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手翻史书-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阉党究竟代表谁(3)
可问题的关键,恰恰是他做不到。在天启的丧礼期间,魏忠贤曾经与兵部尚书(阉党)商量针对朱由检的对策。可人家说什么呢?
  现在要动手?时机还不成熟,我慢慢观察一下吧,应该不会有事的。
  魏忠贤,九千岁,你这把老枪让人烦了,该退役了,以后不要再参与我们的核心操作了。
  事实上,在天启死后,所谓阉党的幕后大佬们,就已经开始在将自己与魏忠贤的政治联盟加以切割,着力于拥戴新君了,只不过他们没有明白通知给老魏。
  外廷的联盟名存实亡之后,魏忠贤能够赖以一搏的,还剩下东厂直属的武装。然而,以魏忠贤的胆识与气魄,没有人给他开方子,他又是不敢也不能贸然动作的。
  就这样,崇祯一步步稳固了自己宝座,一层层扫清了魏忠贤的外围之后,一举出手,不用一兵一卒,就除掉了魏忠贤和客氏。
  成全崇祯安全着陆的,其实正是当初与魏忠贤结盟的那些“阉党”大佬。
  就在崇祯要一展身手之际,情况突变,崇祯没有搞清阉党的本质,由于对魏忠贤一党的清算操之过急、打击面过大,局势失去了控制——
  因为,东林党介入了。
  有必要指出的是,这时候的东林党,已经开始变质。当年的前后“六君子”,确实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一时之选的精英,但他们都在与阉党的肉搏中玉碎。遭受沉重打击的东林党,放低了加入的门槛,一大批以“生存术”和权术见长的职业官僚、传统政客加入了东林的高层,使东林党成为一个急于夺权、报复的利益集合体,而不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集合体。同志变成了同党。
  崇祯皇帝这个人,生平有三大支柱性格,一是多疑,二是权力欲极重,三是急躁。
  他刚刚践祚,政治上到底缺乏历练,急于求成,现在,突然得了东林党人的无形“鼎力支持”,掌力陡强数倍,便更加不计后果,轻言杀黜,制造“逆案”,罗致“阉党名单”。把前朝的实权人物一网打尽、前朝政举一概否定的做法,实际上只对东林党有利,而损害了崇祯本人皇权的根基,破坏了皇权稳定需要保持的朝局平衡。
  等到崇祯省悟,再想回头调和鼎鼐时,铁案已经铸成,要津已被占据,很多严格讲不是阉党的“保皇派”也被打击。
  皇上有了一种被假手杀人的感觉。
  以崇祯的性格,他当时的暴怒与孤独感可以想见,不过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又不能立刻就此发作,只好记恨于心,徐图清算。这也正是促使他后来不信任廷臣,动辄对中枢大加清洗甚至任用温体仁与鄢懋卿这样佞臣的重要因素。
  张溥不是阉党,但他曾为了搞掉温体仁,通过复社动用政治黑金,向崇祯身边的太监行贿,把公开身份不是东林党的周延儒运作进了内阁。周搞掉温体仁以后,投桃报李,重新起用东林党人。他后来的被杀,就有崇祯帝对他真实后台有所察觉的缘故。
  东林党有意在制造“逆案”和撰写《明史》的过程中,拔高了魏忠贤,其真实用意正是要用魏忠贤这个“大笼子”装下前朝的权臣们,先来个一锅端改天换地,再浑水摸鱼。
  东林党与《明史》关系何在?原来,明亡后,清廷在设馆修史的时候,曾延聘前复社大人物们出山。黄宗羲为保持晚节,加以拒绝,但他却派了自己的门生全祖望出面,去参加《明史》的修纂,期间涉及明末的部分,就对党争的情况加以处理,加入了东林立场和褒贬色彩——针对“阉党”的清算与打击,到那时才算告一段落。
  清朝人总结明朝亡国原因说:“明朝之亡,始于朋党,成于阉竖,终于盗贼,南渡继之”(《南疆逸史》),此言非常确切。比如,南明成立后,党争不灭反炽,清议挑起内耗,结果连半壁江山也不能保全。但在《明史》之中,却看不到这种思考,因为参与编纂《明史》的人,已经不能以置身事外的高度,来处理这段史实与教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