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却变成一片废墟。他的家里是一个人都没有了,只剩下几间破房子,走进去一看,看到了什么呀?里面住着狐狸!狐狸当家,屋里没有人了,狐狸住在屋子里面。狐狸看见这个人进来,这是真正的主人来了,狐狸反而把浑身的毛都竖起来,朝他吼叫,非常愤怒。狐狸大概认为这是它的窝,你这个人怎么随便闯进来了,竟然“私闯狐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惨淡景象啊!尽管这样,人总得活命呀!他就在原来的宅子旁边开垦荒地,想种些庄稼来糊口。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县里知道他回来了,知道这村庄里有一个男壮丁从战场上回来了,又来抓他去当兵。我们的主人公第二次应征入伍,他离家的情景最惨了,他连一个告别的对象都没有。《新婚别》里的那个新郎从军去了,他可以跟他的新娘子告别。《垂老别》里的那个老翁应征入伍了,他可以跟他的老伴告别。最惨的就是《无家别》的这个主人公,他家里的人早就死绝了,他没有亲人可以告别,所以他只能喃喃自语。他自言自语地安慰自己说:反正家里已经荡然无存,自己是到远方去从军,还是在近处服役,都没有什么区别了。“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这两句话表面上平平淡淡,其实是多么沉痛!古人的家乡观念最重了,怎么会“远近理亦齐”呢?因为他的家,他的家乡,已经成为狐狸居住的废墟,已经不值得留恋了!但是难道他真的能够忘记家乡,忘记家人吗?当然不能。于是他想起了家人,想起了他的老母亲。“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我永远感到痛心的是什么呢?是我那长年生病的老母亲,因为我当兵去了,家里没有人照顾她,她死了以后也没人给她安葬,她的遗体被随意抛在山沟里。“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她生了我这个儿子有什么用啊?生儿育女本是为了生有所养,死有所葬。但是我的老母亲活着的时候我没有能够赡养她,她死了我也没有能够安葬她。她的遗体抛在野外已经五年,恐怕早已腐烂了,说不定已经被野兽吃掉了。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双方都是抱恨终身啊!最后,这位主人公愤怒地责问说:“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蒸黎”就是百姓的意思。做人做到了这种地步,应征入伍时连个告别的对象都没有了,那还能算是一个老百姓吗?言下之意是这根本不是人过的日子啊!
“三吏”、“三别”,从《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到《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诗是一组组诗,它们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三吏”表面上是顺着诗人路过的地方来写的,其实它们在内容上也有一种递进的关系。这三首诗在存世的几种杜甫诗集中原来的顺序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但是杜甫当年旅行的真实路线是先到新安,再到陕县的石壕村,最后才到潼关,所以它们的准确次序应该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写官吏乱抓壮丁,连未成年的“中男”也一并抓走。《石壕吏》写官吏抓不到男性的壮丁,竟然抓走一个老妇人来充数。《潼关吏》则写官吏驱使士卒辛苦筑城。前两首写官吏乱抓壮丁的野蛮情景,从尚未成年的男丁到年老体衰的妇女,官吏们的行为越来越不讲理,百姓的苦难也越来越深重。尚未成年的男丁也好,年老体弱的妇女也好,他们哪是什么“壮丁”啊!后一首写被抓去的人们的下落,他们是在辛苦筑城,以防备叛军。“三别”内部的递进关系更加明显,新婚的第二天就应征入伍的新郎与新娘告别,拄着拐杖的老翁与老伴告别,都是生离死别,都是人间惨象,但悲惨的程度都比不上《无家别》的主人公。因为前者毕竟还有一个告别的对象,《无家别》的主人公却连个告别的对象都没有了。正因为《无家别》是“三吏”、“三别”中最悲惨的一首,所以清朝的浦起龙总评这六首诗说:“‘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民上?’”是啊,君主,大臣,他们作为封建皇朝的统治者,本来对黎民百姓负有一定的责任,至少要让百姓生活得像个百姓的样子吧?可是事实却全然相反,百姓生活得根本不像百姓了,那么,那些尸位素餐的统治者还有什么颜面高高在上?还有什么颜面以“民上”自居?所以说,“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这就是杜甫代表当时的广大人民,代表那些深受战乱祸害的百姓,作出的最愤怒的批判和控诉。古罗马有一个诗人,叫尤维纳利斯。尤维纳利斯说了一句名言:“愤怒出诗人。”是什么原因催生出好诗?是什么原因产生优秀的诗人?是愤怒,是对于人间不平现象的批判精神,这样才能产生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杜甫和杜诗就是这句名言的最好证明。
第八讲 民生疾苦(4)
大家也许觉得我们的儒家一向主张“温柔敦厚”,不主张激烈的批判,其实不是这样的。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说诗歌有四种重要功能,第四种就是“怨”。“怨”是什么东西?就是埋怨的“怨”,抱怨的“怨”,怨声载道的“怨”。可见孔子认为诗歌是可以表达人民心中的哀伤愤怨的,也可以表现人民的灾难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一言以蔽之,就是民生疾苦。在诗歌中描写民生疾苦,是一个优秀诗人应该做到的。就中国古代而言,哪个社会没有疾苦?哪个时代没有社会不公?优秀诗人应该表现人民的疾苦,表达人民的愤怨,这正是产生优秀诗歌的源泉。杜甫正是这样的诗人,所以杜甫具有一种特别高尚的道德力量,也具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批判意识。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听众朋友会问,那么白居易的诗怎么样?我们都知道白居易写的诗,特别是他的《秦中吟》,还有新乐府,像新乐府中最有名的《卖炭翁》、《杜陵叟》,这些作品已经选进中学语文课本,大家都读过。白居易的这些诗对民生疾苦的描写,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好像比杜甫更加尖锐,语气也更加激烈。那么白居易的诗是不是更好呢?我个人认为,白居易的诗是好,但还是比不上杜诗。就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来说,就读者阅读了这些诗歌所受到的感动的程度来说,杜诗是无与伦比的,白诗就稍逊一筹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杜甫在诗歌中同情黎民百姓,就经历了这样的情感流动过程。杜甫对于百姓命运的关怀,对于民生疾苦的描写揭露,处处都有他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渗透在里面,这样写出来的诗歌当然格外地真切感人。
杜甫本人在生活中遭受到种种的痛苦,然后他推而广之,带着同情心去体察别人的苦难。他的思维模式是:我这个官宦人家的人都这般痛苦了,平民百姓还怎么活得下去呢?杜甫的许多描写民生疾苦的好诗,都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产生的。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杜甫离开长安到奉先去探亲,写了一首有名的长诗,叫做《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长安流落了十年以后,杜甫已经一贫如洗了,他无力负担妻子儿女在长安的生活,就把他们送到奉先县的亲戚家里去寄养。那年冬天,杜甫到奉先县去探亲。没想到他一回到家里,就发现全家人都在号啕大哭。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他的最小的儿子饿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没有饭吃,活活地饿死了。一个当父亲的人,看到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当然会非常悲痛。杜甫说我怎么能够不悲痛呢?连邻居都在为我悲伤哭泣啊!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的思想马上转移了,他想到了其他人。他想:不管怎样,自己总算还是官宦人家的人。在唐代,像杜甫这样的官宦子弟,祖父、父亲都做过官的,他就享有某些特权,比如他本人可以不交租税,也不用当兵服役。现在连杜甫这样的人都这么痛苦,那么平民百姓就肯定更加苦不堪言了。所以杜甫又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他默默地想起了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还有那些长期戍守边疆的兵士,他们所遭受的痛苦,不是比我更加厉害吗?就这样,杜甫始终在推己及人,他把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家人遭受痛苦引起的悲伤,推广到百姓那儿。即使有的诗里没有说到这一层意思,但这是杜甫描写民生疾苦主题的共同心理背景。“三吏”也好,“三别”也好,都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写出来的,所以特别感人。
这方面最典型的杜诗,就是那首有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流浪到成都以后,在朋友的支援下,总算在成都的南郊建起了一座茅屋。深秋的一天,忽然刮起一场大风,把屋顶上的茅草刮走了。当天夜里,秋雨连绵,屋子里到处都漏雨,全家人无处安身,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那种处境真是狼狈不堪,苦不堪言。那么,身陷灾祸的杜甫是不是光想着他自身的痛苦呢?不是。
第八讲 民生疾苦(5)
下面说说我在一个特殊的阅读背景中读这首诗的感受。1973年,那是我下乡插队的第六年。我插队的经历比较长,总共插了十年。我插队的农村在长江下游,快要到入海口了,江面很宽,大概有十公里宽,像海一样的看不到对岸,岸上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大家想想,有非常宽的江面,又是大平原,一到秋冬季节,大风就无遮无拦地刮过来,刮得非常猛烈。1973年的深秋,一天我正在地里割稻,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有个社员奔到地里,对我和另外一个知青说:“不得了啦,你们家里的茅屋被刮坏了。”我们赶快跑回家去,一看,我比杜甫还要惨,杜甫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他的屋顶被风卷走了一些茅草。我那座茅屋上的稻草全部都被刮掉了,整个房顶上连一根稻草都不剩了。生产队长也跟着跑来了,他跑进屋来一看,大叫一声“不好了”,不过他定睛细看后,说:“问题不大,梁还在,椽子也还在,刮掉了稻草没问题,队里有的是稻草,重新铺上一层就行了。”但是他又说这几天抽不出人手来,因为要乘着天晴赶紧收稻,等稻子割完运到打谷场后,再派人给我们修屋顶,让我们先凑合着坚持几天。我们当然同意啦,水稻就是我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嘛,的确要乘着天晴抓紧收稻。当天晚上,我就在一根稻草也没有的茅屋里坚持了。我睡在床上仰头一看,满天星斗看得清清楚楚。古人说“夜观天文”,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夜观天文”虽然很浪漫,但是很寒冷,已经到了霜降前后,屋顶上又是一根草都没有,室内的气温是与室外完全一样的。我睡在床上,捂着棉被,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太冷了。我冻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醒来,眉毛上面结着霜花。就在那天夜里,当我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从墙角的一片黑暗中有一个温和而苍老的声音传过来,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是谁的诗句?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