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韦、石经过研究磋商,提出四条很高明的战术:以土营士兵数千人,隐蔽在魁星楼、金鸡桥一带民房内开凿地道,作为主要攻城手段;在清军两万人仍滞留郴州等地的情况下,杨秀清、韦昌辉指挥太平军主力围城打援,力图吃掉驻扎城外的清军;按照杨秀清一贯的战术,在长沙城外修筑土城、挖掘壕沟,构筑防御阵地,以围困清军;石达开强渡湘江,打通交通、粮道,开辟外围战场以分敌军。
名将对决(2)
九月初一日,太平军出动七千余人,从妙高峰迂回至浏阳门校场,进扑和春、江忠源大营,企图一举在东面取得突破。向荣、江忠源也猜到杨秀清的意图,严阵以待。向荣又从城内精心挑选勇猛士兵两百人缒城而出,援助和春、江忠源等。清军以江忠源楚勇千人正面迎战太平军,依托营垒抵抗,只守不攻,旨在消耗太平军体力;秦定三的黔勇则从旁杀出,欲从腰截断太平军首尾,这是典型的江忠源腰斩战术。太平军此时布成杨秀清惯用的螃蟹阵:兵分三大队,中队人数只配置少量兵力,虚张声势,重兵布置在两翼,形如螃蟹。每一大队内又布置成许多小螃蟹阵,大阵包小阵。每个小螃蟹阵中,前队以藤制盾牌抵挡炮子,后队藏在盾牌后放炮,两旁以小枪兵围拢护卫。因太平军使用螃蟹阵,主要战斗力都在两翼,秦定三从旁攻击便正好撞在枪口上,被太平军轻易击溃,江忠源腰斩战术被破。和春率领大队来援,兵力向内集中,继续实施腰斩战术。太平军此时为扩大战果阵形分散,两军成锤击螃蟹之势,螃蟹阵被和春攻破。江忠源、秦定三挥军继进,三面夹击太平军,太平军大败而退,江忠源穷追不舍,直追至陈家陇。杨秀清打仗习惯配置预备兵力,以防不测,太平军在陈家陇的预备队暴起,与败兵合为一股,裹江忠源于阵中。楚勇奋战至天黑,太平军未能突破,两军均疲惫不堪,各自撤退。
浏阳门决战,双方各自动员精锐近万,不分胜负。杨秀清等认为无法在精兵布防的东面取得突破,于是寄希望于渡湘江开辟河西战场。翼王石达开率军从朱张渡强渡湘江,控制西岸大片农田。时值稻熟,石达开获得大批粮草,源源不断送往东岸,太平军粮草充足,准备长期战斗。其实江忠源早看出杨秀清开辟西岸战场的意图,进言张亮基说:“贼尽聚南门外,西阻江岸,东自天心阁以南至新开铺,皆官兵营垒,此固自趋绝地。惟贼所夺民船尚多,时过江掠食。虑其渡湘江筑垒,徐图他窜,请以一军西渡,扼土墙头,龙回潭,渐逼渐进,驱其回巢,可尽歼也。”张亮基纳其言,但向荣等军不以为然,拒不渡江。江忠源用兵方略屡与向荣诸将不合,官职卑微却屡屡指斥上级用兵之短,陈述自己的战术动辄曰“尽歼”,向荣等早厌烦江忠源,决不从其议。等到石达开在西岸发展迅猛,向荣不由得肠子都悔青了。江忠源因奇计屡不为所用,也深恨向荣等人,发誓再也不与向荣等人合作。
石达开在西岸高歌猛进,长沙城外却血战连连。太平军几番伏击清军,均被识破。最让杨秀清气得七窍生烟的是,因为情报工作没有搞好,太平军设伏居然设到井湾清军营地里去了,“野鸡飞到菜锅里”,清军大笑着把这支主动送上门的伏军包了饺子。等杨秀清的军队乐颠颠地把一队清军引诱入井湾伏击圈,遭清军袭击,杨秀清卫队战死数百人,向荣等人乐不可支。
打援失败,太平军加紧实施穴地攻城,土营士兵昼夜不休,开挖隧道十数条。守城的向荣与太平军交战多时,知道太平军准备要挖地道实施爆破了,城内清军统帅紧急商议对策。左宗棠早年潜心研究舆地之术,此时派上了用场。左宗棠极精通风水堪舆、阴阳地理等古怪学问,下令紧急搜罗城中盲人到军前听令。左宗棠下令士兵在城内按五行挖掘深穴,埋置瓦缸,令盲人伏于缸中静听,借助盲人超常的听力以判定地道方向,然后迎着太平军的隧道将其挖通,倾入秽物、废水,破坏地道,淹死太平军工兵。清军又派骁勇士卒缒城而出,在城外修筑月城,环城开挖一道深壕,阻挡太平军隧道进城。江忠源也派出楚勇死士破坏太平军可能作为施工掩护的民房,偷袭太平军土营士兵,阻挠其工程进度。同时向荣在城内昼夜巡查,严防太平军爆破入城,清军绞尽脑汁,破坏了###条隧道,暂时阻止了太平军穴地攻城计划。
清军终于接受江忠源意见,派潮勇增援西岸。潮勇在朱启仁率领下,与石达开交战数次,各有胜负。石达开好以诈术用兵,设计了一个偷袭加伏击的战术:先派船队偷袭朱启仁营地,大杀一场然后佯装撤退。朱启仁遭石达开偷袭,愤怒不已,整队追击,结果被石达开水师在见家河一带伏击。石达开水师三四千人,攻势凶猛,朱启仁眼看不敌,已被撤职准备回京的赛尚阿船队居然稀里糊涂地在此时路过战场。赛尚阿的船队装备了大炮,轻易击沉了石达开的小船,石达开率队撤退,赛尚阿纵兵追杀,打得石达开溃不成军。
名将对决(3)
赛尚阿带了川兵数千人,停驻西岸助战。清军次日集中五千人进攻石达开基地,石达开不敌,从水路败退,又遭炮船攻击,损失部分船只,只得撤退到见家河北岸坚守不出。朱启仁的兵凶悍无比,竞相泅水过河攻击石达开营垒,结果全部被歼。石达开分兵偷袭鱼网洲,清军抵死不退,石达开不欲与清军血战,率队撤退。赛尚阿又督部下猛攻石达开在阳湖的据点。石达开向来缺乏血战的勇气,见西岸战事日益激烈,无法以巧获胜,于是放弃阳湖基地,退保见家河北岸营垒。
西岸阳湖一带大片稻田将熟待割,是支撑太平军与清军持久作战的基础。杨秀清等派兵增援石达开,欲夺回阳湖。石达开得到有力增援,频繁进攻朱启仁。两人打法相同,都好用奇兵包抄和伏兵诱敌战术,交战多次,结果都是主力和主力对阵,伏兵打伏兵,奇兵打奇兵,谁也奈何不得谁。
石达开改变战术,把部队分散驻扎在各个村落,开展时分时合的游击战,朱启仁这回就应付不过来了。向荣出城到西岸亲自指挥攻打石达开,也被石达开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搞昏了头,最后想出划地围堵的办法,把石达开的势力范围慢慢压缩,压制到橘子洲一带。向荣计划得逞,石达开的游击战术破产,被迫集中兵力与向荣决战。石达开最不喜欢和人正面硬撼,但这次被迫的决战却是向荣被打得全军覆没,“骑善马得免”。
橘子洲会战后,整个河西成了石达开的天下。河西清军近万人,只能自保营地而已,唯张国梁出营与石达开交战数次,胜负不分。石达开不愿与张国梁生死对决,于是也约束万余部属,再不挑衅清军。河西无战事。
长沙城居民的乐天和无畏,历史罕见。太平军与清军厮杀数月,长沙百姓竟然同往常一样悠闲地过着小日子,甚至携带酒食上城观战,如同一句贵州民谣:“贼杀贼,官杀官,与我百姓无相干。”长沙围城数月,“行人来往自如,入城者唯避南门,其余六门皆可缒以入。街巷间妇女娱游,酒食过从,盛于平时,忘其为围城”。守城清军如同上下班一般,每日点卯之后可以自行下城休息吃饭。
就在这时候,太平军连续爆破成功三次,城墙均被揭起数丈。清军防堵得当,太平军炸开缺口后大部队无法跟进,清军血战之后守住了城池。江忠源敏锐地察觉到,长沙三月不克,太平军锐气已挫,很可能要撤退了,而太平军撤退,唯有经龙回塘水道。江忠源进言张亮基,宜驻兵龙回塘,防太平军撤退,张亮基也深以为然。江忠源详细为张亮基策划了在太平军撤退路上伏击的部署,并自告奋勇打头阵,可惜张亮基指挥不动向荣等骄兵悍将,只有张国梁勉强驻扎东塘。江忠源又亲赴湘潭请兵于接替赛尚阿的钦差大臣徐广缙,徐广缙也不以为然,江忠源感到异常失落,甩手不干了。“忠源痛谋不见用,不欲东。”
太平军围攻长沙八十余日,始终无法攻陷长沙,在石达开的布置下从龙回塘撤退。长沙守军侥幸获胜,“将帅闻报,皆愕且惧,无敢言贺”,“僚吏、士民相庆论功,不复问寇所往”(《湘军志》湖南防守篇第一)。过了许久,才开始互相推诿放走太平军的责任,有人指控是和春的部队收受太平军巨额贿赂而有意放太平军撤退,和春的辩解则十分经典,几乎可以永载史册:
“寇不畏官军,安肯贿之?”
太平军长沙撤围后,攻取宁乡、夺占益阳,“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于是出洞庭攻克岳阳。岳阳一带船家水手大都参加了太平军,太平军建立起庞大的水师。又获得大量吴三桂造反时制造的火器,扩军至数十万,浩浩荡荡地向武昌进发。徐广缙调江忠源与向荣追击,此时江忠源心灰意冷,决不与向荣等人同行,回到湖南剿杀会党起义,先破巴陵起义军晏仲武,后又到浏阳剿徵义堂起义领袖周国虞。江忠源镇压起义的方针是“宽胁从”,认为多数民众都是生计全无或是被土匪胁裹,才走上造反之路,不忍赶尽杀绝。其上书咸丰帝有:“良民驱迫,骨肉羁縻,此中进退维谷之忱,艰苦颠连之状,每一念及,辄用隐伤”,江忠源在浏阳树免死旗,周国虞部众纷纷来降,仅斩首七百余级就招降数万人,清廷叙功擢为道员。
太平军前期得失(1)
太平军自金田首义,至长沙围城,奋战年余,屡挫清军。周天爵、赛尚阿、徐广缙、张亮基等一批道光朝名臣纷纷败下阵来,只有向荣、江忠源有点办法。“清朝政府调动了几倍于太平军的军队来实行围剿追击。统帅这些军队的威风凛凛的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将军,遇到了这些不久以前除本村以外没有人知道名字的贫贱的农民,却一一地败下阵来。”许多历史学家推太平军为历史上著名的善战军队,这个结论用在李秀成时代——那支以数十万规模仍吃不掉曾国荃两万瘟病之师的太平军身上,无疑是荒唐的,但用来评价天京变乱前的太平军,却是恰如其分。如果不把朱元璋算成农民起义,杨秀清统率下的这支农民军,也许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善战的农民军。但仔细考究太平军前期的战史,太平军竟没有攻占过任何一座大城市,也没有建立起一个牢固的根据地。太平军骄人的战绩,主要是屡屡“羞辱”了清军,并未获得实际的战果。拥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罗大纲等名将和数万虎狼之师,却未对腐朽的清廷造成致命打击,很显然,太平军前期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存在问题的。比起毫无战略意图的其他起义部队来讲,已经是个伟大的进步了。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洪秀全却迫不及待地建号称王,分封诸侯,显然犯了大忌。建号称王,等于是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平军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争霸天下、改朝换代的强烈愿望,清廷自然百般重视。清廷虽然腐败,但仍然牢牢掌握着整个中国的资源,可以调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围剿太平军。太平军自起义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