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月几时有-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啼清夜月。”
  在这种风花雪月、歌舞升平中,那些烦人的大臣、苦恼的民生,都被他抛在脑后了。
  婚后十年余,次子仲宣去世,大周后生了一场大病,数月卧病在床,妹妹女英进宫来探望。十五六岁的女英美丽活泼,很快就与李煜坠入爱河,史称她为“小周后”。
  李煜曾写词描述小周后的美貌和自己的思念,见于《长相思》:
  “云一涡,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碍于礼教束缚,及大周后病重在床,李煜只得偷偷地与小周后约会。一天晚上,月淡云轻,花香四溢,薄雾轻笼,李煜写了一个短笺,约小周后到画堂南侧相见。为了防止被宫娥看到,小周后悄悄地溜出来,脱了金缕鞋拎在手中,只穿着袜子,既兴奋又紧张地穿过台阶。一见面,小周后就扑进李煜的怀抱,娇躯微颤,柔声发嗲:“出来一趟,好不容易哦!今晚,我们要玩个够!”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回到寝宫,李煜回忆起适才的柔情蜜意,情难自禁,挥笔填上一首《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虽然卧病不起,大周后还是觉察到了李煜和妹妹的偷情迹象。一次,她听到屋子里的低声浅笑、柔语呢喃,终于忍不住了,淡淡地问:“可是妹妹在里面么?”
  “是”,小周后见再也瞒不下去了,只好硬着头皮走出来,垂着双手,笑嘻嘻地答:“回报姐姐,我已经进宫好多天了。”
  大周后转过头去,轻轻叹息,泪珠滑落,病情恶化,迅速去世。
  大周后去世年仅二十九。李煜十分哀伤,自制数千言的祭文,刻于石碑,将她所爱的琵琶随葬,并自称“鳏夫煜”,痛哭数天,形容枯槁。
  相濡以沫,相咀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李煜逐渐忘记了这段忧愁,与小周后感情日渐深厚。
  三年后,李煜用皇家最高规格的仪仗,正式迎娶了小周后。婚礼举行的第二天,李煜大宴群臣。大臣皆知他们早就是“露水夫妻”,李煜自己就有两首“手提金缕鞋”闻名遐迩的艳词,婚礼不过是走过场、作样子,因此贺诗也是五花八门、怪腔怪调,多有讽刺之意。李煜也不动气,只是笑笑。
  小周后与姐姐一样,擅长歌舞,在挥霍奢华上,也丝毫不差于大周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乐于置身香风薰雾,有专设的一班司香宫女,焚香浴具都以金银翡玉精制而成。皇宫均以销金红罗为幕壁,以白金玳瑁装饰,皇苑广种百花,做成月宫天河的形状,以供游乐。她又在御花园中建了一座花房,四周摆上名贵盆景等,放眼看去,一片锦绣,宛如天宫的洞天福地,李煜因而命名为“锦洞天”。她还修造了一座精致玲珑的小亭,饰以玳瑁象牙,亭内仅容两人,两人时常在里面卿卿我我。
  众多嫔妃、宫女也争先恐后地给皇帝献媚,希望得到恩宠。一个叫“窅娘”的舞女,体态轻盈,以丝绸裹足,使足纤细如天边新月,在黄金莲花台上翩翩起舞,宛如仙女凌波微步,让李煜赞赏、惊叹不已。后人东施效颦,为了获得这种一步三摇、曼妙轻盈的姿态,也纷纷用布帛缠足,竟开创了女子的缠足陋习。
  李煜就这样终日混在温香软玉的怀抱里,依红偎翠,经常彻夜歌舞,甚至红日已高,仍旧重按霓裳,醉拍栏杆,拈花嗅蕊,整个宫廷无不金迷纸醉。
  在他内心深处,则盼望着这种花好月圆、悠游快乐的美妙生活,可以永久地过下去。《后庭花破子》就寄托了他的心愿: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身为皇帝,尽管可以肆意风流、挥霍无度,但有时也要受大臣的劝谏,不得彻底自由。李煜曾作两首《渔父》,羡慕打鱼的渔翁,恨不能做一个自由轻松的渔翁:
  《渔父》一: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篓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倾波中得自由。”?
  《渔父》二: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嗨,世上岂有“腰缠百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美事?
  他只看到了渔翁没有政事缠身的快活,又何曾看到渔翁风餐露宿、衣食难续的凄苦?因为皇宫外,南唐百姓生活得怎样,他并不十分在意。
  而南唐外的天下,他知道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一念及此,就设法逃避:“何必多想!何必自寻烦恼!”
  他不去多想那些烦恼之事,而那些烦恼之事,却不会因为他不想就不发生。
  遥远的开封,有一个英武高大的男人,推衣而起,纵声大笑,徐徐摊开地图,道:“寝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现在,该轮到南唐李煜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2)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四,时任归德节度使、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兵不血刃登上帝位,建立宋朝。之后,雄心勃勃的赵匡胤开始了实行“统一中国、先南后北”的军事计划。建国不久,赵匡胤就灭掉了荆南,尽取湖南十四州;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发兵5万,轻松收拾了后蜀;开宝二年,又派大将潘美带兵10万,顺利地结果了南汉。
  面对北宋的强大攻势,李煜提心吊胆,惶惶难安地奉宋正朔称臣,以图自保。齿唇相依的南汉被灭之后,李煜心头的阴影更重,亲自写了贺表,派遣弟弟从善到开封朝贺,又自请削去“南唐”国号,降称“江南国主”,贬损仪制,改变朝服,降封子弟等。
  赵匡胤满口答应,再封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赏赐一座府第,将从善软禁不放。李煜累次上表,请求放从善回家,赵匡胤都不加理睬。李煜深感对不起弟弟,十分难受。乾德四年(966年),李煜罢了四时筵席,作了一首《清平乐》,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从善被软禁,南唐文臣激愤,大将也斗志昂扬,不愿意忍辱偷生。大将林仁肇的反应尤为激烈,慨然说,他愿意领兵几万,北上收复旧地,并帮李煜想出一个开脱的理由,说李煜可以诏告天下,宣布是“林仁肇叛变”。如事成,国家受益;事败,他林仁肇一人承担全部责任,可以杀他全家,以绝宋口。
  但李煜听了林仁肇的话,神色大变,连连摇头,叹气不止,道:“林爱卿,你千万不要乱说乱干!南唐去跟大宋硬拼,岂不是想死得更快啊!”
  没过几月,李煜就中了“反间计”:怀疑林仁肇想投降赵匡胤,毒杀了这位南唐最忠良、最优秀的将领。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十月,赵匡胤要求李煜必须降宋,否则将挥师江南。李煜不愿束手就擒,气恼之下,也组织筑城,戒严抗敌,慷慨激昂地对大臣们道:“一旦宋军南来,我当身披战袍,亲自督师,背城一战,以保社稷。如果兵败,便自焚而死,绝不作他国之鬼。”
  这话传到开封,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掷杯于地,对左右大臣说道:“这不过是李煜的气话罢了!假使他真有这番壮志,孙皓、叔宝等将领就不会作降虏亦!”立刻派遣大将曹彬、潘美等,出兵进攻南唐。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冬天,宋军轻而易举地便取了池州,南下采石矶,架上浮桥,迅速渡江;再一鼓作气,长驱直入金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金陵城关,将金陵城团团围住。同时,钱俶也率兵攻克了长州等地,形成对金陵的外线包围。
  金陵成了一座孤城,李煜成了瓮中之鳖。他不愿意听城外的咚咚战鼓、人喊马嘶,索性借酒浇愁,将宫门紧闭,搂着嫔妃们弹琴写词,唱歌跳舞。
  李煜纵情声色、贻误朝政的行为,激怒了朝中一些忠君忧国的大臣。一次,大理寺卿萧俨得知李煜又没有上朝,而在后苑与嫔妃对弈,便推开阻拦的禁内侍卫,硬闯后宫。到了后宫,萧俨果然看见李煜在与嫔妃调情说笑,不禁勃然大怒,突然一抬手,猛地将棋盘掀翻在地。
  侍弈的嫔妃吓得花容失色,慌忙逃走。
  李煜也怔了一会,才咳嗽数声,拍拍桌子,喝道:“萧俨,你好大的胆子!你难道想作魏征不成?”
  满头白发的萧俨甩一甩袖子,跪到在地,却昂头大笑,盯着李煜的眼睛,高声嘲讽道:“老臣固然不敢以魏征自诩,可是陛下,您难道就是李世民吗?”
  李煜呆了好久,最后叹了一口气,挥了一下手,让萧俨退下。
  十一月二十六日深夜,李煜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抓牢笔,填了一首《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杀喊声突然涌了进来,侍卫们四处奔走,宫娥倏地停下歌舞,一片惊呼、尖叫:“陛下,陛下,城破了……”
  “继续奏乐,不许停止!我还有三句没写完呢……”,李煜烦躁起来,终于仰天长叹,掩面而泣。
  二十七日清晨,李煜召集近臣亲眷,齐聚宫门,自捧玉玺,肉袒出降。之后,他踽踽而行,去向宗庙里的列宗列祖辞别。
  教坊的乐人宫娥们纷纷落泪,为国君奏最后一首别离歌。李煜也感慨泪下,又不敢仰头看祖父李昪的眼睛,稍微磕头,就仓皇出逃。在去开封的路上,他填了一首悱恻凄凉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试干戈?
  一旦归来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惶辞朝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腊月,李煜被押到开封。赵匡胤赦免了李煜的死罪,安置在“礼贤宅”中;但因他曾经违命不去汴梁,封了他一个“违命侯”的爵号。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从天堂掉进凡尘,愁肠百结,哀痛难安,终日躲在院落里发呆、醉酒、唱歌。赵匡胤并没有怪罪他,且素知他的才名,欣赏他的才华,对他的痛苦也表示同情。
  一次,赵匡胤大宴群臣,也邀请李煜参加。李煜喝得醉了,见有人做诗写词,便拿出看家本领,滔滔不绝地谈论诗词歌赋,把在场诸人都比了下去。见有宫娥站在赵匡胤身后轻摇扇子,他就当即吟诗一首《咏扇》,对“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两句,尤为得意。
  赵匡胤读诗不多,难以理解,顿时仰头大笑,还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这,满怀之风?究竟是多少风呢?”
  李煜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自认为叙述得十分精妙。可惜赵匡胤听他簌簌叨叨了大半天,还是不能明白。但赵匡胤并不在意,哈哈大笑一声,称赞道:“卿真乃一翰林学士也!”特地下了一道圣旨:每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