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俩是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他们并不是天生的隐士,只是在商朝灭亡的时候他们才选择隐居这一条道路,隐得很决绝,隐得很极端。如果按照现在的价值观念,兄弟俩是个顽固不朽的反革命分子,甚至有人说他们是大傻瓜,因为他们反对武王革命。兄弟俩用薄弱的身躯挡住了武王浩浩荡荡的大军,扣马而谏,险些丧了命。武王当然不会听他们的,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把商朝灭掉了。兄弟俩也不听武王的,他们隐居首阳山,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孤竹国的王子
关于伯夷和叔齐兄弟的身世,史书上没有多少记载,只是说他们是孤竹国的王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老二也不知道姓啥名啥,估计被司马迁先生抛到脑后根了。
孤竹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名字听起来似乎挺诗意的,纳兰秋先生遐想,那里肯定是一个到处都是竹子的地方,很适合某人拍武侠片的外景地。而事实上,孤竹国并不盛产竹子,它到底在哪里有很多争议,争议比较大的是,有的人说它在今天的辽宁一带,有的人说它在今天的河北卢龙一带。河北卢龙还利用伯夷和叔齐的号召力,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捞得不少外块。
纳兰秋先生根据伯夷叔齐兄弟后来步行去周部落投靠周文王的史料,比较倾向于孤竹国属于现在的河北卢龙一带,因为当时的周部落就驻扎在陕西,从河北步行去陕西可能性较大,从辽宁步行到陕西,以当时兄弟俩的老弱之躯,也实在忒远了点。不过,孤独二少先生还大胆的猜测,或许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孤竹国,只不过是司马迁先生为安置伯夷叔齐兄弟俩而虚构出来的国家。孤竹国这个名字别有深意,他隐含了司马迁先生对伯夷叔齐兄弟俩的热爱和钦佩,司马迁先生把他们比喻成孤竹,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人理解的孤独的却始终坚持自己志向的竹子。真难为了司马迁先生。
有没有孤竹国,孤竹国在哪里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了伯夷叔齐这俩兄弟,孤竹国就有了灵魂。
孤竹国山清水秀,很适合养生,所以孤竹君,也就是伯夷叔齐兄弟的老爹活了很长时间,史书上记载当伯夷叔齐兄弟步入老年的时候他才把国君的位置让给自己的儿子。不知道那时候老的概念是什么样的,起码是五十岁以上吧,古时候流行早生早育,假使孤竹君二十岁的时候生下兄弟俩,那么到他退位的时候,应该七老八十了。要是换做别的国家儿子肯定会暗地里骂自己的老爹老不死了,霸占王位那么久。
幸好孤竹君有伯夷叔齐这样的儿子,才避免了改朝换代所带来的流血冲突,哥哥伯夷不想做国王,弟弟叔齐也不想做国王。
问题来了,孤竹君偏偏就喜欢这俩个儿子,那个不知姓啥名啥的老二倒是想当国王的,可是老爹却看不上。老二跑到老爹那里拍马屁,顺便探测以下老爹的意图,孤竹君老了老了却并不糊涂,他知道老二只是一个饭桶,把国家交到他的手上还不被他坐吃山空?孤竹君啥也没说,只是叫老二去通知老大老三,到他跟前来,他有要事宣布。
老二心想:莫不是老爹要当着三兄弟面宣布自己做他老人家的接班人?于是,老二喜滋滋的屁颠屁颠的去通知哥哥弟弟去了。
当三兄弟站在孤竹君面前的时候,老二开始郁闷了,完全不像他想的那么回事嘛!老爹夸奖了伯夷,又夸奖了叔齐,唯独没有夸奖老二,还说了老二一箩筐坏话。老二气得直跳脚,也不管什么父子礼节了,拂袖而去。
现在就剩下伯夷叔齐兄弟了,老爹直截了当的说:〃你们看着办吧,谁来接我的班?〃
伯夷说叔齐好,叔齐说伯夷好,老爹看兄弟俩推来让去,表面上无动于衷,心里却欢喜得很,哈哈,俺孤竹国有救了!
可马上孤竹君不欢喜了,他开始为难,两个都是自己的所爱,选哪一个好呢?
选哪一个都不好,不选又不行。伯夷叔齐还在推让,孤竹君灵光一闪,一拍桌子一锤定音:〃你们推来推去,推到啥时候?老爹俺可等不及了,既然你们都不想当国王,那么就由天来决定吧!〃
虹桥书吧。
第7节:伯夷和叔齐,首阳山上的慷慨悲歌(2)
由天来决定?伯夷、叔齐吃了一惊。
是的,他们的老爹想出了一个妙计,他让俩个儿子抓阄!
这或许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可是到了他老人家这里就不可笑了,他把抓阄当做了天意,因为反正谁抓到谁当国王他都乐意,只要不让老二当上国王就可以了。
这一抓就让老三叔齐先生抓到了,老爹恭喜他说:〃你可以当国王了!〃说完就命人把这事写进了国家备忘录,等他老人家翘了辫子,叔齐先生就可以坐上宝座,对天下发号施令了。
但叔齐先生却高兴不起来,他都活了大半辈子了,从来没有想过当什么国王,他觉得他现在的生活状态挺好的。另外,他认为与他大哥伯夷先生比起来,在治国方面大哥要远远胜于自己,大哥没有当,自己当上了,他心里很愧疚。
被立为世子之后,叔齐先生就像心中压了一块石头,眼看孤竹君在人间的日子不长了,他得在老爹死之前把这块石头抛掉才行。于是,他去找大哥伯夷先生,让伯夷先生代替自己做孤竹国的国王。伯夷先生也不想做,他捂住耳朵不听,说:〃这是老爹立下的遗嘱,我们怎么能够随便更改呢?〃
终于,孤竹君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叔齐先生要继位了。
叔齐先生急得团团转,这可怎么办好呢?无奈之下他又找到大哥伯夷先生,恳求说:〃哥哥啊,你就替我当了这个国王吧。弟弟我没有才能,当不起这个重担啊。〃
伯夷先生说:〃弟弟啊,不是哥哥不帮你。你也知道,哥哥不是那样的人,和你一样治理不好国家,更何况这是天要你当国王呢!〃
伯夷先生不答应,叔齐先生就天天来骚扰大哥。大哥终于忍无可忍,也为了让弟弟死了这份心,安下心来当好自己的国王,他决定离开孤竹国。
这天晚上,正当伯夷先生收拾行李的时候,叔齐先生又来了。他看见这一幕,惊问道:〃哥哥,你要去哪?〃
伯夷先生说:〃我要离开孤竹国。〃
叔齐先生抓住哥哥的手,老泪纵横的说:〃哥哥要把弟弟一个人抛弃在这里吗?如果你真的要走,我跟你一起走!我做不了国王,让老二来当吧!〃
伯夷先生感动的说:〃如果弟弟真这么想,那就跟我一起离开吧!我们去远方寻找我们理想的世界!〃
叔齐先生点了点头,就这样,叔齐先生又把王位让给了老二,跟着大哥伯夷先生离开了孤竹国。(纳兰秋先生向司马迁先生发出疑问:这时候,他们的老婆在哪里?他们的儿子在哪里?他们是抛妻弃子呢,还是携妻带女?)
兄弟俩要出国了,他们有点兴奋。当他们跨出国门的时候,却茫然了,去哪好呢?哪里才是理想中的世界呢?
叩马而谏
他们决定投靠一个圣人,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对老人非常好,在他的部落建立了很多敬老院,去投靠他,去他的地盘安度晚年应该没错。
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西伯侯姬昌先生,他齐大智慧与大忍耐于一身,成功的钓到了姜子牙先生,在被纣王囚禁的日子里,被迫吃下纣王用他亲生儿子的肉烹制的肉汤,据说他吃下去后,大吐特吐,吐出来的东西变成了小白兔,向老爹拜了一拜,就蹦蹦跳跳的走了。姬昌先生后来靠献美女从监狱里逃了出来,出来后就与纣王对着干,虽然他没有亲自报仇雪恨,但他的儿子姬发先生是好样的,替老爹报了仇。纣王自焚后,姬发先生向已经烧焦了的尸首连射了三箭,还不解恨,又用剑把尸体砍成数段,砍下脑袋,悬挂到大白旗上给老百姓砸鸡蛋。姬昌先生死后,被追称为〃周文王〃。
姬昌先生还没有死的时候,他领导下的周部落驻扎在陕西岐山一带,从孤竹到岐山可谓千里迢迢,古时候又不像现在这样,没有飞机火车可作,他们又老了,骑不了马,只好步行。于是,兄弟俩一边游山玩水,一边跋山涉水,走啊走,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终于走到了陕西岐山。
可是 ,当他们脚步刚站稳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向他们传来,这个消息足以要了他们的命。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结果。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原本打算返回孤竹国,但是他们最终决定为了自己的志向以身犯险。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8节:伯夷和叔齐,首阳山上的慷慨悲歌(3)
于是,一个震撼人心几千年后依然感动孤独二少先生的场景上演了:当时伯夷叔齐兄弟还在路上,周武王姬发先生也在路上。伯夷叔齐兄弟是势单力薄的两个老朽,而英姿飒爽的姬发先生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几十万大军,他正准备前往朝歌,讨伐纣王。伯夷叔齐兄弟鼓足了勇气,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挡在姬发先生的面前,勒住马的缰绳,激动的说:〃你刚刚死了老爹,还未安葬,就大动干戈,你这样做算是孝顺的儿子吗?不管怎么说你都是纣王的臣子,可你却以臣子的身份谋害国君,你这样做算是仁吗?你这样不仁不孝的人有什么资格统治老百姓呢?纣王残暴,但你敢打保票你以后不会像纣王那样残暴吗?〃
伯夷叔齐兄弟说出的这一番话,司马迁先生称之为〃叩马而谏〃。姬发先生听了兄弟俩的一番话,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如何作答。而他的侍卫早就看不惯了,你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糟老头子?竟敢如此对大王说话!不容分说,拿着长矛就向兄弟俩刺去。眼看兄弟俩就要一命呜呼,这时候一个人站出来,大喝了一声:〃住手!〃
这一声威喝挽救了伯夷叔齐的老命,发出这一声威喝的人也是一位老头,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不怕打战却怕老婆的周朝开国元勋姜子牙先生。
姜子牙先生对姬发先生说:〃大王,这两个人千万不能杀啊,听说他们是很讲仁义的人,杀了他你就失去了仁义,失去了仁义也就失去了老百姓,失去了老百姓就失去了天……〃
姬发先生大手一挥,不耐烦的说:〃够了够了,别罗嗦了。不杀就是了。〃
于是大军继续前进,伯夷叔齐兄弟太渺小,在当时的人看来,他们此举简直荒谬至极。武王革命,替老百姓除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举双手双脚赞成都来不及呢?你这两个糟老头子跑上去瞎掺和什么?这不是给脸不要脸没事找事吗?
离开的时候,姜子牙先生意味深长的看了伯夷叔齐兄弟俩一眼,但姜子牙先生费力不讨好,他得到的是兄弟俩的白眼。在他们看来,讨伐纣王,如果姬发先生是主谋的话,那么你姜子牙先生就是帮凶。别以为救了我们就脱离了干系!
于是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遗留了下来:伯夷叔齐兄弟叩马而谏是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