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防金汤 梁守槃壮志凌云立奇功
第八十七章
地火天光 马国惠浇铸核盾牌
孜孜以求 童鼎昌攻坚核电站
第八十八章
一期英杰 谢光忍辱负重承大任
两块金牌 钟山舍生忘死唱大风
第八十九章
大漠勇士 张其彬铺设航天坦途
戈壁胡杨 李凤洲托起卫星巡天
第九十章
人民公仆 李慧芬赢得津门佳话
群众亲人 邓先群谱写爱民赞歌
第九十一章
雄关漫道 祝榆生指挥若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目 录(4)
钟山灵秀 王泽山妙手回春
第九十二章
大国正气 邓三瑞联合国广传盛誉
海疆激情 杨士莪水声学独占鳌头
第九十三章
腊梅傲雪 徐滨士开创表面工程新学科
铁甲雄风 装工院折服西点将校美名扬
第九十四章
防护工程 钱七虎华夏领风骚
珠海爆破 工程兵天下第一炮
第九十五章
一马当先 王锡仁蘑菇云下取数据
巾帼英雄 钟玉征技压群雄禁化武
第九十六章
古城名校 军工人辛勤耕耘佳绩斐然
航天功臣 邢球痕攻克险关才智无穷
第九十七章
“红箭”穿杨 王兴治铁肩担重弹
“飞豹”凌云 李洪毅丹心啸长风
第九十八章
三尺讲台 刘怡昕教书育人称楷模
万丈波涛 王景全科技强军当先锋
第九十九章
激光大师 高伯龙锲而不舍大器晚成
软件老总 陈火旺勇攀高峰俊才独秀
第一百章
满园春色 ###题词饱含殷切期望
四校同心 迟浩田授旗叮嘱重任在肩
第一百零一章
中华盛世 小学弟大潮扬帆
烈士暮年 老人家壮心不已
第一百零二章
后生可畏 看今朝桃李争艳
青胜于蓝 跨世纪六校腾飞
第一百零三章
沧桑回眸 哈军工精神名垂青史
岁月流芳 哈军工功勋彪炳千秋/1355
后 记
致 谢
参考文献
引 子(1)
1998年6月初的深圳市。
一连几天,在深圳工作的哈军工校友之间传递着一条消息:八集电视连续剧《魂系哈军工》(下称《魂》剧)就要在深圳电视台播出了。
哈军工校友们又惊又喜,像盼望一个节日似的等待着。
6月9日晚8点,我和爱人端坐在电视机前,当荧屏上出现哈军工那雄伟凝重的教学大楼背景时,我竟情不自禁,热泪盈眶。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屋里备考的女儿悄悄凑过来,而且一下子被剧情吸引住了。“那个老干部是谁呀?”女儿问我。
“是陈赓大将嘛,我们哈军工的老院长,”我充满自豪感,说教式地告诉女儿,“你应该了解一点哈军工的历史呢。”
从公元1953年算起,我们居住的这颗蓝色星球已经巡天遨游近50圈了,举行过建国50周年阅兵大典的天安门广场上,还依稀留着令国人骄傲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车辙和身影。然而,可曾有人记得,当年有一所与共和国的强大息息相关的大学?一大批热血儿女从那所大学走出来,为铸造共和国的钢铁长城而默默奉献了一生?
那所大学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当时在所有正式文件中均称呼“军事工程学院”,有时也简称“军工学院”或“军工”。“文化大革命”前夕,她被迫退出军队序列,改称“哈尔滨工程学院”,此后,人们总是在她的名字前面冠以“哈尔滨”,并简称她“哈军工”,几十年相沿成俗,“哈军工”逐渐成为官方文件、领导讲话和报端文字中的公开称谓。
哈军工,这座建国初期在北国荒原上平地拔起的大学城,因为她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所有的军事科学技术专业,而被列为国家级的重大机密单位,有关她的一切是绝不允许见诸报章的,于是,哈军工就长期隐藏在历史的厚云浓雾之中。
感谢深圳市委和深圳电视台,首次把哈军工搬上电视荧屏。当年多次视察哈军工的张爱萍老将军怀着对哈军工的深厚感情,欣然命笔,题写了片头。《魂》剧播出之后,好评如潮,在深圳这座市场经济气氛甚浓的新兴城市里,一时间,街头巷尾评说哈军工,男女老少称赞哈军工,这真乃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领域的一大奇观。
七月流火。在湖光山色的深圳东湖之滨,深圳市委宣传部主持的《魂》剧座谈会正在一栋高雅凉爽的别墅内举行。
在与会的众多艺术家、文艺评论家和新闻工作者当中,身着大红短衫的老艺术家、深圳电视台演员剧团团长祝希娟格外引人注目,她那快人快语的爽朗性格,不减当年《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女英雄风采。作为《魂》剧的总策划并扮演剧中老教授的祝希娟,详细介绍了《魂》剧的创作过程。
1995年夏天,在海南省举行的“红色娘子军”建军纪念会议上,祝希娟认识了一位毕业于哈军工的老同志,交谈中,祝希娟对目前好剧本太少颇多感慨,那位老同志提了个建议:“祝导,您不妨拍一部哈军工的片子,您只要了解一下哈军工,就一定会产生灵感。”祝希娟接受了这个建议。她说:“深入了解哈军工的历史以后,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五六十年代中,我们国家竟有这样一个英雄群体,为了国防现代化,哈军工人无私奉献,许多人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啊。作为一个热爱人民军队的文艺工作者,我义不容辞,一定要把哈军工搬上荧幕。拍摄过程中,哈军工校友都全力以赴支持我们,80岁高龄的刘居英院长不顾年迈体弱,通宵达旦审读剧本;85岁高龄的卓明书记,让出自己在小红楼的住房,让剧组在家里拍了三天戏;许多离退休的哈军工老教授们,自愿扮演群众演员,主动寻找当年哈军工的各种物品,为拍戏提供道具。沈阳军区‘老虎团’的官兵们一听说拍哈军工的戏,不计任何报酬,来了1000多人,冒着严寒,在军工大操场上参加拍摄。军乐队的同志真是好样的,嘴唇被冰冷的乐器粘破,流了血,可没有一个同志叫苦的。可以说,《魂》剧的拍摄过程,就是哈军工精神发扬光大的过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引 子(2)
“哈军工精神”,成了这个座谈会讨论的主题。大家一致认为,发扬“哈军工精神”与当今“两个文明”的建设,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乃至政坛上的反腐倡廉,都有密切的关系。
《魂》剧导演黄仁忠说:“哈军工人有一种人格魅力,拍摄过程中我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可一想到陈赓院长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在这里艰苦创业,一看到周围的老哈军工人那火一样的热情和朴实无华、豪爽坦诚的风格,我们剧组全体人员就什么困难也不在话下了。”
哈军工和国防科技大学的校友们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他们都以亲身的经历,回顾了“哈军工精神”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深刻影响。
深圳市资深文艺评论家尹昌龙博士在座谈会上的精辟发言,以《灵魂颤动》为题发表 。他在文章中说:“应该感谢《魂系哈军工》这样的好作品,是它把我们再次带入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光辉里,并传递给我们精神的火焰和敲击灵魂的力量。它让我们重新记起建国之初那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人们在百废待兴中建设新家园和新生活的热情,也记起陈赓大将这样的一代元勋,他们举重若轻的气度和振兴民族的梦想,以及哈军工这样一所有神秘色彩并在一夜之间崛起的现代大学和其阳刚的校魂。”该文的结尾说:“回顾这所大学的精神,其意义是深远的。因为这所大学的故事,同时就是一个熔铸灵魂的故事,它所传达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早已超越了一所大学自身的历史。哈军工的校名消失了,但哈军工的英魂永存,《魂系哈军工》一剧,就是今天的人们为她重塑的一座纪念碑。”
十月金秋。《魂系哈军工》获1998年度国家电视剧评选的最高奖——“飞天奖”。
整个下半年,笔者受校友们的委托,在业余时间里忙碌于《魂》剧VCD光盘的策划、制作和发行工作。许多熟悉的年轻人就经常向我提出一些有关《魂》剧的话题。
“当年的哈军工真是管得那么严吗?”
“那位战斗英雄,文化基础那么差,何苦去读大学呢?”
“你们那个年代真够刻板的,为什么不准许大学生谈情说爱呢?多没劲啊!”
这许多问题,引起我的深思:真实的哈军工,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许多看过《魂》剧的哈军工校友们谈起剧情,兴奋之余,心中多少有一点儿缺憾。
“不太像。剧作家不太了解哈军工,与哈军工当年的气魄和真实的人物形象有距离……”
“细节上有许多不妥之处,例如,女高中毕业生进入学院时怀里抱着个大布娃娃;学员队的指导员天天背个酒壶,成了‘酒鬼’;军事教官凶巴巴的像只老虎;化学教员在黑板上乱写一气,数学教授出的积分题是个没有解的错题……哈哈,当年的哈军工哪有这样的人和事!”
大多数是宽容和幽默的说法:“不管怎么说,深圳市花了那么多钱,第一次把哈军工推上电视,不容易啊。多点理解吧,现在不是时兴‘戏说’吗?这剧就算是‘戏说哈军工’吧!”
“是啊,关于哈军工的历史,我们能拿出多少文字东西供人家阅读和研究呢?给咱们拍出来,有那么点意思就不错啦!”
这许多议论,又一次让笔者去思考同样的问题,啊,神秘的哈军工,你给后世留下太多的为什么。
于是,我开始寻找有关哈军工历史的公开出版物,真是十分困难啊,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哈军工的文学作品只有不厚的四本书:
第一本,《啊,哈军工》,1986年3月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松鹰,即哈军工电子工程系第八期学员耿富祺。该书是一部小说,通过主人翁聂军从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高级国防科技人员的过程,反映了哈军工时代的学生生活。耿师兄为哈军工写出第一部文学作品,功莫大焉。
第二本,《哈军工》,1993年6月红旗出版社出版,作者任学文。该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哈军工的创建和发展,直至“文革”解体的全过程。任学文老师是哈军工的资深秀才,为了此书,他花费了多年心血,成为哈军工修史第一人。刘居英院长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与刘有光副政委共同作序。该书是一部严肃的信史,受到哈军工广大校友的欢迎。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引 子(3)
第三本,《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1993年7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懋之。李副院长作为陈赓院长当年的主要助手之一,亲自参加了哈军工的创建,他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该书是一本珍贵的革命回忆录。
第四本,《哈军工魂》,1995年12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作者罗来勇,系国防科工委专职作家。该书首次以报告文学的笔法,讲了哈军工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不足之处是成书仓促,错讹不少,许多描述缺乏史实依据。
除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