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锦麟这家伙-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人经历不尽相同,而理想主义情怀、悲天悯人,时刻铭记着对国家、民族使命的承担,对工作疯子般地投入……他们俩人更多的是心灵和气质上的相通,相互呼应。
  

“锦麟兄”与凤凰欲断还连的缘分(2)
少年时,读俄罗斯的作品《船长与大尉》,书中两句话,刘长乐记忆犹新:一句是“ 探求奋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另一句是“ 永远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时至今日,杨锦麟一直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勉励自己,“ 在命运铁拳的痛击下,即使头破血流也绝不回头”。苏联文学和俄罗斯英雄的形象,无疑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图腾和精神偶像,而如出一辙的选择,这种思想的力量使他们趋近,意气相投,支撑他们不断前行。
  如今,俩人都已是知天命的年岁,体态一样雍容,还有一个热爱佛学,一个相信缘分……
  在资讯泛滥、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人们读同样的书,说同样的话,用同样的方式表达思想、情绪,而那些独行天下的个性,不甘平庸的人,雄视宇内的志向,张扬生命的狂舞,特别需要激情的释放,如何让思想在激情之中翩翩起舞,让个人特点的火花处处闪现,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表现出活泼昂扬的生命精神。刘长乐尝试着用凤凰,用他设计的节目去改变,用明星的力量去推动——创造有创造性的节目,以华人的眼光看世界,给世界以华人的看法和意见。凤凰力图创造不同凡响的节目,提出了给观众以另类选择。
  的确,香港有许多媒体人,他们在凤凰之前就存在着,拥有教授、博士、硕士头衔,浪迹海外多年,或曾受聘于西方媒体,有许多不同点,却又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华语传媒在世界上的次要地位不甘心、不服气。刘长乐看来,这些人是为凤凰而生,为凤凰而准备的,他们只在等待一个契机,等待凤凰的召唤。
  杨锦麟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传媒老板,刘长乐承诺,“ 凤凰卫视就是向一切有识之士提供一个做梦的舞台,给你一个发挥造梦潜能的空间”。凤凰卫视许多节目都有刘长乐的个人印记。这首先源于他多年亲身经历和媒体情结,也在于他敏捷的思维和快速决断。原则依然是低成本轻启动,一如当年田间地头、工厂部队,人们熟悉的场景,围坐一起有人为大家读报,或是收音机里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电视、凤凰卫视为什么不可以做呢!就叫做《有报天天读》,于是,杨锦麟走进了刘长乐的视线。
  其实,凤凰与杨锦麟最早的接触,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从曹景行开始筹备《时事开讲》,甚至更早一些,那时凤凰最想用的是这家伙的脑袋,他的智慧和才情,抛头露脸的机会是充任嘉宾后才被发掘出来的。虽然是“ 不代表本台立场”,可就这样配角儿的活计,杨锦麟居然十分上镜、抢眼,这也让老杨茅塞顿开,相信自己真是有观众缘。凤凰不断地搞搞新意思,从《锵锵三人行》、《三剑客》等几个电视栏目的创意之初,老杨都被请出来试镜,节目虽因各种原因最终夭折,但上上下下都下意识地感觉到,凤凰卫视笃定有一档适合杨锦麟这家伙的节目,否则可惜大了。
  从早期的特约嘉宾开始,与凤凰时远时近,欲断还连,读报最终成就了杨锦麟由宾而主的“ 天天”机缘。在杨锦麟的记述中,这就是冥冥中注定的人生邂逅,命运安排。
    三、“ 一个疯子和五百个疯子的故事”
  许多人都知道,关于凤凰“ 一个疯子和五百个疯子”的说法。
  不断地激发创造力,刘长乐不怕凤凰人的疯狂,只怕他们疯狂得不够。刘长乐自己为人行事比较低调,而对凤凰的主持人、评论员却希望他们高调张扬。凤凰卫视第四年之时,刘长乐曾感言:这四年时间里,我用了更多精力启发大家的想象力,或者也是在启动自己的想象力。他认为,设计一些勉为其难的事才能成功。
  在刘长乐心目中,办传媒不单是技术,而是艺术;媒体竞争不像是赛跑,更像是舞蹈;他倡导媒体团队理念不是交响乐而是爵士乐。他乐于提供一个空间、一个舞台,强调个人的发挥,希望每一个人的个性在凤凰这个舞台上完美地体现。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这位凤凰的领军人物看来,当观众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就决定了竞争必须靠风格胜出。凤凰模式是打造凤凰风格的第一步。刘长乐期待的是,新闻立台,凤凰不仅要及时迅速,给足信息量,还要独特、精致,有夹叙夹议的风格,要点穴解渴,一爽到底——刘长乐以此为标准,并以这个标准为美。
  凤凰卫视的使命是在一个生生不息、此消彼长的时代大舞台上,如泣如诉地展开的。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构建两岸三地的桥梁,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使文化传统得以记录保留,使民族自尊与自信得以彰显。凤凰卫视应运而生是时代的呼唤,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向世界发出华人媒体的声音是天意使然。
  在凤凰卫视,许多创新和革命性创举正是由刘长乐发起、策动并组织完成的。关于这一点,刘长乐不无得意地总结过其中几大益处:一是可以有长远思维,将发明创造视为一个体系,一个由互相连接的创意构成的网络,保证节目的文化品味和影响力;二是可以跨越行业和技术性问题进行思考,善于利用其他领域的创新激发自己的灵感,他颇为得意的《有报天天读》、《网罗天下》两个新节目就是跨媒体思考的结果;三是可以保持自身活力与热情,增加自信;四是能够在公司内部形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氛围。
   。 想看书来

“锦麟兄”与凤凰欲断还连的缘分(3)
创造力不是超能力,而是一种精神状态,不放弃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魅力。一种听起来几近天方夜谭般荒唐或不可思议的事变成漂漂亮亮的事,是创造力的另一种境界。刘长乐非常乐于享受。
  一场节外生枝,使凤凰卫视筹备多时的北京申奥直播,几乎泡汤,刘长乐却变戏法似地把直播从地下室搬到了莫斯科红场边俄罗斯大饭店顶层,三十六个小时内奇迹般地重生,并以强大的明星阵容,盛大的嘉年华会见证了北京的胜利。直播成功完结的那一刻,凤凰人悲欣交集,哭倒一片。
  化险为夷,攻守自如,智慧全在内心。
  有人概括凤凰精神时,说过一句话  :“       这是一个疯子和五百个疯子的故事。”在刘长乐看来,包括自己在内,凤凰有一大群被称作“ 媒体疯子”的人,永远被自己的热情燃烧,脑海里不断冒出新的创意。他们对重大事件有着不可遏制的渴望,一走进演播厅和拍摄现场就情绪高昂;采访现场,他们被认为是过度活跃,一旦有大事发生,他们过度兴奋紧张,常常会连续工作十几或几十个小时,自我陶醉,乐在其中。
  而这正是他想要的。尽管如此,有时刘长乐还批评他们“ 疯得还不够”。
  凤凰聚集了一批怀才不遇的理想主义者。干活相当生猛,能量相当大。刘长乐认为正是凤凰为他们搭建起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提供了尽情发挥的空间,让这些理想主义者有了一种认同和归属感,找到了灵魂获得自由和解放的一种工具和途径。
  凤凰的疯子群体里还有另一道别致的风景,凤凰白头评论员队伍。凤凰不懈的专业主义追求,或是直接招募业内高手;或对有潜质的人量体裁衣,制造高手,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杨锦麟等,一批从来不曾在电视上露过脸,却满腹锦绣文章的才子文人、资深报人,隔行不隔山,差不多都是在半百的年纪才开始投身电视,却都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了电视明星。因为,较之大陆电视推崇俊男靓女主持人的“ 票房价值”,凤凰相信思想比脸蛋更有力量。
    四、酒过三巡之后,酒话成真
  这个夜晚,杨锦麟格外记得。
  《时事开讲》一周年,刘长乐和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副台长钟大年设宴酬谢客串节目的几位嘉宾。宴请,对老板而言,也许只是聊表心意而不鲜见的礼数客套,但于当时各位嘉宾而言,意义非同寻常。
  那一晚,喝的是高度五粮液,割喉烫耳,吃的是麻辣入口的川菜,劲道十足。海侃之间,刘老板说道,《时事开讲》是一个新的尝试,投入少,成本低,效果却很好,值得继续努力。酒席上,他十分巧妙地把对自己的批评转换成对部下的表扬、嘉许,检讨起当初自己的不是。
  起初,刘长乐并不看好这档节目,理由是与此相类似的节目凤凰已经过于多了。竭力反对过一轮之后,刘长乐勉强同意让这帮疯子试一试,然后自行了断。而眼下,节目的成功、短时间里树立的口碑,尤其是节目所带来的深宵时段的广告收益,不能不让他倍感欣慰。一个绝非黄金时段的口水节目,带来口碑还赢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一度成为“ 中国电视频道午夜时间最昂贵的节目”,这给了凤凰人一针强心剂,所谓的收视率、黄金时段同样是可以来创造。
  看得出来,刘长乐意犹未尽。
  席上,曹景行、邱立本、杨锦麟,一个个重量级的嘉宾人物,激荡脑力,不免感怀,诸多的集体记忆随着酒精的挥发被撩拨起,不知道“ 天天读”这个词汇是不是就这样“ 挤”上了酒桌,闯进了刘长乐的脑海中。
  按刘长乐的说法,“ 天天读”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符号,来自于大陆“ 文化大革命”时期“ 毛主席语录”、“ 最高指示”奉若神明的天天学习,琅琅上口,它的文化信息量延续着历史的纵深感。尘封的往事,话题一旦打开,在座的几位当年初高中的老三届,不是当兵就是下乡,话缘自是十二分地投机,连语调都格外地相似,酸甜苦辣的滋味只有过来人才能品尝得透。
  聚众读报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事,也是最直接且行之有效的一种学习、宣传方式。而能被指定给大家读报,这在当时可以算是一种荣耀。有意思的是,刘长乐和杨锦麟那个时候就是常常给大家读报还很受欢迎的人。
  …………
  那一刻,宾主都陶醉了。心花怒放,思想也像是从杯中流出的琼浆玉液般的。
  “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种属于自己的酒,就看你是否耐心等待……”说不准高度割喉的五粮液就是当晚所有人自己的心头好,那一夜的气氛,无疑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相当的醇厚,一些当时的“ 酒话”,不少成为了日后凤凰节目改版的标准、新版节目的由来。
  那一晚之后,不久,凤凰资讯台正式开播,何亮亮、阮次山正式加盟凤凰,成为了曹景行这位在“ 五十一岁的时候,凤凰年龄最大的财经节目主持人”(后来转为时事评论员)的同事,而两位新人的年龄都已在五十开外。
  关于“ 读报”的海侃,显然也不只是停留在酒桌上,而是深深萦绕在刘长乐的脑海。“ 《有报天天读》,这个节目的创意是我,连名字都是我给起的。”后来,刘长乐在公开场合常常提起他的这一创新品牌,神情不无得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锦麟兄”与凤凰欲断还连的缘分(4)
在凤凰这样一个商营电视台,老板的个人喜好,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