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卡普钦斯基简介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
46项国内国际文学大奖获得者
6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在拉美5年内4次被判死刑,40余次被拘关押
在亚非拉亲历27场革命和政变
一生留下20余部著作和无数张实地照片
主要著作被译成30余种文字
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雷·卡普钦斯基(1932…2007);生于波兰东部小城平斯克近郊一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遭受二战磨难。高中毕业后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考入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后转入历史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青年旗帜》杂志社工作,同年派往印度。1957年从日本转道北京,任特派记者。从此开始了他四十余年驻外记者的生涯,足迹遍及五洲四洋六十多个国家,特别是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亲临火线,发回弥漫着硝烟的真实报道和照片。他一生亲历二十七场革命和政变,四次被判死刑,四十余次被拘关押。同时作为作家,获四十六项国内国际大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有的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皇帝》(1978)、《伊朗王中王》(1982)、《帝国》(1993)、《太阳的影子》(1998)、《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2004)。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内容简介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2004)是作者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集四十年战地记者生涯的切身感悟,利用一生所藏资料的精华写成的一部深含寓意和思想的作品。全书由28篇互为关联的纪实性散文组成。每一篇记述的都是他到一个国家的亲身经历,这些故事或耸人听闻、或耐人寻味、或扣人心弦、或发人深省,构成一幅幅动感的风云变幻的世界历史画面。作者在夹叙夹忆中,精心选择地插进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的描写,跟踪古人的脚步,寻访人类的遗迹,利用切换历史时空的方法,引导读者去做深层次的思考。作者以其洗的炼语言,巧妙的构思,新鲜的思想,抚今追昔,试图得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看法:国家集权、世界霸权是我们这个地球战火连年不断的根源。
国外媒体评价
卡普钦斯基抵得上一千个唯唯诺诺、耽于幻想的平庸作家。由于他成功地把新闻和艺术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我们得以窥见他常说的那种难以言传的真实战争画面。
英国著名记者萨·鲁史迪艾
卡普钦斯基是一个迷人的向导。他集无限的耐力,孩童般的好奇和真正智者的文化修养于一身,是闪烁着寓言和新光泽的作家。
《纽约时报》
卡普钦斯基在为时代撰写历史。
《时代》周刊
当我们孩子的孩子想去了解20世纪晚期的残酷时,他们就应该去阅读和研究卡普钦斯基。
《华尔街日报》
卡普钦斯基的文笔精练适度,丝毫不见愤世嫉俗,体现了文学的力量和视野。
《波士顿环球周报》
他是一个用眼睛感觉和用心思考的作家。徘徊在我们脑海中的是一个诗人带给我们的超现实的萦绕不去的景象。因为一些奇怪的、不适宜的命运纠缠,这个诗人最终成了记者。
美国《金融时报》
卡普钦斯基的去世,是波兰文学、波兰文化的一个重大损失,他是人类痛苦的见证人,也是人民希望的见证人。
波兰总统卡欣斯基
波兰驻华大使致辞
我十分高兴,能把《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中译本介绍给中国读者,在向读者推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更希望大家关注此书的作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先生。非常遗憾,我自己没有机缘认识作家本人,但我年轻时的一位同窗好友,现在我们都在外交部工作,他曾经是卡普钦斯基的生前好友。我常听他给我讲起这位作家非同寻常的经历,使我对这位非凡的作家及其著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起初,这位作家最吸引我的是,他那令人钦佩而又震撼的经历。他不知疲倦地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和采访,他所到之处,总能发回常人没有发现的、引人入胜的各种事件的报道;他所涉足的地区,大都是令人生畏、望而却步的地方。后来我逐渐明白,他的旅行和采访不是为了寻求某种刺激和冒险。他说过的一句话至今深深地打动着我,他说:“那些令你着迷的国家会激起你对生活的激情,那些刚刚崛起的新大陆,尽管那里还存在着贫困和饥饿,但这一切都与对美好明天的憧憬相随。”
卡普钦斯基在自己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声名鹊起,成长为一位广受好评的著名记者、评论家、作家、诗人和思想家,并跻身于世界著名文学家之列。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多次再版发行,有的作品甚至再版过二十次之多,有的再版过三十次之多。当有年轻记者问他,他是如何取得这样辉煌成绩的,他回答:“要想在自己的文章中书写好每一页,就得认真阅读一百页别人就此问题发表的相关论述。”
在他的职业记者生涯中,1956年,一次偶然的机遇,他作为波兰《青年旗帜报》记者被派到中国来工作。卡普钦斯基在中国逗留的时间并不长,原因是当时波兰政治局势紧张,他被提前调回国。尽管如此,他还是显示出了对亚洲问题的兴趣,其中包括中国。他曾这样描述亚洲:“中国和印度人口的总和已经超过了二十亿,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活的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或是印度人。从此可以看出亚洲问题的分量。”尽管在他的后半生,他更集中于关注非洲事务和拉丁美洲事务,但他对亚洲的兴趣从未减弱,他后来撰写的一本名为《帝国》的长篇报告文学,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我希望,中国读者能喜欢《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的中译本,并有欲望再去寻找和阅读更多的卡普钦斯基的作品。同时我相信,在中国市场上会有更多的卡普钦斯基作品的中译本问世,以飨读者。我深信,乌兰博士将会把更多的卡普钦斯基的作品从波兰文译成中文。她精通波兰语,更重要的是她能领悟什么是“波兰精神”,同时她也理解现实的波兰,就是伟大的作家、波兰传奇式人物、世界著名记者卡普钦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我热切期待并希望,乌兰博士将一如既往地从事自己热爱的译书工作,旨在使更多的中国读者有机会了解和阅读卡普钦斯基的其他作品。
感谢你乌兰,请继续努力!
波兰驻华大使:克日什托夫·舒姆斯基
2008年12月4日于北京
央视主持人王志:不能克隆的丰碑(1)
著名的战地记者、报告文学作家、评论家、诗人、摄影家,波兰当代最成功的小说家之一——这样的称谓每一个都值得而且需要用终生的心力去追求,但如果有人将这所有的称谓集于一身,那么,这该是怎样的一个人?
“记者中的诗人”、“闪烁着寓言和新闻光泽的作家”、“20世纪最优秀的世界作家之一”、“人类痛苦的见证人,也是人民希望的见证人”、“为时代写史”。这样的美誉,每一种都值得为之终生骄傲、自豪,但如果有人能将这些甚至更多的赞誉集于一身,那么,这个人又需要有怎样的付出?
在硝烟弥漫、炮火连天中生长,一生留下二十余部书,足迹遍及亚、非、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感染登革热和其他传染病而大难不死,亲身见证二十七场革命,被关押四十余次,四度被判死刑,其中一次只因执行枪决的士兵酩酊大醉,无法掏枪射击才幸免于难。这样的人生恐怕并不多见,经历如此的不平凡,该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如果有一部书来作一次总结式描述,那么,这部书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和启迪?
波兰记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就是这个人,而他的《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就是这部书。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是波兰新闻和文学界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出生在波兰东部的一个小城市——平斯克附近。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我之所以想提及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的出生地,不仅因为这座小城是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人生的始发站,而且我相信,他正是在这座小城那种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奠定了人生的第一块基石。站在如茵的草地上,看着冰冷的炮弹犹如今日节日焰火一般从头顶呼啸而过,巨大的轰鸣声,好像是要天塌地陷;靠抽吸用报纸卷上切碎的烟草根茎来减轻饥饿的痛苦;从居所的窗口,亲眼目睹纳粹德军屠杀犹太人和波兰人;脚穿用树皮做的鞋,在没有窗户、没有地板、没有书本的学校上学;父亲失踪,跟着妈妈和姐姐逃难,这就是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少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对比他所取得的成就,不由得我不信:苦难有时真的是最好的导师。也许,真是苦难造就了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的一切:他毕生的选择,他卓越的才华,还有贯穿他所有作品中的庄严、深刻和不可替代的责任感。
无论世人如何评价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在我眼里,他根本还是个杰出的记者,他的阅历,他的敏锐观察力,他的入木三分的思考方式,他洗炼精辟的文字,他的坚毅、他的勇敢、智慧乃至于他的才情都是对记者这个行当最恰当的解释,他注定要成为我们艳羡的对象。他用自己一生的每一个足迹为记者作了详尽的注脚。人们常说,记者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站在最高处的望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以他的高度和对作为望者所需的登船资格,所需的品格意志,所需的才能技巧提供了国际标准。
对于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来说,选择做一名记者似乎有太多的偶然。如果《青年旗帜报》文化版总编没有相中他;如果1951年华沙大学的哲学系已经恢复;如果大学毕业后,他不坚持回到《青年旗帜报》见习;如果他因为不懂英文而放弃了去印度;如果他不来中国,不去加纳、不去刚果、不去安哥拉、不去索马里、不去埃塞俄比亚、不去坦桑尼亚、不去阿尔及利亚、不去了解和思考对世界来说像谜一样的非洲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如果他不写《足球战争》;如果他去了拉美,而那次行刑的士兵没有喝醉……那么,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的一生一定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但当我们仔细研读便不难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源于必然。所有看似偶然的决定都源于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内心的选择。他永远都不欺骗自己,就像他去世后,所有媒体给他的不约而同的评价:坚守良知,忠于真实。做了二十年的记者,我明白这八个字的分量,懂得这八个字的珍贵。
央视主持人王志:不能克隆的丰碑(2)
当然,我并不否定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在其他领域中的杰出贡献,比如文学。但我对“记者中的诗人”这样的评价难以释怀,记者需要理性,诗人则需要浪漫,那么,在本相抵触的概念中,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如何转换制式、如何矛盾统一?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一生笔耕不辍,他用自己的笔描绘出感受独特、动人至深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