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云百年 系列--残阳如血剑如虹-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ⅰU庑┐胧鞠胧潜埔樵泵蔷头兜模烧饷匆荒郑戊魅鹉诟笕词艿搅斯惴褐室桑诟笾械母笤倍挤追状侵埃钥挂槎戊魅鹦淞ν补岬男形R樵泵腔咕陀财鹄戳耍勖窍炔惶致鄱缘滦降奈侍猓忍致勰愣戊魅鸫侵暗奈侍獍桑湍阏庋堑弊芾淼牧下穑阆衷诠飧艘桓隽耍拐厶诟鍪裁淳。课萋┢炅跤辏戊魅鸨匙殴崴阶韵蛉毡窘杩畹氖拢直弧毒┍ā范读顺隼矗凳嵌戊魅鹜低迪蛉毡窘枇艘桓鲆冢换惶跫褪悄阒泄貌握剑虻鹿逼盖肴毡炯际秃凸芾砣嗽敝鞒种泄鸸ひ怠⑵赣萌毡疚涔傺盗分泄握骄:冒。愣戊魅穑炖锕诿崽没实乃凳谴虻鹿俏苏乇臼粲谖颐堑睦妫词鞘苋毡救酥甘拱 �

  就在国会议员们觉的抓住段祺瑞把柄的时候,督军团却给黎元洪上了一道洋洋洒洒的书,长篇大论一番,基本意思是,宪法有矛盾的地方,宪法规定众议院如果对不信任国务员(民国规定国务总理与各部部长统称国务员)的话,大总统可选择免去国务员的职务或解散众议院,但解散众议院需要有参议院批准,撤我总理的职解散我内阁,只要国会不信任和总统同意就行,而解散众议院呢,却需要参议院批准,众议院和参议院本来没有实质差别,自然相互维护,根本不可能有批准解散的一天。再说了,如果我们是对政策法规有意见,起码还有个凭据说法,大家可以讨论,而“不信任”算什么标准啊;你岂不可以随随便便就解散我内阁吗,责任内阁的权力又在哪里呢?试问如此制度,总理如何为国尽忠,为民宣力。这样弄来弄去,任何事情都得听他们国会的,国会的权力和当年皇帝无异,自总理而下所有官吏都必须仰议员鼻息,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建造共和,结果却被这么一群舞文弄墨之辈攫取了*的权力,所以请总统一定要改正这些问题,如果他们不改正干涉总理权力的做法的话,恳请把参众两院都给解散喽吧。

  别说,这篇文章写的还真好,宪法中确实有些毛病,被他说中了。当然,鬼才相信,倪嗣冲,阎锡山,张作霖他们能写出这东西来,能看明白就不错了。

  黎元洪对此给予了回复,各位督军以个人名义提出宪法中的缺点,很好,值得鼓励,但你们联名的形式,要求解散国会,就有悖法律了。我总统也无权力解散国会啊,本人愿以个人名义和他们谈谈,转达诸位督军的意见。

  20日,黎元洪和国会中各个派别的领袖们座谈,告诉他们督军的意思,大家表示,督军们说的有道理,我们可以接受并改正,但他们如果一定要解散国会怎么办?黎回答:不违法,不盖印,不怕死。这里,我们要为黎大总统鼓掌,在弱势下,在强势集团的威逼下,坚定的维护秩序,维护法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正是黎元洪的坚持,使得名义上的共和政体得以保存。

  黎元洪请人传话到督军团,现在的问题不在国会而在内阁,为今之计,只有你段总理辞职,内阁成员都辞完了,国会也不信任你段祺瑞了,你还坐下去有意思吗?这时督军团纷纷离开北京,他们都在北京尚不可怕,纷纷离京,就离开了你黎元洪的势力范围,临走留下一句话:我们支持段总理。这多吓人啊。

  黎元洪也喝出去了,下令免掉段祺瑞总理之职,由伍廷芳代理,段祺瑞离京付天津前,发表了一份声明:共和政体中的内阁制规定,未经总理副署的发令不得生效,现在这个我段祺瑞没有同意,就不合法,由此引起的地方或国家*,我段祺瑞概不负责。

  这事闹的,总统总理和邻居大妈吵架也差不多少了。

  两个人斗的不可开交,且都骑虎难下,各地督军也是意见不一,有的已经开始咋呼着闹独立了,有的在观望。黎元洪是个空头总统,没有兵权,而段祺瑞本以为自己是北洋领袖,又是总理,是可以号动军队的,可当他被这个没有兵权的空头总统给免了职后,才发现这些个督军们,实际也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这可如何是好,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同时进入了二人的视线,谁啊?——辫帅张勋。

  张勋出身卑微,没念过什么书,也没有受过专门的军事教育,在25岁,一个一般人早该娶妻生子的年龄,才当上大头兵,之后在无任何关系照顾的情况下,单凭战功,竟然迅速提升,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官拜长江巡阅使,是督军团的头,之所以总统总理同时想到了这老头子,是因为他的年龄比这俩长官大着十岁,资格足够老,而就政治理念来说,都有二人能够接受的地方,或者说二人都觉的他不会对自己不利,比如,张勋似乎没有对德开战的想法,这是黎元洪引为知己的地方,而手握重兵、战功卓著的老帅根本就看不上国会也瞧不起后辈的总统,使得段祺瑞认为此人可以成为自己的同盟军,既然如此,那就请辫帅火速进京,调解府院之争。

  其实这总统总理吵架吵的自己都糊涂了,你指望他来调停府院之争,这老家伙连辫子都没剪呢,他能赞成共和吗?把皇上赶下台好几年了,见着什么好了,你看这乱劲的,还是帝制最好,这张勋帅五千辫子军(有说六千的也有说三千的,总之很多)长驱直入北京城,黎元洪此时才发现自己错了,段祺瑞再怎么欺人太甚,也是在共和政体之下,而这个老张头倒是真痛快,国会给我解散了,黎元洪,哪凉快哪歇着去,这没你什么事了,溥仪,你继续做皇帝吧,我老张保着你。

  溥仪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哪里有什么自己的思想,又懂什么共和帝制,当年当皇上懵懵懂懂,不当皇上了,也照样玩的天真烂漫,孩子而已,这会儿,又被大人们拥着当上了皇上,依然稀里糊涂。按照张勋的意思,封黎元洪一个一等公,也算对得起你,赶快滚蛋算了,可黎元洪倒是真硬气,坚辞不受,抱着总统印信跑日本使馆避难去了。

  别看黎元洪段祺瑞闹的水火不容,但这张勋一复辟,两个人马上成了同一战线,黎元洪仍然以*总统身份致电段祺瑞,恢复其总理职务,请他组织“讨逆军”*张勋,段祺瑞从大局出发,捐弃前嫌,欣然领命。哈哈,张勋的另类调解还真是成功。7月4日,也就是溥仪重新继位的第三天,段祺瑞就在天津组成了“讨逆军”,当年的保皇派梁启超坚定的站在了共和的立场上,起草了一篇*张勋的檄文:“天祸中国,变乱相寻,张勋怀抱野心,假调停时局为名,阻兵京国,至七月一日,遂有推翻国体之奇变。窃惟国体者,国之所以与立也,定之匪易。既定后而复图变置,其害之于国家者,实不可胜言。且以今日民智日开,民权日昌之世,而欲以一姓威严,驯伏亿兆,尤为事理所万不能致……”。

  张勋十个营,还没打就被策反了六个,剩下的四个营在讨逆军吴佩孚、冯玉祥部的攻击之下迅速崩溃,人心向背,千古功罪啊。

  这场战争太小了,时间短,参与人数少,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但有一件事必须要记住,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校长秦国镛驾驶飞机向紫禁城投了三颗小炸弹,这是中国空军的首演。

  张勋跑了,溥仪又退位了。

  在复辟之时,黎元洪终未妥协,一力坚持,并且在日本使馆致电远在南京的江苏督军,民国副总统冯国璋,请他代行总统职权,维护共和,如今眼见共和再造,却辞去了总统职务,从此渐渐淡出了中国政坛,冯国璋赴北京就任了民国代总统。民国初年,出了太多的总统、代总统、临时大总统,大家大都叫不出名,但这个冯国璋我是早就听说了,而且印象深刻,因为若干年后他有个曾孙出了名,就是那位演了二十年小品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在媒体刨根问底拦不住一通后,终于让我记住了民国还有为姓冯的总统。

  14日,段祺瑞风光回京,重掌大权,对德宣战,混了个战胜国。

  张勋之后虽得特赦,但是中国政坛再无他辫帅的位子,1917年7月21日,孙中山(袁世凯失败后,孙回国)在致广西督军陆荣廷的一份电报中对张勋做出如下评价:

  张勋强求复逆,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也。

第十七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前只是一所普通的中等师范学校,2008年才升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那么多出类拔萃的精英人物在这所不起眼的学校里留下足迹。

  革命老人徐特立,著名教育家杨昌济,*一大代表*创始人李达,国歌作者田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学部委员杨树达,学部委员黎锦熙等曾在此任教;

  同盟会创始人之一,为唤醒民众,在日本跳海自尽的陈天华,*一大代表*创始人何叔衡,*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维汉,红军高级将领刘畴西,红军高级将领袁国平,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任弼时,开国上将陶峙岳,现在通行的《国际歌》中文版的译者萧三等曾就读于此;

  当然,这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

  很多很多年后,毛泽东的嫡孙毛新宇曾为该校题词——一师是个好学校。本人不懂书法,不评价其好坏,但希望大家一定去百度一下这几个字,谁不看谁后悔。

  毛泽东,字润之,出生在湘潭与湘乡交界处韶山冲一户富裕农家,天资聪颖,又桀骜不逊,喜读《水浒》、《三国》、《隋唐》、《西游》这些小说,这倒没什么特别的,哪个男孩子小时候不喜欢这些书呢?令人称奇的是喜欢这些“暴力”小说的毛泽东却生的男人女相,清秀无比,卦书上说此等面相乃大富大贵之兆。

  1913年的中国,能上到中专的人已属凤毛麟角,和咱们现在读博士后差不多,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了,所以也就没有了升学压力,毛泽东不用为考试发愁,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比较自由的涉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这里,他结识了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等人,第一次接触到了*主义思想,这得益于一个好老师——杨昌济。

  杨昌济是中国最早接受民本思想的知识分子,一生从事教育,桃李满天下,尤其是他对毛泽东、蔡和森的*思想的启蒙,终于因此二人的成就,使其“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

  湖南是中国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崇尚文化,却没有文弱之态;市井小民,都以纵论国是为乐;楚人刚烈、直率、热情,民风彪悍,自视甚高,不懂得虚伪的谦虚,与受儒家思想侵染的中国人的传统性格截然不同。岳麓书院门口的对联写的竟然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杨度曾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口气之大似已登峰造极,但与毛泽东的诗篇相比,却显的含蓄内敛了许多。毛泽东几乎是楚人这些特质的集大成者,1925年,毛泽东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沁园春。长沙》,记述了他在一师这段学生生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