来自泰山区,干部战士中多出于煤矿工人,并有爆破实战经验,后来被山东军区评为一等战斗英雄的“爆破大王”马立训就是来自这个部队。”

  解放战争中,华野三纵以善攻著称。善攻,假若八师没有老三团,这就难说了。的确也是这样的,在战争实践中,许许多多的后起之秀到了战争后期,都能和“老大”有的一比。不过,离开时间、地点、条件,这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四章 快刀老五团
再接上头说的,二十二团王团长拿走了“令箭”,二十三团一些营连指挥员好生不满,埋怨团长陈士法太保守了。是的,二十二团是厉害,但二十三团也不是吃素的。在当年鲁南百姓有句顺口溜:北有老三团,南有老五团。杀敌显威力,敌人心胆寒。可见三团五团在鲁南是齐名的。

  说起老五团,还得请出一个人,那就是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提起张光中,今天鲁南许多人仍是如雷贯耳。张光中,江苏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如果说王麓水是小知识分子,那么张光水就得把“小”字去掉了。张光中师范毕业,是名符其实的“秀才”。张光中参加革命很有资历,大革命时期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入党和政委王麓水也差不多在一个时期。只是同样是干革命,政委从扛大枪开始,司令员却是以“地下工作”起步。张光中拿枪杆还是在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这一年,张光中拉起一支队伍,那就是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张光中是鲁南我党抗日武装主要创始人之一。1939年一一五师进入鲁南后,陈光罗荣桓很快把这支抗日武装拉进了帐下,这就是一一五师苏鲁支队。

  苏鲁支队在鲁南声震一时。经史学工作者考证,侵华日军秋山静太郎就是被张光中领导的苏鲁支队击毙的。据报载:“1940年1月13日,秋山兵团在山东诸王庄一带休整。张光中得到消息后,立即率领部队将其团团包围,双方发生激战。秋山骑马准备撤退,被八路军战士击中胸部。秋山从马上摔下后,立即被送到日军坊子野战医院抢救。1月23日伤势过重而毙命。”我们知道,阿部规秀少将被杨成部击毙后,全国影响很大,而秋山被我击毙的史实很长时间不为世人知晓。这也是被我八路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日军将军之一。

  以此理论,苏鲁支队可说是鲁南“土著”了,但我要加一句的是,在众多“土著”中苏鲁支队是最强的一支。1940年10月起,罗荣桓有一个大动作,那就是一一五师陆续整编了7个教导旅,苏鲁支队编为教导二旅的五团,而六团就是“平江起义团”。“老五团”得名渊源还在于此吧。当时团长胡云生是江西吉安老表,那可是红军干部了。胡云生抗战胜利后去了东北,在一纵一师二团当过政委,1961年授予少将军衔。而政委彭嘉庆和胡团长是同乡,但资格更老,二八年的兵,后来也去了东北,在二纵五师当过政委。彭是五五年的中将,还担任过大军区副职。有人说五团是六八六团二营的扩编,虽然苏鲁支队走马换将,但我觉得此时与六八六团二营并无瓜葛。 

  难道这个说法只是空穴来风?我暂且不表,以后再说。

  1941年8月,五团与鲁南军区边联支队合编。在某种意义上说,还真是“不偏不倚”的合编,对内称教二旅五团;对外称鲁南边联支队。边联支队支队长万春圃坐上了五团的第一把交椅,贾耀祥为副支队长(副团长),曾明桃为支队(团)政委。五团的参谋长叫王六生,就是以后二十三团政委。这个王六生也不简单,别看这时期他和一些";三八式";干部";平起平坐";,他可是走过二万五千里的。

  王六生,上世纪60年代是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又在武汉军区任过政委,再以后是我们部队的政委。据说王六生年轻时可是";帅哥";,看相片果然如此。不过,王六生是大首长,我们当小兵的可是难得一见的。

  山东出好汉。说好汉!首先想到的就是梁山泊的一百单八将,好汉有梁上君子,有杀人魔头,有高人隐士,有军官小史,还有富商巨贾。不了解历史的人,打死都不信,这八路军老五团团长竟是个抱犊崮下的一大财主。

  大革命时期,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是非常响亮的。豪,强也;劣,坏也。土豪劣绅无非为富不仁,欺霸一方。如果我们不把阶级斗争的学说放在一个形而上的位置,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很多时候也是在和一些";有钱有势";的人打交道,对于这些人,还有一顶帽子送给他们,那就是开明绅士。

  要说人厉害,那就数长着三只眼的马王爷。当年费县大炉村没有马王爷却有一个万三爷。鬼子进山东这年,万三爷以近花甲之年,毅然起兵,拉起杆子,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万春圃和罗荣桓很有交情,当年一一五师进山,就是万春圃给他接的风,他的";庭院深深";还作过一一五师的司令部。以后,万春圃在鲁南军区任副司令员。他的长子万国华是共产党员,他的管家也是共产党员。1946年,由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介绍,万春圃终于成了";同志";。万春圃走上革命道路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传奇一面。

  山东八路军先后有好几次“整军”。1943年3月,一一五师彻底“地方化”,7个教导旅一个不剩,编组为13个主力团,分散在各个军区。老五团和老三团就这样“落户”到了鲁南,鲁南抗日战争异常艰苦,主要靠这个两个主力团来支撑危局。

  以后这两个“高手”就形影不离,一直到整编二十二军时还在一个师里,想来军首长有心要维持这样一种“超一流”的地位吧。两个主力团同在一个师,各有所长,战争实践中,这两个团的战术、技术水平也是不断提高。二十三团最初以山地野战见长,但到了战争后期,攻坚也非常拿手了,可以说与二十二团已难分高下。同样是华野主力,有这样“等级”的主力团在许多纵队只有一个,至多一个师一个主力团。像八师那样握有两个主力团,在华野所有部队中也挑不出几支吧。这样看来,八师能列入超一流“选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邹县是陈毅在山东打的第一仗,八师不负重托,旗开得胜。

  至10月底,新四军各路人马陆续抵鲁,11月3日8时,四旅、九旅与八师在界河伏击滕县北上之敌的战斗打响。

  我有一句话就怕你听不明白:这一仗若是大鱼小虾一网打尽,那么,1949年,三野16个军就没这个军长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大鱼漏网
上回最后一句话,想来看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这个故事只能放到以后再说了,我只说眼下。

  眼下从滕县出来有4000多人,最高长官就是吴化文。吴化文原是冯玉祥的旧部,以后降了日本人,抗战胜利后,被蒋某人封为第三方面军司令,虽然吴化文此时坐在高头大马上,但对马前卒的体会比谁都深,老蒋不是个东西啊!

  对山野司令员陈毅来说,这是一个好战机。早就有情报获悉,在蒋介石的再三催促下,吴化文将北上兖州。山野决不能放过这个歼敌机会。这一仗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