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锦麟这家伙-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总编辑凭借着自己的名望,延揽了不少资深的媒体人,就是在那个时候,杨锦麟被请到了电视台演播室,以嘉宾身份点评时事、发表意见,有点类似他们日后在凤凰卫视《时事开讲》中的合作。对一些重大事件,做即时性的电视评论,在当时的香港也并不多见,他们的大胆尝试最直接的回报就是收视率走高。
  有关邓小平去世,他们不仅最先得到消息,最先发布,关于这一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对大陆、香港问题见地颇深的曹景行、杨锦麟等观察家的分析、述评,迅即通过节目传播开去,引起极大关注。乘势而发,他们一鼓作气,马上又制作推出了一档专题,自我标榜,称之为《我们唤醒了世界》,纪录下这一系列报道的精彩过程,像模像样地彰显自我。气魄?自恋?傲慢?坊间一时议论纷起,或许都有吧。无论别人怎么看,反正这帮家伙自己,的确过足了瘾。
  五十岁那年,曹景行一脚踏进电视这个行当,惟一的优势就在于他从来不曾做过电视,这个听上去不合逻辑的说法,被他后来的成功所证实——华丽而潇洒的转型,一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幸运。
  杨锦麟五十岁的生日礼物,也是电视,确切地说是凤凰卫视赠予的。《有报天天读》,2003年1月间,杨锦麟第一次以新闻DJ身份亮相荧屏,在强调个性化、个人风格化的凤凰时事、资讯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凤凰卫视使得曹景行与杨锦麟再度相逢,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成就,让他们的相似更为凸显。凤凰卫视九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的礼堂,曹景行、石齐平、阮次山、何亮亮,以及他们当中最年轻的杨锦麟,一群“ 老头们”面对莘莘学子咄咄逼人的发问,慨叹自己的再就业工程,夫复何求!
  论起曹景行与杨锦麟的何其相似,说到底,一路走来的经历尚在其次,说到底是雄心、耐力和坚韧,让他们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善于甄别、把握,机会被他们牢牢地抓住了。为此,曹景行、杨锦麟感恩凤凰,凤凰的知遇,成就了曹、杨“ 意见领袖”的释放平台,而当杨锦麟冒冒失失地闯入电视时,曹先生“ 介绍人”的引领尤其重要,曹先生的垂范成功,对杨锦麟更是要命的诱惑。
  “ 白头评论员”现象,由凤凰而起,并固化为模式,曹景行的贡献功不可没。凤凰的国际视野,在立足向世界发出华人声音的同时,最为擅长的是“ 拿来”。1999年,凤凰卫视正努力摆脱初期城市青年台的定位,向全新资讯类方向迈进,《凤凰早班车》受到美国电视网早晨新闻的启发;动辄“ 开讲”又是台湾电视节目常用的套路,但《时事开讲》无例可循,曹景行便是催生这档凤凰金牌节目的关键人物。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友朋情谊,榜样力量……曹景行与杨锦麟(2)
  二、默契合作,发现一个真实的台湾
  凤凰之前,曹景行与杨锦麟已是不错的朋友。
  2000年台湾“ 大选”,是这一时期《时事开讲》倾力关注的话题,某种程度上来讲,光怪陆离的台湾政治选举秀,的确也提高了人们的收视欲望,节目正是抓住了人们的眼球。那段时间,香港但凡对台湾问题有认识和研究且能讲普通话的人士,几乎都成为曹景行的嘉宾。其中包括香港《亚洲周刊》现任总编辑邱立本,台湾的石齐平、阮次山等等,都被曹景行请到了《时事开讲》现场。杨锦麟也是在那个时候应邀出现在凤凰卫视的。2000年3月,台湾“ 大选”,曹、杨之间的合作堪称“ 典范”。
  从选举的热身、胶着、吃紧,选战白热化,随着选情的波谲云诡,选举几乎每天都是一出出真人版的闹剧,作为把握着话语权的媒体人士,一方面他要考虑观众看热闹的心态,同时,曹景行始终恪守职业的操守,在选情充满变数的关口,他提前宣布了国民党可能下台,民进党将会取而代之。这个结论引起坊间哗然。紧接着,在台北现场的杨锦麟预测出了选票比率,结果与实际开出的票数几乎不差。随着选举尘埃落定,凤凰推出的专题节目《台湾“ 大选”之生旦净末丑》,有着主题式梳理的意味。这次转换成曹景行来自台北的现场直击,杨锦麟分析评述,整个专题的制作,二人默契配合,分寸拿捏得当,不仅给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内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据称台湾方面也对整个直播密切关注。杨锦麟最后在节目中直言,提醒人们要警惕###以惯用的政治伎俩掩盖企图事实###的真相,让人大呼解渴、过瘾。接着的事实证明,陈早已越过大陆可以信任他的底线。杨锦麟的分析愈发显得深刻、到位。
  凤凰卫视关于台湾问题的时事节目中,无论曹景行抑或杨锦麟等凤凰同仁,恪守着这样一条准则,传达着这样一种信息,“ 发现一个真实的台湾”,真实地把握台湾民众的心态,表达台湾民众真实的想法。“ 观察台湾民生的最好方法是去关注它的选举”,他们力求“ 持平”的把握,在于推进各方对台湾的真正认识,以识别和把握民意,为新的对台政策的制定助力。
  相似而各自精彩,合而不同,凤凰为曹景行、杨锦麟两个报人打造了新的媒体平台,电视成就了两人的“ 再就业工程”,是凤凰成就了二人,还是二人成就了凤凰栏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或许这就是人们说的双赢吧。
  对于杨锦麟的专栏,台湾方面似乎从这个节目的持平性与影响力上看到了一些大陆的真实信息,大陆对台方面开始把这作为关注台湾事务的一个信号过滤站。一石三鸟,四年来,曹景行直接间接地策划、主持了近百期的关于台湾问题的节目。杨锦麟则积累了过百万字的文章,结集出版厚厚一本《迈向两岸谈判》。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以自己的亲历、观察、感悟和研判,为两岸的和平,尽一份言责的使命。愿望都只有一个,期待两岸走向和平统一。
  加盟凤凰卫视,他们又同样面临由专栏作家向电视节目主持人、评论员的转型。真实的表达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思维和表情对于一个节目的起源和一个人的使用过程,《解密凤凰》一书曾不遗巨细地描述过。
  杨锦麟的节目实用解渴,个性张扬又不失包容。
  曹景行之于凤凰卫视即时性的现场评论,仓促上阵,不经意为之也好,厚积薄发、井喷式爆发也罢,总之,由于他的贡献,开创了凤凰卫视新闻时评类节目,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凤凰直播节目制作的一种范式,一种全新的电视行为。这种做法现在又在凤凰资讯台的《总编辑时间》得到了充分施展、放大。同样的新闻材料被重新编辑、组合,再以总编辑这个通常被隐藏着的、掌握资讯生杀大权的神秘人物,亲自现身,一一道来,《总编辑时间》凤凰又一次捷足先登。
  同步体验、同步接收信息,迅速间作出判断,压力在里面,刺激也渗透其中。和曹景行一样,杨锦麟很快沉醉在由电视带出的快乐,十分享受。
  筛选信息、提供信息,实际上也在提供一种观点。拿捏分寸是对杨锦麟的一种考验。他把自己设想成是与电视机前的每双眼睛、每个心灵交流对话,他的发问,在规定情境下,尤其深入人心。
  海外对于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事件的评判、对于中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解和预期以及台海局势等,杨锦麟天天读报所传递的信息对习惯收看这个台的观众十分重要,也成为他们喜欢这档在时间上并不讨好的节目的理由,当然,许多人是冲着杨锦麟率真的个性、鲜明的个人风格,说白了喜欢老杨。而一些敏感的国际间事务,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任何缺乏承担的不负责任,言语不逊或挑逗,都可能引爆一种情绪,成为一场灾难的导火索。这时,老杨的把握和拿捏,愈发显现出他的功力、老到,而他所秉持的恰恰是言责的使命。
  言责是杨锦麟的理想,无论是校园里的一名学者、报人、专栏作家,杨锦麟极好地利用每一次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资讯铺天盖地,媒体也未见得可以先知先觉,抢占一切先机。对信息的解读成为媒体的优势。既然新闻立台让凤凰尝到了甜头,为什么不发扬光大,用别人的信号,编排适合自己理念的节目内容,正是凤凰以小搏大的法宝之一。“ 悼念邓小平”的连续报道如是,“ 香港回归”的世纪直播更是如此。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友朋情谊,榜样力量……曹景行与杨锦麟(3)
一个全球化视野下的华人视角解读,杨锦麟给您读报,他找到了基调,并严守“ 内地可以认可的新闻处理规则”,杨锦麟的说法就是“ 《参考消息》敢刊登披露的,就是我取舍的尺度”。
  凤凰对曹景行、杨锦麟是一个机遇,也是他们再一次向自己发出的挑战。《时事开讲》、《有报天天读》,都是凤凰模式下的有备而来的大胆创新。由凤凰资讯类节目试验室出品,无不镌刻着凤凰印记。
  “ 因为缺憾而成就了一种事业”,凤凰人在自我嘉许和宽慰的同时,更透露出穷则思变,穷而弥坚,不坠的是凌云之志。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杨锦麟这家伙’……七情上面(1)
  一、大情大性,性情中人——杨锦麟表情之一
  接触过杨锦麟的人都有同感,这家伙人缘好、自来熟,性情中人。杨锦麟自谦,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让人家觉得有信任感。
  杨锦麟一样是在为生计而奔忙,用香港人最通俗的说法,即为两餐。
  工作是辛苦的,杨锦麟的心态却始终是洋溢快乐,甚至很享受。虽然,这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而他的那种快乐心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观众已经从《有报天天读》节目中领略了杨锦麟的真性情,并且由衷地喜欢他。而他自己脱去了那身招牌的唐装,行走在现实生活当中,约上三五知己吃饭,天南地北地聊天,对他而言自是莫大的享受。
  在香港同事的眼里,杨锦麟总是风风火火的。愉快地工作、痛快地喝酒,很多场合,领略了杨老师“ 搂不住地工作”,凤凰同事们也见证了杨锦麟“ 搂不住的耍”。办公室里经常大声吆喝不说,据称,杨锦麟在洗手间里也时常按耐不住大展歌喉。每年台庆、圣诞之类的晚会、狂欢,杨锦麟更是场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唱歌跳舞,反串各种形象,与平日的一脸认真严肃判若两人。
  同事邹小姐对杨锦麟的佩服,先是工作上的投入和痴狂,后来,她给杨老师的评语,重新修订为——“ 重情、爱酒的工作狂”。
  平时的接触中,凤凰香港总部的内地人说,杨锦麟是香港商业社会里少有的不入流者。譬如逢年过节,杨老师会格外惦记那些离开父母,独自闯世界的年轻人。他会张罗着把凤凰没有成家的年轻人都“ 收容”起来,找地方乐上一乐,这种浓厚的“ 内地人的人情世故”,让几乎所有被邀请到的年轻人感动落泪;而每次出差,他又会大包小包地带回当地特产与同事分享。在地道的香港人看来,杨sir全无香港司空见惯的大牌主持人的架子,亲切平易,经常会和自己开玩笑,与他合作很开心。
  其实,杨锦麟类似的感人故事,《香港商报》的内地同事们早就亲身体验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