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八章 打破川陕会剿(3)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他们只攻下了两个山头,但全连牺牲了八个人,受伤有三十多人,其中十三个人失去了战斗力。敌人且战且退,随地建立新防线,红军没有大的进展。傍晚时,领导都上来检查战斗进展情况了。李正荣看到已经当上师参谋长的张宗玉和现在的团长朱宏、政委康显祖。领导们争论了一会儿今天的战况,都很不满意。
张宗玉说:“将各团的后备队全部抽出来,今天晚上由从两侧插入敌后进攻勉县。我就不信,他后院着火了还能撑得住。”
李正荣和九班参加了向敌后穿插的夜间行动。为了在运动中互相联系,红军队伍有两种常用的手段。一是用竹哨,但这种方法只适于战斗之中使用。在隐蔽行军中声音会暴露位置;另一种是将点燃的香火放在竹筒中,这样将竹筒朝联络方向上晃动时,对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但两侧的人却完全看不到。李正荣和李思贵都是“老兵”了,他们将这些方法教给新同志,并给他们做出了示范。李正荣最担心的是在穿插行动中有人掉队,这是对小战士们最严峻的考验。好在这次奔袭的距离不算太远,而时间也不太紧,最重要的是要绝对地不惊动敌人。
天一黑红军队伍就上路了。为了绕开敌军,他们走的都是沟谷之下的小路。为了不发出声响,部队行进的速度不算太快,这让李正荣心里踏实一点。直到已经绕过了敌军的前方防线,大家才松了口气。行进的速度快了起来,李正荣极力和李思贵一起,关照着九班的战士们,鼓动落在后面的战士尽快赶上。对于有的实在走不快了的小战士,就由其他人帮助扛着枪走一段。这样一直走到后半夜,红军已经到达了集结地点。班里有的小战士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上,
后来的战斗变得比较顺利了。勉县并没有多少守军,很快就被红军占领。而前线的敌军发现后路已经被切断,结果不战即溃。敌军四十九旅和独立旅第一团的大部分都被红军歼灭。红军继续进攻,又将褒城围困起来。
九军的部队在勉县一带开始发动群众。当红军快两年了,李正荣也开始熟悉了红军的群众工作。他带领小红军们先是在各处刷标语。小红军们大都和他一样是些苦孩子,一般都不识字。李正荣自己多次被秦浩批评过,说他不注意学习文化,这成了他自己心里的一个隐隐的痛。他也曾决心要多学着认几个字,但是由于战斗任务一直没停,他自己又静不下心来,因此学的效果也不太好。排长王天虎连他还不如,几乎一个字都不认识。就只是七班长何洪福认的字多些,李正荣就让他带人上街买回些油墨,在沿街的墙上写一些上级要求的标语。有“打倒土豪劣绅!”、“平分土地!”、“粉碎川陕会剿!”等。
孙德龙指导员要求三排出人跟他一起去征兵。这种事情排长王天虎只是跟着看看,因为平常不爱说话,所以他对出头的事能躲则躲,尽量都推给李正荣。他们一起在路边放上一个桌子,孙指导员坐在桌旁,李正荣带李芳武、何洪全、李思贵等站在一旁。他们借了一套锣鼓,让会敲鼓的周云东带着几个战士热热闹闹地敲了起来。周围也挂出了一些标语,写着“当红军光荣!”“穷苦兄弟拿起枪!”等口号,还有大大的横幅“参加红军报名处”。现场的热闹招来了很多人来看,但基本上靠近的人都不认字,而认字的人都站得很远。
李正荣看到半天并没有人报名,心里有些着急。他让战士们主动与跟前的一些年青人搭话,做做宣传,但他自己对该怎样说心里也没底。他想起了红军刚到巴中时,苏凤在街头的演讲,心里叹道:“苏凤大姐,我要是会你那一套就好了!”他看到跟前有几个青年农民模样的人,就上前问道:“这几位大哥,你们要当红军吗?”一位瘦瘦的年青人答到:“我是想当兵,在家没饭吃!我两个哥哥都当兵了。”李正荣问:“你哥哥在红军哪个部队?”年青人说:“他们当的不是红军,大哥先去四川做工,被抓了壮丁,在刘文辉的部队。二哥后去的,家里没饭吃,只好去了田颂尧的部队!”李正荣心里骂道:“原来当的是军阀的兵!”但他又一想,自己也有些乡亲前些年也被军阀抓了壮丁,这种情况也不稀奇。于是他说:“军阀是坏人,他们把穷人的粮食都抢光了,还欺负穷人。你要当兵就当红军吧!当红军官兵平等,不会挨打受骂。”那位年青人说:“我也是看着红军的长官都挺和气,才过来看看!小兄弟,我看你年纪比我小多了,也当了红军。我今年二十了,你们红军要不要?”
“只要是穷百姓要当红军我们都欢迎!但我们红军是要打倒军阀的,不论是刘文辉还是田颂尧,我们都要和他们打仗! 你愿意吗?”
“那我知道,当兵吃粮就要听长官的。我哥哥他们的军队还互相打过仗呢!”
“那是军阀狗咬狗,我们打军阀是为了穷苦百姓!”
“我也是穷百姓,只要有饭吃,我愿意当红军!”
“那好,你过来登记吧。”李正荣将年青人拉到孙德龙跟前,帮他报了名。这才知道,他的名字叫王牦牛。孙指导员向李正荣伸出了大拇指,这是今天招到的第一个红军。
第十八章 打破川陕会剿(4)
开了头以后就快多了,陆续报名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很快就超过了登记的速度,开始排起了长队。后来,又有成群青年排成队来到报名处,带队的是陕南当地党组织的干部。这样成批的来参军,招兵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红军又扩大了几千人。
征兵工作刚刚完成,就接到了后撤转移的命令。李正荣不解地问秦浩:“我们好不容易打到这里,再往前,听说汉中盆地就会落到我们手中。为什么一定要撤退呢?”秦浩说:“许师长向我们传达过总指挥部的命令意图,我们根本就不是要占领汉中,派来的力量也不够。我们要做的是佯攻这边,将嘉陵江边的胡宗南部队调回陕西。”李正荣不解地问:“那是为了什么?”秦浩笑笑说:“天机不可泄漏!”
李正荣不知道的是,中央红军长征北上,对四方面军的战略决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紧迫的形势,最终造成他跟随红军远离家乡,走上一条他既无法想象,也无法选择的艰难道路。
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再次接到中央的电告:由于土城作战失利,中央红军暂时放弃渡江北上计划。而改在川滇黔边广大地区活动,争取创造新的苏维埃根据地。总指挥部面对这一变化非常为难。出兵袭陕南,已经造成了连带的后果:东线、西线都已造成了部分根据地被敌军占领。总指挥部因此决定,仍以实现原定的川陕甘计划为主要目标,准备强渡嘉陵江,到外线去作战,伺机进攻甘南。但这样也随时可驱兵南下,策应中央红军。
按照总部的指示,许为新部从阆中以北突破嘉陵江。
进行渡江准备时,已经是一九三五年三月了。红军战士们开始了紧张的渡江准备。在隐蔽的地方建造上百只木船,对红军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平常拿惯了枪的手,现在要拉锯,敲钉子,一下子还不习惯。李正荣跟着王天虎,带领全排战士主要是做一些下手活。除了搬运木料,就是传递一些工具、钉子、桐油等。战士们在家里都是干粗活干惯了的,做这些倒不是问题。倒是造船中的技术问题常常造成停工,这时,部队的领导和请来的造船技师就要商量半天。
有一天,李正荣正带着战士们搬木料,看到许为新陪着一位领导过来检查。走近了一看,竟是三十军的政委李先念同志。他们一边看造船的进展情况,一边在小声地商量些什么。李正荣看到了许为新的警卫员杨林,忙向他招招手。杨林看看领导身边也没什么事,就悄悄跑了过来。李正荣问道:“李先念政委怎么会过来?”杨林小声说:“听人说,李政委参军前是木匠,对造船很熟悉。徐总指挥派他来视察指导一下!”李正荣说:“船都快造完了,最多再有一两天就没活了!”杨林小声说:“听说李政委来检察落实船只的情况,可能就要行动了!”李正荣点点头说:“我们都在猜,什么时候渡江?”杨林小声说:“具体还不知道,但是肯定是快了!”他看了一眼首长们,对李正荣说:“我走了!”就朝许为新跑了过去。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晚间,部队接到了命令,三八七团配合三十军,从苍溪附近过江。在夜色中,战士们被集合起来。李正荣看到除了自己的部队外,还有大队的民工。他们一起用绳子将造好的船捆好,用竹扁担将船抬起来,向几十里外的江边走去。没有人喊叫,没有马嘶鸣,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到了江边,战士们依依不舍地与民工们告别,他们都是川北的乡亲。九军的大队人马立即分批上船,向嘉陵江对岸划去。
在此同时,其他四方面军主力也分别开始了秘密渡江。三十军和三十一军与九军几乎同时用同样的方法渡江,而做为第二梯队的四军也随后渡江。四方面军的四个主力军全都投入了渡江后的战斗。其中左路由九军一部在四军一部的配合下,经阆中南下攻取南部县;中路三十军及九军另一部将向进攻剑阁;而右路三十一军的目标是直指剑门关。
李正荣小声地发布着号子,这样战士们可以整齐地划动船桨。小船快速地向黑暗的前方驶去,唯一的目标是前面船只上传过来的时隐时现的香火。江水很平静,三月正处于枯水期,因此他们很快就到达了对岸。两个负责渡船的战士是专职的,他们还要将船送回对岸。而李正荣上岸时,连长秦浩已经在集合部队了。李正荣看到红军的大部队排成一条长龙,沿嘉陵江向北进发。因为敌军并没有防备红军渡江的准备,因此一路上敌军的抵抗几乎完全无效。很快大部队就到达了军事重镇剑阁。三八七团从县城的南面发起了进攻,防守剑阁的敌军在外围修起了防御工事,用来抗御红军的进攻。问题是敌军似乎更多地考虑红军会自东向西进攻他们,没有想到红军的来路竟是南面。因此,防线很快就被突破了。李正荣随第二波进攻部队攻到前沿时,敌军的防线已经被三十军的部队突破了。剩余的守卫部队争相逃散。秦浩带领部队冲进县城后,就命令战士们分成班行动,扫清残敌。
第十八章 打破川陕会剿(5)
李正荣按连里的要求,跟随何洪福班搜索前进。周围有时会有零星的枪声,但已经很稀落了。李正荣和战士们看到一个大院子,上面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剑阁中学”,对面的院子也挂着牌子,上面写着“国民党剑阁党部”。整个街上都空无一人,也没有一点声音。李正荣想快一点前进,叫冯喜财和吕书明跟自己去搜索剑阁中学,让李芳武带其他人去搜索国民党剑阁党部。
进入剑阁中学的院子,看到学校的房子竟是青砖彻的,房檐足有三尺多宽。几个大教室都是单独的房子,间隔有几米宽的过道。李正荣带领冯喜财和吕书明慢慢地穿过过道,去搜索房后。走到房后才发现,后面的房间的布局很乱,显然前面的大教室是后盖的。前面传来脚步声,尽管是白天,这里却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