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队木偶”当权时,会用本身有限的理解力解释社会现象。他常说:“我们可以做得到,所以让我们放手去做。”他拥有所有必要的科技,所以他能够从事太空探险;他发明的核武器能够毁灭世界人口几百次;他制造了上百罐的细菌,每罐都具有消灭10亿人的威力,而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全世界人口也不过60亿而已。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仔细想想不难发现,精神压抑的煎熬,导致了他感情的匮乏。尽管他深受其害,却不会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在枪或奶油之间做选择,也不是决定是否要修建造福百万市民的快运系统,或者斥资三十亿美元发展登陆月球的计划,而是他走不出层级组织的困境,他被无意识的人们推动着盲目向前。
“跟从癖";的癖好
变成“排队木偶”的人们,没有感到丝毫的危机,他们继续沉溺于排队的行为模式。
教育界、法律界、产业界、政府部门等都在崇尚平庸,个人贡献不复存在,平庸成为流行时尚,并进而成为典范作风。由平庸人领导的“平庸社会”都由“排队木偶”全权管理。
可是有些人却因为他们的觉醒而痛苦,显得忧心忡忡。这些不适应环境的人大声疾呼,倡导变革,可是,沉默的大众都已成为无可救药的“跟从癖”。
“跟从癖”是大众口味的典型代表,是大众文化、大众风尚、大众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是一个没有个性特征的标准单位。
帕金森定律(14)
技术创造了一个没有个性的标准社会,免除了“跟从癖”的责任,使他们不再需要作决策,也使他们觉得只要保持自身的跟随行为,就可以安然无事地接受教育、法律、产品和政府的平庸。
“跟从癖”对技术的巨大进步深信不疑。他着迷于汽车、冰箱或其他用品上的电镀装饰。作为一个消费者,他觉得自己是进步的促成者之一。
如果不加限制,“跟从癖”的泛滥最终将腐蚀整个社会的结构,形成一种万马齐喑的局面。
平庸至上的社会
理想的“排队木偶”的想像力、创造力、天赋、梦想和个人特色;被有系统地剥夺了。
自从进入公立学校以后,他就被灌输不同学科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来处理生活问题。从这种教育制度出来的人,都将成为平庸社会中机械化的角色。
当他一旦进入“平庸社会”之后,便被排山倒海般的势力压迫着,内心残存的真实感情也无法忠实地表达。
最后,他只有公式化地扮演好“排队木偶”的角色,才能得到满足感。
在平庸至上的社会中,一切崇尚大众化、通俗化,这个风气使整个社会品味低下,产品品质也不再精良。行政组织内的各个部门,都有自我膨胀、敷衍了事的趋势。
渐渐地,员工便显露为无知、刻板甚至恶毒的组织偏执狂。他极度重视组织内部的结构、程序与形式,对工作表现或公共服务的品质与效率反而漠不关心。
“平庸社会”对官员施压,要求他们以正确的方法、小心谨慎的态度,维护组织中的各种惯例。于是,他一味地墨守僵化的官场作风,而且,对既定程序不知变通,只知盲目服从。
由于他将全副精力投注于服从规定之上,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工作成绩,更别说为大众提供服务了。
如此,每个“排队木偶”就逐渐养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他会兢兢业业地做好份内工作,却对所属部门、公司、社会、国家的萧条与腐化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戴上薄纱的“神秘政客";
当“体系萧条”跌至谷底时,“平庸社会”的政治领袖就按照自己的形象,为排队木偶塑造一个领导人,以掌握政治领导权。这和大量生产、包装、销售商品所用的技法如出一辙。
当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还是总统候选人时,他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即成为有史以来最注重包装的政治人物。
他的竞选总部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并多方收集资料后,交给电脑处理,电脑汇整出的报告,成为公关人员研究选民想听的政见基础。
然后,尼克松在一连串电视广告上发表这些政见,将它们直接传达给对这些政见有兴趣的民众。
这是史无前例的政治营销手法:找出顾客的需求加以包装,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来说,从最好到最坏的产品或者政客都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出去的,这个营销策略卖的是形象、包装、品牌,而非内容。
在长期接受电视奶水的滋养之后,排队木偶做好了万全准备,他们将这些政客进行包装,然后将他们视为有实力的总统候选人。
遗憾的是,“经过包装的木偶政客”大多会反映排队木偶的价值观。
在一个发展完全的“平庸社会”中,没有真正的领袖。具有领袖头衔的人,其实是最彻底的跟随者。
民意调查显示,人们需要一个属于群众的领袖,于是他们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在烤肉、看电视、拍抚宠物、打高尔夫球的总统。
帕金森定律(15)
当人们口味翻新,不再对旧形象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全新的总统,一个设计了新发型、新演说技巧、新形象、新口号的总统。
因此,在不断升迁的层级组织里,即使是最高级的领导,也只是一个排队木偶,领导和随从,在行为上难以区分。
彼得处方
为了避免人们都成为排队木偶,扭转“体系萧条”的颓势,彼得博士提出了“彼得处方”,提供了六十六则改善生活品质的秘诀,让读者可以透过自我表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不断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彼得处方一:彼得热身运动——重振活力在于运动。
彼得处方二:彼得静心术——每天度个心灵假期。
彼得处方三:彼得全面检视原则——列出你最喜爱的活动,有选择地实施。
彼得处方四:彼得洁净计划——清除过去生活所造成的阴影。
彼得处方五:彼得追求法——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彼得处方六:彼得骄傲感——时时犒赏自己。
彼得处方七:彼得实用主义——经常为他人服务。
彼得处方八:彼得座右铭——再度肯定自己。
彼得处方九:彼得档案法——回溯个人历史。
彼得处方十:彼得探寻法——检查让你满足现状的原因。
彼得处方十一:彼得延伸法——了解在你之上的职位的压力和报酬。
彼得处方十二:彼得释放法——免于不相关势力的影响。
彼得处方十三:彼得波尔卡舞曲——跨越障碍是成功的第一步。
彼得处方十四:彼得人格面貌——描绘一个理想的自己。
彼得处方十五:彼得专精法——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熟练的领域。
彼得处方十六:彼得优先法——选择持久的乐趣。
彼得处方十七:彼得潜力法——找寻实际可行的替代方案。
彼得处方十八:彼得先知法——预知自己的能力范围。
彼得处方十九:彼得预测法——做事情前预测后果。
彼得处方二十:彼得可能法——可能的话,尝试转业。
彼得处方二十一:彼得之路——跟着良知走。
彼得处方二十二:彼得收容所——拒绝“升迁”。
彼得处方二十三:彼得短剧法——如果上司逼你接受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职位,你就假装能力不足。
彼得处方二十四:彼得回避法——不要对“楼上的人”太认真。
彼得处方二十五:彼得巧言法——用言语去澄清而不是去混淆观念。
彼得处方二十六:彼得预想法——认清目标。
彼得处方二十七:彼得议案法——建立衡量成就的标准。
彼得处方二十八:彼得讨论会——让员工参与制订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二十九:彼得政策法——使团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融合。
彼得处方三十:彼得定位法——从需求而非形式的角度理解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一:彼得实用性——订立可行的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二:彼得目标表达法——将目标诉诸言语和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三:彼得参与法——让他人参与建设阶段性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三十四:彼得精确法——用明确、看得见或测得到的方式表达目标的具体内涵。
彼得处方三十五:彼得和平原则——和善地待人处事。
彼得处方三十六:彼得处理法——决策过程中运用理性。
彼得处方三十七:彼得时效法——当机立断、及时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八:彼得平衡法——要在恐惧与急躁中取得平衡。
彼得处方三十九:彼得精简法——以解决问题作为决策导向。
彼得处方四十:彼得分离法——将解决方案和人事问题划分清楚。
彼得处方四十一:彼得承诺原理——不要做出一个没有人赞同的决定。
彼得处方四十二:彼得效力法——勇于行动。
彼得处方四十三:彼得或然率——科学方法与预言的天赋都只能概略描绘出未来事物的轮廓。
彼得处方四十四:彼得明确法——在选择或提升每位人选之前,先认清工作性质。
彼得处方四十五:彼得证明法——购买前先试用。
彼得处方四十六:彼得预演法——暗中进行考验。
彼得处方四十七:彼得戏剧法——模拟未来状况。
彼得处方四十八:彼得请愿法——尝试临时实验性升职。
彼得处方四十九:彼得宣导法——培养新的胜任人选。
彼得处方五十:彼得理解法——用第三只耳朵倾听。
彼得处方五十一:彼得教学法——强化孩子所有合乎人道的行为。
彼得处方五十二:彼得配对法——将有效的强化因子和预期产生的强化因子配对出现。
彼得处方五十三:彼得薪资法——只要表现优异就能获得加薪。
彼得处方五十四:彼得升迁法——当升迁人选足以胜任新职位时,他才会将升迁视为一种报酬。
彼得处方五十五:彼得地位法——有系统地提高优秀员工所在职务的地位,以资鼓励。
彼得处方五十六:彼得效率法——鼓励员工相信效率为报酬之依据。
彼得处方五十七:彼得赏罚法——依表现优劣,赏罚分明。
彼得处方五十八:彼得利润法——让所有员工共同分亨利润,使员工成为和谐一致的团队。
彼得处方五十九:彼得保护法——福利应该能为员工提供实质的安全感及有意义的享受。
彼得处方六十:彼得美食铺——让每名员工有权选择他或她想得到的报酬。
彼得处方六十一:彼得目的法——若想鼓励和强化员工的表现,就明确地告诉他们工作目标,并提供足以回报他们贡献的奖励机制。
彼得处方六十二:彼得参与法——奖励团体表现。
彼得处方六十三:彼得授权法——为有能力者提供发挥创意的机会。
彼得处方六十四:彼得赞美法——传达你对员工杰出表现的赞赏。
彼得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