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军工传-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托夫最后谈到顾问来华的问题,他说:“你们最好请周总理通过外交途径去催,也可以到苏联驻华大使馆去催,我也帮助你们催。总之,办这样诸兵种、综合性的技术学院,我知道在亚洲,甚至在全世界还没有过呢,怎么办?我也不懂。”
  科托夫和李懋之来个亲切的“熊式拥抱”,把李懋之和翻译送出办公室。
  三年后,科托夫上将结束在中国的工作前,亲率一个苏联顾问团视察哈军工,又与老朋友李懋之见面,他对学院规模之大和发展之快,赞不绝口,这自然是后话。
  11月初,陈赓派李懋之去全军院校的龙头——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办学经验,在一周多的时间里,李懋之同军事学院的教育长、部系领导、重点教授会领导交谈,广泛请教了方方面面的工作经验,记了满满一大本。让李懋之惟一感到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出差在外的刘伯承院长。
  11月13日,陈赓和筹委会的主要领导一起听取了满载而归的李懋之的汇报,陈赓做了总结,他对大家说:“根据总顾问的意见和军事学院的办学经验,我们先研究起草几个规章制度,我看应包括队列训练、行政管理、物质保证等方面的,粗一点没有关系,工作中逐步修改完善嘛。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的规章制度,说老实话,咱们不懂啊,我看等苏联顾问到了哈尔滨之后再另外制定不迟。”
  大家讨论了一阵,陈赓又说:“要抓紧组成建筑委员会,由懋之负责。请中央政府支持的事项,也预先考虑个原则意见。明天,懋之你跟我一块儿去找薄一波。”
  翌日上午,老天变脸,下起冰冷的毛毛细雨,陈赓披一件黄呢军大衣,带着李懋之几个人,驱车直奔薄一波的办公地。
  一进大门,薄一波就闻讯走出办公室,下了台阶迎接陈赓,他右手握着陈赓的手,左手拍着陈赓的肩膀,操着浓重的山西腔说:“哎呀!我的司令员,有事让懋之来谈就行了,何必劳你的大驾?”
  陈赓笑道:“你是财神老爷,下官岂敢不登门晋见!”
  两人哈哈大笑,一起走进办公室。这两位太岳抗日根据地的老搭档,每次见面都要开开玩笑。刚坐下来,陈赓就让李懋之开腔:“你把问题向薄政委提出来吧!”
  李懋之对薄一波说:“总理要求我们抓紧建院开学,早出人才,实现军队现代化。根据这个精神,陈院长提出边建边教边学的建院方针,要求在1954年底建成全部教学用房和必需的办公与生活用房,共需要30多万平方米;到1956年底,按规划要完成全院6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任务。这个基建任务相当的紧急,需要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落实到一个部门,统一安排力量,才能保证我们的用房需要。”
  “你们有个具体的计划没有呢?”
  “具体计划要等设计方案出来后才能拿出来,不过我们现在有个估计,明年需要先建10万平方米,解决教职员工和一、二期学员的食宿和部分办公用房,建筑费用大约需要2000多个亿;后年才是重点建设期呢,五个系的教学大楼和附属实验室用房得全部建成,不能耽误各个系开专业基础课使用。估计这得要20万平方米,投资大约为3500个亿。”
   。。

10 关怀备至 周总理亲选军工将才(5)
薄一波浓眉轻蹙,瞅瞅正襟危坐的陈赓,倒吸了一口气,沉吟地说:“军工学院的基建是个庞大的工程,要好好组织才行哩,这样吧,我给建筑工程部打个电话,找陈正人部长,明天懋之先去找他,我们先把设计、施工单位和负责材料供应的单位落实下来,万事总要有个开头,是不是?”
  第二天,李懋之带高步昆等人去建筑工程部见陈正人部长。由于薄一波已在电话中向陈正人详细介绍了目前军工学院基建任务的紧迫性,所以大家开门见山,没有客套话。
  陈正人找来有关局长,一起研究。他对李懋之说:“周总理已经讲了,要各单位大力支持军工学院的建设,你们的任务是‘天字号’的。我们部里已经指定松江省设计院和东北人民政府的设计院负责设计任务,力量不足时,部属的设计院也可帮助。施工力量全由松江省负责,力量不够再由沈阳抽一部分人去。建筑材料由部里直拨,交松江省负责,优先供应。至于施工方式嘛,是工料全包干给施工单位呢,还是材料由学院负责?”
  李懋之和高步昆商量一下说:“还是工料全包干吧,学院只负责图纸审定,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监督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财务结算,帮助督促材料及时进场。”
  陈正人笑道:“好,你们的思路很明确,就按着你们的意见下达文件,让承担的单位尽快与你们接头,请你们把工程计划拿出来吧!”他说到这里,瞅瞅李懋之,欲言又止地说:“这最重要的嘛……”
  李懋之马上明白了,他站起来,做个数钱的手势说:“请陈部长放心,这经费嘛,我们保证没有问题!”
  当天下午,李懋之又带人匆匆跑到总后勤部。杨立三部长是德高望重的“军中红管家”,身在病中仍坚持工作,秘书报告李懋之求见,他便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听取李懋之汇报军工的基建计划。李懋之希望总后勤部明确各项经费的开支权限,特别是基建费、特需费,请求批准实报实销。
  杨立三满脸病容,思忖片刻,缓缓地说:“有规定的经常性开支要照章办事,学院创建过程中的开办费和特需费,可以实报实销,但要总参批过来,我们照办。基建费那样大数目的开支,得总长亲批,不能做出准确的预算,也得有个概算嘛,不然的话,财务部门无法掌握呀。”
  “杨部长说得对。”李懋之点头称是,陈赓经常嘱咐他要谦虚地“拜码头”,切勿盛气凌人,拿军工的大牌子压人,李懋之不敢疏忽。
  11月16日一早,李懋之又到军委办公厅找肖向荣主任,汇报昨天与杨立三部长的谈话情况。肖向荣立即通报,带着李懋之去见粟裕副总长。
  粟裕先仔细询问这一段时间军工学院的筹办进度,再问陈赓院长的身体和起居情况,他对李懋之说:“要多考虑陈院长的辛劳问题,他这个人呀,干起工作来不要命的,你们做部下的,要时时帮他多挑担子啊!”
  粟裕记下李懋之的具体要求后,明确表态说:“创建军工这样的军事技术大学,谁也没有经验,事事做预算,等待批准,就可能拖后腿。为了加快速度,我看基建费有个概算,由陈院长签字,可以实报实销。但是要一事一报,以便迅速批办。”
  拿到粟裕副总长的指令,李懋之高兴地立正敬礼,喜滋滋地退出。回到肖向荣的办公室,他又灵机一动,向肖主任要汽车。肖主任问要多少,李懋之大着胆子说:“大车小车先给150辆吧。”没想到肖向荣二话没说,大笔一挥,批总后调拨。
  李懋之胜利班师,回去打电话,向陈赓报喜去了。
  11月26日,《军事工程学院校舍建设初步计划》由陈赓署名后,直送中央军委。之前,陈赓仔细修改过这份报告。报告中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学院按中央军委要求,须培养3200名工程师,故须具备完善的校舍。按学员与教职工1∶2的比例,到1956年全院要发展到15000余人。……依据学员与教职工逐年增加和教学发展的需要,分先后缓急拟新建校舍40余万平方米。其中拟于1953年建10万平方米,1954年建15万平方米,1955年全部完成;军工学院等待中央军委批准后,即与中央建筑工程部具体商讨,落实计划,订立合同。”
  陈赓叮嘱李懋之说:“报告送上去后,要紧盯着点儿,一定要抢在明年开春前破土动工,晚了,可要打你李懋之的屁股!”
  

11 风雪移师 万众一心创建学院(1)
风雪移师  万众一心创建学院
  “两老办院”  陈赓奠定教育思想
  1952年11月中旬,陈赓旋风似的南下华东和中南地区一趟,亲自检查招生和选拔助教的工作。在南京,陈赓在百忙中不忘8月间就确定调军工的高级俄文翻译王剑秋,他特别挤出时间与这位黄埔学弟谈谈话,勉励一番。
  王剑秋是山西省临晋县人,1925年从西北大学投考黄埔军校,为黄埔第四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受党的派遣,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因看不惯王明拉帮结派,与王明的关系很僵。1931年回国后,正逢王明在党中央掌权,睚眦必报的王明把王剑秋拒之门外,王剑秋为了生存,无奈投奔了西北军,走上曲折的人生之路。多年来,希望恢复1926年的党籍,成了王剑秋沉重的思想包袱。这次见到陈赓,他又表达自己这一心愿,陈赓对他说,“你是个老同志,先入党嘛,26年的党籍问题慢慢解决。现在准备搬家吧,跟我去哈尔滨,我正缺俄文专家呢。”
  陈赓回到北京,已是11月下旬,他对筹委会的工作很满意,每天都去前门或北海的干部报到处转一转,有什么重大问题解决不了,他马上驱车进中南海。
  那天晚上,张衍和任新民给陈赓送来一张名单,是对第二批抽调教授的补充,名单中有北大的朱起鹤,南大的谭自烈,中山大学的李天庆;大连工学院的陈百屏,天津大学的张凤岗等高校教授。
  “都是难得的人才,”张衍说:“请院长派人再去疏通一下高教部。”
  陈赓把名单小心折好,放在上衣口袋中,他思忖一会儿说:“今晚,还得去找总理批。”又问了问南京军事科学研究室人员的搬迁情况,“周祖同还在南方调人,他的家怎么办?”陈赓突然想起了周祖同。
  “我们都安排好了;”任新民说,“周教授的爱人易晓东来电话说,行李已经收拾打包,这两天就出发。”
  陈赓放下心来,叫上机要秘书任金池出了门,他先去军委办点事,在那儿给总理秘书挂个电话,看看总理在不在。
  快半夜了,周恩来才带着一身寒气回到西花厅,见陈赓等在那儿,有点吃惊,他接过陈赓递上的名单,看了看,这次没有马上批,反而盘问开了:“陈赓,你怎么又来了?上次不是说好是最后一次抽调教授吗?”
  陈赓马上解释,强调这次名单上的教授如何急需,他笑嘻嘻地说:“上次说的不算,这是最后一次,这回批了,保证不再来找您。”
  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以商量的口气笑道:“已经批过几次了,给你不少了,也应考虑其他高校师资力量也不足嘛,这一回,阿赓啊,不批了,好不好?”
  陈赓执意不肯,他还是笑着软磨硬泡:“总理啊,你不批,我就不走。”
  僵持了片刻,周恩来叹口气,拿起毛笔签了字。陈赓喜不自禁,连连称谢告辞。周恩来望着陈赓一走一拐的远去的背影,心痛地想:“这个陈赓呀,为军工学院拼了命了。”
  次日下午,张衍来汇报,他今天去找中央军委通信部部长王诤,想从他那儿要几名技术干部,“真让我感动啊。”张衍面色肃然地对陈赓说。
  原来王诤仔细地看过张衍递过来的名单,最后说:“除了一个人,其他的全部同意,我马上下调令,调给你们军工学院。”
  张衍上前看一眼,王诤用手点点不同意调的名字,张衍忙作解释,“王部长,这是我们重点要调的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