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名士张伯驹-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在女儿身上,同时也把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
  小白琴天资聪颖,学习努力,很快便初通音律,绘画进步也很快。女儿悠扬的琴声给母亲痛苦的心境增添了无限的慰藉。但是长时间的忧郁苦闷,终于使母亲的身体渐渐不支。
  在小白琴刚满13岁的一天,母亲有气无力地把女儿唤到床头,那张苍白的脸上,流淌着泪水,颤动的嘴唇,断断续续地说:“琴儿你快长——长大吧——可不要——像妈妈这样——妈妈——苦够啦——”说着,说着,母亲松开了白琴的手,永远离她而去了。小白琴趴在母亲身上,哭着,喊着“妈妈”,可是妈妈再也不能应声了。
  慈母撇下了幼女,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从此,小白琴失去了母爱,失去了保护,失去了生活和精神上的依靠。她的心感到无比的孤寂和痛苦,可是她还过于幼小,不知道人生的道路是何等艰辛。
  不久,家中来了一位陌生的女人。这个女人姓王,花枝招展,妖艳无比。父亲让小白琴称呼她为“妈妈”。小白琴觉得她根本没有母亲的样子,她们之间像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父亲从来不过问小白琴的事。小白琴的外祖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母亲过世后,外祖父常来看望她,想把她接走,但父亲和“母亲”根本不答应。少年的白琴独自在孤独和痛苦的煎熬中度日。
  

江南才女 蕙质兰心(2)
转眼间,白琴十六七岁了。她出落得标致、文静。继母开始打她的主意了。一天,继母对她说:“你也不小了,该出去做点事了,我为你找了个差事。”
  白琴瞪大了眼睛,惊奇地问:“什么差事?”
  “还能是什么,你一天抱个琵琶弹个不停,还不是弹琴唱歌呗!”
  没过几天,白琴就被领着穿大街走小巷拐进一条里弄,进了一座旧式的楼房。
  天灰蒙蒙,阴沉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白琴进楼后,见里面的女人浓妆艳抹,妖冶放荡,并且还有油头粉面的男人进进出出。这一切,像浑浊的污水,淹没了这位少女不曾阅世的心田,她觉得这里根本不像是做事的地方。
  她焦躁地问:“这里到底是做什么的?”
  “你是来弹琴的,不要多言多语。”继母声色俱厉。
  她被领进一个房间,环顾四壁,除了一张床和一把琵琶以外,空荡荡,冷凄凄的。夜深了,狂风暴雨吹打着窗户,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她更加感到恐惧和茫然。
  当白琴意识到是继母把自己推向了深渊时,她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三天过去了,她滴水未进,只觉得头晕目眩,睁开眼睛,直冒金花,闭上眼睛,一片漆黑。她瘫在床上。忽然,她朦朦胧胧地看到,妈妈张开手臂,正笑吟吟地向她走来,她哭着冲向妈妈,一头扎进了妈妈的怀里……
  从此,这位亭亭玉立的弱小女子的脸上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时,她与琵琶朝夕相伴,手下流出了一支支幽怨悲凄的曲子,打发着极端痛苦的日子。
  外祖父得知外孙女不知去向,断定是她继母所为,便三番五次追问潘智合。而潘却推三阻四,不肯实告。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悲痛至极。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白琴得知唯一疼爱自己的外祖父过世的噩耗,心都碎了,几乎泯灭了生的希望。
  她的心一半是死的,因为她感觉自己已孤立无援;她的心一半是生的,因为继母说过:“只有弹弹琴,唱唱歌。”这位少女一直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她和着泪水,度过了两年的演奏生活,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遇到一个知心人,以解自己的忧愁。
  正在这个愁肠百结的时刻,一位孙先生找到继母,说有一位张公子很仰慕白琴小姐的琴艺,特约叙谈。于是,白琴便跟着孙先生来到了这座豪华酒家。
  自从跨入这幽雅的房间,她凭眼睛的余光感觉到那位张公子一直在端详着她。他炯炯的目光似乎有一种摄人魂魄的力量。她的面颊不时地泛起淡淡的红晕,羞涩地低着头。她曾经面对台下数百之众抚琴弹奏,镇定自如,很是见过一些大的场面。她的举止文雅,悠扬的琴声素为人所羡慕和赞叹。今日里却不知为什么心跳不已。她自己也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张公子把白琴小姐的这般光景完全看在眼里,心里也似春潮汹涌。他启口问道:“白琴小姐从何时起学琴?”
  “从7岁开始,至今已整整十载。”
  “小姐学琴拜谁为师?”
  “我学琵琶的启蒙老师是王兆先先生。管平湖先生曾教授过我古琴。”
  “噢,名师出高徒。小姐的琴事原来是名师指点!”张公子的内心在赞叹小姐的琴艺,但却不愿出口。
  白琴小姐一直生活在南方,从小就受到风格轻巧、明朗、欢快、活泼的江南丝竹音乐的熏陶。她对清雅细腻、柔美流畅的《霓裳曲》、《柳青娘》、《鹧鸪天》等甚是喜欢。她热爱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性格,喜欢山清水秀的江南风光,这些形成了她弹奏古琴的底蕴。她从幼年起,名师就给予悉心指教,人又聪慧好学,所以极擅音律,称海内独步。
  张公子不仅喜爱抚琴,还通晓历代琴人、琴史、琴曲等。他把话题引到历代琴人,钟仪、司马相如、欧阳修、庄臻风等,又谈到历代琴论,谈《流水》古琴曲等。
  白琴小姐这时发现,坐在对面的张公子,不仅才学超众,谈吐不凡,而且仪表堂堂,温文尔雅,风华超逸。其实,这一年伯驹已过而立之年。
  

江南才女 蕙质兰心(3)
孙先生见伯驹、白琴似有相见恨晚之感,便趁机说:“张公子才学渊深,白琴小姐聪敏好学,若能多多来往,定会都有补益。”
  张公子忙接口说:“只要小姐同意,我会常去拜访。”
  白琴小姐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抬起头看了一眼张公子,又很礼貌地提醒孙先生应该告辞了。张公子下楼送客至门外,白琴小姐伸出了她那只纤纤玉手,轻轻地握住张公子的手,含笑道别。瞬间,她忽然想到:那高挑挺拔的身材,那张俊俏的脸庞,那高雅文静的气质与他的博学多才,居然那么协调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她随孙先生已走出数十步,仍情不自禁地回首再看一眼张公子。
  张公子目送客人,只见白琴小姐出水芙蓉般的背影,在朦朦胧胧的暮霭中消失。他依稀眺望,直到两个身影消失在尽头。
  回到卧室,像往日一样,张公子随手拿起一本书,翻了两页,似乎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他索性把书扔在一旁,躺在床上,却怎么也不能入睡。合上眼睛,就是白琴小姐白里泛红的双颊和那双忧伤的眼睛。说来也怪,自己已是有妻室之人,为何如此想念这位少女?况且,她小于自己17岁啊!他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妻室,烦恼即油然而起。他不愿意再想下去了。
  克制归克制,思恋归思恋。他忽地离床,提笔疾书:
  明月,明月,明月照人离别。柔情似有还无,背影偷弹泪珠。珠泪,珠泪,落尽灯花不睡。
  他放下笔,又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觉得自己很好笑。白琴小姐似乎无意……
  其实,白琴小姐对张公子并非没有爱慕之情。她虽然风姿绰约,秀丽动人,但却不是柔情外露的女子。由于她情窦初开和女性特有的矜持,也由于她对于男性有戒备心,当张公子提出拜访她时,始终未表示可否。然而,她内心里正期待着与张公子的再一次会面。
  恋人的期待是最令人心焦的。张公子心神恍惚。他在难以忍受的焦躁不安中度过了一个个晨昏。他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之情,只得再请孙先生去约白琴小姐。俟孙先生应允后,心情似乎轻松了许多。然而,一眨眼过去了一周,他日日盼,夜夜想,几乎是望眼欲穿,也不见白琴小姐的倩影儿。他几次想亲自去拜访她,但转念一想,不免唐突,连孙先生都约请不来,自己去了会有什么结果,痛苦、怨恨、失望,一股脑儿涌上心头。
  热心的孙先生受张公子之托,本想去潘小姐处,但因故始终不得脱身。这日,他又去见潘小姐的继母王氏,经商议,潘小姐如约前往。
  出乎意料,一天,白琴小姐突然出现在张公子面前。二人喜不自禁,相见甚欢。
  孙先生见了这般情景,连连说:“公子,小姐,什么时候需要我,尽管吩咐,今日我就告辞了。”
  张公子倾吐了思恋小姐的深情,小姐委婉地表露了爱慕公子才华的心迹,转而,满腹忧愁地告诉公子,与她来往,还需取得父亲和继母的准许。
  张公子初与潘智合和王氏见面,遭到拒绝。后经多方交涉,张公子不惜挥洒金银,方得允准。
  此后,公子与小姐,或漫步于黄浦江畔,或出入于姹紫嫣红的上海公园,或入座影院剧场,或共餐于豪华酒家,可谓一对神仙眷侣。
  张公子常以自己的诗词、书画作品相赠小姐,小姐爱不释手;小姐则常为公子抚琴,公子陶醉其中。接触一多,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潘小姐渐渐觉得,当她与张公子在一起时,心里便得到无限的甜蜜,他一旦离去,一种不可名状的寂寞便向她袭来。一缕情丝已将他们联结起来,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时间一久,他不来,她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
  在日后的接触中,小姐敞开了心扉,含泪向公子倾吐了母亲早逝,父亲不才和人生的艰辛,公子也向小姐诉说了自己虽早有妻室,但无共同语言,婚姻不幸的苦恼。他们均表示了相互之间的同情、理解与爱慕,两颗心贴得更近了。
  

江南才女 蕙质兰心(4)
张公子家居北平,间或来上海。所以,潘小姐时常收到来自北方的书信,这也是她最愉快的时刻。公子那飘逸的书法,隽永的文字和挚热的情感,常使她眩惑,动情,更添爱慕。他逐渐占据了她整个的心房。
  一日,她看过信,读随信寄来的公子近作《浣溪沙》:
  隔院笙歌隔寺钟,画阑北畔影西东,断肠人语月明中。  小别又逢金粟雨,旧欢却忆玉兰风,相思两地总相同。
  乙亥(1935年)年初,张公子为自己的女友潘白琴请来一位老画家,名字叫朱德甫。21岁的潘小姐正式拜师,开始了她的绘画生涯。白琴小姐初从朱老学画花卉。不久,张公子又为白琴小姐请来了夏仁虎老先生,专教白琴通鉴古文。前清时,夏仁虎为举人御史,民国时为财政次长。夏老先生古文根底极深。
  白琴小姐在张公子的精心安排下,一边画花卉,一边习古文。一次,夏老先生为了鼓励这位女弟子学好诗词和花卉,便为其讲述历代女才子画花卉,写诗词者多,而能山水者少。岂料,这位女弟子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男人能做,女人为何不能,能山水者少,我才应该为之。
  白琴小姐向不服气,她向张公子透露了专攻山水画的愿望。公子欣喜地说:“小姐肯为,我当全力支持。”
  经夏老先生介绍,张公子又请苏州名家汪孟舒专教小姐绘制山水。汪先生是学元朝黄公望派的。黄公望开始学习音律,50岁左右才专心于山水画,是一位对后代很有影响的山水画家。白琴小姐从这时起,又开始了专攻金碧青绿山水。
  小姐学习勤奋,刻苦,又加之她具有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