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天地会武装。
天地会在许多反清复明的小说尤其是武侠小说中上镜率极高,也是当代人最耳熟能详的秘密会党。天地会是明朝在中国南方的残余势力留下的反清火种,大约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开始反清活动,相传是台湾郑家所扶植。天地会行动隐秘,人才众多,势力遍布中国南方,是清朝最大的反对派。天地会也称“洪门”、“三合会”、“三点会”,下面分很多“堂口”,每个“堂口”有一位管事的大哥,通过歃血为盟,烧黄表等方式结义,加入“堂口”的兄弟拜大哥,服从大哥的调派。江湖上有名望的大侠客,也可以拉起几十号兄弟开新的“山堂”。这样一来,天地会的组织很容易发展壮大,但各“山堂”之间的联系很松散,没有上下级关系,自然也就很难联合反清。
天地会的成员数量庞大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却没有一个实际上的最高领袖和领导层统一管理。天地会大小“山堂”各自为战,虽然他们在道义上有相互援助的义务,但是这种援助多半取决靠各堂主之间的感情和道义感,十分不可靠。只有少数有名望的堂主能够号令其他较小的“山堂”,这种靠大哥名望的联合也时分时合,不能整合资源,形成庞大的力量,以至于多数“山堂”无法公开打起旗帜反清,只能在清廷管理松散的地方搞点小破坏甚至直接当土匪。天地会的组织是低效的,发动起义多半也是随起随灭,随灭随起,只能给清廷捣乱,却不能动摇其根本。
天地会组织松散,缺乏明确的政治目的,许多加入天地会的人甚至只是为了追求混江湖的兴趣。在经过清王朝百多年的统治后,“反清复明”的口号失去了意义,天地会的共主朱家的子孙也被屠杀光了,天地会在政治上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我们可以设想,某位天地会大哥登高一呼,“全中国的反清义士团结起来”,于是大家意气风发地齐聚华山,然后问,“大哥,我们团结起来了,现在我们干什么?”大哥只得摆摆手,让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因为明朝的后裔已经死光光了,没有拥戴的对象。政治上缺乏出路,这使得天地会的活动有很大的投机性,他们时而自己发动起义给清廷捣乱,时而接受“招安”,成为满清的打手,时机恰当时,他们也有的集体蓄发加入太平天国的阵营。
天地会在政治上缺乏目标和远见,没有太大的前途,唯一可称道的是,天地会是老字号的反清势力,树大根深,拥有不少军政人才和有一定经验的预备役军人。于是,天地会再不是一个反清复明的团体,而成了给太平天国和清廷提供兵员和将才的预备军校——“天地会讲武学堂”。 “天地会讲武学堂”输出的将才,最著名的当推张国梁、冯子材、罗大纲。
张国梁就是著名的会党起义军头领张嘉祥,字殿臣,广东高要人。张国梁长相文秀清俊,“恂恂如儒者”,“不类武夫”,却是好打架闹事的个性,“材武任侠”,是乡间无赖少年的头子。十五岁后,张国梁到广西贵县,先在一家卤肉铺操刀卖肉,不久又追随叔父学贩毒,经营鸦片烟馆。游侠脾气的张国梁自然不满足这样的小打小闹的营生,他在烟馆里结识了不少江湖上的侠客,暗地里与当地天地会的大哥、晚哥们结交。张国梁讲义气,行事狠辣,又相当有谋略,很快就成为会党中的灵魂人物。
张国梁十八岁这一年,有天地会的朋友李某得罪了当地的土豪,被土豪率团练围困。这个土豪在当地势力庞大,又有官府背景,无人敢救援李某。年仅十八岁的张国梁却有气敢任,号召一群平日交游的少年攻破土豪的大宅,杀死土豪,抢掠财物,放火烧屋,又劫回李某。当地传为美谈,人称“拯弱锄强张嘉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补遗 天地会讲武学堂(2)
张国梁杀死土豪,遭到官府通缉,不得以逃入山中,投奔一个占山为王的土匪窝。土匪头子也是个有眼光的人物,因张国梁器宇轩昂,一见即欲招为女婿。“龙生龙,凤养凤”,环境熏陶使然也,山大王的女儿,自然喜欢大胡子、胸毛浓密、满脸横肉的粗鲁汉子,对张国梁这样的白面小生自然是看不上眼,极力反对,婚事未成。土匪头子对张国梁的谋略十分佩服,欲提拔为自己的副手,又遭到其他头领的反对。当时《水浒传》在民间十分流行,识字的看书,不识字的听书,山寨的土匪们更是把这书当成占山为王的入门书籍,《水浒传》中白衣秀士王伦的形象,深入人心,白衣秀士张国梁,自然也难让人信任,于是山寨头领排座次,张国梁只排到了第十,称为“老幺”(最小的意思)。不久,张国梁开始带队下山抢劫,果然没有辜负山寨大哥的信任,每次的收获都是其他头领的数倍,清军来征剿,也屡屡被张国梁打败,于是山寨众头领都服气,在带头大哥死后,让张国梁坐了头把交椅。
两广物产贫瘠,清军清剿的力度也大,张国梁统率部众转战越南“借粮”。越南人驱使战象迎战,张国梁的马队被象群震慑,纷纷逃窜,溃不成军。张国梁心思十分机敏,暗自琢磨这世界上总是一物降一物,民间传说老鼠能克大象,不妨一试。第二日,张国梁与越南人战斗时,放出数百只老鼠,四下乱窜,大象果然惊惧不敢动弹,张国梁趁机挥军大败越南人,劫得大批物资,实力大增,部众扩充至万人。
张国梁是个干大事的人,有了足够的资本后,不再满足做打家劫舍的土匪,干脆打起了反清的旗帜,在横州烧香开堂,正式宣布成立天地会新的“山堂”——怡义堂,起兵反清。张国梁是天生的大将之才,虽然未曾读过孙吴兵法,但坐作进止,无不与古人兵法暗合,又善于团结部众,每战身先士卒,对抗官兵屡屡以寡胜众,怡义堂遂称雄于郁江之上。
张国梁是步兵小分队作战的专家,对小股步兵的渗透和偷袭的战术运用得十分精妙,尤其擅长水面炮战之法。张对冷兵器也十分有研究,与清军山地作战,往往令部下抛弃刀矛,改用长竹竿迎战,竹竿越战则越削越锐,刺入人体造成的伤创破坏极大,加上轻巧便于携带,很快被天地会和太平天国起义军效法,成为克制清军的有力武器。
当时两广起义部队很多,鱼龙混杂,有的起义军确实是吊民伐罪的义师,有的则是赤裸裸的强盗。怡义堂在两广的口碑最好,不滥杀,不劫平民,只打劫官员和商。打劫官员和商队,往往不杀非战斗性人员,打劫后还会留下十分之一的财货,“俾得为商之资本,官民之旅费”。
张国梁创造过一首当时流传最广,最有鼓动力的反诗:
“上等的人欠我钱,中等的人得觉眠,
下等的人跟我去,好过租牛耕瘦田!”
上等的人是革命的对象,中等人暂且放过,下等贫民都来造反,再不让人剥削,这反诗不但有鼓动性,而且富于策略,搞清楚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统战的难题。许多人都被张国梁的这首歌谣鼓动起来反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反诗的作者,起义军的偶像人物,“拯弱锄强张嘉祥”却学了宋江,受劳崇光的招安,解散队伍,投靠了清朝,成为镇压起义的悍将。这颇让人哭笑不得,于是后来史家在引用那首脍炙人口的反诗时,都只好隐去作者姓名,题为无名氏。
张国梁被李秀成围攻,临死前自称“年十八为盗魁,二十八而折节从军,为国虎臣,三十八而致命遂志”,似乎对他当年的选择毫不后悔。起义阵线的大英雄,摇身变成清廷最忠实的鹰犬;最仗义的盟友,成为最凶恶的屠夫,张国梁这样的转变,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他到底怀着什么心态背叛了盟友和弟兄,后人已无从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张国梁的抉择,绝对让他的历史地位下滑了好几个档次。张国梁的才略,丝毫不逊色于历史上那些名将猛帅,他本来可以有机会作为一个民族革命的伟人载入史册。投靠清廷,非但让他在人格上遭到无数人的鄙视,清廷的猜忌,也屈了他的才。有记载,张国梁母亲寿辰,他以千金聘当地人彭氏作序,彭氏将其赶出门外,骂张国梁为反复小人,张国梁只得赧颜而退。
。。
补遗 天地会讲武学堂(3)
对于张国梁降清的缘由,清代有许多记载,理由各不相同。有一类记载是,张国梁与清军打仗,对俘获的清将无不以礼相待,然后尽数释放,自称不得已而“为盗”,非敢作乱造反。经这些被俘清将引见,张国梁得到劳崇光的招降。按照这种说法,张国梁似是宋江一类人物,本身并无反清的念头,只是因为犯法遭通缉而“逼上梁山”。先前勇抗官军,扩大势力,不过是为了获取和清廷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样一来,被他的反诗号召起来造反的民众,都成了被他绑架的肉票。在清廷的角度,张国梁是沦落草莽的忠义之士,在我等草民眼中,张大帅就是混入革命队伍的野心家,不折不扣的大骗子。
在另一类记载中,张国梁不是宋江,而是李陵。朱孔彰撰文说,张国梁一意反清,接受洪秀全的招抚,已投太平天国。洪秀全令张国梁伪降于劳崇光,为太平天国做内应,玩无间道。向荣识破了洪秀全的计谋,暗暗设下反间计:某日,清军与太平军约战,张国梁计划率靠得住的旧部诈败于太平军,引太平军斩关夺城。谁知向荣临时更换部署,调走张国梁旧部,换以自己的精兵。张国梁硬着头皮率这支部队与太平军交战,向荣指派的这些士兵奋勇出击,大败太平军。洪秀全以为张国梁贪恋富贵,已真降于清军,于是尽戮其家眷。张国梁不得以铁了心跟着向荣厮混。“贼党令公率二百人诈降,向公荣知之,令所部留壁中,易二百壮士从公战,贼大败,杀公妻子。公遂以诚告,向公善遇之,由是居向公戏(麾)下”。
张国梁后来追随向荣围困天京,所部捷勇为绿营头号劲旅。他以寡临众,抵挡太平天国李秀成等名将统率的大军数十万,“骁勇无敌,江南恃为长城”。张国梁甚至以劣势兵力攻克了重镇镇江,拿下漕运的咽喉,连太平天国的将领们都深为佩服。清廷保有江南不失,张国梁有大功。当时有歌谣传颂:“杀贼江上江水红,向公如虎张公龙。钟山大战疾风雨,张公生龙向公虎”。张国梁虽然骁勇,终究是降人,始终不得清廷信任,不能大展拳脚,最终因为同僚掣肘而为李秀成军击毙。张国梁一死,江南无人能抵抗忠王李秀成军锋,清军在江南一溃千里。
张国梁虽然背叛了江湖同道,脱离了反清起义阵线,统率清军打仗,却依然不改大侠本色,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张国梁与李秀成鏖战多年,“走马取太平”,“偷取镇江”等战例甚至被编成戏剧流传,可见张、李两大名将之间战斗的激烈。如此惨烈的战斗,张国梁上报战果,不过是烧船两千一百艘,斩首八千,俘敌两三万人而已。湘军后期之秀鲍超,战果竟然是斩首数十万级,两相对比,足可见鲍超之滥杀和张国梁的克制。张国梁曾出资在苏州设立恤局,救济饥民,恤局有张国梁手书“贵局多一难民,则弊营少一死贼”,相比毕金科、朱洪章等湘军名将,“反骨仔”张国梁多了几分人情味。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