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当大胆进攻,急击勿疑;若非此种情形,则不可草率进兵,要动用计谋,创造战机,而后制胜。”
吴起在西河不仅造就了一支天下无敌的“魏武卒”,而且通过言传身教为魏国培养出一大批军事指挥人才,他的功绩,就连对他极尽谗谄的公叔痤,数年之后都不得不承认,在《战国策。魏策》中,便有如下的记述:
魏公叔痤为魏将,与韩、赵战浍北,擒乐祚(赵将)。魏王(魏惠王)悦,郊迎,以赏田百万禄之。公叔痤反走,再拜辞曰:“夫使士卒不崩(崩,乱),直而不倚(倚,偏),拣挠而不辟(阻挠敌军而不退避)者,此吴起余教也,臣不能为也。前脉(排除连贯复杂的)地形之险阻,决利害之备,使三军之士不迷惑者,巴宁、衅襄之力也。悬赏罚于前,使民昭然信之于后者,王之明法也。见敌之可击,鼓之而不敢怠倦者,臣也。王特为臣之右手不倦,赏臣可也,若以臣之有功,臣何功之有乎?”王曰:“善。”于是索吴起之后,赐之田二十万;巴宁、衅襄田各十万。
再说侵入韩地的秦军得知秦惠公被魏军大败已退兵回国,军心惶然,韩国国相韩山坚乘机发起反攻,很快把秦军逐出国土。楚国见秦败去,也急忙退了兵。秦惠公没有雪去先君之耻,反而像他的父侯一样又落了个损兵折将、险些被吴起擒获的结局,他无计可施,无可奈何,整日望天长叹,没过几年,带着无限的遗恨也离开了人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兵家吴起 (32)
3
秦、韩、楚、齐、魏之间前后长达两年的混战,给百姓带来灾难,也给本国造成巨大的创伤。这场战争的唯一赢战国是魏国,它损失最小,收获最大,再一次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成为是时天下第一强国。
吴起班师凯归,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吴起将有功将士名册奏报魏武侯,并提议用文侯时候“三行进飨”的办法奖赏有功将士,魏武侯准其请,奖赏有功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了半个月。
在此期间,西门豹请妹夫巴宁,也把吴起一起请来府上,设家宴款待,谈笑间,说及吴起治军之事,西门豹道:
“吴大夫将兵大战诸侯不计其数,每战皆胜,天下无不敬服,大夫如若将用兵之法书之成篇,善莫大焉!”
吴起淡然笑道:“兵家之书,已有太公之《六韬》、田氏之《司马法》、孙子之兵法《十三篇》传布于世,吴起复作兵书,岂不多余乎?”
“不然。”西门豹郑重地道,“凡兵家用兵,各有其道,所作兵书,亦必各有不同。且豹有闻,孙子齐人,后往吴地,于吴国都城之郊避隐深居,经大夫伍员引荐,将所作兵法《十三篇》献于吴王,吴王阅其书后甚喜,使其统军将兵。由此可见,孙子作兵书是在将兵之前,而今大夫作兵书,则是在身历百战之后,用兵之法,治军之道,皆乃大夫亲历之,所作兵书必有独到之处,更况大夫乃自古至今绝无仅有之常胜将军,对世人自然更具吸引力,大夫之兵书,定将盛传于天下。”
吴起像是被西门豹说动了心,笑微微道:“如此说来,吴起有作兵书之必要?”
“不可或缺。”西门豹认真地,“百年后,千年后,如若没有大夫之兵书流传世间,将是华夏兵家史上一大憾事。”
吴起思索片刻,道:“只是这治军、用战之法,吴起虽则常挂嘴上,可是真要书之成篇,却也实非易事也!”
西门豹道:“虽非易事,然比之大夫搜集、削理春秋二百多年间之故事成《左传》一书,怕要省力百倍。国君每当见了大夫,便问及大夫治军之道,大夫每召部将议事,亦必讲说用兵之法,大夫乃铁笔圣手,凭大夫之文才,只需稍作追想,捉刀而录,便可成书,又有何难哉?”
吴起想;我吴起一生置身于军旅;将兵统军;战于诸侯;也应该静下心来把用战之法做一番梳理;书之成篇;如若果像西门大夫所说;能对后人起到一定的效用;岂不也是一大快事;笑道:“吴某听大夫之言。”
秦、韩、楚、齐、魏五国间的混战结束以后,各国转入战后恢复,没有了战事,天下也便安宁下来,这给吴起作兵书创造了一个大好的时机。吴起利用公务之余,历时一年,书成兵法四十八篇。正如西门豹预言的一样,《吴起兵法》受到了极大欢迎,人们都将其书和孙子兵法《十三篇》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战国政治家韩非在《五蠹》一书中说:“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吴起兵法世多有。”由此观之,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吴起兵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魏武侯十一年(公元前386年),赵、魏两国又发生了第二次战争。
十三年前赵国国君赵烈侯去世的时候,烈侯之子章年少,由其弟武公即位,武公在位十三年故世,赵国又把君位归于烈侯之子章,是为赵敬侯。但武公有子名朝,朝为了争夺君位,发动兵变,结果没有成功,逃到魏国,魏武侯念昔时赵夺中山之恨,在部分朝臣鼓动下助朝出兵袭赵,赵被迫迁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由于魏国此举招来天下非议,很快罢兵,自此魏、赵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就在这一年,齐国国相田和篡夺了君位,号太公,将齐康公迁到近海的一个小岛上。第二年春,鲁国出兵###田和,结果战败。夏,田和病故,由其子午继位,是为齐桓公。
魏武侯十三年(公元前384年),国相商文辞世。此时的魏国,不论从资望还是从才学上,再没有一个人可与吴起相匹之,但魏武侯却让公叔痤做了国相。其中原因,便是吴起不善奉迎,总是说些让魏武侯不喜欢听的话;做些让魏武侯心里别扭不痛快的事。最让魏武侯反感的一次是,有一天魏武侯召群臣计议国事,魏武侯见群臣的见解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自己,不禁面露喜色。退朝之后,吴起对魏武侯道:“昔时楚庄王与群臣议事,群臣莫能及,庄王面有忧色,楚大夫申叔时问庄王何以忧,庄王说:‘寡人闻,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诸侯能得其师者王,得其友者霸,得其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今寡人不才,而群臣却无有能及者,吾国几于亡乎?’此楚庄王之所以忧,而主公喜之,臣甚感不安矣。”弄得魏武侯两颊泛红哑口无言。而公叔痤则和吴起大不相同,公叔痤先意承旨,见貌辩色,整天围着武侯转,再加上王错之辈不断在武侯身前说公叔痤的好话,公叔痤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魏武侯的心腹之臣。
公叔痤虽然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心里并不踏实,因为他非常清楚,吴起不仅于魏建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晓通安邦定国之道,在朝野上下都享有极高的声望,自己做国相不仅吴起不会心服,亦难诚服于群臣。他想,只要魏有吴起在,他这个国相就永远做不坦然,为此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这天,他吩咐家仆唤来王错,让王错帮着出主意。
王错不假思索,笑呵呵道:“国相欲使吴起离魏而去,易事也。”
“易事?”公叔痤且喜且惑地望着王错,“大夫有何妙策?”
王错道:“吴起为人风节清高亦喜名誉,故国相可进见君侯,就说:‘吴起乃贤名之士,但主公之国小,且又同强大之西秦相接壤,臣窃恐吴起无留心也。’君侯必然会问国相:‘如之当奈何?’国相就说:‘主公可试将公主许配于吴起,吴起若有久留之心,则必受之;若无久留之意,必辞之。’卑职知吴起杀妻之后悔恨莫及,寤寐眷眷,誓不再娶,故至今鳏守,君侯以公主相许,吴起必不承应,吴起不应,君侯必然不悦,君侯不悦,必削其权。吴起非怠惰苟且之辈,视功业如生命,主公削其权如削其魂,安肯复留于魏哉?”
“妙妙妙,妙妙妙,妙极矣!”公叔痤心中大喜,依王错之计而行,进见魏武侯。
事情正如王错所预料的一样,魏武侯听公叔痤之言,将吴起从西河召来宫中,以公主相许,被吴起婉言谢绝。魏武侯于是道:
“吴爱卿守西河二十七载,朝乾夕惕,不舍昼夜,无片刻休闲,甚是辛劳,寡人实不忍吴爱卿长此劳心,故而另使人为西河守,吴爱卿可将西河军、政诸事尽行交卸,自此歇鞍颐养,安享清闲矣!”
魏武侯开始说愿将公主许嫁于吴起的时候,吴起以为是魏武侯念他守西河功高,眷注有加,心中感铭斯切激动万分,及至听完魏武侯最后这番话,浑身的热血一下子由沸点降到了冰点。魏武侯瞬息之间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让他如随烟海,全然不知其所以,但他不能问,君为上,臣为下,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更何况只是削去了他手中之权,大礼谢过,退了出来。
西门豹从内侍口中得知吴起被免除了官职,即刻进见魏武侯,叙说吴起于魏之功,可西门豹虽然也是为魏武侯所器重的近臣,但在魏武侯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及王错和公叔痤,加之一来魏武侯对吴起早就产生了反感;二来如今魏国已成为天下第一强国,且近年又没了战事,吴起对于魏国已不再重要;三是君命既出,又岂能收回?所以不管西门豹如何进言,也不能使魏武侯改变主意。无奈何,西门豹只好悒悒而退。
吴起回到西河,驻马岸边,此时的河冰刚刚化尽,屈指算来,他出任西河守恰好二十七年又两个月。望着滔滔奔流的西河水,不禁浮想联翩,潸然泪下。
吴祥跟随吴起几十年,从来没有看到过主人如此伤感,从旁劝慰道:
“大夫向来视释天下如脱草履,凡事拾得起放得下,他君侯免了大夫的官职,大夫正可落个清闲,何必这样想不开,大夫保得好自己的身体才是最最要紧的。”
吴起拭去眼泪,长长吁出一口气,道:“吴祥你不知,你不知也。国君如若识我之心,使我吴起毕守西河,不久便可王天下,今国君听信谗人之言而弃我不用,西河不久便将为西秦所取,魏国从此必将衰亡矣!”
吴祥:“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侯他既然无情抛弃大夫,才不管他那么多!”
吴起又唉叹一声,道:“此言差矣!古人云:‘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我吴起在魏二十七载,于国于君,忠心无二,天公地道,国君听信佞臣之言,罢我官职,虽说心中有怨,可魏国毕竟是我吴起生活了将近半生之地,吴起安能不忧哉!”
是年吴起已经五十有八,年近花甲,但他不是一个听天由命的人,正如王错所说,他不是寻常怠惰苟且之辈,仍想在有生之年干出一番大事业。他想到既然魏武侯听信谗人之言削去了他手中之权,难保不再听信谗人之议进而加罪于他,魏国不再是他吴起的存身之地,应该尽快离开这里,往适他国。
没过两天,西河新守到任,吴起向其认真做了交卸。他实在不忍经由自己之手拓展而来的河西千里之地重又落到西秦的手里,提议新守奏请魏武侯沿洛水依据地势构筑一道长城,并且当着新守的面草绘了一幅长城构筑的位置和走向图。虽然他知道修筑长城也实难阻止西秦的东进,但是多一道屏障,毕竟可以延缓河西之