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dard)、银本位(Silver Standard)或者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
如果这张纸币能够兑换到确定数量的黄金,这种纸币体系被称为金本位;如果能够兑换到确定数量的白银,就称为银本位制;如果白银和黄金之间政府规定了确定的兑换比率,这张纸币代表着确定数量的黄金或者白银,就被称为复本位制。
简单的说,纸币,是跟着白银走,还是跟着黄金走,抑或是白银黄金两条腿?
19世纪之前,欧洲的货币五花八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铸造了各自的银币和金币,而最大的麻烦就是,金币和银币币值对比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市场价格随时变动,这就导致许多产品都有两个价格——金币价格和银币价格,这大大阻碍了商业贸易和物资交流。 txt小说上传分享
3。4纸币与金本位(2)
例如,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前,英国就是基尼金币(Guinea)和先令银币(shilling)通行,每一样商品都需要标上基尼金币的价格和先令银币的价格。
这么麻烦,不阻碍人们做生意才怪!
这时候,一个在数字上狂热追求精确的人出现了,他要对英格兰的钱币体系进行改革,并影响世界货币体系,这个人就是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牛顿这个人我们可不应该感到陌生,几乎我们每个读过书的人都知道,牛顿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绝大多数人并不一定知晓的是,牛顿前半生在做科学研究,后半生则弃学从政,一直在和钱打交道。
原来,牛顿做科学研究的时候,和自己的一个学生成了朋友,这个学生呢,后来变成了英格兰的财政大臣,他就向当时的英格兰国王推荐牛顿担任皇家铸币厂监督(Warden of Royal Mint)一职,得到了国王允许。
于是,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后第三年(1696年),牛顿先生满怀热情的走马上任。
监督嘛,本来只是一个闲职,纯属学生为自己老师提供的一份肥差,不想牛顿可是个认真的人,而且精力旺盛,绝不是那种混日子的领导,他不仅详细研究了铸币厂每一班次的运转情况,记录产生的各种费用,而且钻研有关铸币理论,提高货币铸造的生产效率,上任不到一年时间,竟然使皇家铸币厂铸币产量提高了8倍之多!
很快的,牛顿就被提拔为皇家铸币厂厂长,他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工作到1727年去世。
对于追求确定和精确度的牛顿先生来说,金银币相对价值的变动真的很令人讨厌,在他的推动之下,英国议会于 1717 年立法,规定1个金基尼和21个银先令等值,等量金银的铸造比价为∶1,这就形成了刚才提到的复本位制。
这样以来,英格兰银行所发行的每一张纸币,都是代表着一定数量的金币或者银币。
牛顿的确是个狂热追求精确和准确的人,他不仅对于自己的铸币工作极为认真,对于那些扰乱这些精确而铸造假币的人也恨之入骨,甚至还亲自去刑场观看处决造假币的罪犯。
在确立复本位制的同时,牛顿还将每盎司黄金的价格确定为3英镑17先令10 便士。
181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确定了英镑纸币只盯住黄金,这标志着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金本位制——从此,每一张英镑纸币都代表着确定数量的黄金,而白银则成了普通商品,价格自由浮动。
就这样,大英帝国忙乎了上百年,最终确定自己的英镑纸币跟着黄金走。
稳定的货币,为英国称霸全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金本位的支撑下,大英帝国蒸蒸日上,建成了一个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以至于到了19世纪后期,“像英镑一样好”,已经成了世界各国货币改革的“最高理想”。
怎么样才能做到“像英镑一样好”?
当然就是纸币体系像英镑一样采用金本位!
于是,在确定自己纸币跟谁走的这件事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各国经过好一阵的忙乎,在货币方面基本都走上了和英国一样的道路,无论最初是银本位制还是复本位制,基本都演化成了金本位制,这些国家包括了葡萄牙、德国、丹麦、芬兰、瑞典、瑞士、海地、加拿大、阿根廷、埃及、日本、俄国以及美国等。
到20世纪初,当时的大国之中,只有中国和印度还在施行银本位制。
就这样,整个世界的纸币体系都统一到黄金这种闪闪发光的黄色金属上面。
也正因为世界各国的货币都统一到了黄金这种金属上,每一个国家的纸币都代表了一定的含金量,这样的话各国货币的汇率也就基本固定,消除了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的进行。
在金本位的体制之下,只有通过诚实劳动,生产真实的财富,才能换回来真金白银,不可有那个国家有什么特权,天天靠着借钱还能一直吃香的喝辣的,威风八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5金本位的变迁(1)
1974年7月13日,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份英国整个工业革命时代的物价统计报告。
根据长久的物价记录数据,从1664年到1914年的250年时间里,英国的物价始终保持着平稳而略微下降的趋势,英镑的购买力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
如果将1664年的物价指数设定为100的话,除了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物价曾短暂地上涨到180之外,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的物价指数都低于1664年的标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的物价指数为91。
如果我们再从黄金和白银供应这个视角来进一步考虑英国这250年的物价变化,可能能够从更深的程度上理解我前面讲过的“馒头与米饭的道理”。
在这250年间,美洲产的黄金白银一直源源不断的在涌入欧洲,而且后来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南非以及澳大利亚都发现了大量的金矿,无论黄金还是白银的产量都已经急剧增加,而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成了贵金属的主要涌入国之一。
即便在货币供应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英国还是基本保持了物价平稳,这说明了一个客观的、不必讨好谁的商品货币体系,即使货币供应量逐年自然增加,由于社会上的商品数量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根本不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
因为,贵金属再怎么大量涌入,折算到长达250年的时间里,其年增长率也不会超过2%,这种货币供应的增长是受制于贵金属的产量,属于有约束和节制的增长。
长期稳定的货币,使得小小的英伦三岛,雄霸世界长达200年。
英国的现象绝对不是个例,无论是金本位制、银本位制还是金银复本位制,在采用商品货币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难以治理的通货膨胀。
例如,美国在建国以后,采用金银复本位制度时间也长达100多年,1800年美国的物价指数约为,到1913年时,物价下降到——同样的,在这期间,因为贵金属产量的增加,美元纸币的供应量也是在逐渐缓慢增加。
也就是说,在整个美国工业化的巨变时代,美国物价反而在逐渐下降!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合理的通货膨胀是润滑油”的理论,用在美国自己身上都显然说不通,居然还被许多中国经济学家拿来作为“重要理论”为中国的通胀辩解。
欧洲主要国家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经济空前发展的关键时代,由于收到了贵金属产量的约束,它们的货币和社会物价都非常稳定,基本上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法国法郎,从1814年到1914年,保持了100年的货币稳定;
荷兰盾,从1816年到1914年,保持了98年的货币稳定;
瑞士法郎,从1850年到1936年,保持了86年货币稳定;
比利时法郎,从1832年到1914年,保持了82年货币稳定;
瑞典克朗,从1873年到1931年,保持了58年的货币稳定;
德国马克,从1875年到1914年,保持了39年的货币稳定;
意大利里拉,从1883年到1914年,保持了31年的货币稳定。
看看以上数据,再对比一下中外主流经济学家们声称必须保证物价以一定的速度上涨否则通货紧缩就会引起经济衰退的理论,是不是就像听到有人在放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屁?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如果我们把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思考一下,货币最稳定的一个阶段,恰恰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最快的阶段。
3。5金本位的变迁(2)
难怪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将金本位高度评价为整个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最高成就。没有一个稳定合理的货币度量衡,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阶段所展示出来的巨大的财富创造力,将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可惜,好景不长。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和扩军备战,欧洲国家相继停止了黄金的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并在随后相继废除了金本位。
为了战争,参战各国竞相滥发不兑换的纸币,通货膨胀在参战各国纷纷出现,各国货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各国出口贸易萎缩、国际收支恶化。
世界大战期间,亿万人死于战火或变成残疾,无数的民众忍受饥寒交迫,但黄金却是国际间唯一的硬通货币,主要被参战国用于购买军火。
这正应了我们从小在政治课上学到的理论:人类的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一次大战期间金本位的废除,直接造就了1922年~1923年德国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
数据显示:1921年1月一份报纸卖马克,到了1922年5月卖到1马克,随后上升到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到了1923年9月,一份报纸已经卖到了1000马克!
接下来的事更让人瞠目结舌:一份报纸的价格10月1日开始卖2000马克、10月15日的12万马克、10月29日的100万马克、11月9日的500万马克,最后上升到11月17日的7000万马克。
可以说,在当时的德国,无论是食品还是工业品,什么的缺,唯一唯一不缺的就是钱。
大街上孩子们把马克当成积木,在街上大捆大捆地用它们堆房子玩,一名女子用马克代替木柴,投入火炉中烧火取暖,因为这样比烧煤更划算一些。
在这样的恶性通货膨胀之下,整个德国陷入绝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各国钞票币值起伏不定,汇率变化无常,国际贸易和商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一片混乱,于是一些国家再度呼吁恢复金本位制,但主要国家已经无力恢复原来随时可供民众兑换金币的那种严格的金本位制。
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世界各国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和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啥叫“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呢?
经历过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即使如英、法等战胜国,其政府所拥有的黄金已不足以供人兑换,于是干脆流通纸币,也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虽然纸币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