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军工传-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密方面将是最理想的地方。中央军委选择哈尔滨市为军事工程学院的校址,可能正是基于政治和军事的综合考虑。
  考察组对以俄语授课而闻名全国的重点工科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深入考察并与苏联专家和中国教员座谈。之后又访问了几个大型军工企业。此时他们已经得出一致的结论,哈尔滨具备了所有建院的条件,外加水力充沛的松花江,可供海军工程系教学之用,校址就定在哈尔滨了!
  当苏联专家的专车沿着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缓缓驶过的时候,那些米黄色、果绿色的欧式建筑,那像伏尔加河一样浩荡东去的松花江,使他们油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在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举行的宴会上,当餐桌上摆满红珍珠般的鱼仔酱、蘑菇沙拉、地道的俄国苏布汤和酸酸的“黑列勃”(俄式烤面包)时,奥列霍夫连称“哈劳少”。陈赓哈哈大笑,不无自豪地说:“怎么样?这跟你们在国内的生活比较也不差吧?”
   。 想看书来

4 “三边并举” 灵镜胡同调兵遣将(7)
8月30日,考察组从哈尔滨飞回北京之前,苏联专家和陈赓、徐立行等中方同志充分交换了意见。奥列霍夫对20余天的考察很满意,他认为中国已经存在一支可以承担高等军事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之初,教员来源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学教授、副教授中抽调老教员,作为教学骨干力量;第二个层次是从军队院校和地方院校的讲师与助教中抽调,依靠老教授培养这些年轻的“后备教员”,然后投入正式教学。奥列霍夫还说,苏联的军事科学技术学院是由各军兵种独立自办的,各有一支教师队伍,而中国的师资力量不够,只能建立陆海空综合性的军事科技高等学院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使用率。苏联专家不直接讲课,而是帮助中国教师备课,在苏联专家走后,要确保中国教师能够独立授课。
  徐立行在陈赓的指示下,随时与苏联专家交流,又根据军委聂、粟报告的精神,几易其稿,起草了一个具体的建院方案。
  方案提出:在军事技术力量缺乏、各军兵种不可能同时开办各自的高等工程技术院校的情况下,军事工程学院应是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一所综合性的高等技术院校。学院按军兵种设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和工兵五个工程系;按兵器装备设置23个专科……
  每个系都是未来有关军兵种单独的高等技术院校的基础和雏形。
  毕业生分配去向:一是到各军兵种任军事工程师;二是到国防工厂任验收成品的军代表;三是到中央军委机关负责技术工作;四是留校深造后任教师。
  方案中又列出组织系统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教授会的名称。
  奥列霍夫和另三位苏联专家认真听取了方案介绍,经过短时间的讨论和个别处的修改,方案获得一致通过。
  奥列霍夫高兴地说:“按照这个方案,我们将建设一座‘院中有院、系中有系’的大学,这种军事技术学府在苏联没有,在世界也不曾有过。”
  陈赓简短地总结这次全国考察后说:“方案仅是个草案,回北京后要报军委审批。”
  黄昏时分,当飞机冲上深蓝色的天空时,陈赓在座位上独自沉思起来,明天他要送奥列霍夫一行回国,后天将在北京成立筹委会,准备工作是否都已经落实了呢?
  

5 风雨人生 张述祖喜迎上海解放(1)
风雨人生  张述祖喜迎上海解放
  金盆聚宝  陈市长诚邀专家出山
  话分两头。当陈赓和徐立行陪同苏联专家在各地考察的时候,奉调来京参加筹建学院工作的各路人马正按陈赓的指示分头忙碌着。人们经常看到一位50岁开外,身材魁梧、额头宽阔,一派学者风度的人,认真地与陈赓的老部下们商量工作。此人就是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著名的弹道学专家张述祖教授。
  哈军工的早期史料证明,张述祖是协助陈赓创建哈军工的众多高级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张述祖坎坷的人生苦旅,浓缩着中国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梦幻与追求,奋斗与挫折,痛苦与欢乐。
  张述祖生于晚清光绪二十五年,即公元1900年,江苏南通人。张述祖9岁时,正逢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创办学校,这个农家穷孩子才得以走进校门。少年张述祖天资聪慧,又意志坚强,尽管国难家忧,却能始终如一地奋发苦读,终于在23岁时考取东南大学物理系。1927年,张述祖毕业留校任教,此时东南大学已更名中央大学。两年后,张述祖报考江苏省的公费留欧生,他选择了科学发达的德国。谁也没有想到一介穷书生竟独占鳌头,张述祖数理基础之好,学问之精,一时在中央大学传为美谈。
  张述祖来到柏林的时候,已是落叶满地的深秋季节。看到德国发达的科学技术,想想中国的贫弱落后,张述祖满腔愤懑化为“科学救国”的决心,他想学兵器技术和弹道学,或者学高电压技术,然而他过于天真,德国人怎么会允许他自己选择与军事有关的学科呢?几经碰壁,最后只能在柏林大学物理研究所落下脚,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纳恩斯特所长,研究大科学家普朗克教授提出的“电压下不同浓度电解质”的研究课题。他辛苦学习了三年,于1932年11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此时,日寇强占我东三省的消息传到德国,张述祖义愤填膺,他写信给江苏省政府,请求回国抗战,受到训斥,令其继续学习。深受刺激的张述祖反复思考,认为中国国势不振,主要在于科学落后,尤其是军事科学不发达。物理学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应该改学军事科学,以便将来回国能大量培养军事技术人才。主意一定,他便积极活动于柏林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之中,已是博士的张述祖总算有了点社会地位,国民党政府驻德大使馆愿意出面帮忙。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柏林工业大学工程物理研究所,跟著名弹道学家克朗兹教授研究弹道学。工作之余,张述祖曾为德国兵工厂解决若干生产技术问题,中国学子的才华令德国人刮目相看。在克朗兹的指导下,张述祖在内外弹道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久,他的博士论文《几个重要外弹道解法计算精度的研究比较》顺利通过答辩,并收入克朗兹的专著《弹道学——补充本》之中,他又获得了弹道学博士学位。
  认准“科学救国”的大目标,张述祖如饥似渴地钻研国防工业技术,他经常去旁听有关装甲、海军和空军的技术课程,一些专为德国军官开设而不准外国人旁听的课,如枪炮制造、弹药、坦克等,张述祖则不惜酬金请德国教员私下教授。1936年,他白天跑兵工厂实习,掌握国防工业实际知识,晚上经常整理实习笔记到深夜。勤奋刻苦的中国博士生引起德国金发女郎的爱慕,邻居一位教授的千金向他暗送秋波。张述祖却故作愚钝,他的心里早有一位深爱的漂亮姑娘,她就是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在国内苦苦等着张述祖的陈德华。
  著名的进步作家邹韬奋是张述祖的同乡,1934年,邹韬奋赴欧洲游历考察,在德国期间就住在张述祖的宿舍里,两个人同吃同住,常促膝长谈至夜深。张述祖不仅资助邹韬奋的旅欧经费,而且抽出时间,陪同他参观乌斯太音报业公司和一些工厂。在《韬奋全集》中,邹韬奋详细记述了在张述祖陪同下的参观经过。在旅行途中,邹韬奋和坐在对面的一位德国姑娘聊天,他事后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趣的一段是这样的:
  车到了charlottenburg一站,我先下车,她还要再下一站才下车。她听说我有位朋友张博士(张述祖君)要来站上接我,她也要看看她所遇的第二个中国人!所以我下车后,匆忙间还把张博士介绍给立在火车窗口内的她。走后张君说这女子生得很美,可惜稍稍胖了一些。我笑着说,我的印象和你一样。
  张述祖深受邹韬奋进步思想的影响,把祖国的危亡挂在心上。20多年后,已是哈军工科教部部长的张述祖,仍深深怀念着老友邹韬奋。一次,他领着小女儿张希秦去军工院里的书店买书,发现新版《邹韬奋文集》,喜形于色,马上阅读起来。女儿奇怪地问:“什么书让爸爸这么高兴?”张述祖怀着敬意告诉女儿:“这是邹韬奋伯伯的书,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和记者。”邹韬奋的小儿子邹竞蒙是哈军工第四期学员,张述祖曾去探望,问寒问暖,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邹竞蒙后来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家气象局局长、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一位领导中国气象事业走向现代化而享誉国内外的杰出的哈军工学子竟在1999年2月遇害,举国震惊,这是后话。
  再说留德期间的张述祖,与自费留德的曾石虞结为莫逆之交,当曾石虞经济拮据时,张述祖必慷慨相助。曾石虞后来成为著名的化学家,而命运又安排这两位老朋友共同走进哈军工。
   txt小说上传分享

5 风雨人生 张述祖喜迎上海解放(2)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述祖再也无心留在德国,况且纳粹党的倒行逆施早已使他厌恶至极。张述祖中断了研究课题,打点行装,先去英国参观飞机发动机厂,随后经法国、意大利,由威尼斯乘船漂洋过海抵达香港,再换船去广州。当邮轮徐徐驶入宽阔的珠江口时,张述祖站在甲板上,任海风吹乱满头浓发,心中充满游子归来的激情。
  张述祖北上武汉之时,正值南京陷落,到处是逃避战火的难民潮,沿海各大学纷纷撤往大西南,师生们滞留在长江边。听说留德博士张述祖已到武汉,交通大学等几所名校争相聘任,因为中央大学是母校,又资助了最后两年的学费,张述祖决定去中央大学和原南京兵工专门学校任教授。
  1939年,武汉失守。张述祖随学校迁往重庆,望着远去的黄鹤楼和沿江逃亡难民的悲惨呼号,张述祖和师生们无不以泪洗面。
  在重庆期间,南京兵工专门学校已改名为兵工大学,张述祖被聘为该校的主要教授。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尽量多开一些课程,呕心沥血地培养国防技术人才,以求为战胜日寇,振兴中国国防尽绵薄之力。如今,在航天事业上做出重要贡献的谢光选院士、化学家郭燮贤院士和弹道专家、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浦发教授、鲍廷钰教授等兵工专家,均出自张述祖的门下。
  1939年秋天,苦恋了十余年的张述祖和陈德华,终于在山城重逢,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的兵器专业基础的专家,张述祖的理想是办一个弹道研究所,以发挥留德所学之长。然而,国民党政府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对张述祖的多次陈情付之一笑,考虑到张述祖的影响,给他个兵工委员的闲职。大后方的国民党政客们大发国难财的时候,张述祖报国无门,他对老友曾石虞说:“我大概是空有抱负了,不能一展所学去制造中国的欧式枪炮。不过我可以把我在德国学的东西,日复一日地传授给学生们,我想或许能由青年一代去振兴我中华之军备。”每谈及政府腐败,国事日非,张述祖和在各个大学任教的朋友们都唏嘘不已。
  抗战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