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耻辱的一笔。史官们笔下可不留情,大王您还是好好想想吧!”
庄公的好心情被夏父展三句话气跑了一半。他郁闷地站起身来,对着夏父展一拂袖,找哀姜一起送礼物去了。且说哀姜正在与夫人们寒暄,忽见一伟岸男子上前叩见。这人年纪不大,身重脚健,肩阔臂粗,英气勃勃,这个人便是公子庆父。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历代党争》第三章(5)
庆父,排行第二,是庄公的异母弟弟。鲁桓公共有四个儿子:老大鲁庄公和老四季友都是哀姜和齐桓公的姑母——夫人文姜所生;老二庆父与老三叔齐则是一个小妾所生。
见夫人正与二弟相对,庄公赶紧过来引见。庆父躬身行礼:“臣弟庆父叩见夫人。”哀姜樱唇开启,微笑道:“庆将军英武之名,我早有耳闻。”言罢,二人四目相对,一个心道:“都说齐女秀美,果然名不虚传!”一个心想:“此人身形更伟,年纪又轻,比我那夫君,怕是要强得多吧!”二人竟然心意相合,情愫暗生。鲁国接下来这若干年的悲剧,自此也便开始了。
庆父本不想来参加这个宴会。他与自己的王兄鲁庄公是面和而心不和。甚至可以说,庆父打心眼儿里厌恶他这个王兄。这种厌恶,从他十几岁就开始积累了。
鲁庄公十二岁那年,他们的父王鲁桓公应齐襄公之约前往齐国主持婚礼。桓公的夫人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子,此次也随同回国探亲。不想,文姜与哥哥襄公早就心怀鬼胎:两人从小耳鬓厮磨,早已暗生男女之情;此次文姜回国探亲是假,要与哥哥宫闱相会以解相思之苦是真。兄妹二人把鲁桓公灌了个酩酊大醉,便做下了苟且之事,成就一桩千古丑闻。
此事最终还是被鲁桓公发觉。齐襄公和文姜一不做二不休,选择了杀人灭口。可怜的鲁桓公好心好意来做证婚人,落了个惨死他乡不说,临死还被扣了顶大大的绿帽子。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这绝对都算得上奇耻大辱,何况受辱的是堂堂“礼仪之邦”的鲁国。可鲁国的宗室大夫们得知自己的国君横死他乡,却屁也没敢放一个,就默默地开始准备让新君公子同继位了。
这可气坏了年方十岁的二公子庆父。在朝堂上,他挥舞着两条小胳膊嚷嚷着:“给我兵车三百乘,我要去找齐候报仇!”虽说小孩子的话不必当真,但一个小孩子都懂得去报仇雪恨,鲁国那帮宗室大臣们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了。主政大夫申糯偷偷问自己的谋士施伯:“你说咱们是不是应该去打齐国啊?”
施伯捏了捏颌下的胡须,回答道:“不行。原因有二:第一,这事儿太丢人了,要是让诸侯列国都知道了,咱鲁国的脸往哪儿放?第二,从实力上讲,鲁国明显打不过齐国,去打人家只会让丑闻传得更快。”
申糯一听有理,于是彻底取消了找齐国算账的念头,由着齐襄公自己找了个替死鬼敷衍了事。庄公鲁庄公继位后,这事儿更没戏了。鲁庄公从小性格懦弱,胸无大志;况且此事乃因他的亲生母亲而起,他又能怎样?
可庆父那小小的胸腔里,自此却憋了一口恶气。庄公八年,齐国和鲁国作为盟国一起攻伐小国郕。战争打胜后,郕却背着鲁国单独向齐国投了降。齐侯也喜滋滋地接受了投降,而没有通知鲁国,鲁国又一次受到了严重的侮辱。
庆父立即向王兄进言,认为应对齐国实施报复。可庄公怎么讲呢?他半躺在王座上,眯着眼睛对庆父说:“不行。这次的事都怪寡人我德行不够,齐国人没有什么不对的。我们还是修身修德,等待时机吧!”庆父心中怨恨,只好拂袖而去。
从此,在庆父的眼里,他这位王兄与废物无异。他看透了鲁国宫廷上下这班人的嘴脸:他们只会在虚文褥节上做文章,是一帮胆小懦弱、明哲保身的伪君子。
《中国历代党争》第三章(6)
庆父最初起夺权的念头,是因为看到国内一班人的无能,希望自己能振作国威,报仇雪恨。如果说这个动机还算是“高尚”的话,那他为此所采取的用“下半身”夺权的手段,就只能用“不堪”来形容了。而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更是离那个“高尚”的动机相差十万八千里。
夏、商以来,我国的王位继承制度一直有两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但自西周以降,“嫡长子继承制”逐步确立,“父死子继”变成主流。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国君如果有嫡子,那是一定要传给嫡子的,而且要传给贤能的嫡子;如果没有嫡子,则要传给年长的庶子。
在号称“礼仪之邦”的鲁国,祖宗周公之后到庄公之前的14任国君中,有6任是弟弟即位。但在这6任中,只有一任(武公)是正常即位,其余的不是篡位就是因为储君年幼而代行其位。这说明“兄终弟及”的合法性已经受到质疑。
庄公鲁庄公一直没有娶正室夫人。他早年纳了一房侧室,此时膝下只有一庶子斑。这对于有夺权之念的庆父来说是件好事。只有一个潜在对手,总比要面对“七狼八虎”强多了。更何况,斑和自己一样,只不过是个庶子。
可是,如果庄公娶了夫人生一大堆嫡子出来呢?所以,当庄公宣布要娶夫人的时候,庆父心中充满的忧心,但是,当他在欢迎宴会上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如花似玉的“嫂夫人”时,他心念一动,计上心来。
娶了青春貌美的小表妹之后,中年人鲁庄公便“从此君王不早朝”了。而且被鲁庄公用马车载到鲁国来的,可不止哀姜这一个表妹。
春秋时代贵族嫁女有个风俗:除了送嫁妆之外,还送人。新娘的丫头婢女,甚至亲妹子,都可能被一股脑儿送给新郎官。这叫做“媵嫁”。鲁庄公是现任齐候的表兄,大家本来就是一家人,他又表现得那么诚恳,齐候一高兴,就把哀姜的小妹子叔姜也一并给了他。所以,当大家再听到歌里唱“带着你的妹妹、赶着你的牛羊、坐着那马车来”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胡编的,这简直就是春秋时期贵族嫁女的真实写照。
叔姜是个老实孩子,从小就听姐姐的话;此时到了异国他乡,对姐姐更是言听计从了。鲁庄公的终身大事总算是有了着落。更重要的是,从此他再不必因为守着强大的齐国而整天提心吊胆。什么国仇家恨,什么奋发图强,在他心里都没了踪影。他开始流连于声色犬马,并乐此不疲。
庆父暗自高兴。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国君参与政事越少,国君夫人能够行使权力的空间也就越大。而国君夫人,正是他庆父靠着“下半身”换来的政治靠山。那天他一看到哀姜嫂嫂那双水汪汪的桃花眼,心里便有了主意:“既然我庆父怕的是鲁庄公生个嫡子,何不趁此良机把国君夫人捏在手心?只要控制了嫡子他妈,还怕什么嫡子呢?”
可巧,正是天遂人愿。没过多久,他收到了来自内廷的密信:嫂夫人约他宫外相会。哀姜不愧是文姜的嫡传,情欲一起,什么规矩都顾不上了。自此,两人你情我愿,成了一对露水夫妻。
也许有人要问了:当时的鲁国不是“礼仪之邦”吗?堂堂一国之母,就那么容易与外臣私通?关于他俩到底如何勾搭、如何幽会的,史书上并无详细记载,我们大多只能猜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时的宫廷规矩,决不会真像“周礼”中所要求的那么严。因为春秋以来,发生在宫室内和贵族之间的男女私通事件太多了:有哥哥奸淫弟媳的,有婶母私通侄子的,有伯叔父奸淫侄媳的,有君妻私通臣下的,当然,也有君主奸淫臣妻的。就连至亲之间的*,也并非齐襄公兄妹一例。子通庶母,父夺儿媳,甚至连祖母通孙儿这等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都有记载。至于朋友之间交换妻子,那也并非现代人的创举。
《中国历代党争》第三章(7)
不管怎样,反正庆父跟哀姜两个人是勾搭上了。庆父使出浑身手段,哄得哀姜心花怒放,对他言听计从。而更让庆父大喜过望的是:哀姜一直没有生出对他威胁最大的嫡子。哀姜为什么没有生出孩子?这是一桩疑案。
庄公鲁庄公其时虽已年过不惑,但生育能力还是不成问题的:与哀姜一起嫁过来的叔姜很快就给他生下了公子启方;而在此之前,庄公早年宠幸的侧室孟任已经为他生了长子斑;在此之后又有侧室风氏生了公子申,最后还有一个小妾生了公子遂。为什么单单正室夫人哀姜一无所出呢?
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哀姜没有生育能力。可是,哀姜当时年方二十,从小生活优越,无病无灾;那时又没有什么药物中毒、环境污染,怎么平白无故地就失去了生育能力呢?第二种可能性,是庆父从中做了手脚。我们说过,嫡子是庆父夺权的最大威胁。既然庆父掌握了夫人,他就有可能想办法让她生不出嫡子。不过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且不说限于当时的避孕水平,如果不是庄公自己不愿意让哀姜生子,凭哀姜自己恐怕会有技术上的难度;更重要的是,不生子对哀姜本人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在我国古代,向来是母以子贵。尤其是在宫廷之中,君王们都是老婆孩子一大群,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地位显赫的儿子,恐怕老了就不会有好日子过。这一点,从小长于宫廷的哀姜不可能不明白。所以,生不出儿子,最不开心的应该是哀姜本人。庆父虽然贴心,总不如自己的儿子来得放心吧?让她配合庆父不生儿子,怕是比较困难。比较起来,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三种假设:庄公自己不想让哀姜生子。这种猜测是有依据的。庄公之所以这么大年纪才娶正室夫人,完全是迫于他母亲文姜的压力。
当年文姜和齐襄公做出丑事之后,不敢再回鲁国,就跑到位于齐鲁之间的糕地躲了起来。庄公是个大孝子,他不但在国外给母亲盖了宫室,还经常跑去探望,当面聆听母亲训话。齐襄公的女儿哀姜出生后,为了弥补自己不能与哥哥厮守终生的遗憾,文姜不顾儿子和侄女年龄上的悬殊,铁了心让鲁庄公娶哀姜为正室夫人。
为此,可怜的鲁庄公一等就是二十年。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了自己心仪的姑娘——孟任。为了得到姑娘的芳心,他割臂为盟,许诺将来封她为夫人;可孟任从黑发等到了白发,等来的却是小夫人哀姜。不久,她就郁郁而终。
鲁庄公对此是心怀歉疚的。为了赎罪,他早已把孟任所生的长子斑定为心目中的继承人。然而,要让斑即位,鲁庄公就不能有嫡子。他明白,废嫡而立庶这样的事情在鲁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自己也说不过去。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哀姜生育。为此,鲁庄公可能并未对哀姜履行做丈夫的义务,至少是没有足够地履行以便哀姜能够怀孕。而这,恰恰给了哀姜私通庆父的动机和理由。
老婆跟哥哥私通鲁庄公也不是不知道,不过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精神,鲁庄公也就一直戴着绿帽子没发言。直到后来生了重病,这才筹谋起身后事来。于是把亲弟弟季友叫到病榻前商议除掉庆父。商议的结果是:杀庆父,动静太大,家丑难免外扬。不如先除掉他的左右手叔牙。说到做到,季友赶在鲁庄公死前把叔牙杀掉了。
《中国历代党争》第三章(8)
叔牙和政敌鲁庄公的死讯先后传来,庆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