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章 跑步跨栏(9)
闫官军聪明好学,既是一个天才的土专家,又像一条天生的老黄牛。宫学斌了解自己的属下,并非信不过他。因为标准规范的出口加工车间,毕竟是第一次落户公司,为慎重起见,宫学斌亲自往青岛打电话,恳请朱春泗到现场看看,做一番指导工作。
这天是个星期天,朱春泗的丈夫远离家门,她难得陪伴女儿玩耍休息。不过盛情难却,朱春泗也被宫学斌的诚信感动,她带着年幼的女儿,跳上公共汽车便赶到莱阳。不知是因为担心朱春泗带着女儿在现场指导不便呢,还是早已为人父母的宫学斌粗中有细?反正一见朱春泗带着女儿前来,一通打扰了感谢了的话语说过,便让他那个长得不算漂亮的女服务员陪着小女孩,在工地一旁的山坡上,沐浴温暖的春光,跟那些小鸡小狗追逐嬉戏。阵阵咯咯的笑声敲着耳鼓,是那样的动听,那样的温馨!
由于心里陡然产生一种家的感觉,朱春泗检查宫学斌的施工便也不客气。她一眼发现将要盖起来的车间,门、窗的方向不对,排水管道的位置也搞颠倒了。要过闫官军的设计图纸一看,原来那上面没标明方位,这就难怪会出差错。朱春泗纠正了这些出现的问题,宫学斌感激地说:“朱工,你这一指点,省了我们多少工啊!真是太感谢你啦!”
朱春泗说:“咱们都像一家人啦!用不着客气。”
宫学斌拉过闫官军,边往朱春泗跟前推着,边说:“朱工既然说是一家人,我也不讲两家话。从此往后,官军就是你的徒弟,他有什么不会不懂的,就去请教你啦!”
宫学斌的话还真算数,这以后新建半封闭无菌加工车间,闫官军就是一次又一次请教朱春泗才完成的。严师出高徒,闫官军从此在建筑领域施展拳脚,俨然打出一番新的天地。宫学斌爱才如命,任人唯贤,适时在公司成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建筑队,而建筑队的掌门人非闫官军莫属。都说能者多劳,多劳也要有用武之地才行呢!
然而,能者也有难能的时候。有一次,宫学斌听说荣成市有一家企业加工调理食品,他们用大头菜的菜叶儿包点猪肉鸡肉的,速冻起来出口日本,就能挣到大钱。要想抢占这个商机,必须创建调理食品加工车间。宫学斌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闫官军。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有面,没有食谱如何下手呢?闫官军便以参观学习的借口到荣成取经,但是任你说破天,人家连门也不让进。
尽管中国大地已经开放,但保守商业秘密仍算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进步。宫学斌没有埋怨闫官军,他找到朱春泗,请她出主意想办法。事情也真是凑巧,省检验检疫局正好派朱春泗到荣成这家生产调理食品的企业搞注册。于是,头脑里装着宫学斌的求助,朱春泗别提有多上心了。她验收车间的时候,走得很慢,看得很细。车间是怎样的布局,都有哪些设备,操作人员是多少,全部装在心里。晚上一回到宾馆,什么也不顾,先把心血倾注在图纸上。
加工生产调理食品,需要在全封闭无菌加工车间操作,这是日本专家的全新设计。朱春泗以前搞过半封闭无菌加工车间,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标准规范却大相径庭。因此,当天有弄不清的地方,第二天她便借故再看一遍,尽一切可能做到精益求精。经过反复琢磨校正,硬是凭着自己的强化记忆,画出了一张精确无误的平面设计施工图。
依据这张施工图纸,闫官军举一反三,接连建起12个类似的加工车间,深受日本客户的青睐。吃水不忘打井人,宫学斌将朱春泗的无私贡献深深地埋在心里,总想找个机会表表心意,报答回敬一番。但是,朱春泗廉洁自律,容不下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的回报。
机会终于不期而遇,这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朱春泗带着女儿张远到莱西万福公司出差,中午饭时宫学斌应邀前来做陪。席间,年仅七岁的张远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活泼得就像一只小燕子,噘嘴对史福良叫一声“叔叔”,仰脸朝宫学斌喊一嗓“爷爷”,逗得大家直拍巴掌。说笑之中,宫学斌得知张远的爸爸远在海南岛经商,一种恻隐之心,一个过来人的感受,让他积极真诚地倡议:找个时间,瞅个机会,愿意陪着朱春泗一起到海南岛考察几日。口说考察,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史福良心领神会,举双手赞成。 。。
第六章 跑步跨栏(10)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宫学斌很快让办公室主任刘元晓买好三张飞广州的机票。可在登机前史福良因公司有事,只好退出。宫学斌孤身一人,毅然陪同朱春泗飞到广州。当时从广州到海南岛,既无飞机,也没客船。宫学斌一把雨伞挑个包裹,就像跟唐僧取经的沙和尚,牵着朱春泗的手,在人群里挤来挤去。最后从票贩子的手里买来两张纸条,才坐上了一家私人小船。那晚风大浪高,小船颠簸在漆黑的海面上,很是恐怖。
在海南岛那些天,宫学斌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久别重逢的朱春泗夫归。他一个人独来独往,这家食品商场进去,那家食品商场出来,这样那样的食品,一样一样地打听价格,却哪样也不买。有一天第一次发现矿泉水,因为觉得新鲜和便宜,他破例买了两瓶,自己却没舍得喝,都给了朱春泗夫妇二人。
诚信是赢得人心的有力武器,委婉则是胜利的捷径。人生的许多朋友,因为委婉满载诚信,才会打下牢不可破的基础,才会成为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诤朋畏友,成为缓急可共、生死相托的挚朋密友。应该承认,以朋友相邀的这次海南岛之行,令朱春泗看到了宫学斌身上的质朴和坦率。
近朱者赤。朱春泗出生于革命家庭,她的父亲朱永顺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老地委书记,曾经18次见过伟大领袖毛泽东,毛主席还亲切地称他“娃娃书记”。不用说,朱春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善待农民的优秀品质,正是继承了父辈的传统。宫学斌曾不止一次地感慨道:“我这一生能跟朱工交朋友,做事情,是一辈子的福气!”
当然,宫学斌和朱春泗自海南岛归来,史福良也曾不止一次地拿宫学斌开涮,戏谑:“人家两口子好不容易在海南见个面,你跟着掺和个什么劲儿?当哪门子灯泡呢?还背个旅行包,跟个城里人似的,都50多岁了,还硬充什么护花使者啊!”
三个好朋友开心的说笑,愉悦的情景,恰如煮沸的水,要温度有温度,要动静有动静……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就在宫学斌紧锣密鼓地同日商筹划中日合资企业的时候,夏天云与宫学斌有了第二次握手。为适应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势,夏天云想在龙大拍一部这类活动内容的专题片。不想宫学斌婉言谢绝,他说:“老弟呀!你是莱阳人,咱是老乡。老乡见老乡,我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你可别见怪啊!”
夏天云说:“少见才多怪呢!有什么话你就尽管说吧!”
宫学斌说:“你既然来了,就干点实实在在的吧!不如拍一部反映莱阳梨的专题片,给咱家乡扬扬名,我们公司就保鲜莱阳梨,也跟着沾沾光,借机打打销路。”
夏天云有些迟疑,宫学斌诚恳地劝道:“你老弟如果愿意这么干,我独家赞助,吃住行全包了。”
夏天云一拍脑瓜,真的就应承了。他一头钻进宫学斌的冷风库,边采编专题脚本,边实地架机拍摄。直到来年梨花盛开,借助驻地莱阳农学院电教室一部分相关素材,终于完成了长达25分钟的科教专题片《莱阳梨》。
这一年的4月20日,莱阳市准备举办首届梨花节。为配合故乡的节日,夏天云决定将专题片《莱阳梨》送中央电视台播映,宫学斌闻听提出和他一起赴京。夏天云哪里好意思?推三阻四,千般谢绝,宫学斌就是不依。凌晨三点多,他俩坐上刚以中美合资烟台新味公司的名义买来的进口“蓝鸟”牌轿车,便早早地上路了。
在黄尘包裹的轿车里,夏天云告诉宫学斌,最近有一份材料透露,天津市搞月季花小姐选美比赛,有褒有贬,引出一场热烈的大讨论。他想借题克隆,在莱阳搞个梨花小姐大奖赛,让梨乡的父老冲破陈旧观念的樊篱,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
宫学斌思忖良久,说:”你这种想法倒是不错,也挺超前的,但习惯了走旧路,闭着眼睛也不怕被摔倒。走新路就不同了,睁着眼,拄着棍,还怕崴了脚呢!“
都说宫学斌有个坐车睡觉的习惯,那天他却一点睡意也没有。一路之上,俩人言来语去,敞开心扉,说了个痛快。夏天云从宫学斌的嘴里了解了他半生奔波的经历,特别对他立志干一番大事业,决心带领农民们闯世界的宏伟理想,真是由衷的佩服和敬仰。同时,宫学斌也从夏天云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了他18年军旅生涯,以及转业后在电视台供职的情况。两人越说越热乎,此后成为一生的好朋友。
第六章 跑步跨栏(11)
车抵北京,到中央电视台送审专题片之后,宫学斌突然提出拜见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国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林凡。这令夏天云好生纳闷,林凡是他在途中刚刚提及的,难道他宫学斌一时心血来潮,还是有收藏书画的嗜好吗?
“你老弟想到哪里去了!”宫学斌哈哈笑着说,“在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你说的林凡是个名人,咱有机会认识认识他,一来从他身上能多学些做人做事的东西,长长出息;二来呢?如果人家愿意的话,咱把他请到莱阳一起庆祝梨花节,利用名人扩大影响,咱家乡既多了一份骄傲,也给公司添了十分光彩。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张嘴巴多一种宣传,这不是一举双得的好事么?”
庆祝莱阳首届梨花节那天,林凡应邀来到宫学斌的公司。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时值改革开放不久,人们虽然尚未充分认识名人书画的价值,但大家的腰包开始鼓起来,腰杆直了,底气足了,更有一些附庸风雅的人,为了索得一纸墨宝,争先恐后地通过宫学斌求见林凡。一时间,保鲜公司门前车水马龙,买保鲜莱阳梨的,求字画的,一个个慷慨解囊,喜气洋洋,平添了许多人气儿。这也正应了那时一句最时髦的话: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忙里偷闲,拨冗谢客,也是为了答谢宫学斌的一片盛情,林凡为龙大公司门前的骏马雕塑题写了“腾飞”二字,并即兴赋诗三首,题赠保鲜公司,现将其中一首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万树琼瑶照旺西,
如烟如雪与天齐;
曾闻宋琬晨跨马,
更到南宫夜点犀;
渊雨院庭多旧咏,
黄昏歌舞競新题;
相思一片梨花月,
古木苍苍春鸟啼。
公元一九九一年春月 莱阳举行首届梨花节 来赏花者愈十万人 作此记盛以奉莱阳果菜保鲜公司 林凡
诗中提到的照旺西是指保鲜公司的所在地。诗中宋琬乃莱阳人,是清朝初年的著名诗人,虽无唐宋诗词大家的风范,创作领域却涉足诗、文、词、曲、赋,在诗坛上与施闰章齐名,被王士禛誉为“南施北宋”,顺治十八年擢升浙江按察使。对林凡这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诗,宫学斌如获珍宝,他命人镌刻在办公楼一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