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学大庆始末-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村”。接着,第三批也来了。两批共计18人。人多了,队伍也正规了起来。迟翠英被任命为队长,邵香荣任技术员。为了能适时种上地,在队长的带领下,她们开始用人拉犁翻地。犁是借来的,开始大家都不会用,干起活来,不是你挤我,就是我踩你。扶犁杖的也是忽深忽浅。为了让大家都能学会这套农活,技术员邵香荣到附近农村向老农请教,并将老农讲的道理与实践结合起来,带着大家边学边练。就这样坚持了几天,终于学会了用木犁开荒,而且越干越熟练。几天时间,她们在“八一新村”附近种了16亩地,到秋天,收了1750公斤粮食。
  随后的事情就比较顺畅了。到1963年,家属垦荒队伍扩大到71人,种地92亩,收粮食万多公斤。每人分粮食200多公斤,菜300公斤。不但自己改善了生活,支援职工食堂2000多公斤蔬菜,还响应党的号召,卖给国家3000多公斤余粮。这一年秋收以后,队伍又扩大到142人。
  上级领导充分肯定了薛桂芳等家属垦荒队取得的成绩,石油部奖给她们一面“发扬穷棒子精神,走自力更生道路”的锦旗,鼓励她们坚持发扬“五把铁锹闹革命”的精神,不断前进。
  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大庆职工家属参加农业、副业生产劳动蔚然成风,五把铁锹发展为万把铁锹。到1965年年底,大庆已有95%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职工家属参加了集体生产劳动,单是1965年一年,大庆家属就生产了2000多万公斤粮食,1500多万公斤蔬菜,万公斤禽蛋肉食品。家属们还同矿区职工一起利用农闲和工余时间建设矿区,从大庆石油会战至1965年,她们和大庆职工先后建设了100多万平方米的“干打垒”住宅。由家属们举办的各种作坊、食堂、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店等服务部门,遍及矿区各个居民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缝补厂精神”(1)
1960年冬,是大庆会战最艰难的时候,几万人一下子来到了千里冰封的大草原,不要说找油打井,就是衣食住行也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石油工人艰苦创业,拼命抢夺大油田。他们没黑没白地奋战在油田,衣服破了顾不上补,脏了也顾不得洗,手套磨得露了手指头,还照样在冰天雪地里劳动。看到这种情况,后勤工人和职工家属,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千方百计为一线职工分忧愁,解决困难。在会战党委的支持下,共产党员鄢长松等3名转业战士和5名职工家属,在两栋破牛棚里,办起了大庆油田的第一个缝补组。
  大庆缝补组刚办起来的时候,真可谓是千难万难,白手起家。他们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没有设备,就找来两口大锅,一口烧热水,一口煮油工服;没有洗衣盆,就用喂牛的木槽子代替;没有针线剪刀,就从家里拿;缺少补丁布,就背着麻袋去拣破烂。寒冬腊月,他们的手被冻得裂出一道道血口子,又整天泡在碱水里洗衣服。裂口疼得钻心,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就是凭着这股子劲,他们在第一年里就拆洗缝补了一万多件劳保用品。
  对于后勤工人和职工家属创办的这个缝补厂,大庆油田的各级党政部门都很重视。当时主管这项工作的生活办公室多方努力,陆续给他们增加了人员,还添置了几十台缝纫机,使他们由一个“小打小闹”的缝补组办成了正式的缝补厂。
  缝补厂起初的主要业务是为油田工人加工“两旧一新”棉工服。所谓“两旧一新”,就是把已经实在不能穿的旧工服收回来,拆洗干净,用旧布拼里子,把旧棉花弹好絮上,再配上新布面。照这个办法,原来只能加工一套棉衣的新布就能够做两套了,使有限的物资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缝补厂的工作看起来不像勘探打井那样有声有色,但同样充满了艰辛。比如说搞“两旧一新”棉工服,单靠手工洗衣,自然晾干显然远远满足不了批量生产的需要。缝补厂党支部带领全厂职工靠“两论”起家,自力更生,装备自己。他们先是和泥托坯,把东倒西歪的牛棚改建成流水作业的生产车间。又拣来废砖头,盖起了简易的锅炉房和洗衣房,并用木板制作了土洗衣机和其他必需的生产工具。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结合开展学雷锋活动,号召职工以“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神,开展了群众性的岗位技术大练兵,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配成一件“两旧一新”棉工服的里子,要经过拆、洗、烘干和拼缝等四道工序。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和拆洗一般的旧衣服不一样。一件棉大衣,发出去的时候只有公斤重,可收回来的却要重得多了。缝补厂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凤允回忆说:“有次,我亲手称了一件,竟足有公斤!那真是一摸一手油,一抖一阵灰。加上油田上的工作服又绗了四五十道线,被油浸透了,变得死巴巴的,拆起来既费劲,又容易把布撕破。”
  遇到困难,缝补厂的职工就集体想办法,在工作中摸索。拆旧组的曾阳春、冯淑贤等人用废钢丝磨成锥子,一针一针地挑,然后再细心地把棉花和布分开。刚拆下来的布上挂满了线头,刷子刷不干净,他们就用手一根一根地摘下来。拆旧工服的房子很小,又没有什么工作台,大家就坐在地上工作。衣服脏,工人们干得猛,弄得满屋子都是灰尘,戴上两层口罩吐出来的痰仍是黑乎乎的。
  拆衣服不容易,洗衣服更加不容易。拆下来的油污布必须先放在碱水里煮过才能洗净。原来的小锅煮不下,他们就用拣来的废砖头砌了个大池子。水开以后,池水中浮上一层油泥,味道特别难闻。为了把每一块布都洗干净,职工们谁也不在乎油脏和气味难闻。他们全都站在池子边,上下不停地翻弄油污布。等水晾凉了,他们又争着脱下鞋,挽起裤腿跳进池子里踩踏。有的工人身体不适应,皮肤过敏,有人腿上的皮肤都烂了,但他们仍坚持工作。
  从拆旧衣服开始,缝补厂的工人们不仅认真仔细地把布拆好、理好,还要把旧衣服上的纽扣和领、裤钩收集起来。纽扣脏了,用碱水刷洗干净;领、裤钩生了锈,用砂纸打磨一下再用。有时谁干活时纽扣或领、裤钩崩丢了,下了班就主动留下来,一直到把东西找到了再回家。
  拼里子和裁剪更是一件细心的活。工人们本着“废材利用,缺材代用,小材大用,好材精用”的原则,把大块布用来拼袄里,小块用来补洞眼。剪裁的时候剪刀靠边走,剪下的布条用来包袖口。剩下一些不结实的“麻花布”也不轻易丢掉,或者衬在棉衣领子里做领芯,或者收集起来送给生产单位擦机器。这样拼成的一套棉工服里子,少的有一百多块,多的还有达到二百多块的。为了力争把“两旧一新”棉工服做得既结实又美观大方些,工人们还注意把大块拼的、颜色又相同的旧布用在上衣的前襟后背,小块或颜色杂的用在袖子和棉裤里。
  裁剪车间为了节约费用,先是把画样子用的新蜡笔加温搓细,延长使用时间,后来又将剩下的蜡笔头攒起来,熔化后做成新蜡笔用。
  加工车间的工作是把前道工序准备好的半成品做成衣服,工人们也处处精打细算。机工们算了一笔细账:棉工服每套上面要跑54道杠,需要出现52根连接线头。如果每根线头少留一寸,每件棉服就能少用米棉线。厂里每年加工两三万套棉工服,就可以省万米线。这样一个由小变大的数字,使机工们看清了点滴节约的重要性,生产中都尽量避免留长线头。就是偶然出现了长线头,也要主动揪下来收好,转交给钉纽扣的工人用。车间里还加强了对机油的管理。保养机器时,对准油嘴,防止跑冒。油壶里没用完的底子,也有人主动收集起来。
  

第三章 “缝补厂精神”(2)
修理厂的技术工人,除了坚持做到机器坏了自己修,配件断了自己焊,积极主动保养好设备外,还处处当节约挖潜的有心人。他们经常从“合理的消耗”中发现不合理的浪费。在加工服装的车间里,缝纫机皮带钩易损易坏,虽然每个只值5厘钱,但节约起来仍可积少成多。修理工陈维汉主动放弃午饭后的休息时间,到处去拣废钢丝,做了两千多个皮带钩。厂里加工好的棉工服,每道线缝里都要沾着一缕缕棉绒。打包出厂前,一般都被用条帚沾水扫掉了。老工人陈志训和张祝三等人看后很心疼。他们说:“每一缕棉花都是国家的财产,用不到生产上就是一种浪费!”他们找来废料,研究制造了一台土扫棉机,在提高工效的同时,每天还能扫下3两多棉花。
  缝补厂不仅缝补回收旧棉衣,还千方百计为一线工人缝补衣服。他们先是采取“三人工作两人干,抽出一人上前线”的办法,不定期地组织工人抬上缝纫机,背上旧布和修鞋、洗衣工具,到附近的井队和施工现场,为工人拆洗缝补。后来,随着人员的增加和条件的改善,厂里又专门成立了相对稳定的缝补小分队,定人、定车、定期到边远生产单位去服务。关于这方面的情况,王凤允回忆说:“记得1963年入冬后的一天,我和家属工胡文玉、郝大嫂等十多个同志一清早就上了路。走着走着,天上又飘起了雪花,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得脸生疼。可是大家背的背、扛的扛,等赶到井队驻地就都满身是汗了。我向值班的干部说明了来意,他说钻井工人的衣服太脏太破,不好意思拿来。可是女工和家属大嫂们没等他说完,就从各个帐篷里拿出脏被褥和衣服等,洗的洗、缝的缝,忙活开了。为了不影响倒班工人休息,钉鞋和补衣服的同志把空着的一间帐篷让给洗衣服的同志,自己在外面摆开了摊子。没干多久,有的人手脚冻麻木了,有的人手上被针扎出了血……”
  随着油田开发面积的不断扩大,小分队的战线也不断延伸。一次,他们看见有个井架工,在上二层平台之前把皮大衣脱掉了。他们便分析:平台有20多米高,上面的风更硬,为啥反倒不穿皮大衣呢?经过了解,原来是工人嫌皮大衣又厚又重,蹬高不得劲。为此,大家想来想去,决定把回收的破皮帽子进一步利用起来,像加工“两旧一新”棉工服一样,把拆下来的碎皮子一块块拼好,絮上旧棉花,配上新布面,做成了既轻便又暖和的皮背心,很受钻井工人喜爱。他们发现不少工人劳动强度大,整天在油里泥水里蹚来蹚去,发的工鞋很容易破损。他们便成立了专业修鞋小组,把修复后的旧工鞋送给这些工人替换着穿。
  缝补厂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一线工人服务的精神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1963年8月,石油部长余秋里亲临缝补厂检查指导工作。他热情地勉励职工说:有人说缝补厂是个破烂摊。依我看,这是个联系实际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他还亲自组织油田会战领导机关和有关单位的人到该厂学习。同年11月17日,在全油田代表参加的总结庆功大会上,缝补厂被授予“勤俭办厂模范单位”的称号,党支部书记王凤允和厂长阎勇一起上台,接受了会战工委颁发的锦旗。1964年,在余秋里亲自主持的一次祝捷大会上,缝补厂又被石油部授予“勤俭办厂的模范”的光荣称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